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FPGA的振動信號採集處理系統設計

2020-12-12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在振動信號採集和處理系統設計中,信號的處理時間與可靠性決定著系統應用的可行性。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FPGA振動信號採集處理系統,該系統通過振動信號採集電路、抗混疊濾波電路、AD採樣電路將電荷信號轉化為數位訊號送入FPGA,在FPGA處理設計中利用數據流控制方法並行實現了信號的採樣和處理,並在數據存儲和訪問過程中採用時鐘時標方法判斷信號採樣過程中的數據丟失情況,有效提高了振動信號處理的實時性及可靠性。本設計在真實環境中進行了驗證,系統運行穩定可靠,滿足各項技術應用要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465.htm

振動現象是機械設備運行的伴隨過程,結構部件處於工作狀態就有振動信號產生,常見故障通過振動和由振動輻射出來的噪聲反映。在飛行器的健康監控和診斷過程中,作為提取故障信息的主要手段,振動信號的採集和處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飛行器振動過程的捕捉由於採樣點數密集,傳感器數量多,傳感器之間同步要求高,對于振動採集系統採樣速率、採樣精度和數據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純依靠CPU完成數據採樣和處理越來越力不從心。

以FPGA為代表的可編程邏輯器件以其工作穩定、速度快、靈活的可編程能力等特點,獲得了越來越廣泛應用。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FPGA的振動信號採集處理系統;該系統具有實時性高,糾錯能力強等特點,採用數據流控制的方法實現了信息的並行處理,可以更加有效的實現多通道振動信號採集;同時為了提高數據的可靠性採用時間標定的方法進行數據的存儲和校驗。本文第一節介紹了該系統的整體設計方案,第二節、第三節介紹了電荷放大器及和混疊濾波電路的實現方法,第四節著重介紹了FPGA的實現方法,最後介紹了方案的實際應用情況。

1 整體方案

振動信號採集處理系統用於採集軸承的圓周運動所導致的振動過程,振動傳感器安裝在機械部件上,可以同時採集機械部件各方向的振動量值,為達到振動信號校驗和標定的目的,結構部件上安裝有光柵傳感器,結構部件每轉動一周產生一個脈衝信號,該信號與振動信號同時送入振動採集系統用於後續處理。

本文所採用的振動傳感器為成熟的商用傳感器,該傳感器輸出信號為電荷信號,其量值與結構部件的振動加速度成正比。振動傳感器發出的信號經過電荷放大器電路將該信號轉變為電壓信號,該電壓信號經抗混疊濾波處理、AD採樣後轉化為二進位數據,送入FPGA進行後續處理;光柵傳感器產生的脈衝信號,經光電隔離處理後送入FPGA作為時標用於後續處理;DSP從FIFO中讀取採樣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並根據處理的結果進行顯示和告警。方案中AD轉換電路採用16位的高精度高速AD轉換晶片實現,時標採樣電路採用光電隔離器件實現。振動信號採集處理系統原理圖如圖1所示。

2 電荷放大器電路設計

電荷放大器電路原理圖如圖2所示,放大器採用美國TI公司的TL082晶片。該晶片是採用二次離子注入Bi—FET兼容工藝製作的單片集成高輸入阻抗運算放大器。電路中C1為積分電容用於實現電荷信號及電壓信號的轉化,C1電容的精度對整個電路精度有較大影響,應選用高精度的瓷介電容,電阻R1為反饋電阻主要功能是避免電容C1出現飽和現象,電阻R1阻值需大於等於500 kΩ。為了保護運放TL082,在其反相端串接電阻R2,為避免R2與運放TL082的輸入電容構成另一個極點而使運放產生自激振蕩。在R2兩端並聯電容C3實現相位補償。電容C2和R2、C3並聯電路相串聯,作用是隔離掉壓電傳感器的零漂。電容C4、C5、C6、C7用於濾除電源上的幹擾信號。

