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電腦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令人很開心的事情,可有時也是一件煩心的事情。
因為一想到選購電腦硬體,很多人就開始心裡打鼓,所以都會事先在網上到處查詢硬體的資料,想給自己好好做一次功課。但最終的結果還是拿不定主意,在選配硬體時,往往還會陷入很多誤區,最後還選購了不滿意的產品。
就比如內存條的選配,在網上都會有很多種聲音:「雙通道性能比單通道好多?」、「內存容量越大速度就越快?」、「玩遊戲內存頻率越高越好?」等等。
就如玩遊戲內存頻率越高越好這個問題,很多人就會弄不明白,最終還是陷入商家的坑,花錢買了更高頻率的內存條,卻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1、內存頻率越高,玩遊戲就越流暢
內存條的內存頻率是一個重要的參數,對電腦的性能運行有很大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內存的價格。
正是如此,才會有很多商家利用高頻和超頻作為內存的賣點,有很多人就以為內存條的內存頻率,與CPU、顯卡的超頻效果是一樣的。自然地在意識裡有一種理解,內存的頻率越高遊戲效果就越好,讓不少不明就裡的玩友選配高頻率的內存條。
事實上,內存主要作用是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因此內存頻率與遊戲性能的提升並無太大聯繫,只有提升顯卡的顯示核心的性能,比提升內存條的內存頻率要好得多。
而內存頻率提升最直觀的效果是讓數據運算的間隔時間縮短,從而提升整體運行速度。一般情況下,不同內存頻率下的遊戲畫面幀數相差甚微,就算是遊戲的加載速度變快了,我們也是很難察覺的。
2、內存條的內存頻率越高越好,也只是相對而言
簡單來說,內存頻率越高越好,只是相對於主板的兼容性能而言,不過這都是與內存的價格掛鈎的。如果想買到更高頻率的內存條,那麼在價格上就會更貴一些。
從理論上來說內存的頻率越高越好,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有時候太高的內存頻率,在主板不支持的情況下,反而會導致電腦系統運行延遲變大,電腦的性能就沒有任何提升可言。
就拿最新的三代銳龍平臺來說,太高的內存頻率反而會導致延遲變大,因為在三代銳龍平臺上,內存頻率超過3600MHz之後,北橋將不再保持與內存保持1:1的同步頻率,而是變成1:2的異步頻率,北橋頻率的大幅度降低,專業就導致了內存延遲變高。
實際上內存頻率對於電腦性能的影響並不大,相同容量的情況下,就算是內存頻率再高,我們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的差別,只是看到在費用上多了一筆支出。
所以我們在選配內存條時,不要只關注內存的頻率,也不必要苛求高頻率的內存條,要想在電腦在玩遊戲上有很大的性能提升,不如把錢花在顯卡上更實用一些。
篇後總結
總的來說,內存條的內存頻率越高,的確能給電腦系統性能帶來一定的提升。可是這些在日常應用中很難充分利用,所以對於一般用戶而言意義不大。
而且內存條的內存頻率,在一定程度上還受到主板的限制。我們在選配內存條時,一定要查詢清楚主板的參數是否支持內存的頻率,不然就會造成性能上的浪費,也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其實選配一個適合自己的內存並沒有那麼複雜,不管是對普通的電腦用戶,還是遊戲玩家的電腦用戶。首要的是選擇自己喜愛的內存條品牌,再確定符合自己的內存容量。內存頻率一般用戶選擇2666到3200之間的就可以了,其它就沒必要再去糾結,有錢的話不如把它花費在顯卡上更實用。
你覺得我觀點怎麼樣?請給我點個讚,關注和分享!也歡迎您在我的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分享給更多的人學習。
想要了解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關注「V生活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