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一枝獨秀」!骨紅硃砂梅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之骨紅硃砂梅

2020-12-20 江西萬花道
骨紅硃砂梅

骨紅硃砂梅花色暗粉紅色,花重瓣,花開後芳香四溢,沁人心脾,觀賞期1-2月。在蕭瑟的冬季,美麗的骨紅硃砂梅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凌冽的寒風中,悄然綻放,遠觀似一副「傲雪寒梅圖」。

骨紅硃砂梅

骨紅硃砂梅為真梅系直腳梅類,枝條直伸或斜展,不下垂成拱形也不扭曲。屬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科植物,分布於東亞、中亞、小亞細亞和高加索。

骨紅硃砂梅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8釐米,寬2.5-5釐米,葉緣有小鋸齒,灰綠色。先葉開花,花蕾倒卵形,紫紅色;花瓣紫紅色,多層,多枚,疏疊,花萼絳紫色;香味較濃。單瓣、重瓣或半重瓣;花瓣深紅色;新生小枝木質部深紅色。

骨紅硃砂梅

硃砂梅果實6月或稍後變色時採收,通過後熟階段,立秋之後再除去果皮和果肉,洗淨晾乾備用。在年內(秋季)播種為好,具體時間可以在9月下旬進行。播種時,應將土地深翻細耙,整平、作畦,按40釐米的行距開溝,溝深3-5釐米,將種子按5-7釐米的間隔,一粒接一粒地放在土溝裡,澆足水分,用細土或砂子覆蓋。翌年春季,待幼苗長11-15釐米時,便可進行移植。假如春季播種繁殖,那麼應該在種子洗淨晾乾後用溼砂層積沙藏,早春取出條播。