3 抗混疊濾波電路設計

混疊現象由信號中高於採樣速率一半的成分引起的,該現象會導致A/D轉換後的數據波形失真,產生錯誤。解決辦法是將信號中高於採樣速率一半的頻率成分濾除。這要求在採樣率變化的情況下,濾波器的低通截止頻率也要相應調整。濾波器MAX291配合A/D轉換器的低通濾波電路可以實現程控抗混疊濾波。該器件是一款巴特沃思低通濾波器。截止頻率範圍從0.1 Hz到50 kHz。截止頻率與輸入時鐘頻率之比為50:1。系統可以通過FPGA分頻產生5 Hz到25 MHz的方波信號,控制抗混疊濾波電路實現不同截止頻率的低通濾波功能。

4 FPGA設計

文中FPGA晶片選用XILINX公司的virtex-5系列XC5VFX70晶片,該晶片具有11,200個可配置邏輯塊和18KB大小的RAM塊296個,能夠滿足較複雜的邏輯控制和較大的數據存儲要求。FPGA控制邏輯包括數據流控制邏輯、FIFO控制邏輯、調度模塊、數據存儲、數據訪問等幾部分。調度模塊是FPGA的核心控制模塊向其他模塊發出控制指令,數據流控制邏輯完成了數據由串行數據向並行數據的轉化,FIFO控制邏輯完成了FIFO的寫入寫出控制,數據的存儲和訪問控制邏輯主要用於數據的校驗,FPGA邏輯組成框圖如圖3所示。

4.1 調度模塊

調度模塊是控制邏輯的核心負責協調其他模塊的工作,調度模塊由輸入時鐘驅動,內部設置定時器周期運行為調度模塊的調度提供時間基準,定時器在每一個驅動時鐘的上升沿加1,達到最大值時自動清零重新開始運行,當定時器達到某一特定的值時,調度邏輯進行邏輯判斷是否需要發出控制指令,如果邏輯判斷為真則發出調度指令發送給其他模塊驅動其工作。

調度模塊有2種工作狀態忙狀態和空閒狀態,調度模塊發出啟動AD裝換指令後處於忙狀態,此時調度模塊只控制數據流開關進行數據讀取和寫入的操作,時標數據不會被寫入FIFO,此時如果系統收到時標脈衝信號,調度模塊指示定時器鎖定當時的定時器值,不進行其他操作。當調度模塊完成數據輸入後進入空閒狀態,此時如果系統收到時標脈衝信號或者在前一個忙狀態系統收到時標脈衝信號,則調度模塊向數據流開關發出指令,數據流開關打開完成定時器時鐘的記錄。

4.2 數據流開關

採樣數據處理的實時性是FPGA設計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振動信號採集過程中常會由於輸入數據量過大,導致後續處理電路處於飽和狀態以致數據丟失。為解決上述問題,FPGA通過開關切換的方式將數據分別送入不同的線程進行處理。振動傳感器輸出數據格式如下:(A1B1C 1D1E1F1),(A2B2C2D2E2F2),……(AN BN CN DN EN FN),A、B、C、D、E、F分別代表不同方向的振動量值。採用單通道的數據處理方式時,程序首先需完成數據的區分工作,然後完成6次數據處理過程,當一次需要處理數據量較大的情況下,系統會產生較大的延遲並導致後續數據的丟失。為降低數據處理電路的負擔,採用數據流開關將振動傳感器輸出數據分別存儲在不同的通道中通過數據流控制開關後數據格式如下:

通道1:A1、A2……AN;

通道2:B1、B2……BN;

通道3:C1、C2……CN;

通道4:D1、D2……DN;

通道5:E1、E2……EN;

通道6:F1、F2……FN。

僅需處理N個數據就能滿足系統要求,系統對於處理能力的要求相應降低。數據流控制仿真結果如圖3所示。圖中AD採樣數據為連續的單通道輸入數據,經過AD控制命令和通道開關的控制後被分別發送到6個數據處理通道進行後續處理。

