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才是硬道理,這是鄧小平理論體系裡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一提出,就振聾發聵,光彩奪目,對中國社會的繁榮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體現了閃光思想所產生的物質力量。
它符合常識。事物總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不斷發展變化著的;停止了發展,就意味著衰敗與死亡。國家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高級階段,還要不斷地發展,以進入人類共同的理想社會形態。
它契合常理。國家社會的發展進程,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理不斷,剪還亂,錯綜複雜,千變萬化,千頭萬緒。而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開關。發展中的問題只能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發展是第一要務。常理是人們首先必須吃飯穿衣,然後才能進行物質生產等各種社會活動。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就芸芸眾生而言,用馬斯洛的需要理論說,先滿足了生存需要,再是安全、尊重、歸屬等高級需要。
它尊重事實。崇禎皇帝「政治正確」的上吊煤山,中國近代的喪師辱國割地賠款的泣血歷史,「十年動亂」的絕對公平的共同貧窮……;今天基本消滅了絕對貧困、進入小康,人均達一萬美元的中國社會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形態,隨之而來的國際地位話語權與影響力等,這些無不共同證明「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真理性。
國家社會是由芸芸眾生組成的。我們普通人也應用這一思想來來經營我們的人生。現在不是流行著一句扎心的話嗎?男人最廉價的三樣東西是,一事無成的溫柔,一窮二白的紳士,一貧如洗的真心。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拿什麼呵護親情、支撐愛情、聯絡友情?
「我酷愛體育 /買不起健身器/我想要愛情 /缺錢沒力氣/只有努力賺錢 /別再懷疑」。講道理嘛?請講最重要的道理——發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