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麼樣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嗎?

2020-08-28 瘦瘦的夢想6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

《愛的教育》初版於1886年,之後被翻譯成了多種文字,100多年來一直暢銷全世界,它不僅是當代義大利人的十大必讀小說之一,也是對當代美國文化影響最大的書之一。


一般我們都認為教育是單向的,即父母和老師教育孩子,其實孩子往往也會讓父母和老師得到啟發,甚至是教育。與其說這是一本兒童讀物,不如說這是成人必讀的「愛的常識」。

一、親子之愛。

父母如何給孩子朋友式的平等與尊重?

孩子是有獨立人格的,不是任由父母處置的東西,不能一言不合就打罵。書裡講到有位老師,見了學生家長總是教他們在家裡不要打小孩。當安利柯學習懈怠或者對人無禮的時候,他的父母並沒有大發雷霆,而是耐心地給他講道理,與他做溝通,讓他改正自己的錯誤。

父母怎麼做到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以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一次,安利柯有個駝背的同學來家裡做客,安利柯的父親特意事先取下牆上掛著的一幅畫,因為畫的正是一個駝背的人。還有一次,一個石匠的兒子來家裡做客,把身上的石粉沾到椅子上了,安利柯想去把椅子上的石灰撣掉,卻被父親阻止了,因為這等於當面使石匠的兒子難堪。

孩子犯錯的時候怎麼辦?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必須及時勸誡。孩子總會犯錯,重要的是父母不要姑息,也不要覺得無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否則會讓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師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未必都是勸誡、示範這樣的刻意為之,也可以是隨機的點撥和引導。比如有一次,安利柯因為初雪的到來而十分開心,此時,父親對他說,不要忘記世間還有許多小孩,沒有衣服和鞋穿、也沒有條件烤火取暖。這話雖然有些煞風景,卻讓孩子能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物。


二、師生之愛。

在作者眼裡,師生之愛就等同於親子之愛。老師愛學生,就像父母愛孩子。安利柯的弟弟有位女老師,平時說話總是柔聲細氣的,但她只要略微舉起手指進行訓誡,再頑皮的孩子都會馬上低頭就範,做老師難免會對學生動怒。

怎樣看待老師對學生發怒?

安利柯的父親認為學生要多理解。老師有時不高興是當然的,他為了小孩們,不是勞動了許多年月了嗎?學生之中有情義的固然不少,然而也有人並不理解老師的苦心。平均說來,做老師的苦悶勝於滿足。就算是聖人,處在那樣的地位,能不有時動氣嗎?


三、同窗之愛。

同窗之間如何看待競爭?

安利柯的班上,有個學霸每次都考第一。另一個同學一直與他較勁,可不論怎麼用功也無法超過。他心裡不服,嘴上就總嘲弄人家。有一次,老師讓同學們以愛國為題寫作文,較勁的同學滿以為是自己第一,不料還是學霸拔得了頭籌。看到較勁同學的神情,先生就教導他說:「不要餵著嫉妒的蛇!這蛇是要吃你的頭腦,壞你的心胸的。」可較勁的同學還是忍不住在紙上用大大的字寫下,「我們不豔羨那由於不正與偏頗而得一等獎的人」,想送給學霸。倒是學霸表現得很大度,讓大家別再戲弄那妒火中燒的同學,還幫他撿起了掉在地上的吸墨水紙。

怎樣應對熊孩子的霸凌?

當老師得知班上的熊孩子欺負同學後,怒斥了這幾個熊孩子,說他們欺侮無辜、不幸的孩子。欺侮弱者,是最沒有意義、最無恥的事。欺侮無辜的弱者,在一些熊孩子那裡幾乎是出於集體無意識,老師出面制止是非常必要的。

公平正義的守護神不一定是老師,也可以是同學。有個身材高大、形象威猛而又心地善良的同學,當他看見有人欺負一名駝背的同學時,就一掌打得那傢伙轉了三個圈子,從此再也沒人敢欺負這個同學了。

不同階層的同學怎樣相處?