4.3 FIFO的控制

振動數據存儲在由XILINX提供的FIFO軟核中。FIFO核的存儲深度、數據寬度、標誌位設置、存儲類型和讀寫埠速率可以在FIFO生成時進行設置,FIFO模塊生成時佔用FPGA內部的BLOCK RAM,即使存儲容量很小的FIFO也會佔用整塊BLOCK RAM。FIFO埠包括輸入輸出埠、讀寫使能、讀寫時鐘及空滿標誌幾部分。其中,輸入輸出埠與數據總線連接用於數據傳輸;讀寫使能由控制邏輯驅動完成一次讀寫操作;讀寫時鐘信號完成讀域或者寫域所有信號的同步;滿標誌表明由於該FIFO處於滿狀態,寫操作將被忽略,空標誌表明FIFO處於空狀態,讀操作將不能獲得正確的數據。

FIFO控制邏輯進行數據寫入操作時首先判斷FIFO是否處於滿狀態,如果FIFO處於滿狀態,先從FIFO中讀出一條數據,然後將新數據寫入FIFO中。如果FIFO不處於滿狀態則直接進行寫操作。FIFO讀操作的時機由DSP控制,DSP內的程序首先讀取空狀態寄存器判斷FIFO中是否存有數據,如果寄存器顯示FIFO為空則取消讀操作,否則就從FIFO中讀出需要的數據。IP核對使能信號的訪問時序有著嚴格地要求,使能信號必須於讀寫時鐘完全同步,而且控制邏輯將使能信號的長度控制在一個讀寫時鐘周期內。

4.4 數據的存儲

振動採樣數據的數據量非常龐大,一旦出現錯位將無法完整復現信號的原始狀態,因此在對數據進行存儲的同時,對數據進行時間標記也是十分重要的。時間標記在一個完整的記錄周期結束時進行,調度模塊控制時標開關在所有的FIFO中存入時標信息,FIFO中存儲在時標以前的數據均為本周期的數據,存儲在時標信息以後的數據均為下一周期的數據,時標及數據記錄格式如表1所示。表中D15,D14位是保留位用於功能擴展,D13,D12是表明存儲數據是時標信號(01、02),或者採樣數據(00)。

4.5 數據的訪問

DSP進行數據還原時,訪問程序依據採集順序先從本周期起始通道開始依次讀出採樣數據,當訪問程序讀取到第一個時標數據後本周期數據讀取完畢,訪問程序繼續讀取後續通道的時標信息,直至獲得所有通道的時標數據後表明本次數據訪問過程結束,如果訪問程序連續獲得了所有通道的時標信息表明採樣數據為完整有效的數據,否則說明在採樣過程中存在數據丟失的現象,數據不可信不能進行後續處理,如果出現數據丟失現象則訪問程序將所有通道時標數據讀出後本次訪問結束。

5 結束語

文中設計了一種基於FPGA的振動信號採集處理系統,通過數據流管理等手段實現振動信號的實時採集處理,本設計在真實環境中進行了驗證,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各項性能指標滿足技術要求。

