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育兒法則:講道理無異於"家暴",你還在給他講道理嗎?

2020-10-03 育兒新理念

現在當父母是一件特別不容易的事情,要照顧孩子的起居,還要引導孩子有正確的思想。孩子從剛出生是逐步的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的,在這個過程當中,犯錯是避免不了的。而父母也最害怕的就是孩子犯錯,現如今大多數都是較為年輕的父母,年輕父母也心浮氣躁,也會有脾氣,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已經儘量心平氣和的跟孩子講道理。

也認為溫柔一些,對待孩子不會在他的心裡留下任何的陰影,但是父母也發現了,剛跟孩子講道理的時候,孩子只會把父母惹得越來越不開心。因為講道理,並沒有讓孩子做出任何的改變,相反,有一些會變得更加的嚴重,變本加厲的去做錯事。

這是絕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當中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明星也不例外。孫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在某一次採訪的過程當中談及育兒,孫儷說過:跟孩子講道理,無異於"家暴"。將這句話轉換為簡單直白點的意思,就是指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也會出現不好的情緒。而此時孩子是沒有辦法去接受父母說的話的。

孫儷是認為當孩子犯錯誤情緒不好的時候,是可以適當的對孩子進行安慰,而且家長要學會接受孩子的情緒。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與家長進行溝通,如果只是單純的講道理,那麼孩子所看到的父母是冷冰冰的,不愛自己的。關於這一觀念,有很多的父母仍然是不理解孩子已經能夠聽懂成年人的話,為什麼不能跟他講道理?而且當他走入社會以後,如果不明白事理,不講道理,那又怎樣去生存呢?

首先、為什麼講道理對孩子沒有用?

父母總是說永遠把孩子當成一個小孩子去疼愛,那關於講道理這件事情為什麼沒有把他當成一個孩子?孩子在年幼時期,家長所講的一長串的大道理,他是不理解的。對於他來講,從父母口中說出來那些話是蒼白的是無力的,無論父母說什麼,在他心目當中都不會留下很深的印象,產生不了任何的效果。甚至是會出現逆反心理,孩子依然會親自去做這件事情。因為在父母實施說教的過程當中,孩子已經非常不滿,沒有耐心了,他會通過實踐的辦法將自己的情緒完全表達出來。所以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馬上就跟他講道理,起不到任何的正面作用,也不會帶來任何的好處。

父母給孩子講道理的過程當中,會導致孩子的情緒變得特別的壓抑。尤其是孩子第1次犯錯的時候,他對這類的錯誤可能不懂,而父母上來一頓批評一頓講道理,他已經很不滿了。這時候父母繼續講道理,而是選擇忽略孩子的情緒,他沒有得到安慰,他的情緒就容易爆發。很多孩子出現心理問題都是在這個節點上,叛逆依舊是如此。因為他們想聽的不是父母所講的道理,而是一種安慰。而他的情緒爆發和叛逆,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去向父母傳遞自己的不滿意和不愉快。

有些時候父母也不能完全把孩子當成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因為要照顧到孩子敏感的情緒。當父母總是跟孩子講道理的時候,會讓他覺得父母是不是根本不愛自己。因為那些講道理的聲音傳入孩子的耳朵時,他就會覺得當自己犯錯我有情緒的時候,爸媽居然沒有第一時間安慰。時間久了,孩子會主動的跟父母疏遠,親子之間關係會慢慢的變得冷淡。也就是從那一刻起,孩子沒有辦法在無條件的相信父母,而父母也覺得自己完全沒有辦法跟孩子溝通。

那麼作為父母,當孩子出現犯錯誤或者是不滿的情況時,正確的做法又是什麼呢?

中國在教育這方面總是會有慈母嚴父的形象出現,可能就是所謂的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將自己手裡的權力無限的擴大。帶孩子出現問題或者是有不滿情緒的時候,就會採用等級壓制的辦法,硬生生的讓孩子把情緒壓制回去,這樣做對孩子的心理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當孩子犯錯誤有情緒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接納"。

只有讓孩子有容錯率,才能夠使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好。很多父母都是因為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才致使孩子越大,跟孩子的隔閡越大。家長要學會去了解孩子的感受,當他表達出情緒不滿的時候,是需要父母的回應的,而且是溫柔的回應。將孩子完全晾在一邊,或者是很蒼白的去講道理只會傷了孩子的心。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適當的懲罰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有一些孩子的情緒反應是極為激烈,還總是犯錯。如果父母在最初的時候一味講道理,還沒有實施任何的措施,那麼孩子犯錯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多,此時小城大借一下未嘗不可。因為要讓孩子明確的知道你可以有情緒,也可以犯錯誤,但是你要為自己的後果買單。只有真正實施起來,他們才能夠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逐漸的改善自己的錯誤。而家長在懲罰孩子的時候也要用適當的手段,這也屬於幫助孩子緩解情緒的一種方法。

