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過後,開始數「九寒」,記得吃這5種傳統美食,驅寒暖胃又解饞,大家好,我是水墨尚食,大雪剛過,冬至又來,今天給大家分享冬至該吃的傳統美食。
不知不覺又到一年尾,收穫年齡,敗給了時間,轉眼就到了冬至,冬至後會進入一年當中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到了「數九寒天」的時候,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倒數第二個,是冬季當中的大節日,被稱為冬至節,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每逢時節,怎可少了美食的陪伴,冬至後,一般地方都有吃傳統美食的風俗習慣,這些是老輩人留下的寶貴飲食財富,老輩傳統不能忘。
冬至後,每個地方風俗習慣不同,飲食也會有所不同,一般北方人到了冬至有吃餃子的習慣,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逢年過節都離不開餃子,但是到了冬至更是餃子的專場,而南方人除了餃子,還會吃糯米丸子、湯圓,其寓意就是團圓,老輩人在根據時節做美食時,不僅要考慮節氣的特點,調製的味道,還要想到美好的寓意,冬至過後,開始數「九寒」,記得吃這5種傳統美食,驅寒暖胃又解饞
1.餃子
餃子在時節美食中地位是扛把子,不論是逢年過節,大小時節都會看到水餃,這不僅是北方人的喜好,南方人一樣喜歡。餃子這麼受眾人喜愛,就是因為既可以為葷,也可以為素,雞鴨魚肉,蘿蔔白菜等皆可做餃子餡,所以可以滿足不同人的喜好,吃起來鮮香味美,讓人舒暢無比,因其形如元寶,有「招財進寶」之意,還代表著吉祥如意。
2.湯圓
北方的餃子,南方的湯圓,從其名字就可以看出寓意的美好,代表著闔家團圓,幸福圓滿。現在做湯圓簡單了,直接買糯米麵就可以,記得小時候,長輩做湯圓都是把糯米浸泡好,然後用石磨磨出漿糊,然後倒入盆子中,蓋上一層布,上面放著厚厚一層草木灰把漿中水分吸乾,第二天早晨起來把布拿來,就可以用半乾半溼糯米麵做湯圓了,真是滿滿的回憶啊!
3.餈粑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們這裡就有打餈粑的風俗習慣,一是為了備糧過個豐盛年,二是可以給親朋好友送點嘗嘗鮮,現在打餈粑都是機器打了,感覺少了那份味,以前都是人工打,把糯米蒸好後,放入石臼中用粗木棍不停踹,所以我們這裡也叫踹餈粑,每次打餈粑都會請隔壁左右幫忙,因為這是個力氣活,人多輪流上才能踹好,把蒸熟的糯米踹到黏糊柔韌的狀態,再用手整成圓形,晾乾後再用水泡著存放,一般可以吃到真月十五以後。
4.年糕
年糕是很多地方到了冬至後會做的美食,有的地方認為年糕就是餈粑,其實不對,年糕雖然和餈粑都是用糯米做出來的,但是做法,口感上還是有區別的,年糕是糯米麵加水後蒸熟,口感細膩,而餈粑是糯米蒸熟後踹打成泥狀再整形而成,口感會粗糙點,年糕既可以蒸、炸,也可以炒,其寓意就是年年高。
5.肉圓
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所以冬至也稱「冬至節」,我們這裡到了冬至後就會做些丸子,不論是在家宴還是招待客人的酒席上是必有的一道菜,不僅好看好吃,關鍵寓意好,團團圓圓。一般肉丸可以做豬肉丸子、牛肉丸子、魚丸子等,既可以作為一碗菜,也可以下火鍋,而小時候最多的是當嘴空零食。
水墨話語
冬至過後,晝短夜長,也到一年中最冷時候,大家除了禦寒保暖,在飲食上也要記得順應時節而調整,冬至後,這5種傳統美食不要忘記給家人吃,都是老輩人根據時節為我們留下的傳統美食,是老輩人智慧的結晶,不僅好吃,還有美好的寓意。
我是水墨尚食,一個愛美食愛分享之人,想了解更多美食知識以及製作技巧,就關注我吧!歡迎評論、留言、轉發,一起探討學習,今天的美食就分享到這裡了,最後,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