相關焦點

  • 鑽柱振動信號採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
    摘要:為了實時獲取反映井下工況信息的鑽柱振動信號,文中設計了鑽柱振動信號採集系統。採用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實現三維振動信號的測量變送,針對井場複雜布線情況,選用nRF905射頻模塊進行無線信號傳輸,利用時鐘電路和看門狗電路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系統可完成對三維振動信號的採集存儲,具有穩定性強,存儲容量大的特點,為後續鑽柱振動信號的處理提供了高質量的基礎數據。
  • 一種基於FPGA的視頻邊緣檢測系統設計
    摘要:對於視頻圖像檢測與識別的需要,提出了一種基於FPGA的視頻邊緣檢測系統設計方案,並完成系統的硬體設計。通過FPGA控制攝像頭進行視頻採集,雙埠SDRAM對圖像數據進行緩存,FPGA再對數據進行實時處理。
  • 基於DSP和USB技術的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
    1 引言  採用dsp(數位訊號處理器)作為控制器,而採用usb(通用串行總線)和上位機相連接將是數據採集處理系統的一種可能的發展趨勢。  1.1 數位訊號處理器dsp  dsp晶片,又稱為數位訊號處理器,是一種特別適用於進行實時數位訊號處理的微處理器,採用它能滿足系統計算量大的要求。
  • 基於LabVIEW的機械振動信號分析系統的開發
    因此,通常必須要藉助信號處理等手段從採集的原始數據中加工出特徵信息,提取特徵量,從而保證有效、準確地進行故障診斷,也就是說,信號處理與故障診斷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信號特徵提取是故障診斷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1]。  故障診斷技術的各種理論研究和方法探討最終都必須落實到具體診斷裝置的研製上。
  • 一種基於偏振原理和FPGA的調光系統設計
    2 硬體系統設計2.1 整體系統基於偏振原理的光強測控系統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光強採樣裝置、基於FPGA的信號採集與處理模塊[3]、舵機控制模塊、電源模塊以及鍵盤顯示單元。如圖2所示。FPGA的I/O埠可自由定義,電路設計方便,編程靈活且為並行執行方式,不易受外部幹擾。由於FPGA本身不具備A/D轉換模塊,必須使用外加A/D轉換電路,本裝置採用ADC0820AC作為A/D轉換晶片。2.2 光強採樣與處理通過偏振裝置的光信號,由光電傳感器轉換為電信號。
  • 3G系統中AGC的FPGA設計實現
    控制應該是平滑的並且與輸入的信號能量通常成對數關係(線性分貝)。在大多數情況下,由於衰落,agc通常用來測量輸入解調器的信號電平,並且通過反饋控制電路把信號電平控制在要求的範同內。  2 系統總體設計    在本設計中,前端TD_SCDMA的射頻信號RF輸入後,經過MAX2392零中頻下變頻解調後進行增益處理。
  • 基於磁阻傳感器的弱磁信號採集系統設計
    此種情況下,一般的採集系統和測量方法無法檢測該信號,本採集系統硬體電路針對微弱小信號,優化設計前端調理電路,利用儀表放大器有效抑制共模信號,保證採集數據的精度要求。  磁阻傳感器   2採集系統設計  整個數據採集系統包括三大部分:置位/復位部分、信號調理部分和採集部分,前端調理電路主要功能是消除共模幹擾,對微弱小信號進行放大、濾波
  • 基於FPGA和SMT387的SAR數據採集與存儲系統
    基於標準總線並帶有高速DSP的高速數據採集板卡和利用高速A/D轉換器搭建的數據採集系統是超高速數據採集技術目前兩大主流發展方向。SAR系統的數據採集和存儲處理需要滿足正交兩路(I/Q)雷達回波信號數據同時採集,並實現高速傳輸和大容量長時間實時存儲。根據這一要求,結合採集存儲的發展趨勢,設計並實現了一種應用於SAR,基於SATA硬碟的高速數據採集和存儲系統。
  • 基於CORDIC 2FSK調製器的FPGA設計
    提出一種基於流水線CORDIC算法的2FSK調製器的FPGA實現方案,可有效地節省FPGA的硬體資源,提高運算速度。最後,給出該方案的硬體測試結果,驗證了設計的正確性。0 引言 頻移鍵控(FSK)是用不同頻率的載波來傳送數位訊號,並用數字基帶信號控制載波信號的頻率。
  • 振動信號測試與分析
    本文設計了基於AVR單片機的振動信號測試系統,有效解決了振動信號檢測不準確的問題。該方案設計靈活,可很簡單地移植到各種振動信號檢測系統中。當壓電傳感器的壓電元件受到外界的作用力時,在壓電元件的兩個電極表面就會出現與外界作用力成正比的電荷,且兩個電極表面聚集的電荷量相等,極性相反。因此,可以把壓電傳感器看作一個電荷發生器,也就是一個電荷源,而壓電元件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看成是一個電容器。
  • 振動傳感器信號調理電路設計及分析
    1、控制電路設計壓電加速度計獲得的衝擊和振動信號需要用電荷放大器進行放大和處理,為了研究出一種一種經濟實用的電荷放大器,作者利用集成運算放大器晶片代替大量分立器件進行優化設計,並設計了相應的濾波電路1.1壓電傳感器等效電路圖一壓電傳感器的等效電路
