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之家(ChinaZ.com) 1月19日 消息:正值過年返鄉高峰,一段來自國家級貧困縣陝西清澗的「洗腦式」招聘在網上火了。「這個春節就回家,不再為打工東奔西走,不要985、不要211,初中學歷也能幹『高科技』……」
網絡招聘視頻截圖
在這段「藍翔風格」的招聘視頻裡,清澗縣「 80 後」縣委副書記親自「出鏡打call」,召喚在外打工的年輕人返回家鄉,通過「AI豆計劃」所提供的免費培訓在家門口就業,成為「人工智慧訓練師」——這個「新職業」很快引發了網友的「興趣三連問」:
貧困縣憑啥和大城市「搶人」?
人工智慧訓練師?
初中學歷就能幹?
其實,「高大上」的AI人工智慧並非「天才」,也要像孩子一樣經歷學習過程,必須有個「老師」手把手訓練——海量的文字、圖片等信息需要通過人工標註出來,幫助機器認識大千世界從而變得越來越「聰明」。這份工作被稱作「智能時代的幕後英雄」,也是整個產業鏈上最基礎的環節,對學歷要求並不高。
比如,困擾很多人的「靈魂拷問」:你是什麼垃圾?支付寶的工程師們開發出「垃圾分類指南」的小程序,只要上傳垃圾圖片、或通過語音文字「諮詢」人工智慧,AI就能告訴你答案。而這個「懶人方案」的基礎,就是「人工智慧訓練師」通過大量標註對機器進行反覆的訓練。
2019 年,由支付寶公益基金會和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共同發起的發起「AI豆計劃」,憑藉阿里巴巴在人工智慧產業的優勢,釋放出大量就業機會,在貧困地區孵化社會企業,免費培訓「人工智慧訓練師」並建立職業認證標準,優先幫助困難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特別是幫助貧困地區的女性拓展就業渠道。
這一計劃取名為「AI豆計劃」,諧音英文Idol(偶像),就是希望加入該計劃的困難群眾「脫貧靠雙手」,自食其力成為脫貧致富的楷模。
2019 年 8 月,「AI豆計劃」首個試點落地在貴州銅仁,面向異地扶貧搬遷的困難群眾,給當地帶來了大量就業崗位。截止目前,「AI豆計劃」不僅為當地的社會企業培訓了近 200 名學員,還向當地輸送訂單,熟練操作的員工50%以上為女性,平均工資 3000 多元,最高月工資達到 7000 多元。
2019年8月「AI豆計劃」首落貴州銅仁
2019年底,人社部下屬的「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命名這個「新職業」為「人工智慧訓練師」,並將於近期正式公布。
「人工智能訓練師」列入即將公布的新職業
2020年1月,作為「AI+脫貧」的創新模式,「AI豆計劃」推廣到了國家級貧困縣陝西清澗,不僅由螞蟻金服人工智慧部提供技術培訓和訂單支持,還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開辦起「社會企業」面向就業困難的年輕人展開招聘。
網絡視頻截圖
招聘視頻中親自出鏡的「 80 後」縣委副書記柳清海,是國家衛健委派駐清澗縣對口扶貧的幹部。他說,之所以發起「洗腦式」招聘,就是想用「年輕人的方式」召喚他們返鄉就業,藉助「AI豆計劃」新型產業帶來的就業機會,化解本地年輕人外流,脫貧動力不足的問題。
據統計,清澗全縣大專以上未就業畢業生 14000 人左右,而留在清澗僅有 1000 人左右。因為本地缺乏有吸引力的產業,年輕人外出打工大量流失,返鄉的年輕人也面臨就業困難,而農村女性就業更是難上加難。清澗作為一個縮影,優勢產業和年輕勞動人口上的「雙缺失」是很多貧困地區共同面臨的「脫貧困境」
「AI豆計劃」對清澗縣就業困難的年輕人展開免費培訓
清澗「AI豆計劃」招聘的首批學員,全部來自農村,大都有外出打工的經歷,有的還是貧困戶、低保戶、單親媽媽、甚至身有殘疾,面臨著「孩子在大城市上學困難,自己返鄉後就業更難」的囧境。儘管很多人的學歷止步於初中,但他們很快就能適應這份新工作,操作熟練後平均月收入 3000 多元,解決了家庭困難的燃眉之急。
「AI豆計劃」幫助清澗縣孵化社會企業
據了解,未來「AI豆計劃」還將複製推廣到更多貧困地區,不僅會幫助這些地區孵化成立「社會企業」,還計劃每年向企業輸送扶持性的訂單,免費培訓更多有困難的人變身「AI訓練師」,入行人工智慧產業,脫貧解困重拾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