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生病,房子和財產全部留給弟弟,女兒可否拒絕贍養父母?

2020-12-24 種草達人小柒

女兒含辛茹苦照顧父母,父母卻把房子和財產都給了弟弟。在如此重男輕女的情況下,女兒是否可以拒絕贍養父母呢?(假設案例,非實際情況)

對於這個問題,編纂數十年,2021年1月1日即將付諸實施的《民法典》是這麼規定的。

自古以來,中國就重男輕女。講究嫁出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在古代農村,女兒一般不負責父母的贍養。父母養老,主要由兒子們負責操持。

但是到了現代社會,我們卻發現,很多女性嫁出去後,仍會花費很大精力照顧年邁的父母。然而父母們呢?卻仍秉承老觀念,將大部分甚至全部財產贈予兒子,而在贍養父母方面花費很大的精力的女兒,卻分文不得。

因此很多女性都感到十分不公平,甚至揚言不再贍養父母,不再為他們養老送終,更不會給生活費。但是根據最新《民法典》,這種行為不僅違反了道德,更是違背了法律。

這是因為《民法》規定,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如果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這也就是說,無論父母是否將財產贈予女兒,女兒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

那么女兒是否能通過斷絕父女、母女關係來逃脫贍養責任呢?答案是不能,因為相關的法律、 法規都沒有對聲明斷絕父母子女關係作出具體的規定,因此,聲明斷絕父母子女關係沒有任何法律依據,依法不受法律保護。

也就是說,即使女兒聲明與父母斷絕親屬關係,仍要承擔贍養義務。如果女兒硬性拒絕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會如何?後果很嚴重,情節惡劣構成犯罪者,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總之,根據我國舊有習俗,父母主要由兒子贍養。但是根據我國現有法律,女兒和兒子有著同等的贍養義務。

因此,筆者希望父母在對待兒子和女兒時,能夠一碗水端平。從基因上來說,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是你的血脈,並沒有什麼親疏之別。至少對於筆者自己來說,我未來的財產肯定是兒子、女兒均分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既不能重男輕女,也不可重女輕男。

法律是一個國家的基石,家庭也絕不是法外之地。《民法典》可以說是國家的重要根基。《民法典》是一本社會教科書,所有民事問題,從出生到死亡,從結婚到離婚,從借錢到催收,從饋贈到遺產,《民法典》無所不包。所有的民事法律問題,你都能從《民法典》中找到答案。

但是編纂《民法典》並非易事,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我國的《民法典》終於問世,並確定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在你的書櫃中,絕對有《民法典》的位置。誰能保證,你一輩子都遇不到法律問題呢?書到用時方恨少。《民法典》的存在能讓你不再抓瞎。

現在《民法典》+《法律常識》,兩本只59元。一頓飯錢,就能得到一套民事法律的指南。大家可以點擊下方橫條購買:

