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效應:人類往往會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並且直覺地高估別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
美國心理學家勞森對焦點效應進行了研究。
▍ 以大學生為被試,讓他們穿上前面印有「美國之鷹」的運動衫去見同學。約40%的被試確信同學會記住自己衣服上的字,但事實上僅10%的人會記住。大部分觀察者甚至沒有發現對方中途出去幾分鐘再回來時換了衣服。
▍ 在另一項實驗中, 即使被試的衣著令人尷尬,例如胸前印有歌星巴瑞,曼尼洛的T恤,也只有23%的觀察者會注意到,此數值遠低於在胸前炫耀過氣軟搖滾歌手的學生所猜測的班上大約一半的同學 會注意到他的比例。
▍ 焦點效應一方面從自我意識上促進了他人與我們的聯繫,加快了自我意識的形成
▍ 另一方面高估別人對自身的關注,導致我們會感受比實際更多的外部壓力。
在這外部壓力之下我們可能會在與人的接觸中感到不適,而實際壓力並沒有我們所想像的多。
因焦點效應,我們更可能無法避免的對現實產生錯誤的估計。
從而對自身狀態的定位也產生相應偏差。對我們在現實所進行的判斷也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要了解,實際產生關注程度要比我們所意識到的低的多,這可以讓我們放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