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中大的校訓原來也是團購的!

2021-02-20 中山大學東校區學生會


本微信來源:南都有數

高考總算結束,考生們的下一個焦點就該是大學了。關於大學,哪家實力強、哪家顏值高說得太多了,南都有數(微信公眾號:ndyoushu)今天想要搗鼓的是關於大學的一個冷知識——校訓。

儘管大學校訓被許多學者稱為一所大學的「精氣神、育人綱」,有數君分析卻發現,中國大學校訓真的太缺乏獨特性了,900多所本科院校的校訓只用了605個漢字不說,排列組合還存在大量雷同。

用了哪些字

「學」 和 「德」幾乎被用爛

根據教育部的最新名單,全國普通本科院校共有919所,除少數沒有官方校訓或還在徵求校訓的高校外,能在官方網站或其他官方資料查明校訓的高校共計909所。有數君統計發現,909所高校的校訓只用到了605個漢字,其中「學」和「德」兩字出現頻率最高,均在400次左右。

統計顯示,605個漢字中有125個重複出現10次以上,重複出現100次以上的也有13個之多。重複出現的字,其組合也非常雷同,如208所高校使用了「博學」,136所使用了「厚德」,112所使用了「篤行」。


如果用中國大學校訓中的十大高頻字進行組合,大約就是中國大學最通用的校訓——

「博學、厚德、篤行、求實、創新」——額,是不是看著非常眼熟?

都怎麼造句

「XX,XX,XX,XX」或 「XXXX,XXXX」

中國大學的校訓一般(約八成)採用「XX,XX,XX,XX」,或者「XXXX,XXXX」的8字結構。所以那6所只用兩個字作校訓的大學,立馬顯得很有逼格,比如北京交大的「知行」、集美大學的「誠毅」等。


為什麼要8個字,有研究者說這是為了便於文字工整、對仗,朗朗上口。漢語的形式之美,大家還是非常認同的<( ̄ˇ ̄)/

不過,最特立獨行的應該算是上海戲劇學院,他們的校訓是戲劇教育家熊佛西的一句格言:

培養人才的目標,我以為,首先應該注重人格的陶鑄,使每個戲劇青年都有健全的人格,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愛民族,愛國家,辨是非,有情操的人。然後,他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所以本校的訓練的體系,不僅是授予學生戲劇的專門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還是訓練他們如何做人。

足足119個字,啊喂,上戲的同學都背下來了嗎?

嚴重「撞車」

雷同的校訓傻傻分不清

高能的部分要來了,909所大學的校訓選字集中,形式也集中,到最後怎麼組合肯定出現各種撞車啦。有數君(微信公眾號:ndyoushu)本想利用一些軟體或寫點代碼給它們計算一個「雷同指數」,可惜學藝不精,沒能做出來(。﹏。*)。

不過,有一個大體的估算是,909所大學,其校訓和其他任何一個大學校訓雷同度低於50%的可能只有300所左右。 下面,有數君就拿一一小部分高頻撞車的出來,大家自行感受一下。

「團結 勤奮 求實 創新」,相當有年代感的一組校訓,這是文革結束撥亂反正之後大量高校統一使用的校訓。有報導稱,使用這幾個字作為校訓的大學超過60所。據有數君統計,用這種校訓的現在也還有17所。


「厚德博學,XXXX」,有數君統計發現,使用類似校訓的大學共有86所!親,這是團購的嗎W( ̄_ ̄)W。這類校訓其實還有些古樸氣息,你可以認為這是對傳統價值和時代精神不約而同的認可,至於有沒有個性嘛,額……

不過,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校訓並非創意撞車,而是有它的歷史淵源。比如下面兩組。

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校訓的兩字之差,其中是有故事的。中大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為孫中山先生手書,華南理工現用的校訓則是2006年才更新的。不過,華南理工黨委書記劉樹道曾公開解釋,中大曾在華工的現址辦學,華工從中大校訓中提煉新的校訓,「既體現了歷史文化傳承,又有所創新」。至於為什麼華工要把「審問」拿掉,劉樹道當時的說法是:「要用心去體會」。(o゜▽゜)o

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的校訓都是「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這是因為兩校都是從民國時期「交通大學」分立出來,同宗同源,到現在校慶都還是同一天。類似文脈相承的情況還有北京清華大學臺灣清華大學,兩校都使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校訓。

經典中的經典

各類型大學代表校訓

雖然高校校訓同質化較高,但不同類型高校的校訓遣詞用字在偏好上仍有一些有趣差別。比如相比公立大學,私立大學校訓更注重「自強」;相比1949年之後創辦的大學,1949年以前創辦的大學,校訓更容易提及「誠」「人」「毅」等字眼。

