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3 21:33 |共享聯盟長興站
眼下,「十裡古銀杏長廊」景區內的銀杏樹葉已開始泛黃,一年裡最美季節如約而至,熱鬧的銀杏節開幕,遊客從全國各地紛至而來。「我發現這裡的山水、空氣比較好,長興這裡很美,下次多組織這種活動。」一位遊客笑著說。
今年的銀杏節上,新疆柯坪-浙江長興「文化走親」文藝演出、「岕裡人家」民俗攝影採風、首屆鄉村歌手比賽、「非遺」長廊文創市集、「岕裡戲聲」專場演出等等獨具當地特色的活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自2010年首屆銀杏節舉辦以來,長興縣小浦鎮結合節慶,大力發展八都岕鄉村旅遊產業,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站在景區內長600多米的龍頭山玻璃天橋上,遊客們俯瞰橋下的美麗秋景,別有一番樂趣。玻璃天橋項目負責人朱三營說:「客流量最大的高峰就是銀杏節,每天可能一兩千人,是一年最大客流量,能夠持續一個月。」
作為享有「世界銀杏故鄉」美譽的長興縣小浦八都岕「十裡古銀杏長廊」景區,目前擁有3萬多株原生銀杏樹,其中百年以上古銀杏達3640株,千年以上古樹5株。每年銀杏葉黃時,都會吸引大量遊客前來參觀。長興縣小浦鎮生態旅遊辦主任鄭經苑說,優美自然風光,也讓八都岕找到了將風景轉變為資本的新模式,「跟玻璃棧道的合作中,我們提出了風景入股的概念,八都岕本身的旅遊資源比較豐富,風景比較好,跟項目的合作中,我們以風景入股,參與的項目分成是,前面幾年是20%,後面有一個逐年遞增的過程。」
由企業提供建設資金,由景區負責土地供應,雙方的合作構建了新的利益聯結模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鄉村的發展需要產業,產業的發展必須要依託生態的自然風光。「我們以這個模式合作的項目,比如說有玻璃天橋、銀杏谷漂流、去野營地,截止到今年的10月份,我們整個的項目分成已經達到了100多萬元,對於我們村積極的收入是很大的提高。」鄭經苑說,風景入股模式使得八都岕既獲得了金山銀山,又守住了綠水青山。
岕是長興地區的一個獨特發音,意為兩山之間的狹窄通道。而八都岕的5個村就分布在這條狹窄通道上,自然的區位環境決定了5個村必須要走抱團發展的道路,2017年,八都岕召開400多人的全體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了《八都岕村民公約》,2019年,長興縣小浦鎮八都岕經濟聯合總社成立,成為全國首家經濟聯合總社,岕內5村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經濟聯合總社負責人錢建彬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漂流項目的指揮中心在小浦村,起漂點在潘禮南村,水資源在方巖村,「大家都得到了好處,你的資源我的地方,我的接待處正好整合在一起。」
以產興村、以村促產,八都岕的好山好水帶來了好收益,又反哺了這一片山水土地,如今的八都岕景區年接待遊客量達到65萬人次,旅遊經濟總收入達到1.2億元,今年,八都岕在發展道路上的經驗被成功寫入浙江省鄉村振興十大模式中的產村融合模式,向全省範圍內廣泛推廣。「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深化產生融合的這種模式,從產業鏈的延伸,從文化的挖掘,從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我們繼續做大做強,真正實現小浦鎮鎮強民富、景美人和的目標。」長興縣小浦鎮農辦主任慈雲生說。
(原標題《長興:又見銀杏葉黃!「古銀杏長廊」綿延十多公裡美爆了》,原作者 朱奇森、丁亮 編輯 王程飛)
1605274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