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機密》道具篇:一部古裝影視劇的質量好壞,除了劇本的編寫和演員的選擇和演繹之外,服裝道具的用心程度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三國機密》服裝道具上確實很是用心。本文將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其中出現的幾件小道具,從伏壽伏皇后佩戴的耳環到楊修擺弄的骰子,再到司馬懿水手一扔的錢幣,讓我們來看看這部電視劇裡讓人瞠目結舌的精緻道具。
伏壽的耳環
玉豬龍,出自內蒙古紅山文化玉龍。
玉豬龍是我國古代對發現於紅山等地的一種玉器的稱呼,又名玉獸玦,被認為是龍的最早雛形。由於外形特殊,考古界對於該玉器定義為豬還是龍爭議頗多,還有人認為這是熊。玉豬龍的用途尚不明確,多認為是宗教禮器,由於其背部均有一兩個對鑽的圓孔,似可作飾物繫繩佩掛。
玉豬龍為岫巖軟玉,通體呈牙白色,肥首大耳,吻部平齊,三角形切口不切透內圓,身體首尾相連,成團狀捲曲,背部對鑽圓孔,面部以陰刻線表現眼圈、皺紋,整器似豬的胚胎。首尾銜接如環形的玉豬龍,較多地保留了豬的形象,屬於早期的作品,很有可能是「豬乃龍象」這一古諺的最早源頭。隨著時間的推移,玉豬龍慢慢首尾分離,頭上長出了鬣或角。
蜷體玉龍同樣為岫巖軟玉,呈墨綠色,短龍首,吻部前伸上噘,鼻端截平,雙圓鼻孔,梭形目,長鬣扁薄,明顯地具備豬首的特徵。同時龍體捲曲呈「C」形,剛勁有力,顯現騰雲駕霧的動感,無疑又具備蛇的特徵。有專家認為,古人以蛇象徵土地和繁殖力,崇拜蛇。體現在玉器造型上,就把豬和蛇結合起來,出現了豬首蛇身龍的形象。至此,一條原始的龍被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來了,蜷體玉龍也由此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楊修的骰子
西漢錯金銀鑲嵌銅骰,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
銅骰共18面,其中16面為數字,兩面分別為「酒來」和「驕」字,各面除文字外還用金絲、綠松石、紅瑪瑙鑲嵌出紋飾。錯金銀工藝非常精美,並嵌有綠松石。銅骰與行酒令錢應為一套用具,從銅骰和錢文內容可知這是供飲酒時行令用。
司馬懿的錢幣
馬蹄金,2015年12月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
馬蹄金,西漢時期稱量貨幣,底面呈圓形,內凹,中空,狀如馬蹄。由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協祥瑞而制。馬蹄金一般重250克左右,相當於漢代的一斤。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雖說每一部影視作品都難免有其欠缺,但觀眾有的時候確實沒能看出一些有趣的信息,比如這部劇裡的精緻用心的道具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