從學科特色來看,醫藥類高校校訓提及「德」的比例比其他高校高出1倍左右,如首都醫科大學的「扶傷濟世,敬德修業」等。


師範類院校提及「學」的情形比其他高校高一半,校訓中還比其他類型高校更多地重視「人」,典型代表是北師大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校訓中強調「誠信」的,多為財經類院校,如南京審計學院的「誠信求是,篤學致公」。

而使用「德藝雙馨」作為校訓的(內個誰,不許笑),都是藝術類院校,如中國戲曲學院的「德藝雙馨,繼往開來」。

* 以上代表性校訓只是有數君一家之言,僅(bu)供(fu)參(lai)考(zhan)。

彩蛋來了

有一些校訓真的是用來開眼界的



南都數據新聞工作室 出品

主持:鄒瑩

數據採集:實習生 付聰

編輯:萬景明

設計:週遊

(歡迎大家來填寫校會微信推送調查問卷,可對我們提出寶貴建議,使我們的平臺更好的服務於廣大同學!謝謝!其中3/4/5是多選題哦)

相關焦點

  • 中大學子竟不知道中大校訓?
    應該有不少人知道這是什麼。沒錯,這就是中大校訓。今天我要講的就和上面這張圖有關,是我和中大校訓直接的一件軼事。我上初一的時候,一次語文考試,有一題的題目就是這張圖。當時沒有旁邊「國立廣東大學成立訓詞」這行字。題目說這是一幅書法作品,讓我們用簡體字和現代的語法把圖中的文字複述出來。
  • 2017中大迎新 | 校訓·校歌·校徽
    今天是新生入學的第二天對於各位萌新來說除了儘快熟悉校園環境了解中大的校訓、校歌、校徽
  • 中大視野 你不知道的中山大學,百度知道.
    不知道你是否和小編一樣,來中大之前也經常在百度知道上搜索「中山大學」?填報志願時為了增加對學校的了解?
  • 你知道嗎?除了東、南、北、珠海和深圳校區,還有一個地方也叫中大!
    你知道嗎?除了東、南、北、珠海和深圳校區,還有一個地方也叫中大!請正確說出以下圖片的所在位置:這一切對剛在中大待了一年or還要在中大待一年or快在中大畢業的你來說可能會太簡單了,那下面這道題會有些難度哦~這是哪兒?好,最後一題:
  • 從大學校訓找校友,你還記得你大學的校訓嗎?鄭大的校訓最霸氣
    大學校訓是一所大學的辦學理念以及治校精神的反映,同時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是一所學校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天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實事求是。(難道這兩所大學之間有什麼關聯?)
  • 校園 | 中大校徽上的秘密——這裡才是中大人最應該回味的校區
    儘管南校園已有百年歷史,是中大的大學文化密碼,但或許鮮有人知道,它更早的校區並非在此。▲中大舊址遠景圖如今的本部有一大片「中大草坪」,是所有畢業生畢業照必拍之地,不過你是否知道,這個「草坪傳統」在民國時期就已經出現——當年,舊中山大學的佔地面積17460平方米,廣場中間是一片大草坪,東西兩端各有一個大講臺
  • 觀察| 社區團購買菜,這把羊毛你薅到了嗎?
    ,你薅了嗎?即便你現在沒有嘗試過社區團購,你在生活中大概率見過這樣的場景:小區的快遞點、超市突然也開始「賣菜」,各式各樣透明包裝的蔬菜、水果堆放在某個顯眼的位置。你的鄰居們——他們前一天在社區團購平臺下好了單,現在像取快遞一樣——報出姓名或者手機號後四位,等老闆確認完畢後,把屬於自己的那份取走。
  • 江蘇最好大學排名前10強及其校訓!有你母校嗎?你最喜歡哪一個?
    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校訓,它不僅是廣大師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與道德規範,也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更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學校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體現學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江蘇最好大學前10強高校的校訓,看看裡面有你的母校嗎?如果有那你還記得嗎?還是重來都不知道?
  • 【名校校訓】QS世界大學排名前百大學的校訓你知道嗎?句句真理!
    📢:1⃣️條信息,足以改變你的未來!
  • 珠海市委市政府向中山大學贈送校訓石
    珠海市及中山大學有關領導為校訓石揭幕  珠海校區校訓石揭幕儀式於11月11日下午在教學實驗大樓廣場舉行,中大黨委書記李延保教授,副校長徐遠通教授、喻世友教授,珠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曉東同志出席了揭幕儀式,並一同為校訓揭幕。  中大大學校訓為「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是孫中山先生在創辦中大之初錄用《禮記·中庸》親筆題寫的。
