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天課間路過一年級教室的門口,我總會遇見幾個小男孩在折飛機或者扔紙飛機。上課鈴聲一響,調皮的小男孩就把紙飛機隨手一丟,跑回教室。我拾起幾張廢紙,沿著它的摺痕展開又折上,在上面發現了許多數學元素:平面圖形、立體圖形、平均分……
於是,我就在班上帶學生做起了創意「數學摺紙」課程。
探尋紙的來源和奧秘。紙張雖然隨手可得,但是幾乎沒有學生認真研究過它的淵源。我請學生自選任務,分頭行動。有的學生上網查詢紙的歷史與紙的製作過程,還有的學生選擇了解和設計A4紙創意研究項目:紙與靜電、紙與氣流、紙的形狀與阻力、紙杯燒水、放大鏡使紙燃燒,等等。最後師生握著這張看似平淡無奇的相同的紙,都能熟練地將它折成各種不同的形狀。
在摺紙世界裡創造美。在數學拓展課上,我帶領班級的學生用彩紙剪出漂亮的窗花,用來裝扮教室,並由此引出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的數學知識,讓學生學會找窗花的對稱軸。接著,為了讓學生對軸對稱圖形有更為豐富和完整的認識,我又引導他們發揮創造力研究和設計連字剪紙。
課堂上,小張很快就完成了二連字、三連字,她看到同桌小王想了好久都沒有剪出來,就湊過去教他折二連字和三連字的方法。小王剪出兩個連在一起的「大」時,激動地對小張說:「謝謝你!」小王馬上從二連字聯想到四連字,從三連字聯想到六連字,成功地找到了四連字和六連字的折法與剪法。小張看到同桌小王的飛速進步,就謙虛地去請教小王,在小王的啟動下,小張也剪成功了。
就這樣,學生在自我探究嘗試和同伴交流討論中找到了各種連字的折法和剪法,還大量應用了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的數學知識。
在摺紙世界裡發現數學。一節數學摺紙課上,當我讓學生仔細觀察一張A4紙後,他們利用尺子測量出這張紙的長和寬,發現了A4紙的長寬比。這時,有個女生膽怯地舉起小手說:「我發現這張紙既是長方形,也是四邊形。剛才我折了一個三角形後,發現這張紙可以變成直角梯形或者五邊形。」
於是,我臨時改變了原來的教學內容,跟隨這個小女生的思路,說:「那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一張紙變變變』,發揮你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利用折和剪的方法看看這張A4紙能變出哪些圖形?」全班學生立即興奮地折了起來。接下來三位富有創意的學生進行了演示。
第一位學生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左下角折一個小三角形就變成五邊形,再在左上角折一個小三角形仍然是五邊形,再在右下角折一個小三角形就變成六邊形。
第二位學生先用圓規在A4紙上畫一個最大的圓形,然後用剪刀剪下這個圓形紙片。在這張圓形紙片上依次又折出正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正六邊形、稜錐、稜台。
第三位學生和同桌用兩張A4紙最後折出正八邊形。先把一張A4紙對摺變成4個相同的長方形,又變成4個相同的正方形,最後變成4個相同的平行四邊形,8個平行四邊形就可以折出一個正八邊形。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在摺紙中發現幾何圖形的元素,在創造中體會摺紙過程的變化,不僅能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清晰直觀,還促進學生積累了數學活動經驗。
(作者單位: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學)
《中國教育報》2018年10月24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