最後需要家長們做的就是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少犯錯,成為一個樂觀的人,那麼家長就要做好。因為在生活當中沒有人會保證自己不做錯事,更何況是孩子。但是孩子的模仿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能夠做好這個標杆,逐漸的讓孩子知道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對的,什麼樣的情緒是不應該這樣去表達的那麼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父母家裡引導他,就能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減少犯錯的頻率,成為一個不犯錯的人。

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所使用的教育方法只是講道理,那麼只能說明父母在育兒這方面還是有所缺乏的。真正的父母會先調節好自己,給孩子做一個榜樣,然後在某些事情上能夠把孩子當成一個成年人去看待,去尊重用最適合他們的方式做好教育與引導。

相關焦點

  • 孫儷育兒觀爆火:對孩子講道理,無異於對孩子進行「家暴」
    當孩子出現這些錯誤的時候很多父母的第一手段就是跟孩子講道理,總是覺得溫柔的講道理會讓孩子聽話,但往往這樣的做法並不會給孩子帶來任何改變。關於這件事情,孫儷是非常有發言權的。「娘娘」孫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總結出了一套比較實用的理論,在她的眼裡,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跟孩子講道理,跟「家暴」沒有任何區別。
  • 孫儷分享育兒經驗:盲目地給孩子講道理,其實是一種「家暴」
    在孩子生氣的時候,對孩子講大道理,不考慮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其實是在無形中「家暴」!分享育兒經驗:盲目地給孩子講道理,其實是一種「家暴」!孫儷在微博上也分享了她的育兒觀:「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李玫瑾教授也曾說過,當孩子犯錯,要假裝看不見。
  • 孫儷的育兒經驗獲贊:聰明的父母,在孩子發脾氣時從不講道理
    ,孫儷和鄧超的家庭也是充滿了有愛,而且孫儷在育兒方面,有一套自己的觀點。在微博中孫儷經常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也是頻頻獲贊。還有一些家長喜歡苦口婆心地講道理,結果孩子完全不聽,家長越講越生氣。孫儷就顯得非常聰明有智慧,她曾發微博表示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最應該做的是擁抱他、理解他、支持他,而不是講大道理。並且調侃到是自己7年的育兒經驗。
  • 孫儷育兒觀曝光:不顧慮孩子的情緒,一味講道理也是種「家暴」
    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提到:孩子任性、發脾氣是因為他們的生理和情感的發育超過了自身的溝通能力。面對孩子發脾氣,不同的父母會有不同的做法。有的父母會不停地對孩子講道理,讓孩子知道父母為他們操碎了心,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他們好。當然也有的父母對孩子完全沒有耐心,基本上直接暴力對待孩子,對孩子非打即罵。
  • 你越講道理,孩子越叛逆?父母學會不講道理,才是更有效的教育
    有家長跟我說,孩子越早懂道理就會越懂事。其實不然,在我看來,家長講道理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將道理傳授給孩子,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在錯誤的時間,將道理「一股腦」塞進孩子腦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反而會適得其反。
  • 父母們是否知道:對孩子只講道理,也是一種「家暴」
    孩子沒有跟別人打招呼,家長就會會教他:「見到長輩要主動打招呼,這是基本的禮貌。」 這些「道理」對孩子而言真的是道理嗎?其實不是的,他們只能意識到是一種界限,但孩子並不知道那是道理。道理的教育化需要扮演角色去引導,讓孩子在體驗中去感知,一切有益的道理都是孩子在最舒服和最快樂的情況下感知的。
  • 孫儷育兒觀曝光:光講道理,不管孩子的情緒是種「家暴」
    孫儷是著名的女演員,但不僅她的演技得到大家的認可,就連她的育兒觀也倍受大家的認可。孫儷認為,光講道理,不管孩子的情緒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家暴。因此父母應該顧及孩子的感受,並且與孩子之間應該要建立一種情感連接。
  • 孩子發脾氣,講道理往往沒什麼作用,不妨看看孫儷的做法,很有用
    在家長的心目中,自己的孩子無論如何無理取鬧,父母從內心還是會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講道理的好孩子,所以往往會出現這樣一幅畫面:哭得七零八落的孩子和一個無可奈何勸說的家長。所以,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不要第一時間就上去和孩子講道理,而是要等孩子的情緒過了再和他講道理。