江西三農花木園林有限公司編

相關焦點

  • 「美在家庭」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整潔有序家居美、清潔衛生廚廁美、生態精緻綠化美、文明和諧家風美,走進淄博高新區寶山生態科技園區迎仙村,情趣悠然的魅力庭院、美麗整潔的家居環境,讓人耳目一新。   田園美、山村美、家庭美、和諧美,才能生活美。近年來,迎仙村依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環境基礎,黨員帶頭,百姓參與,全力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全新打造生態宜居新家園,積極引領廣大農村家庭成員從自身做起,從改變家庭環境衛生入手,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創建美麗庭院,建設美麗鄉村。
  • 楊林尾財政所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據了解,近3年來,楊林尾財政所通過整合、爭取各類財政資金300多萬元,助力興隆村建設美麗鄉村。「精準扶貧和省級美麗鄉村建設,鼓了村民腰包,美了村莊環境。」興隆村村黨支部書記謝長清告訴記者,精準扶貧帶動了整村農業產業發展,現已形成光伏休閒農業、花卉苗木、大棚水蔬和特色水產四大板塊。今年,該村被確定為省級美麗鄉村試點村。
  • 合陽縣路井鎮婦聯:「美麗庭院」建設助力鄉村大美
    為進一步推動「美麗庭院」創建,將「美麗庭院」創建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機結合,合陽縣路井鎮婦聯多措並舉,紮實開展創建工作,助力鄉村振興。自今年「美麗庭院」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鎮婦聯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召開了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安排動員大會,把「美麗庭院」創建納入2020年美麗鄉村建設重點任務,及時指導各村(社區)抓住環境綜合整治的有利契機,結合家風家訓宣傳、文明創建等工作內容,以「生態家園 美麗庭院」為主題,以改善庭院和巷道環境為基礎,發動和引領群眾從家庭做起,轉變生活理念,改變生活陋習
  • 「四好農村路+巾幗」,巾幗之智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一條路改變一個村一條條「四好農村路」在綠水青山之間架起了振興的橋梁讓鄉村更美、農民更富
  • 助力鄉村振興從種好「三朵花」開始 浙傳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通訊員 喬丹 實習編輯 周沈君)「打造『墅上花開』藝術村,可以從種好『三朵花』入手:一是種好『實體花』,當地可大面積種植萱草花,該花象徵母愛,打造成金色浪漫的『墅上花開』;二是種好『文創花』,深入開展網紅農產品設計,徵集全國非遺傳人,引進塗鴉藝術等活動;三是種好『黨建花』,積極開展黨建特色村打造,在藝術村深植黨建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 鄉賢返鄉興山寨——永順陳家坡建設美麗鄉村的故事
    2017年,陳家坡走出去的企業家陳健回來了,依託豐富的生態文化資源,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開始發展鄉村遊。在陳健的倡議下,村民自籌資金6萬餘元建設家園。修路、打掃房前屋後衛生、清理路邊雜草,每個周末,在縣城工作和務工的村民們就主動回家搞勞動。不僅義務投工投勞,陳家坡人還自願免費整合土地建梅花園、水果採摘園等,但凡有廁所、豬圈等影響環境的,全都自行拆除,不要一分錢補貼。
  • 芳村鎮繪就鄉「椿」振興的「富春山居圖」 提振美麗城鎮產業美發展
    浙江在線11月30日訊(通訊員 張倩)產業興鄉村美百姓富,一幅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畫卷正緩緩展開。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是打通鄉村振興命脈,實現鄉村華麗蝶變的引擎和動能。用一次次生動實踐,講述著一個以「香椿」振興帶動鄉村振興的故事,一幅秀美和諧、充滿活力的鄉村新圖景將愈加清晰。  芳村鎮香椿產業從最早的下猷閣村集體流轉50畝土地試種開始,逐漸擴大到現在的300餘畝;由原來的從外地引進種苗種植,到現在形成育苗、種植、銷售、深加工產業鏈;從原來的下猷閣村「一枝獨秀」,到如今覆蓋芳村鎮、延伸到全縣、走向鄰縣,總面積已達1000餘畝。
  • 浙師大獨創「印鄉」牆體彩繪,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浙江的美麗鄉村建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美化村容村貌是建設美麗鄉村、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印鄉」從起初的工作室發展為杭州印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了助力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顆耀眼「星星」。團隊的創始人黃哲浩是一名研一新生,但對於牆繪,他卻一點都不陌生,懷著對鄉土的熱愛,秉承對藝術的初心,在鄉村牆繪領域深耕多年,獨創「印鄉」特色牆繪風格和模式。
  • 【美村心得】對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幾點思考
    這次考察學習,我認為意義有三,一是在學習標杆上,義烏是2020年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承辦地,許多新理念、新思路融入其中,需要身臨其境,才能有所感悟;二是在時間節點上,11月底嘉興市美麗鄉村精品線比拼賽剛落下帷幕,2021年現場比拼拉開序幕,此次考察,為準備明年比拼線開拓思路,做好積澱;三是在著眼長遠上
  • 吳忠紅寺堡區美麗鄉村建設繪就「家鄉美」
    水泥村道乾淨整潔,巷道縱橫錯落有致,房前屋後綠樹蔥蔥……9月19日,走進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玉池村,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仿佛置身於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之中。在玉池村生活了十幾年的村民金學萍說:「環境美起來了,大家的思想覺悟也提高了,現在不僅將自己家房前屋後打掃得乾乾淨淨,連同家門口的村道都每天打掃一遍。」
  • 桃源縣村莊規劃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梨樹埡村地處武陵山餘脈,自然風光秀美,是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為助力梨樹埡村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桃源縣將其列入2020年村莊規劃省級試點村,並委託湖南省建築設計院與桃源縣規劃勘測設計院組建聯合編制團隊,將梨樹埡打造成集「油、茶、林、果生態種植農業,溪、谷、雲、宿戶外觀光旅遊」為一體的農旅型村莊,補齊村莊生產生活配套設施短板,描繪了梨樹埡村的美好藍圖。
  •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開幕
    新甘肅客戶端康縣12月22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薛硯 陳多)今天,在康養之城、詩畫鄉村的康縣,甘肅省政府聯合農業農村部、世界旅遊聯盟、法國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聯盟共同舉辦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以「牽手『一帶一路』·共建美麗鄉村」為主題
  • [貴州新聞聯播]直擊旅遊 梵淨山景區:讓精品民宿從「一枝獨秀」到...
    [貴州新聞聯播]直擊旅遊 梵淨山景區:讓精品民宿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 直擊旅遊,梵淨山景區:讓精品民宿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
  • 村在林中 林在園中 武義「一村萬樹」助力綠美鄉村建設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後山前處處梅。」在武義縣溫泉度假區溪裡村,只見一條條整潔寬敞的水泥路縱橫交錯,通向農家院落,一棵棵大胸徑樟樹靜靜地聳立在村口,邊上是美麗的小溪,潺潺的流水歡快地奔向遠方,垂入溪水的柳枝也在隨波蕩漾。
  • 美麗鄉村建設之「仙居模式」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走在仙居縣的鄉間小路上,只見昔日陶淵明筆下如夢如幻的桃花源,如今已成為星羅棋布於永安溪兩岸的真實田園,旖旎風情,隨處可見,一幅幅充滿韻味的「村新、業興、景美、人和」山水畫卷,正徐徐展開。
  • 東至縣應急局嚴把煙花爆竹準入關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為規範煙花爆竹市場,合理規劃煙花爆竹專營店布點,東至縣應急局嚴格按照「保障安全、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總量控制、適度競爭」的原則,嚴把煙花爆竹經營許可關,同時做好美化關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結合各鄉村的整體規劃建設,引導各專營店設置外開式鋼化彈簧玻璃門、規範專營店的廣告牌、警示標誌和宣傳標語,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整齊劃一,杜絕廣告牌、宣傳標語亂貼、亂放,影響美麗鄉村建設形象。
  • 在鄉村振興中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在鄉村振興中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戚箭斌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
  • 10條美麗鄉村家庭遊「網紅線路」,浙裡等你來打卡
    10條美麗鄉村家庭遊「網紅線路」,浙裡等你來打卡 2020-09-25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源14名省人大代表為坪圍村美麗鄉村建設點讚
    昨天,河源市14名省人大代表到源城區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專題調研活動,為源城美麗鄉村建設建言獻策,為河源決勝小康、率先振興、同步現代化貢獻力量。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吳善平,副市長範秀燎,區長孔德勝、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剛參加活動。
  • 漢壽縣洋淘湖鎮:改善人居環境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清理牛皮癬和小廣告洋淘湖鎮組織黨員幹部、群眾、志願者,深入各村(社區)開展清理牛皮癬、小廣告的行動,同時向周邊的住戶宣傳共建美麗鄉村、養成文明行為的理念,動員大家一起營造一個乾淨整潔、規範有序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