  • 北京大學這麼出名,原來卻連個校訓都沒有呀?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耳熟能詳、聞名全球。那同為中國知名高校的北京大學,校訓又是啥?額,好像沒聽說過吧。筆者上北大官網上求證了下,還真沒找到。原來,沒有校訓就是北大的校訓了。北大自從京師大學堂的歷史算起,辦學已有一百多年,這麼長的校史裡從來沒有過校訓或校訓的提法?其實也不然。在西南聯大時期,當時的教育部要求制定校訓、校歌,為了能夠包容北大、清華、南開三校校訓的精神,就讓三校分別把自己的校訓書寫在紙上,然後斟酌討論。
  • 留學紐約的朋友們,知道你們的校訓是啥嗎?
    校訓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能反映這所學校的歷史情懷,精神追求和發展方向。然而大部分學生可能直到畢業都對自己學校的校訓茫然不知。今天我就帶大家看看紐約地區各個學校的校訓。不知道裡面有沒有你的母校?中文為:「因你就是那生命之源;借著你的光,我們得見光明。」校訓雖然具有濃烈的宗教氣息,但它並不妨礙人們追求真理、尋找光明的決心和勇氣。事實上,哥大在課程設置上特別設立了國際化(Globalisation)、全品質(Total quality)、道德 (Ethics)和人力資源管理四大主題,素有「21世紀課程」的美譽。
  • 你真以為賺了嗎?「社區團購」套路被扒出,不知道你還要送錢!
    而談到買菜,有一種模式之前深受大家的歡迎,那就是「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和普通菜市場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不僅節省了居民們的時間,而且上面的物價也比超市便宜不少。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菜市場上幾塊錢一斤的錢,社區團購上就只有一塊錢一斤。對於一些剛剛接觸到這種新模式的居民來說,首先就是擔心是不是騙子平臺,但是看到這麼便宜的物價,很多老百姓都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就算被騙了也是小錢。
  • 中山大學校訓被疑有錯字 網友發微博引眾人爭議
    「明辨」變「眀辨」(圖片來源:羊城晚報)中大校訓有錯字?查閱資料得知,「眀」確有其字,為「明」的古體字「今天再一次發現,讀完大學四年,真的還有好多人不知道中大的校訓有錯別字!」近日,一條「中大校訓有錯別字」的微博被火熱轉載。有網友指出,立在中大南校區小禮堂後面的校訓雕塑中「明辨」的「明」被寫成了「眀」(見下圖)。
  • 好媽媽團購一周預告早知道
    所收古詩詞從「原文」「朝代」「作者」「朗誦節奏」「二維碼音頻」「韻腳」「注釋」「作者簡介」「譯文」「 導讀」「鑑賞」「名句」「鑑賞要點」「你知道嗎」「古詩詞繪本」「思維導圖」等16個方面全方位解讀。18篇文言文從「原文」「出處」「二維碼音頻」「注釋」「作者簡介」「譯文」「導讀」「你知道嗎」「文言文繪本」等9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拓展。
  • 中山大學:十字校訓警醒世人
    大公報記者黃寶儀攝  大公網11月8日訊(記者黃寶儀)很多人都知道孫中山是偉大的革命家,其實在教育領域,孫中山同樣成績斐然,最為著名的正是於1924年在廣州親手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校——國立廣東大學(即今天的中山大學)和黃埔軍校。
  • 校訓代表著一個學校的精神文明,你知道哪些高校的校訓?
    校訓代表著一個學校的精神文明,你知道哪些高校的校訓?
  • 百年老校校訓彰顯「德智並舉」
    原標題:百年老校校訓彰顯「德智並舉」 作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廣東的一些百年老校校訓古樸意深,其中無不傳遞著以德為先,德才兼備,做學問與做人的道理。 執信中學是孫中山先生於1921年為紀念民主革命家朱執信而創辦的。
  • 完了,我連自己母校的校訓都不知道了!這家校訓僅有兩個字
    給知行君的來信知行君,你好,今天給你來信,是想談談關於自己母校校訓的事情。有高校在迎接檢查的時候讓學生死記硬背校訓,當一個學校的校訓要用命令讓學生來強制記下,真難想像這些學生會有母校的學校精神。最近,不少大學校長在和媒體對話的時候,都提出大學要培養有氣質、有精神的學生,而校訓就是一個大學精神最精闢的概括。所以,一個大學生知不知道自己母校的校訓也是一種有沒有以母校為榮的象徵。想來看看廣大學生們,都對自己母校的校訓了解多少。請知行君做個小調查吧。
  • 黃天驥教授:白雲山高 珠江水長——記中大校歌、校徽的修改和產生
    由於他長期居住於華東,廣東人對這位老鄉反不太熟悉,更不知道他在早年,就為華南的最高學府中山大學譜寫了一首被莘莘學子傳唱的校歌。從1949年到1980年代初的三十多年歲月裡,大陸的高等院校師生集會時,唱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和《國際歌》,其中「文革」期間,就唱《東方紅》和《大海航行靠舵手》之類。老實說,那時根本沒有唱奏校歌的念頭,我也不知道原來有過中山大學的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