——END——

圖片來自網絡與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父母把房產全給兒子,生病找女兒要錢,女兒給嗎?這些回答很現實
    1、房子和財產都給了我哥,我拒絕養老。我目前在一家保險公司當主管,月薪近萬,有三套房子,兩輛車,婆家家境富裕,老公也很能幹。可是,62歲的父親這幾年一直在外地打工,不久前,才把欠我的兩萬塊錢還清。弟弟結婚的時候,我和三妹一人拿10萬,二妹家有錢,拿了20萬,給我弟弟在城裡買了套房子,還對弟媳說,我父母老了病了,不用他們出錢出力,全部我們三姐妹伺候和拿錢。3、父母生病都是我拿錢,我伺候,他們把五套房子全部給了兒子,以後我不會再出錢。
  • 偏心媽媽將財產給了兒子,女兒拒絕贍養被起訴,法院這樣判
    廣州的王阿婆,將名下的財產全部給了兒子,與女兒產生罅隙,女兒因此拒絕贍養生病的母親。近日,廣州天河法院公布了該案審理情況。  年近古稀的王阿婆曾與丈夫共同養育四個孩子,不幸的是,大女兒與小兒子不幸早亡,兩年前,相伴五十載的老伴也撒手人寰。隨後家中因財產繼承問題產生糾紛,這使王阿婆與兒子阿明、女兒阿珍關係緊張。  今年一月,王阿婆被診斷出癌症,術後療效並不理想。
  • 父母把3套房子都留給了兒子,卻讓女兒養老,父母這樣做太讓人心寒!
    還有,老百姓常說:」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命根子「,很多子女多的老人,在對待子女方面總是偏向小兒子,孩子小的時候,無論有什麼好吃的都給小兒子,在老人老的時候,也都是把所有的財產,包括房產和金錢都留給了小兒子,大兒子或者女兒什麼都沒有,還要求所有的子女對老人一樣孝順,養老費均攤,這樣做的結果往往就會導致兄弟姐妹之間失和,還有子女少的老人,甚至把所有的家產都給了兒子,嫁出去的女兒毛都沒有,等老了沒有了經濟來源的時候
  • 面對偏心的父母:兒子、女兒誰更應該贍養老人?
    知乎上有一個高人氣問答:拆遷戶王老太房子拆後分得360萬現金,給兒子300萬,女兒60萬。結果現在兒女都不贍養,為什麼?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兒女的邏輯實際上都不難理解。女兒:既然重男輕女,養老找你的寶貝兒子去。兒子:都是子女,都分了錢,女兒不養我憑什麼要養?
  • 贍養父母要以財產為標準?
    要讓兒女重情 須做理性老人  鴻雁(甘井子區泡崖玉水街)  「誰得財產誰養老」是當下農村養老習俗。財產給了兒子,卻埋怨女兒不養老,老人的做法有些欠理性。  種瓜不會得豆。情感是雙向的,一個家庭的和諧快樂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父母對孩子,一碗水端平是權威,更是榜樣。
  • 以案釋法 | 弟弟霸佔父母的房子和遺產,三個哥哥不幹了
    由於種種原因,越來越多的成年人被迫選擇做「啃老族」,住父母的房,吃父母的飯,甚至還伸手向父母要錢花。家住北京朝陽區的王大哥,就有這樣一個「啃老」的弟弟,不僅依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當父母去世後,還霸佔了父母的房子和遺產。
  • 農村2胎家庭財產都留給兒子,女兒是什麼想法?看看大夥怎麼說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 農村2胎家庭財產都留給兒子,女兒是什麼想法?看看大夥怎麼說!以前很多農村人都認為生兒子比生女兒好,因為他們認為女兒都是幫別人養的,生兒子才能給自己養老送終,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的思想也在慢慢地改變。
  • 父母2套房過戶給兒子,生病卻讓女兒照顧,女婿:那是你家事
    兒子繼承全部家產,贍養雙親,本無可厚非,可偏偏一些父母做事不公,將利益分給兒子,將贍養義務劃分給女兒,這未免太傷感情了。0272歲的周阿姨有一個女兒叫燕子,住在與她相鄰小區,卻很少來探望母親。周阿姨每每和鄰居說起女兒,總是罵女兒白眼狼,不如兒子三分之一孝順。周阿姨之所以生氣,是因為她生病,兒子兒媳輪番請女兒來醫院陪護,可她堅決不肯照顧。女婿更是不近人情,居然揚言「那是你家事,我們管不著。」
  • 父母把財產都給了兒子,卻讓女兒贍養,最後結局更令人心寒
    我的父母都是農村人,老實能幹,年輕的時候開闢了很多土地,我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兩個哥哥結婚的時候,父母給兩個哥哥蓋了新房,把土地也都分給了哥哥們。之後父母帶著我們單過,我和在姐姐在外打工供家用,之後我和姐姐又陸續出嫁,父母沒有給我們出過一分嫁妝。
  • 我是獨生女,為啥不能繼承父母的全部財產?原因讓女兒無可奈何
    我是獨生女,為啥不能繼承父母的全部財產?原因讓女兒無可奈何 很多父母都只有一個孩子,他們理所當然認為,如果有一天自己不在了,財產一定會留給孩子。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可能會讓很多獨生子女或者獨生子女的父母失望。
  • 娘家拆遷父母財產給兒子,父親生病母親求助,女兒拿2萬求斷關係
    同是父母的兒女,作為兒子,卻能得到父母的財產和幫助。而作為女兒,一旦出嫁,卻成為了潑出去的水。不但不能回娘家跟兄弟爭奪財產,還不能有絲毫的不公平和不甘心。
