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叛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赤裸裸的控制欲,那是致命的

2020-08-01 妞妞麻麻育兒經

還記得2014年轟動整個社會的「女德班」嗎?打著宣揚國學的名號,以「女德」為培訓內容的培訓班,極力宣揚我們打擊已久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倡導女性應該「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絕不離婚」。曾經,這一類型的培訓班遍地開花,殘害了多少被洗腦的無知女性,在政府的努力下,這類型的培訓班被關閉。

孩子的叛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赤裸裸的控制欲,那是致命的

但是誰都沒想到,就在今年,這個疫情肆虐的年份,「女德班」重出江湖,這次,他們將魔掌伸向了未成年女性,改頭換面變成夏令營。讓人覺得膽寒的是,這些孩子之所以會落入魔爪,完全是家長的決定!

「打罵忤逆父母,自私任性,經常出入夜場,夜不歸宿」;

「我天天一副賤相,真的是傷風敗德。我不要臉,還給父母丟臉,讓祖宗蒙羞」;

「由於邪淫,腎精大量流失,導致脊髓液外流,導致我腦子不好使」。

你們想像得到,這居然是一個十多歲的女孩的懺悔嗎?一個生活在新時代的女孩,怎麼會用如此低劣的字眼去貶低自己?怎麼會傳遞出帶美瞳就是不正經的觀念,不得不說,這個「夏令營」是成功的,最起碼他成功的將這位十歲的女孩洗腦,這跟逼迫北大女孩自殺的PUA渣男有何區別?

孩子的叛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赤裸裸的控制欲,那是致命的

細想一下,為什麼這種坑害未成年的所謂的「夏令營」會如此生生不息,這完全依賴於養活他們的家長!沒錯,這完全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他們之所以能夠生存下去,完全就是家長信任他們,相信了他們能用十天改變孩子,讓孩子從叛逆少女變成聽話乖巧的乖乖女,他們卻不知道這十天裡,孩子經歷著什麼,這完全只是為了滿足家長們赤裸裸的、幾近變態的控制欲,想到這裡,讓我覺得後背發涼。

孩子的叛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赤裸裸的控制欲,那是致命的

家長們將孩子送到這些夏令營,只關心「有沒有用」,「能不能讓孩子聽話」,完全不理會「教了什麼」和「怎麼教」,這就像是家長作為PUA的主體,希望能控制自己的孩子,但是各位信任這些「夏令營」的家長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孩子是人,他們有自己的情緒,有選擇的權利,有自己的需求,一味地控制會給孩子帶來什麼?你們有考慮過嗎?

被家長控制的孩子沒有創造力

喜歡控制孩子的家長,都喜歡手把手的給孩子安排好一切,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按照自己既定的方向一直往前走。實際上,強硬的將自己的意願加注到孩子的身上,只會讓孩子做事情的時候畏首畏尾,當他需要獨當一面的時候,卻變成無從下手。家長的控制行為,完全就是在扼殺孩子的創造能力。

孩子的叛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赤裸裸的控制欲,那是致命的

被家長控制的孩子會更懦弱和自卑

家長的控制欲強,一旦孩子出現叛逆,例如不服從家長的安排,就會出現家長用暴力手段又或者是心理壓制的形式讓孩子屈服,一旦長期處在如此環境之下,想要孩子自信、陽光、向上,那只會難上加難。長期被控制的孩子,最終只會變得懦弱和自卑,這離不開孩子長期被壓製造成的童年陰影。

孩子的叛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赤裸裸的控制欲,那是致命的

被家長控制的孩子會更叛逆

孩子是人,他們也有七情六慾,也有自己想表達的東西,確實,很多家長會說我這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你的好他們不知道,他們只知道你像暴君,一定要他們按照你們的想法去走。壓制久了,必然就會有反抗,當孩子處在叛逆期的時候,渴望自由和自主選擇權會使得他們絕地反擊,只會讓他們更叛逆。

孩子的叛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赤裸裸的控制欲,那是致命的

或許很多家長會說,我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送去一段時間,確實有所改善,我也想我的孩子這樣,這有錯嗎?可是你們可以想像一下,被洗腦的孩子能不好嗎?他們滿腦子只是我們要孝順父母,我們要事事聽父母的,父母的就是對的,這跟古時候的皇帝有什麼區別?我說的話就是聖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那麼面對孩子的叛逆,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呢?辦法不是沒有,但或許會踩中很多家長的痛處。

