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未受過教育,卻懂得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他74歲開始蹬三輪車資助貧困生,一蹬就是小20年;他每餐一個饅頭、一碗白水,極盡艱苦,卻將35萬元的善款全部捐給了學生,圓了300多個孩子的上學夢……一個冬天,他向老師遞上飯盒裡的500元:「我幹不動了,以後可能捐不了了,這是我最後一筆錢……」2005年9月23日,白方禮老人去世。今夜,讓我們一起緬懷這位在平凡中成就偉大的老人……
△ James Horner - Legends of the Fall: The Ludlows
總有一種平凡 讓人淚流滿面
文/中國文明網、敬一書院
2005年9月23日,93歲的他靜靜地走了,我們卻在心中永遠地記住了這位老人——白方禮。
他用三輪車走出了一條汗水之路
1913年的白方禮家境貧寒,13歲起就給人打短工,沒有念過書。1944年,逃難到天津後當上了三輪車夫,靠起早貪黑蹬三輪載人餬口度日,經常挨打受罵,再加上苛捐雜稅,終日食不飽腹。解放後,他靠自己的兩條腿成了勞動模範,也靠兩條腿拉扯大了自己的4個孩子,其中3個上了大學。同時,他還供養著20歲就守寡的姐姐,並支援侄子上了大學。不識字的他就這樣用三輪車滾出一條汗水之路,把子女培養成了大學生。老人的兒子回憶說,父親雖然沒文化,但特別喜歡有知識的人,從小就教導他們好好學習。
「我這樣活著,特別自在」
年74歲的白方禮準備告別三輪車,然而一次偶遇讓他決定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這一天,他在莊稼地裡偶遇一群正在幹活的孩子。當知道這些孩子是因為家庭貧困而無法上學的時候,他震驚了。通過與家長、老師、校長的溝通,他發現學校因為工資太少,基本留不住老師,而大部分家庭因經濟困難只能讓孩子放棄讀書……白方禮知道沒有知識的人生是怎樣的,在認真思考了一夜後,最終決定利用自己蹬三輪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步入學堂。
就這樣,白方禮將這筆他存了幾十年的「養老錢」分兩次捐給了家鄉白賈村,並建立起一個教育獎勵基金會。村裡的人為了表示謝意,製作了一個「德高望重」的大匾送到了白方禮家。
白方禮知道那些錢是杯水車薪,於是他又重新蹬上了三輪車,默默地為那些經濟困難的孩子們積攢學費。老人的女兒這樣說:「我在街頭看見他蹬車。看著那身影,心裡的滋味真是不好受,就是心疼他,日曬雨淋的,別人看著還以為是無兒無女的孤老頭……可他說,『你甭管,別惦記我,我挺好的。我這樣活著,特別自在。』」
「有一分利,就交一分給教育」
幫助更多的人,1994年,時值81歲高齡的白方禮產生了一個新的念頭:決定成立一個支教公司。第二天老人和兒女們便商量著把兩間老屋賣了,然後再貸款辦「白方禮支教公司」。兒女們了解老人的心願,都願意支持老人的決定。不久,白方禮賣了房子,積極籌備組建公司事宜,最後由市長親自給白方禮老人在緊靠火車站邊劃定了一個8平方米的鐵皮小售貨亭。於是,全國惟一的一家「支教公司」——天津白方禮支教公司宣布正式成立。他對受僱的20來名員工說:「我們辦公司要規規矩矩掙錢,掙來的錢不姓白,姓教育。所以有一分利就交一分給教育,每月結算,月月上交。」
老人並沒有因此停止蹬三輪車,甚至還為自己規定了每月收入1000元的指標。老人認為,蹬一天三輪車賺到的錢可以供十來個苦孩子的一天的飯錢。
極盡簡樸的生活讓人心酸
74歲以後的生命中,靠蹬三輪掙了35萬元,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自己的生活卻極為簡樸。每一個走近他的人都會發現,他的私有財產的帳單上是零,一年四季的穿戴都是他從街頭或垃圾堆裡撿來的。他倒為此挺開心,曾對人說:「我從頭到腳的穿戴沒有一件是花錢買的,今兒撿一樣,明兒撿一樣,多了就可以配套了。」甚至在吃的方面,他都儘可能節省,經常是兩個冷饅頭就著鹹菜,加一瓶涼水。很多時候由於拉活需要,他走到哪就睡在哪,一張報紙,一塊方磚,一隻帽子就足夠他休息了……
成立公司後,老人為教育事業做出了更多的奉獻,每月都向天津的幾所大中小學送去數額可觀的贊助費,這些贊助費實際上就是「支教公司」全部的稅後利潤。
南開大學學工部老師劉唯真回憶,白方禮老人從1996年開始,每個月都要向學校捐款 1000元,總額近3.4萬元,200多名南開大學的貧困學生得到了資助。此外,天津大學、天津師範大學、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組織團體也都收到了老人捐出的不同數額的支教捐款。
「我幹不動了,以後可能不能再捐了……」
年,年近90歲的他已無力再蹬三輪車,也無力再經營他的支教公司了,於是就在車站給人看車,把一角兩角的零錢裝在一個飯盒裡,存夠500元後又捐了出去。捐出這筆錢時,老人第一次說了打退堂鼓的話「我幹不動了,以後可能不能再捐了……」隨後,重病在身的白方禮老人臥床不起,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然而躺在病床上的他最惦記的還是那些貧困學生。老人曾說:「我現在一個月只有600塊錢,能力有限,如果收入能再多一點,我一定會資助更多上不起學的孩子。」
2005年9月23日早晨,93歲的他靜靜地走了。
曾經有人計算過,這些年,白方禮捐款金額高達35萬元。如果按每蹬1公裡三輪車收5角錢計算,老人奉獻的是相當於繞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勞累。在2012年2月感動中國的頒獎典禮上,白方禮老人獲「感動中國特别致敬獎」。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精神抖擻,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大愛無言,拳拳之心終得見。
他們·說
這個老人的身上看到了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不斷流傳的人性的光芒,我只想說他值得人們尊敬與銘記。
那年面試,我最喜歡用的例子就是白方禮老人。我一直覺得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偉大的人,所有美好的高大的詞語都可以用來形容他,絲毫不求回報,默默奉獻,感動中國,感動世界,願您在那個世界裡安好。
還記得之前語文老師帶我們看感動中國的時候,全班都哭得不要不要的。世界從來都不缺乏善良,就算如涓涓細流般,也自有它的力量。
我相信他感動了全中國,無私助人精神需要我們年輕一代傳承。
我曾讀到過你的故事,把它寫進過作文裡,至今仍記得你的名字。斯人已逝,感動常在。
當白爺爺還沒當選感動中國人物時,我就了解到他的事跡。真的是位偉大的人,至今一直欽佩著。
看了很多遍,但是每次都感動!這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這麼多年只有他的故事每一次看都能感動落淚,一位普通卻偉大的老人,值得所有人銘記於心,緬懷於世。
拳拳之心可見 大愛無言於行
你印象中的白方禮老人是怎樣的呢?
點擊「寫留言」
讓感恩常在
文/央視新聞綜合
圖除部分特別標註外 均自網絡 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
本期監製/唐怡 主編/侯振海 編輯/李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