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焦慮型女生和迴避型男生,應該這樣談戀愛

2020-12-20 陸波說情感

為什麼這個男生很主動,而那個男生又好像很木訥?其實這個背後都和每個人的「依戀風格」有關係。

依戀風格是從理學上的一個重要發現,說的是每個人在進入關係的時候,我們都有4種風格,分別是:

安全性焦慮型逃避型紊亂型安全型的人在關係裡,情緒穩定,不作不鬧,可以理性處理好各種情況,做好自己。

焦慮型的人熱情主動,給人一種黏人的感覺,讓人心生愛憐;

迴避型的人逃避人際關係,看上去冷冰冰的感覺,其實內心對於親密關係是非常渴望的。

焦慮型的人和逃避型的人特別容易相互吸引,因為他們一個喜歡「追」,一個則善於「逃」。

提起來就像是天生的一對。不過也是天生矛盾的一對。因為迴避型人,無需主動,就可以輕易得到親密關係。而焦慮型的人可以將自己的熱情發揮的淋漓盡致。但是時間一長,就開始出現問題:

對於焦慮型的人來說:

失去自我,強烈地依賴戀人——在進入戀愛的關係之後,焦慮型的人會失去自我,變得特別需要對安防,甚至有時候會影響日常工作。焦慮感加重——當對方不再回應的時候,自己就會胡思亂想,焦慮情緒席捲了全身。把對方當做生活的全部——進入關係之後,會切斷其他的社交關係,世界裡只有對方。

對於迴避型的人來說:

刻意製造距離感——自己需要獨立的空間,所以會可以疏遠對方,給自己留有空間。冷漠、傲嬌——不愛表達,總是希望對方主動,自己坐享其成。內心輕視親密關係——不喜歡公開關係,不願意和別人聊起自己的情感關係,覺得親密關係是一件不值得提起的事情。心依戀風格的角度來看,這兩類人談戀愛,無法長久。因為本質上,他們是截然相反的兩類人,一個需要情感,一個迴避情感。

01我們的依戀風格可以改變嗎?

很不幸的是,不能!

據研究,每個人的依戀風格在早年和父母進行互動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所以是無法改變的。

但是,如果我們改變和父母的相處的模式,我們就可以改善我們的焦慮或者迴避的水平,從而趨向於做一個安全型的人。

02把握距離感,是經營關係最重要的途徑

如果我們可以和父母和解,解決了原生家庭的問題之後,我們就可以回到親密關係當中來,

但必須要掌握三個原則

1、溝通有度,絕不死纏爛打

比如說,跟男生聊天的時候,回應要儘量輕鬆。在對方想玩遊戲的時候,一起玩。玩結束了,就各自要幹嘛就幹嘛去,不要再纏著對方。

2、體貼入微,滿足對方的情感需求

比如當迴避型的人說,他喜歡生悶氣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呆著,我們就可以給他一個獨立的空間,不要去打擾他,這樣他會覺得你是理解他的。

3、杜絕自己的索取心態

不要想著總是黏住對方,無時無刻都想知道對方的消息,要給對方留有喘息的時間。一旦自己又想去索取的時候,立刻停下來,看看書或者參加鍛鍊,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通過這樣給自己設立規矩,兩個人的關係,才可能逐漸親密起來。

如果有一天,迴避型的人開始主動起來,比如說,晚上的時候對方想要你見你,一定要拒絕並且問一句

「我是以什麼名義過去的?畢竟晚上的時間點比較特殊。」

問這個問題的目的在於:迴避型的人,不想承擔責任,就想得到對方的好。

對於一段親密關係來說,負起責任是必要條件,否則關係將會像空中樓閣,好看但是不堅固。所以關鍵時刻的拒絕,對關係有促進和穩固的作用。

通過這樣的相處,焦慮型的人會對親密關係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男人在逃,女人在追。因為焦慮的女人只會令男人逃避,而逃避的男人又會讓女人更焦慮,於是兩個人便陷入惡性循環,直至關係破裂……

焦慮型和迴避型的人並不是不適合戀愛,是需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明白自己的狀態會給當前的關係帶來怎麼樣的影響。

針對焦慮型風格的人,給到的4點擇偶建議:

1、提前給對方打好預防針,防止對方措手不及:告知對方自己是一個對情感的需求比較強烈的人,如果對方不能接受的話,就可以選擇離開,避免耽誤彼此的時間。

2、通過相處,仔細觀察,如果對方是對情感沒有太多回應的迴避型,就儘量不要去建立戀愛關係。

3、多多建立其他不同的社會關係,避免把自己的注意力脂放在一個人的身上,這樣對對方和對自己都是壓力、

4、儘量去多和安全型的人建立關係,因為在他們身上,你可以體會到一個安全型的人會給到別人什麼樣的感覺,從而自己就有有變化,向安全型人過渡。

03總結

追尋愛,是每個人的權利,但如何去愛,卻是一門不得不修練的功課。給予對方空間,真誠表達感受,是維繫感情的不二法寶。

相關焦點

  • 男生追求女生時,遇到迴避型依戀人格女生應該怎麼辦?
    迴避型依戀人格是指對某人產生好感後,當他對你有同樣情感後,你就會產生抗拒接觸,甚至不再喜歡TA,這就被稱為迴避依戀類型伴侶。 成年人的世界裡,感情被細分為三種依戀類型,分別是安全感型、焦慮型、迴避型。
  • 認識你的戀愛人格——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
    之後,一些心理學家發現,這種依戀行為的影響會延續到人們成年,主要凸顯在親密關係上,由此衍生出三種不同的戀愛人格:安全型依戀人格(secure attachment),焦慮型依戀人格(anxious preoccupied)和迴避型依戀人格(avoidant attachment)。
  • 焦慮型如何挽回迴避型愛人
    2、「情感互動」少,「情緒起伏」多宸哥認為與一個迴避型依戀的人談戀愛,大概是最不像戀愛的戀愛了。打個比方有人會有這樣的困惑:「當看見伴侶難過時,我不知道如何應對」。是的,就是這樣,這就是迴避型依戀人群的常見狀態。
  • 男生追求女生的時候,發現喜歡的女生是迴避型依戀人格,該怎麼辦?
    很多的男生在追求自己喜歡的女生的時候,會發現一個這樣的現象,那就是明明覺得對方是喜歡自己的,但是當自己喜歡她的時候,她就會開始抗拒你,甚至不再對你熱情,漸漸地疏遠你,在心理學的角度,會稱這類人為有著迴避型依戀人格。 在感情中,總分為三類:安全感型、焦慮型、迴避型。
  • 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不會有好結果?
    最近很多人問我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的問題,把自己對號入座。但大多其實只是短期有了一些焦慮情緒和迴避情緒,這本質上,和焦慮型依戀、迴避型依戀是有很大區別的。真正的焦慮型和迴避型依戀類型是由於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導致的,難以改變,焦慮強勢和迴避壓抑的狀態往往是親密關係裡的常態。
  • 做倔強的小草:迴避型依戀的人,適合和什麼樣的人談戀愛
    迴避型依戀是一種很矛盾的狀態,明明很喜歡,很在乎,想要談戀愛,那是內心極度渴望的東西,但是對外又表現出冷淡,不信任,刻意和對方保持距離。很多心理學家認為,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形成是源於嬰兒期,愛的缺失,自幼缺乏母愛,缺少愛與被愛的能力。
  • 焦慮型依戀者如何和迴避型依戀者在一起?
    迴避型依戀者和焦慮型依戀者,在對待親密關係伴侶中,兩者思維行為截然相反,一個追一個跑,格格不入的兩者卻又相互吸引,相愛相殺。在《志明與春嬌》中,張志明就是迴避型依戀最好詮釋:在親密關係中,無論是開始階段,還是最終走進穩定期,每個關係遞進的節點,無不逃避退縮,給人一種永遠長不大的孩子的表象,令人著急。
  • 男生追女生時,粘人的女生佔有欲強,是不是焦慮型依戀人格呢?
    所以說三種依戀型人格的性格大多數是和小時候的經歷有關,一般父母和諧的家庭,孩子大多數是安全型,其他兩種不太健康的依戀人格大多數形成原因是因為童年家庭不和諧。 特別是焦慮型依戀人格是特別常見的,在兩性相處中往往比較容易出現摩擦。
  • 迴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註定相愛相殺嗎?
    據這麼多年我的案例諮詢經驗,男生迴避型居多,女生焦慮型居多。而且迴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不是相愛相殺,而是一場災難。那到底什麼是迴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呢?在心理學上,根據人們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劃分為三種人格:安全型依戀人格,焦慮型依戀人格,迴避型依戀人格。大約有65%的人屬於安全型依賴人格,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既能夠依賴對方,也能夠保持足夠的理性好好愛自己。
  • 焦慮型依戀人格愛上迴避型依戀人格怎麼辦?