孩子的叛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赤裸裸的控制欲,那是致命的

放下身段,先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我是爸爸媽媽,我的孩子就應該聽我的,但是請記住,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也必須有自己的想法。小時候孩子會說我想要那個玩具,大一點會說我想去那裡旅遊,再大一點會說我想學什麼,每個階段他們都有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想法。作為家長,可以嘗試放下身段,以平等的方式與他們交流一下,看看他們的想法是什麼,為什麼要忤逆父母的意思,事覺得我們的安排不好還是什麼原因,只有找到真正的理由,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孩子的叛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赤裸裸的控制欲,那是致命的

學會放手,鼓勵孩子自己去完成某些事情

放手是家長的第一課,無論孩子處於哪個階段,我們都必須要學會放手。孩子蹣跚學步的時候,要放手讓他自己走,才能學會走路;孩子讀書的時候,要放手讓他們自己學習,他們才能真正學到知識;當孩子步入社會的時候,要放手讓他們自己碰壁,他們才能學會周全的考慮事情。所以,不要一味地安排好孩子的一切,學會放手,孩子才能成長,我們要做的,是站在他們的背後,在他們失敗的時候走出來,成為他們堅實的後盾、避風的港灣。

孩子的叛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赤裸裸的控制欲,那是致命的

學會發現亮點,不吝嗇誇讚

當孩子完成某一件事的時候,我們要怎麼做?或許很多家長堅信鞭笞式的教育會讓孩子更有上進心,實際上是大錯特錯。鞭笞是要適量的,孩子也是需要家長的誇讚的,無論他們做什麼事情,總能夠有他們的亮點,發現他們的亮點,肯定並誇讚之,能讓他們的心情變得更好,這個時候如果你再去提出他們的錯誤的地方,並且提出改進建議,那效果絕對會比你直接指出錯誤要好得多。

孩子的叛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赤裸裸的控制欲,那是致命的

「女德班」的層出不窮,除了無良商家將魔手伸向弱勢群體以外,還少不了擁有著變態般控制欲的家長的滋養,如果你家孩子也「不聽話」,你們會將他送到這些「夏令營」嗎?