  • 父母財產留給兒子,生病住院卻要女兒出錢
    我的原生家庭並不複雜,父母育有我們兄弟姊妹三個。哥哥早已成家,我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妹妹尚未結婚,嫂子對我也不錯,每次回娘家都會讓我順帶點吃的回來。2017年娘家那邊拆遷分了兩套回遷房,大的120平小的85平,父母計劃是大的那一套房子給哥住,小的那套他們兩個自己住,因為距離也不遠,還可以相互照應,等父母百年後,房子還是歸哥所有,因為哥有兩個兒子。我們那邊老人的觀念是,嫁出去的女兒潑水出去的水,娘家就算腰纏萬貫,做女兒的一樣沒有半毛錢關係,所以我也從未想過要分走一釐一毫,儘管我的家庭也不富裕。
  • 父母認為女兒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卻沒資格繼承家產,你怎麼看?
    父母把子女拉扯大,子女贍養老人到老,這是傳統美德,也是法律義務,很多人也都能做到,也願意去做。但是有時候卻在途中遇到了憋屈的事兒,又該如何排解呢?最近朋友小璐就跟我說了這麼事兒,她外婆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因為外婆和她舅媽不合,舅舅一家很少回來看外婆和外公,所以小璐的外婆和外公一直住在小璐家和小璐的大姨家,平時也都是由小璐和小璐大姨一起照顧二老,小璐的舅舅也就每個月打個電話回來問候一下。但是小璐的外婆外公非常疼愛自己的小兒子,自己生病了不讓他知道也不讓他出錢,還把拆遷賠的房子給舅舅一家。
  • 「媽,你把房子和錢都留給弟弟,我呢?」母親拍胸脯回:我留給你
    「等我老了不能動了,就把房子和錢都留給兒子母親卻毫不猶豫地拍拍胸脯回答道:「我留給你啊,知道你孝順,你最懂事了,總不會和弟弟爭這些東西吧?」見妻子不說話了,劉天把筷子一摔,開口了:「嶽母,你要讓女兒養老,這房子,是我買的,你們沒給女兒留半點東西,問我要的十萬彩禮一分也沒留給她,自然知道她什麼也沒有,你讓她給你養老,可以啊。
  • 媽,你把房子和錢都留給弟弟,我呢?」母親拍胸脯回:我留給你
    兒女若是怨恨父母,便會冠上不孝之名,所以他們才能如此肆無忌憚,如此隨心所欲。「等我老了不能動了,就把房子和錢都留給兒子,到女兒家享清福去。」母親卻毫不猶豫地拍拍胸脯回答道:「我留給你啊,知道你孝順,你最懂事了,總不會和弟弟爭這些東西吧?」劉天的妻子,欲言又止,最終還是鼓足勇氣說出了一番話:「你說弟弟沒我有出息,弟弟要娶媳婦,弟弟敗家,就好像這些都是你偏心的理由,你不給也就罷了,可是你卻還總是問我要錢給弟弟,讓我補貼娘家。我這些年,早就補償的夠多了,應該兩不相欠了吧?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難道父母生病當女兒的真的不用給錢嗎?
    在我們老家有這麼一句話,叫做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意思是女兒出嫁以後就與娘家沒有關係了,以後你只是個客人,不再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啦。當然,這也與古代「出嫁從夫」的思想有關。但是,出了嫁的女兒真的就什麼都不用管,不能管了嗎?
  • 廣州老太財產全給兒子,起訴女兒索要贍養費,法院判:該給!
    因母親將股票、房產等財產都給了兒子,在母親患癌後,女兒拒絕盡贍養義務,母女最後對簿公堂。法院審理認為,喪失勞動能力、年老體弱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於情於理於法,女兒都應適當支付贍養費,考慮母親將其大部分財產給了兒子,其兒子應承擔更多的贍養義務。
  • 嶽父把財產全給了小舅子,有病了,讓女兒拿一半醫藥費,合理嗎?
    父母對子女應手掌手背都是肉,公平一點才是,誰日子好過些自願多些也可以,但不是名份,父母財產全給兒子,父母一切由兒子負擔,這是社會普偏現象,父母生病女兒服侍是應該,喪事女兒禮金也應該出的。你的嶽父嶽母等同於你的父母,因為他們生育了你的妻子。孝敬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你有能力多付出一些,沒有能力可以量力而行。
  • 父母離婚之後,母親希望女兒贍養照顧,卻遭女兒冷漠拒絕
    郭阿婆有一對非常出色的兒女,女兒嫁到了城市裡一家非常不錯的婆家,日子過得也是豐衣足食,兒子娶了家庭條件還不錯的獨生女,因為郭阿婆的家庭條件有限,在兒子結婚的時候,沒有能力為兒子買婚房,兒媳是家裡的獨生女,而且家庭條件也非常優越,家裡不希望女兒出嫁之後吃苦,便陪送了一套房子,自從兒子結婚之後
  • 財產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的父母都是什麼心理?真相戳心窩
    原來小瀟父母一直偏心她的哥哥,老人攢了一輩子的積蓄還有房產早早地都給了兒子。甚至小瀟出嫁時的彩禮錢老人都給了兒子,那時候小瀟的父母放出豪言養老又不指望她這個出嫁的女兒。可沒曾想,老人前腳更把財產都給了兒子,後腳就被兒媳各種不待見……後來父母就開始找各種理由問小瀟要錢,這次又說父親住院,讓她籌款10萬,不然就告她……財產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的父母都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