    這種關係介於心理學家稱之為:焦慮型依戀人格與迴避型依戀人格之間。在這類夫妻關係中,存在著持續不斷的推拉遊戲。焦慮型依戀人格很典型地或多或少會抱怨他們的伴侶反應不足,指控他們感情上的疏離、隱瞞、冷酷、身體上也冷落。迴避型戀人對他們的伴侶保持著相對安靜,但在他們厭煩時,他們會抱怨。
  • 7張圖讓你看懂焦慮型與迴避型的「愛恨情仇」
    Lewin是早期格式塔心理學家,他認為人際關係和人際衝突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人格和環境之間的互動,這形成了一個可以預測行為的心理場。一旦你理解了這個場的模式,你就可以有意識地選擇如何改變其中發生的行為。在一對一的約會中,這個場就是兩個人周圍和之間的情緒/能量空間。空間中的能量尋求的是平衡。
  • 焦慮型依戀與迴避型依戀該如何相處?
    最近有很多女生給我留言說:「宸哥,看了你的文章之後,突然發現我是傳說中的焦慮型依戀,而我男朋友就是妥妥的迴避型。這感覺太酸爽了。」對於這種情況,我特別理解她們的感受。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如果一個人是焦慮型依戀,一個人是迴避型依戀,兩個極端的人碰在一起。這是典型的「矛盾的愛情」,那感覺不只是酸爽,簡直可以算是火星撞地球了。
  • 迴避型與焦慮型依戀者,註定相愛相殺嗎?
    首先,焦慮型和迴避型的配對非常普遍!我們每個人實際上都具有焦慮型/迴避型人格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願意和能夠面對多少真實的自己呢。在某些極端的情緒或心理失衡情況下,如果焦慮型依戀者或者迴避型依戀者迷失了自己,這種關係也將失去控制。
  • 從《金粉世家》看焦慮型和迴避型依戀在一起後親密關係的「博弈」
    心理學家將成年人的依戀類型大致分為三種:1、焦慮型:我發現別人不樂意像我希望的那樣與我親密。我經常擔心自己的伴侶並不真愛我或不想與我在一起。我想與伴侶關係非常親密,而這有時會嚇跑別人。清冷孤高、強調獨立,處於被追求者位置的冷清秋則是迴避型依戀的典型。焦慮型依戀與迴避型依戀都是不安全型依戀,都存在自我意識上的焦慮、存在自尊問題。
  • 心理學家:女生永遠不要主動撩一個性格內向的男生
    從個體心理學角度看:女生永遠不要主動去撩一個性格內向的男生,具體原因如下: 首先,性格內向的男生很有可能是迴避型依戀人格(Avoidant Attachment Personality),對於他們來說,被依賴和依賴別人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 分手後,如何挽回焦慮型、迴避型依戀者?
    所以我把兩大依戀類型的四種關係模式做了分類和總結,你可以因此參考,ta屬於哪種依戀類型,以及最適合挽回的時機?01「焦慮型依戀者」焦慮型依戀者,就是通過焦慮和憤怒,來掩飾自己害怕被拋棄的恐懼感。02、「迴避型依戀者」迴避型依戀者,就是因為害怕相信別人,害怕外界對自己的傷害,於是不斷給自己的感情樹立邊界感,他們看起來往往比較冷漠、自私,但其實是對自己內心能量的一種保護機制。迴避型依戀者的內心的理想伴侶是一匹野馬,帶領自己在親密關係的草原上奔騰。
  • 怎麼和迴避型伴侶相處和挽回他們呢?
    會覺得他很神秘很有氣場,甚至眼神中還有一些孤獨和憂鬱。往往這點對焦慮型的人來說很有吸引力,因為具備他們所沒有的特徵。那麼跟迴避型的人相處時候會有哪些的故事呢?我舉一個例子。一個女生跟她男友在一起有兩年了。剛開始的時候也是感情很好,天天黏在一起也是男友主動追自己的。但是幾個月後男友不再怎麼頻繁的回覆她的消息,約會頻率也降低了不少。女生以為男友不愛他了,然後就各種測試。
  • 三步走教你搞定迴避型的TA
    而迴避型依戀所產生的原生家庭,往往是因為某些原因,父母與孩子從小關係比較疏遠,家庭親情氛圍比較淡薄。孩子對父母關愛的渴求得不到回應,所以就會對依戀關係失去信心,因為覺得反正也得不到關注和關愛,乾脆就給自己裹上厚厚一層殼,把自己封閉起來。兩個人相遇,焦慮型被迴避型表現出的成熟穩重,冷靜獨立折服,迴避型被焦慮型表現出的活潑開朗,熱情洋溢吸引。因為這些特質都是他們所缺失的。
  • 焦慮型和迴避型相愛相殺消耗感情,該怎麼挽回?
    這是很典型的:焦慮型人格(你),把安全型人格逼成迴避型人格(他)你也可以這樣去理解:迴避型人格(他),把安全型人格的逼成焦慮型人格(你)。你會覺得是對象太磨嘰了哈哈哈 這個就是「惡人自有惡人磨」,你可以理解為:一個焦慮型的人,遇到了比自身還要焦慮的人,就被焦慮的人壓迫成迴避型了哈哈 這個就是依戀風格類型的相互轉化你的性格不是一成不變的。
  • 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該如何相處?
    我是一個治癒好的焦慮型依戀者,而我的伴侶則是一個同樣也治癒好的迴避型依戀者。 所以針對這兩個依戀類型還是比較了解的 ,今天來跟大家剖析一下。說實話迴避依戀的人不在少數,想要和他們建立關係就要知道他們心理的真實想法和他們一貫的思維方式才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