  • 孫儷教育孩子刷牙獲高贊:優秀的父母,要懂得不跟孩子講道理
    孫儷經常在微博上分享一些自己的育兒經驗,那麼有很多都是值得我們借鑑的。我們這一代人的父母會比較崇尚「棍棒教育」,但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不想讓孩子重蹈我們的覆轍,所以更想要和孩子做朋友,想要孩子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有時候即使是生氣了,也會壓抑自己的情緒,耐心和孩子講道理。
  • 孫儷帶娃經驗,不隨意和孩子講道理,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
    孫儷和鄧超這對夫妻,自從結婚以來,就備受大眾的關注,是大家眼中的模範夫妻。他們的兩個孩子,等等和小花也是網友所關注的焦點。孫儷經常在微博上分享兩個孩子的趣事,還有自己的育兒經驗。「不要對正在發脾氣的孩子講道理」,孫儷的這個育兒觀念引起很多家長共鳴和點讚。現在很多家長都希望給孩子一個公平成長的環境,所以當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他們不會對孩子進行打罵,但會和孩子講道理。但其實,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和孩子講道理,對孩子也是有害無益的。
  • 「為什麼不和孩子講大道理」,因為三到六歲的孩子無道理可講
    最近刷微博看到了孫儷的生活點滴,發現她不僅在影視當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孫儷分享過這樣一條育兒微博: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痛的情緒發生,他們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
  • 家庭教育用講道理的方式真的好嗎?學會3點,你也可以不用講道理
    「打」,就是等於在告訴孩子:老子的力氣要比你大,你是幹不過我的。必須乖乖的聽我的話;而講道理,就是等於在告訴孩子:老子比你有更有(道德,智力)水平,所以你是幹不過我的,最終也是必須受我的「操控」。第二,分享不在於多,在恰當的時候,只分享一次就夠分享,在關鍵的時候,其實一次就夠,如果孩子此時恰好正需要,他就會很快的聽進去,而且還會收到很好的成效,如果他沒有聽進去,那就說明你的分享並不是關鍵的時機,這個時候多說無益,還不如靜待下一次合適的時機時,再次擺在他面前來供他選擇
  • 在家講道理,本身就是不講道理
    第一:不要急著講道理吵架的時候,你聲音大,他的聲音更大,這是誰都會的事情。她的聲音大,你的聲音小,這個比較難得,那她的聲音自然會小一點。你的聲音再小一點,她的聲音也小一點,彼此就比較冷靜了。冷靜的時候,才有辦法講道理。火氣大的時候,是沒辦法講道理的。她的聲音大,是因為她情緒不好,你又何必跟她一樣呢?
  • 孩子犯錯後就講道理?家長可用「自然法則」,給孩子更高級的教育
    她決定不對孩子發脾氣,而是先和孩子講道理。2.給孩子講大道理一些崇尚開明教育的家長,會選擇用講道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自然法則由著名兒童教育家盧梭提出,他認為兒童承擔的懲罰是因為他的過錯而產生的自然後果。也就是說,孩子做錯了事,就該承擔應有的後果,這樣孩子才能吸取應有的教訓。不過有些懲罰孩子年紀太小承擔不起,家長還是要有選擇性地運用自然法則教育孩子。
  • 孩子犯錯,一味講道理有用嗎?
    大家都知道一味地講道理行不通,總是打孩子也行不通,必須把許多育兒方法結合起來才行得通。那為什麼家長還喜歡問這種問題呢?說白了,就是有些家長雖然把孩子生了下來,但是生下來之後後悔了,發現原來管孩子是一件這麼難事兒,於是就想偷懶,就想推卸責任。
  • 孫儷分享 7 念育兒經:孩子發脾氣時別講道理,這樣做才有效
    導讀:孫儷分享 7 年育兒經:孩子發脾氣時別講道理,這樣做才有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盲目地給孩子「講道理」,或大聲的吼叫,其實是一種「家暴」
    布萊恩談育兒經驗:孩子任性、易怒,年幼不習慣。父母在發現孩子調皮搗蛋時,一定要控制好情緒,有的父母就是因為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很生氣,所以才會對孩子發脾氣,但不知道你對孩子發脾氣,反而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
  • 和孩子講道理講不通?看看黃磊你就知道和孩子講道理有多麼困難
    以至於,一說到娛樂圈中內涵過硬的人,他肯定榜上有名。不過,再聰明的「諸葛亮」,也有幹不過「臭皮匠」的時候。前段時間,黃磊發微博說,妹妹早餐沒吃完,他想藉此用道理來教育女兒:黃磊:「不要浪費。」 妹妹:「我知道。」黃磊:「為什麼呢?」 妹妹:「不知道。」
  • 「不講道理/講講道理」英文怎麼說?
    reason with (someone)跟(某人)講道理
  • 講道理還是講安全
    他說在學校上體育課的時候,被某某同學給撞了。我就問了他具體情況,他還說腰還有點痛,說是測試坐位體前屈的時候被同學撞的。因為之前我兒子也說過他在學校受傷的事情,經常被那些太愛動的孩子碰到,有一次還在樓梯上摔下來,也是被同學給推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