作者認為,在學校裡,無論什麼階級的人,都應該成為平等的朋友。

安利柯的父親告訴兒子,你小學讀完可以去讀中學,但有些孩子就只能棄學勞動了,如果因此與他們斷絕交往,就會失去和自己階級不同的朋友。只在同一個階級中交際的人,就像只讀一冊書籍的學生一樣。所以特別要注意多和勞動者的子弟交往,對於他們的父母,也應該表示尊敬。


四、社會之愛。

安利柯的父親說,一國國民的教育程度,從街上行人的舉動中,最能體現,街上如果有不好的樣子,家裡也必定有同樣不好的情形的。

培養孩子的社會之愛,既要教會孩子捨得施與,也要讓他們學會感恩。母親告訴安利柯,要感謝醫生、消防員這些為了救助他人,而無私奉獻,甚至犧牲自己生命的人。母親說:「你們小孩們是這樣地被愛著的」,「要用感謝報恩的心,去紀念這些去世的人」。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嗎?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陪伴
    教育伴隨著一個孩子成長的各個時期,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涵蓋了孩子教育的全部,就佔比而言,學校教育佔到30%,社會教育佔比20%,而家庭教育佔的比重達到50%,從各個教育的比重來看,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教育孩子最好的辦法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教育孩子最好的辦法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幾乎所有的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觸最好最棒的教育,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在長大後出人頭地,可是你們知道吧,即便是在最好最棒的教育下也不可能保證你的孩子在以後能夠出人頭地,畢竟孩子們在優秀教育下受到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
  • 《小豆豆與我》:你知道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算得上是愛的教育嗎?
    所以,在此勸告各位年輕女孩子,最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再生孩子。最好能用滿腔熱情去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這樣在日後繁瑣的生活中,你會有更多的耐心來溫柔地對待你的孩子。在此,我想勸告大家:如果沒有人心甘情願地幫你帶孩子,最好自己帶孩子或者請保姆,免得像我這樣只能默默忍受一切,然後卻不經意地多了一份對孩子的怨恨。
  • 究竟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比較正確的教育?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這是我目前看到的自己最認可的教育觀。(這裡只討論孩子,不討論成人)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像其他的同類型問題:究竟什麼樣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究竟什麼樣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究竟什麼樣的伴侶才是理想的伴侶?……一千個人就能有一千種答案。
  • 什麼樣的教育算是好的教育,教育方式好壞的評價標準是什麼?
    經常在各種問答平臺上看到這種問題:如何教育好孩子? 怎麼教育好孩子這是一個很籠統的問題,因為不同的孩子是不同的,簡簡單單說如何教育好孩子確實不知道如何回答。
  •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一個9歲孩子的聲音
    我問過我弟弟這問題,他跟我說:「拜託,老哥,我才10歲誒,我怎麼知道?可能當個滑板選手吧」「要不要來點冰淇淋?」你看,小孩子的回答都是些讓我們瘋狂的東西,都是那些我們覺得好玩的事情,我們已經體驗過的東西,正好跟大人們想要聽到的答案相反。但如果你去問一個小孩子,卻有可能聽到最棒的答案,如此簡單,如此明顯,而且意義深刻。
  • 中國父母教育真相: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脾氣暴躁,不被家人理解我是個三個孩子的媽媽,文化程度不高,在我看來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支持他好好學習一時之間,我非常的挫敗,不知道如何是好。走投無路,找到興智教育聽到孩子這麼說我內心還是有些小小的竊喜的,這不就是真正的印證了一句話: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嗎?
  • 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於是很多家長覺悟了,素質教育就是自欺欺人的教育,最後還是應試教育管用,因為一切看分數!其實應試也好,素質也罷,只是所謂專家命的名字而已。最好的教育是適合教育,但教育成本比較高。我們來比較一下應試、素質和適合教育。應試教育簡單說就是以考試為目的的教育;素質教育是全方位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其中包括考試。
  • 你知道嗎,你對教育投資的方式是錯的
    因為他們也不知道,究竟怎樣才能更好地孩子,更好地讓孩子比其他人的孩子優秀,他們的頭腦中總是有這樣的想法:貴的就是好的。 還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得到最優秀的教育,把孩子送進所謂的貴族學校,為了一年十幾二十萬的天價學費,辛辛苦苦,省吃儉用。總認為,孩子進了那樣的貴族學校就能一朝翻身成為人中龍鳳。以為這樣就是對得起孩子了,自己為孩子的投資很值了。
  • 知名心理學者李雪: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
