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髖關節炎 髖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2020-12-22 騰訊網

關節炎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一說到關節炎很多人首先只會想到膝關節炎、肩周炎等。其實在60歲以上的骨關節炎患者中,髖關節炎佔了近30%,且女性比男性更易得。

晨起第一件事,就開始訴說髖部、臀部、腹股溝或大腿區域有不適感或僵硬感。疼痛通常因活動加重而休息後減輕。冬天比夏天更易加重病情。

在步行時,患者會嘗試轉移負重至健側以期使疼痛達到最小,遂出現明顯的跛行。

這些現象提示,可能患了髖關節炎。

常見幾種髖關節炎比較

1、髖關節骨性關節炎

由於髖關節面長期負重不均衡所致的關節軟骨變性或者骨質結構改變的一類骨性關節炎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臀外側、腹股溝等部位的疼痛(可放射至膝)、腫脹、關節積液、軟骨磨損、骨刺增生、關節變形,髖關節內旋和伸直活動受限,不能行走甚至臥床不起等。

2、類風溼性髖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以滑膜炎性為主的系統性疾病。特徵是:多關節、對稱性、侵襲性,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溼性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發病可能與遺傳、感染、性激素等有關。病理主要有滑膜內細胞增生、間質大量炎性細胞浸潤,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軟骨和骨組織的破壞等。

3、痛風性髖關節炎

痛風最重要的生化基礎是高尿酸血症。痛風依病因不同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痛風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礎上,由先天性嘌呤代謝紊亂和/或尿酸排洩障礙所引起;繼發性痛風指繼發於腎臟疾病或某些藥物所致尿酸排洩減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腫瘤化療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髖關節炎的預防

山東省立醫院骨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袁林表示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是指經常使髖關節長時間負重所致,由於關節軟骨的磨損變性或骨質改變的骨性關節炎,多見於中老年患者。

首發症狀表現為膝關節疼痛,下肢酸脹,一般表現為髖關節痛,大腿根部疼痛,腹股溝部疼痛,特別是站立時候做「內八字」的動作或者坐著的時候盤二郎腿明顯感覺受限,下蹲困難等。

髖關節炎患者運動的時候應以循序漸進,不要過度的勞累為基本原則,運動強度應適應強度,患者應避免劇烈的過量運動,如長時間的站立,跑步,下蹲,跳,踢腳等劇烈運動,這些動做會加快髖關節的磨損,加重疼痛。

日常生活中,女性應避免穿高跟鞋,穿得過久會導致足部受壓,血液循環不暢,引起靜脈曲張,時間長了,髖關節還要承受更大的重力,加速髖關節的勞損,和髖部軟組織的磨損。

男性應戒菸酒,菸酒是主要的發病原因,生活中還要避免上過高的樓梯,在上樓梯的過程中,會加大髖關節的負重,增加疼痛。

髖關節炎的患者應多曬太陽,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潮溼,是髖關節得到從分的休息,疼痛症狀緩解後,每天可以慢走30~40分鐘,可以做腳部的內外旋,腿部的直腿抬高,鍛鍊肌肉,增加肌肉的強度,防止腿部肌肉的萎縮,儘量減少上下樓梯,彎腰屈背,等增加髖關節負重的運動,減少關節軟組織的損傷。

髖關節炎的治療

治療的原則是緩解或解除髖關節疼痛,改善髖關節活動度以及重建髖關節功能。其中輕、中度髖關節炎可以採用非手術治療,包括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主要有避免長時間跑、跳、蹲,避免頻繁地爬樓梯、登山、跳廣場舞,避免負重劇烈活動等加劇軟骨磨損的生活方式,控制飲食和合理的功能鍛鍊,適當減輕體重,推薦慢走、遊泳和平路騎自行車等運動,另外,採用手杖、拐杖、助行器等能夠減少受累關節的負重,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

藥物治療則主要包括各種抗炎藥、軟骨保護藥以及中醫藥的特色辨證治療。

山東省立醫院骨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袁林表示非手術治療無效、疼痛持續或加重、關節功能受限甚至畸形者則推薦外科手術治療,全髖關節置換術是髖關節炎的終極治療方案,適用於各種原因導致的晚期髖關節骨關節炎、疼痛明顯、功能嚴重受損、經嚴格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

結語

大腿根部疼痛,千萬別忽視髖關節炎,尤其是無外傷史的中老年患者更要引起高度重視,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寒保暖、調節運動方式,若出現反覆髖關節疼痛等症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相關焦點

