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還在媽媽的肚子裡的時候,想必父母對這個還沒出生的寶寶充滿了期待,尤其是看到電視上那些睡著了後像天使一般的寶寶,更是喜愛得不得了。
可惜,現實往往打了新手爸媽一個措手不及,因為「天使般的睡眠」只是想像,大多數寶寶都是屬於「睡渣寶寶」,一到睡覺的時候就讓父母感到頭疼。
小張是一名新手寶媽,因為結婚後好幾年都沒能懷孕,所以夫妻二人看了很多醫生,最終才得來這個孩子,自然倍加珍惜。
寶寶出生後,小張不顧剖腹產刀口的疼痛,不管是餵奶,還是哄睡,都要親自來,也經常把寶寶抱在懷裡親個沒夠。
不到一個禮拜,小傢伙就習慣了媽媽溫暖的懷抱,別看才出生沒幾天,但是已經能通過氣味尋找媽媽了,每當別人抱的時候就會大哭,直到回到媽媽的懷抱才會安靜下來。
尤其是睡覺的時候,小張更是抱著寶寶走來走去,這樣才能睡著,而等寶寶睡著後,小張剛一把寶寶放在床上,寶寶就會立刻驚醒大哭起來,小張不得不繼續抱著寶寶。
一次閨蜜來看望小張和寶寶,看到小張這樣哄睡寶寶,就告訴她其實這樣做對寶寶的身體是沒有好處的。
因為寶寶剛出生,骨骼還沒有發育完善,長時間地抱著很容易導致脊椎彎曲,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
小張一聽嚇得連忙把已經睡著的寶寶放下了,可是無奈寶寶又醒了,面對這樣的「落地醒」寶寶該怎麼辦呢?閨蜜教了小張幾招,試驗了一段時間後,寶寶終於可以自己躺著睡覺了。
長時間抱娃哄睡都有哪些害處?
眾所周知,新生兒每天的任務很簡單,除了喝奶就是睡覺,每天的睡眠時間多達18-20個小時,所以如果每次哄睡都要家長抱著寶寶睡覺,那麼寶寶的身體長期處於不正確的姿勢狀態,就容易影響寶寶的脊柱發育。
同時,很多老人都會勸新手爸媽不要讓寶寶養成抱睡的習慣,因為一旦養成這個習慣了,再想把寶寶放下讓TA獨自入睡就會變得困難很多。
還有些寶寶在兩三個月的時候不再滿足於被家長橫抱,反而喜歡豎抱,這樣的視角也開闊了許多。
但是小寶寶的頭部體積大,頸椎力量還很弱,所以家長經常這樣抱寶寶也容易讓寶寶的脊柱受傷。
很多家長看到這裡也許有些哭笑不得,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是娃就是不抱不睡該怎麼辦?其實哄娃睡覺有幾個小竅門,新手爸媽不妨學來試一試。
新手爸媽應該如何正確哄娃睡覺?
1.找對時機哄睡
照顧寶寶確實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所以很多寶媽在寶寶沒有睡著的時候自己先困了,就會用奶睡的方式哄娃睡覺,自己也能跟著睡,但是這樣的方式卻會容易讓寶寶把睡覺跟吃奶混淆。
即使新生兒每天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睡覺,但是困了的時候也是有一定規律的,家長要仔細尋找這個規律。
家長儘量在寶寶困了的時候再哄寶寶睡覺,這樣寶寶的入睡過程也就能變得更加容易多了。
2.使用其他方式代替抱睡
抱睡確實可以讓寶寶快速入睡,但是接下來的睡眠問題也會越來越多,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方式。
新手爸媽可以試試其他的方式,比如躺在寶寶的身邊,輕拍寶寶的腿部,或者臀部,哼唱柔和的搖籃曲,讓寶寶逐漸進入夢鄉。
剛開始的時候寶寶會抗拒這種入睡方式,甚至哭鬧,但是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所以家長不要輕易放棄,多嘗試就能看到驚喜的結果。
3.「忽視」淺睡眠期
小寶寶在夜晚睡眠的時候時常會吭嘰幾聲,這個時候,很多寶媽為了不打擾家人,也怕如果不及時幹預的話,寶寶就會徹底清醒大哭,所以總會迅速把寶寶摟過來餵奶,以達到讓寶寶迅速入睡的目的。
而其實這個時候往往是寶寶處於淺睡眠期的表現,所以即使家長不去幹預,寶寶自己也能很快再次入睡,那麼寶媽的幹預就顯得有些沒必要了。
家長要學會「忽視」寶寶的淺睡眠表現,也能讓寶寶儘快學會自己調節再次入睡。
有的時候,家長的一些行為看似愛孩子,但實際上卻會帶來反面的效果,所以家長更要多學習科學育兒的知識,這樣才能避免孩子因為不當的育兒方式而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