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微信來源:南都有數
高考總算結束,考生們的下一個焦點就該是大學了。關於大學,哪家實力強、哪家顏值高說得太多了,南都有數(微信公眾號:ndyoushu)今天想要搗鼓的是關於大學的一個冷知識——校訓。
儘管大學校訓被許多學者稱為一所大學的「精氣神、育人綱」,有數君分析卻發現,中國大學校訓真的太缺乏獨特性了,900多所本科院校的校訓只用了605個漢字不說,排列組合還存在大量雷同。
用了哪些字
「學」 和 「德」幾乎被用爛
根據教育部的最新名單,全國普通本科院校共有919所,除少數沒有官方校訓或還在徵求校訓的高校外,能在官方網站或其他官方資料查明校訓的高校共計909所。有數君統計發現,909所高校的校訓只用到了605個漢字,其中「學」和「德」兩字出現頻率最高,均在400次左右。
統計顯示,605個漢字中有125個重複出現10次以上,重複出現100次以上的也有13個之多。重複出現的字,其組合也非常雷同,如208所高校使用了「博學」,136所使用了「厚德」,112所使用了「篤行」。
如果用中國大學校訓中的十大高頻字進行組合,大約就是中國大學最通用的校訓——
「博學、厚德、篤行、求實、創新」——額,是不是看著非常眼熟?
都怎麼造句
「XX,XX,XX,XX」或 「XXXX,XXXX」
中國大學的校訓一般(約八成)採用「XX,XX,XX,XX」,或者「XXXX,XXXX」的8字結構。所以那6所只用兩個字作校訓的大學,立馬顯得很有逼格,比如北京交大的「知行」、集美大學的「誠毅」等。
為什麼要8個字,有研究者說這是為了便於文字工整、對仗,朗朗上口。漢語的形式之美,大家還是非常認同的<( ̄ˇ ̄)/
不過,最特立獨行的應該算是上海戲劇學院,他們的校訓是戲劇教育家熊佛西的一句格言:
培養人才的目標,我以為,首先應該注重人格的陶鑄,使每個戲劇青年都有健全的人格,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愛民族,愛國家,辨是非,有情操的人。然後,他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所以本校的訓練的體系,不僅是授予學生戲劇的專門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還是訓練他們如何做人。
足足119個字,啊喂,上戲的同學都背下來了嗎?
嚴重「撞車」
雷同的校訓傻傻分不清
高能的部分要來了,909所大學的校訓選字集中,形式也集中,到最後怎麼組合肯定出現各種撞車啦。有數君(微信公眾號:ndyoushu)本想利用一些軟體或寫點代碼給它們計算一個「雷同指數」,可惜學藝不精,沒能做出來(。﹏。*)。
不過,有一個大體的估算是,909所大學,其校訓和其他任何一個大學校訓雷同度低於50%的可能只有300所左右。 下面,有數君就拿一一小部分高頻撞車的出來,大家自行感受一下。
「團結 勤奮 求實 創新」,相當有年代感的一組校訓,這是文革結束撥亂反正之後大量高校統一使用的校訓。有報導稱,使用這幾個字作為校訓的大學超過60所。據有數君統計,用這種校訓的現在也還有17所。
「厚德博學,XXXX」,有數君統計發現,使用類似校訓的大學共有86所!親,這是團購的嗎W( ̄_ ̄)W。這類校訓其實還有些古樸氣息,你可以認為這是對傳統價值和時代精神不約而同的認可,至於有沒有個性嘛,額……
不過,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校訓並非創意撞車,而是有它的歷史淵源。比如下面兩組。
而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校訓的兩字之差,其中是有故事的。中大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為孫中山先生手書,華南理工現用的校訓則是2006年才更新的。不過,華南理工黨委書記劉樹道曾公開解釋,中大曾在華工的現址辦學,華工從中大校訓中提煉新的校訓,「既體現了歷史文化傳承,又有所創新」。至於為什麼華工要把「審問」拿掉,劉樹道當時的說法是:「要用心去體會」。(o゜▽゜)o
西安交通大學和西南交通大學的校訓都是「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這是因為兩校都是從民國時期「交通大學」分立出來,同宗同源,到現在校慶都還是同一天。類似文脈相承的情況還有北京清華大學和臺灣清華大學,兩校都使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校訓。
經典中的經典
各類型大學代表校訓
雖然高校校訓同質化較高,但不同類型高校的校訓遣詞用字在偏好上仍有一些有趣差別。比如相比公立大學,私立大學校訓更注重「自強」;相比1949年之後創辦的大學,1949年以前創辦的大學,校訓更容易提及「誠」「人」「毅」等字眼。
從學科特色來看,醫藥類高校校訓提及「德」的比例比其他高校高出1倍左右,如首都醫科大學的「扶傷濟世,敬德修業」等。
師範類院校提及「學」的情形比其他高校高一半,校訓中還比其他類型高校更多地重視「人」,典型代表是北師大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校訓中強調「誠信」的,多為財經類院校,如南京審計學院的「誠信求是,篤學致公」。
而使用「德藝雙馨」作為校訓的(內個誰,不許笑),都是藝術類院校,如中國戲曲學院的「德藝雙馨,繼往開來」。
* 以上代表性校訓只是有數君一家之言,僅(bu)供(fu)參(lai)考(zhan)。
彩蛋來了
有一些校訓真的是用來開眼界的
南都數據新聞工作室 出品
主持:鄒瑩
數據採集:實習生 付聰
編輯:萬景明
設計:週遊
(歡迎大家來填寫校會微信推送調查問卷,可對我們提出寶貴建議,使我們的平臺更好的服務於廣大同學!謝謝!其中3/4/5是多選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