  • 髖關節炎的症狀是什麼?患上髖關節炎,鍛鍊要注意這些事項
    有數據表明,60歲以上的髖關節炎患者佔了所有骨關節炎的病人群的30%以上,而且女性患者居多。髖關節炎起病緩慢,病程長達數年。一般患者都有長期的勞損史。一些患者在發生腿根和胯部疼痛時,多數會認為是因勞累而至,休息一下就會緩解,其實如果是髖關節炎是很難自愈的,所以早期有髖關節不適,應該及時診斷治療。那麼如何區分髖節炎的症狀呢?
  • 髖關節炎患者,這份「治療方法」匯總,請收好!
    治療髖關節炎,早期主要通過藥物、理療等保守治療延緩病情進展;晚期通過手術,徹底解決關節疼痛、畸形等問題。醫生會視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及治療方法,作為患者,務必遵醫囑用藥,切勿隨意用藥。不同類型髖關節炎的治療方式不同類型的髖關節炎治療方式是不同的!
  •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如何治療?髖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如何治療?髖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治療之前應區分是原發性髖節炎還是繼發性髖關節炎。雖然晚期表現一樣,但前者的退行性變速度要比預想的慢而且輕。可能保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無症狀,所以,應儘可能地長時間採用非手術治療。
  • 論髖關節炎的「檢查」與「診斷」
    2、檢查方法影像學檢查是髖關節炎診斷的「金標準」,但對於不同原因造成的損傷,不同的影像學檢查的優勢也不同。X片關節X片是目前最常用於診斷和評估髖關節炎的影像學方法,若已經損傷到骨頭的患者,通過X線可以看出來。根據X線改變可進行Kellgren & Lawrence分級(表1)。
  • 看病也要講「套路」,髖關節炎患者提前準備好,這樣就診更高效!
    髖關節炎的症狀有哪些?就醫前應當如何準備?1. 選擇醫院和科室建議選擇有資質的正規醫院就診,通常二級醫院就有能力診治,最好選擇骨科(關節外科),有時也可以到風溼免疫科就診。就醫前注意事項注意保暖合理運動除了急性期(例如:劇烈疼痛、高熱等)、關節腫脹的患者需要限制活動外,其他患者可選擇適當的鍛鍊方法,如:走平路,但不推薦暴走或行走過多
  • 髖關節炎的症狀有哪些?醫生:這三個明顯症狀不可忽
    喝完酒出現關節疼痛,除了要抽血檢查之外,還應該對疼痛的關節進行x光片檢查,看疼痛部位具體出現有什麼變化,然後方便及時進行相關診斷和治療。髖關節炎的症狀髖關節炎在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髖關節的部位會出現有疼痛。另外一個表現就是局部會出現有功能性障礙。比如患者在走路的時候會感覺到不舒服,並且有一些一瘸一拐。
  • 這份用藥、治療攻略請收好
    那麼髖關節骨關節炎從治療方面主要是通過緩解或者解除疼痛為主,其中、輕度患者一般採用非手術治療方法,也包含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髖關節骨關節炎用什麼藥物?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用什麼藥物?中醫中藥是根據中醫的辨證施治使用中藥。中醫用藥要看「證侯」及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辨證」與「辨病」相結合。
  • 退化性髖關節炎判斷方法及食療菜譜
    圖:百度圖片退化性髖關節炎治療是要看疾病發展的病程,開始的時候西醫的治療一般是使用止痛藥或是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及復健,目的是減少疼痛、增進肌力、改善活動範圍。中醫則可從清熱解毒,利溼逐痰瘀及補益性的藥物著手調理。從中醫的觀點,退化性髖關節炎通常是由風、寒、溼所造成,其他還有體質偏痰、溼、瘀、虛。
  • 怎麼預防?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自行檢查方法有:首先觀察新生兒下肢的外形,可見兩側,臀部增寬,大腿短粗,小腿細長,如為單側脫位,我們可看到兩側腹股溝的皮紋長短不一,而且患側臀部及大腿皮紋也會增多、加深,會陰部增寬。如發現上述情況,可再進行以下試驗,以進一步確定有無髖關節脫位。(1)讓新生兒平臥,將其兩足齊平,兩踝部靠攏,然後屈膝約90°。
  • 坐骨神經痛是什麼原因 預防坐骨神經痛的方法
    如何治療坐骨神經痛?請看下文。根性多見,病因以椎間盤突出常見,其他病因有椎管內腫瘤、椎體轉移病、腰椎結核、腰椎管狹窄等;乾性可由骶髂關節炎、盆腔內腫瘤、妊娠子宮壓迫、髖關節炎、臀部外傷、糖尿病等導致坐骨神經痛的原因。2、由於脊柱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的疾患所引起:如挫傷、扭傷所引起的局部損傷、出血、水腫、粘連和肌肉痙攣等都為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