  • 基於FPGA的數字閉環光纖陀螺儀模擬表頭設計
    為了檢測調製解調電路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並提高陀螺的實際應用精度,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FPGA的光纖陀螺儀模擬表頭及其測試系統,能有效地檢測調製解調電路的性能。伺服於表頭的調製解調電路根據輸入的電信號,經過相應的變換後形成反饋信號送至表頭的相位調製器中。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相應的調製解調電路應該根據溫度、振動等情況做出相應的改變,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陀螺的精度要求。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FPGA的測試系統,模擬光纖陀螺儀的表頭,並檢測調製解調電路的性能。
  • 基於FPGA的m序列信號發生器設計
    基於FPGA與Verilog硬體描述語言設計井實現了一種數據率按步進可調、低數據誤碼率、反饋多項式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3588.htm    1 m序列信號發生器的組成  基於FPGA的m序列信號發生器硬體結構極其簡單,僅需兩個獨立按鍵(一個是復位按鍵與另一個控制數據率切換按鍵)、一個48 MHz的用於提供系統時鐘有源晶振、系統電源、一塊配置晶片、幾個簡單的電阻與電容即可實現。
  • 基於半周期積分算法的微小振動測量研究
    編者按:為了能夠監測工廠機器的健康狀況,並在機器出現故障徵兆時儘早發現,本文設計了一套測量其關鍵部位振動狀態的系統。該系統採用了基於FPGA的多通道大容量數據採集方案,並使用32片加速度傳感器(型號為MPU6050)作為振動數據的採集模塊。
  • 基於CPCI總線的通用FPGA信號處理板的設計
    隨著雷達信號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現代國防對雷達技術的需求,系統對雷達信號處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需要實時處理更加龐大的數據。先進的雷達信號處理設備不僅要求性能高、功能多樣化,而且要求信號處理設備的研製、裝備周期短,能保持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發展。因此有必要發展一種可重構、可擴展的通用信號處理系統,能將雷達信號處理模塊化、標準化、通用化。這樣,一方面可以通過硬體擴展來適應信號處理規模的變化,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靈活的軟體編程來實現各種信號方式和各種複雜算法。
  • 基於FPGA的信號小波實時處理方法
    目前常用於高速實時信號處理的硬體晶片分為兩大類:基於大規模可編程集成電路FPGA的純硬體實現方案和基於高速通用DSP的軟體實現方案。採用FPGA的硬體實現方案硬體接口設計靈活,可以和任意數字外圍電路直接使用,且其具有高度的集成度和高速的處理速度;而基於高速通用DSP的軟體實現方案代碼設計靈活,可以快速修改和調試程序[6]。
  • 基於FPGA的視頻實時邊緣檢測系統
    摘要:對於視頻圖像檢測與識別的需要,提出了一種基於FPGA的視頻邊緣檢測系統設計方案,並完成系統的硬體設計。通過FPGA控制攝像頭進行視頻採集,雙埠SDRAM對圖像數據進行緩存,FPGA再對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實際採用DE2-115開發板和CMOS攝像頭OV7670為硬體平臺進行驗證。結果表明,該系統具有實時性高,檢測準確的特點,達到了設計要求。
  • 利用信號平均技術,消除噪聲幹擾,提升重複信號採樣的精準度
    許多高速數據採集應用,如雷射雷達或光纖測試等,都需要從嘈雜的環境中採集小的重複信號,因此對於數據採集系統的設計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噪聲的影響。
  • 基於DSP+MCU的列車滾動軸承故障診斷系統設計
    1 系統總體設計  1.1 硬體系統  振動控制系統是一個典型的實時信號處理系統,需要對較複雜的信號進行處理。為了提高系統的信號處理速度,便於對系統的硬體和軟體的進一步開發,結合單片機的控制能力,設計了DSP+MCU的方案,如圖1所示。
  • 基於DSP與AD7656的高速AD採集系統設計
    摘要:在某綜合控制計算機系統中為了實現對多路AD信號實時高精度採集,採用了以B為核心,與AD7656晶片相組合的高精度、實時A/D數據採集砹計實現方案。重點分析硬體接口電路的設計、PCB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和軟體設計實現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