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確定的關係有時充滿激情,有時火熱,有時痛苦且沒有成就感。往往使局外人和參與者都感到困惑。這種關係介於心理學家稱之為:焦慮型依戀人格與迴避型依戀人格之間。
在這類夫妻關係中,存在著持續不斷的推拉遊戲。焦慮型依戀人格很典型地或多或少會抱怨他們的伴侶反應不足,指控他們感情上的疏離、隱瞞、冷酷、身體上也冷落。
迴避型戀人對他們的伴侶保持著相對安靜,但在他們厭煩時,他們會抱怨。焦慮的戀人要求太高,有可能失常了,輕蔑地稱之為:缺愛。
一個想要的太多,另一個想要的太少,不幸在不斷的循環中發生。感情初期,焦慮型伴侶非常喜歡迴避型伴侶,但隨著時間推移,則越來越失望,不滿越來越強烈。
終於有一天,受夠了表面上的拒絕。焦慮型伴侶克服了恐懼,他們需要過得更好並告訴他們的愛人,他們要分手了。這時,迴避型伴侶經歷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最大的恐懼:即被愛情吞沒的恐懼。一下子就消失了,並暴露了一些通常
完全淹沒在他們性格中的東西,害怕被拋棄。完全從被吞沒的恐懼中解脫出來
焦慮型伴侶也許現在已經打包好了行李。
迴避型伴侶自由支配著,他們壓抑已久的浪漫主義與激情。現在看來回報的風險減少了壓力抑釋放出來,將會感到徹底的安全,儘管很憤怒。
焦慮型戀人,聽到甜言蜜語和直率的承諾,在最初的懷疑之後,依然忍不住屈服。從前疏遠的伴侶,似乎在關鍵時刻成了一個溫暖的靈魂,就像他們一直希望的那樣沒有理由不回頭。
畢竟,不是他們不愛這個人,而是他們沒有感受到被愛,這讓感情變得不可能。有一段時間,他們是幸福的,這對夫妻似乎正朝著長期幸福的方向邁進,從被吞沒的焦慮中解脫出來。
迴避型伴侶自由地表達愛,從被拋棄的恐懼中解脫。焦慮型伴侶感受到了安全與信任,但問題很快就會捲土重來。對於迴避型伴侶來說,事情變得太美好了,似乎焦慮型伴侶不會再離開他們了。他們只會留下來,尋求更親密的關係。
因此,過去對被愛情吞沒的恐懼又出現了。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再次離開,離得遠遠的。漸漸地,焦慮型伴侶又一次被證明是無法忍受的。
在幾周或幾個月內,這對戀人又回到了同樣的處境,激烈的爭論再次回歸。「缺愛」和「冷酷」這兩個詞又在作祟了,又一次危機和另一次分手威脅的時刻到了。
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數年,也可能會持續一生。外部看來,這極其是可笑的,內部看來,這簡直就是地獄。 並不是沒有辦法,迴避型伴侶會意識到,而且會學會寬容他們害怕被吞沒的恐懼。
焦慮型伴侶也會逐漸意識到,他們對沒有成就感的人的不自然的吸引力。在危機過後,拒絕回頭,然後尋求更安全和更放心的未來。或者,對這對夫婦來說 更有希望的是雙方都可以學到依戀理論的詞彙,來觀察他們的循環往復並洞察到是他們的童年方方面面。
驅使著他們,然後學會不要表現出他們的衝動,他們可以學習這場他們在無意識中進行的遊戲。然後,為了解脫所有關心他們的人和拯救他們關係,拒絕再扮演他們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