今天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跟大家聊聊這兩天讓人百爪撓心的一件事——「我的快遞怎麼還不到?」
據菜鳥網絡預計,受霧霾帶來的交通管制影響,北京、天津、河北、陝西、山西、山東、河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多個省市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派送延遲,可能延遲的包裹將達4000萬-5000萬。其中由於河北至北京的高速公路幾乎全部封閉,周邊地區快遞時效將受到大幅影響,平均延遲或達0.5—1天左右。
流行在民間的一種猜測是「莫非又是水逆惹的禍?」探員經過初步摸排告訴你,延誤原因即非購物節的後遺症,也不是水逆來襲,是霧霾。
網絡截圖
霧霾來襲 包裹被堵石家莊
「包裹在石家莊飛了一天一夜啦——」
打開今早的朋友圈幾乎是一片「哀嚎」,除了說自己身體藍瘦心情香菇的同學,還有一批眼巴巴盼著快遞的購物黨們正在「捶胸頓足」,物流更新都是這樣的:
網絡截圖
有的網友在朋友圈說,物流顯示自己的快遞在石家莊已經飛了一天一夜還沒有飛出來,下面馬上有人回復自己的快遞已經在莊裡飛了兩天。
等快遞的累感不愛,送快遞的小哥們,頓覺生意也清淡了不少。某通金融街地區的快遞員劉先生說,該公司有6名快遞員負責金融街地區的快遞業務,平時周二到周五,每人每天的快遞運送件數大概在160——170件,每天上午的送件量在110件上下。而在今天,也就是12月20日,他上午僅僅收到60個快件送達任務,下午則「沒有件可以送了」。
5個半小時後 口罩前後對比圖 (攝影 王嘉寧)
幸福大街順豐的快遞小哥告訴重案組37號,平日順豐每天都有14趟航班的快件,今天就到了2趟。如果是去往河北、山東等霧霾較重的省份,這兩天快遞可能會有延誤。「我們會根據天氣具體安排貨運方式,現在去山東走的是貨車,聽說霧霾明天就好轉了,最多延誤一天吧。」他覺得,霧霾天對快遞的影響較小,不如惡劣天氣複雜。
緊接著,各大快遞公司發聲了。圓通稱,19日起至21日,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大部分地區、山東、河南、安徽、貴州、湖南、廣西、遼寧等地區快件攬收、中轉、派送將會受到一定影響,預計影響1-2天。韻達也在19日發布提示,稱霧霾預警期間,進出京津冀地區的快件時效預計在原基礎上將有所延遲。
順豐快遞官網昨日發布公告,19日至12月21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發布霧霾天氣紅色預警,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大部分地區(冀州區保定、石家莊、衡水、邢臺、邯鄲地區)啟動單雙號限行、高速封路等臨時交通管制措施。預警期間,進出以上地區的快件時效預計在原基礎上延後0.5-2天。
看來,連最快的順豐都要多在天上飛一會啦。心急如焚的小夥伴們還是多待在家裡與空氣淨化器相依為命吧。
航班延誤 道路封鎖,快遞遇阻原因多
對於快遞延誤的原因,江湖上一開始習慣性說是因為水逆:(水逆即水星逆行,屬於一種天文現象,每年均會發生三到四次,今年12月19日開始最後一次水星逆行,目前,很多人會把各種不順利、拖沓以及突發狀況歸咎為水逆)
然而真相是......
重案組37號從北京高速公路服務熱線96011了解到,受霧大影響,京津高速、京滬高速、京平高速、京哈高速、京臺高速、京開高速、京昆高速、京港澳高速、京新高速多個路段以及六環封閉;今日下午四點,「交通北京」發布高速信息,稱京滬、京津高速的某些路段解除封閉,恢復通行。
縱觀全國,20日早晨7時左右,河北、山東、天津等地高速公路基本處於全線封閉狀態。下午14時後,天津除S11海濱高速因霧封閉外,境內其餘各條高速公路均恢復正常開啟。河北裕華口、中華北大街口等多條路口已開通,只剩山東多數收費站仍處於暫時封閉狀態。
截止12月20日15:00,因大霧天氣影響,國內進出港航班取消班次
小編也迅速幫大家查詢了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航班信息,今日凌晨2時許,去往國內外多趟航班因天氣原因被迫取消,尤其青島、石家莊、齊齊哈爾、大同等霧霾較嚴重地區被延誤和取消現象嚴重。而深夜到達首都機場的航班80%顯示為取消狀態,出發地為全國各地。
海南航空、國際航空和南航在官微上也先後公布了19-20日延誤和取消航班的具體信息。
海南航空今日取消了20多個航班
北京市氣象臺17時發布預報稱,今夜重度霾有霧,明天白天中度到重度霾(上午有霧),霾橙色及大霧黃色預警中,明天後半夜到後天上午霧霾逐漸減弱消散。
小編估計,照目前的形式,大家盼望著的快遞包裹還要在路上多晃悠幾天。
拿什麼拯救你,我心心念念的快遞?
探員追問
快遞因為天氣問題延誤屬於不可抗力
康達律師事務所的韓驍律師向重案組37號解釋稱,不可抗力是指當事人不能預見和人力所不能抗禦的強制力量,如颱風、洪水、地震或戰爭等。一般天氣問題不應屬於不可抗力。霧霾原則上不屬於不可抗力。但卻因霧霾原因造成航班延誤,高速封路等,致使貨物不能準時到達,應屬於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視為不可抗力因素。
若因天氣原因出現損失,不承擔違約責任
重案組37號查詢了快遞行業的相關法則,按照2012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規定,除了與顧客有特殊約定(如偏遠地區)外,服務時限應滿足以下要求:同城快遞服務時限不超過24小時,國內異地快遞服務時限不超過72小時,若同城快遞超3天、異地快遞超7天不到,算徹底延誤時限,消費者應獲延誤賠償。
但韓驍律師進一步分析到,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因不可抗力而未能履行合同或引起財物毀損的,不負賠償責任。本次的霧霾天氣,造成航班大面積延誤,高速封路等交通受阻的情況,應參照不可抗力,各方互不承擔違約責任,因此造成的損失由各方自行承擔。
新京報記者 王巍 趙蕾 編輯 趙蕾 校對 陸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