    導讀:知名心理學者李雪: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知名心理學者李雪: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應該教育孩子嗎?
  •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教育?深度好文,值得閱讀
    那麼好的教育應該是怎樣的呢?一、教育者不是高高在上。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畫面:1、學生犯了錯誤,老師叫同學去了辦公室,過程大致就是這樣的:事情是怎麼回事?參與者還有誰?或許,你會辯解一番,但是,老師的權威是不容你挑戰的。這個樣子,老師的教育方法沒有創新,就不是好的教育者。2、孩子犯了錯,被老師通知明天去學校,並且還要寫一份檢查。
  • 什麼樣的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最好的?
    什麼樣的家庭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如果教育方式不大,那麼就會使孩子的一生受到不良影響。好的家教並不一定要求父母親的學歷有多高。並不完全在於對孩子從小的要求是否嚴格。而更多的是言傳身教是否做得很好。通常都是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孩子成績不好或者品德表現不好,他們總會舉隔壁張三,樓上李四的例子。其實這種盲目的對比,效果並不好。因為每個人的家庭環境不一樣。所受到的教育是不同的。
  • 讀經明義丨《禮記·學記》你知道古人的「大學」教育是什麼樣嗎?
    在近代西洋詞彙傳入中國的過程中,譯者便借用了經典中古已有之的「大學」來對應西文中的University一詞,不過,古代中國的「大學」和現代大學的教育模式有著極大的差異。上古聖王時代的「大學」教育是什麼樣子呢?根據《禮記·學記》的記載,一名普通學子從基礎教育起步,到完成高等教育,要經過漫長的學習和逐層的考核。
  • 火爆歐美的兒童STEAM教育,你還不知道嗎?
    圖文來自公號:蒸汽爸爸的STEAM科學實驗室,ID:steamdadlab近百個意想不到的趣味科學實驗、育兒遊戲、繪本兒歌給你好看。如果你對美國教育有所關注,那麼對STEM一定不會陌生。你關心的問題全都在這裡:1、什麼是STEAM?2、為什麼要接受STEAM教育?3、我的孩子還小,STEAM與我相關嗎?
  • 錯誤的教育方式是什麼樣的?正確的教育方式又是什麼樣的呢?
    晚上還給她孩子說了好多道理,也不知道他能消化多少?那今天,我想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一個問題:你們知道錯誤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麼樣的?正確的教育方式又是什麼樣的呢? 如果你要讓孩子馬上關掉電視去寫作業,但孩子就是不關的時候,你是會選擇直接關掉電視,還是會對孩子說:「那好嘛,你就只能再多看一集哦」呢?
  • 體育,是這世界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許多人把體育比賽的過程比作濃縮的人生,高潮與低谷、順境與挫折,短時間內體驗一遍人生況味,確實有增廣見聞、加深生命厚度的作用。
  • 體育,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在山頂上的年輕女子盧梭在其名著《愛彌兒》中說道:「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從審美角度來看,只是體育之魅力,而在教育者眼裡,體育不僅能壯筋骨,還能調感情、強意志,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中這樣寫道:「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於體。無體是無德智也。」說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從體育運動開始。
  • 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竟是「沒大沒小」?這種教育模式,您認可嗎?
    經常有人說,孩子什麼樣,父母就什麼樣;反之亦然,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是父母生活品性的縮寫。一個人品德、修養、習慣、素質、原則、三觀等的形成離不開父母的教育。那麼,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呢?近代學者汪曾祺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我覺得一個現代化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做到沒大沒小。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管條直」最沒有意思。一語中的,言簡意賅:最好的家庭教育是「沒大沒小」。
  • 最好的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長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你得先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可見,有多少父母打著教育孩子的旗號,什麼都不幹,自認為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豈不知,不但毀了自己的人生,而且也斷送了孩子的未來。
  • 最好的教育是什麼?答案在我們每一個父母的心中
    過去認為教育就是學好知識,就能改變命運,但真正進入教育行業才知道,過去的想法多麼淺薄!從搜索中知道「教育」一詞來源於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對人才的重要性!人才需要教育,什麼樣的教育是最好的?我們怎麼樣去教育現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