相關焦點

  • 家長有控制欲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做到延遲滿足
    近期在解答家長課堂的疑難問題時,總結出一個規律:大約有50%的家庭教育問題,是因為家長控制欲過強而產生的;另外50%,則是由家庭關係、生活壓力、生理特質,等各種客觀因素造成的。 相比客觀因素,因「控制欲」而產生的問題,是一個「主觀」的問題,可以說很多問題都是無中生有,人為製造。
  • 「可怕的2歲」,家長怎麼引導孩子的「叛逆期」?用對方式很重要
    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但成長中孩子難免會有叛逆的時候。孩子叛逆又該怎麼辦?自我意識催生了獨立意識,孩子不聽家長的話,常用「不」作為武器。而對於物品,孩子的佔有欲提升,不再願意和他人分享,甚至不讓他人觸碰。
  • 「可怕的2歲」,家長怎麼引導孩子的「叛逆期」?用對方式很重要
    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但成長中孩子難免會有叛逆的時候。不少家長發現,孩子長到2歲時開始變得不聽話,並有明顯叛逆的傾向,越來越難管教。所以,不少人都把孩子的這個階段稱為「可怕的2歲」,也就是Terrible Two,這是什麼原因呢?孩子叛逆又該怎麼辦?孩子到了2歲,「可怕」在哪裡?1.
  • 早戀並不可怕
    人的一生中有許多美好的回憶,其中大部分都發生在轉瞬即逝的青春年華,就像那綠色美麗的早戀。然而很多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早戀時,基本上都會抱著堅決反對、強力破壞和全面幹預的態度和做法。大多數家長都會認為早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此會有不斷的幹擾,剛性的措施來制止。
  • 可怕的兩歲,"可怕"的不是孩子,是父母把這一切都推向了孩子
    飢時吃飯,吃飯時睡覺,並不鬧騰。但寶寶到了一歲的時候,他們這個時候已經學著開始走路了。在此期間,自然的接觸空間增大,視覺和空間範圍也擴大。那麼此時他們就開始變得不安分了。到了寶寶兩歲的時候便是如此。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挑戰我們家長權威了,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或許也會日漸緊張。有的時候處理不好,那就是一場大戰。孩子的兩歲為什麼很可怕,到底&34;在哪兒,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原來青春期並不可怕:孩子能否走出叛逆的漩渦,父母的力量是關鍵
    然而,一位青春期孩子的媽媽卻說:原來青春期並不可怕,原來它是人生中如此美妙的黃金時期。本文來自媽心理的一位學員分享。原來,只有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成長規律,才能如此淡定~以下是分享正文。我不知道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直到有一天,我因為工作原因疲憊的回到家,看到客廳門口隨地脫下的鞋子和孩子懶散的躺在沙發上玩遊戲,我控制不住的跟孩子抱怨:我成天辛辛苦苦的上班,回來還要收拾你這堆爛攤子。孩子厭煩的起身回屋,我聽到他對著手機說:咱們玩會兒遊戲吧,我媽又回來了,一回來就要聽她的嘮叨,煩死了,真不想在這個家待了。那一刻我有委屈,也有自責。
  • 可怕的兩歲孩子:可怕的是你愛我,卻不懂我!
    很多家長把兩歲的孩子視為洪水猛獸,認為這時期的孩子任性、固執、無理取鬧。處在2歲階段的孩子,確實有諸多的問題,但是產生問題的根源並不全在孩子身上。之所以會經歷這樣的階段,是因為孩子在這一時期自主意識開始萌發,自我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自主探索階段。很多家長只看到概念的前半部分就深表同意,從一歲半開始,還在就變得叛逆、不服管教,變得極為可怕。他們對概念的後半部分視而不見:孩子的自主意識開始萌發,自我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自主探索階段。
  • 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理問題的恐懼
    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理問題的恐懼 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理問題的恐懼,現在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了很多,很多心理追求也在變化,出現心理問題的逐漸增多,其實面對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恐懼心理,恐懼行為本身是正常的
  • 和孩子溝通不了怎麼辦?實際叛逆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搞不清需求
    ,當我們和孩子無法溝通,一句話還未說完就被孩子不耐煩的表情堵住時,我們就知道和孩子之間隔著層層距離的可怕,甚至還有家長翻看舊時照片時忍不住落淚,孩子嗲嗲要求抱抱的「鬧人」時光匆匆,不經意之間和孩子親密的時光就指尖流逝了。
  • 父母的控制欲,到底多可怕?
    在樹苗心理籤約心理師團隊看來,「用攝像頭監控孩子」的行為,其實是「中國式父母」缺少邊界感,過度幹涉、控制孩子的一種典型表現。攝像頭雖然換來了家長們的安心,卻剝奪了孩子的隱私權,對他們造成的心理傷害,也是難以估量的。
  • 可怕的兩歲,究竟有多可怕?處理不好,或許會影響孩子將來的性格
    飢時吃飯,吃飯時睡覺,並不鬧騰。但寶寶到了一歲的時候,他們這個時候已經學著開始走路了。在此期間,自然的接觸空間增大,視覺和空間範圍也擴大。那麼此時他們就開始變得不安分了。到了寶寶兩歲的時候便是如此。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挑戰我們家長權威了,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或許也會日漸緊張。有的時候處理不好,那就是一場大戰。孩子的兩歲為什麼很可怕,到底"可怕"在哪兒,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家長的控制欲正在逼走你的孩子,不要再干著急,一文教你如何處理
    這樣的表達有多可怕?讓孩子的心總是提心弔膽,即使是吃一次火鍋可能都要想著我媽媽不允許。控制欲究竟會有多可怕呢?消磨孩子的自我意識很多時候孩子不得不聽從父母的吩咐。因為孩子的反抗和稍有不順意,在家長看來這些都是不好的表現,所以就會用父母的方式去把孩子進行鎮壓。而家長的這種強勢的控制欲,會讓孩子的心中留下一種深深的烙記,以至於在自己有想法想發洩,想要表達的時候不敢發出聲音。
  • 對於孩子來說,比家長的打罵更可怕的,是家長的「軟暴力」
    但是,如果家長真的想要教育好孩子,還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很容易犯錯,走入誤區。而這些家長毫無察覺的誤區,到最後很可能是毀了孩子的關鍵,這樣的誤區是非常可怕的。雖然說,打罵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非常之大,是一種極為可怕的教育方法。但是,這種「軟暴力」的可怕程度,絲毫不比打罵孩子弱。這是因為家長採用這種教育方式,就是在控制孩子的思想。
  • 媽媽偷拍我的性生活:父母的控制欲,到底多可怕?
    但房間是隱私空間,特別是初高中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有自己的空間來安放所有的情緒和行為。 在教室裡有攝像頭,回家房間還有攝像頭。 一切都暴露在監視之下,和裸奔有何區別。  她穿睡衣、泳裝、在床上睡覺的樣子,甚至洗澡出來的照片、都被媽媽發到朋友圈,分享到微信群裡被叔叔伯伯看到。 父母並不知道尊重孩子的隱私,也不知道照顧孩子的自尊和感受。 80、90後被父母偷看日記,現在的00、10後,被父母偷看聊天記錄、被偷拍、被監控。
  • 小心「控制欲」對孩子的傷害,比發脾氣更可怕
    當我們看到一些被母親牢牢控制的孩子的表現之後。就會覺得比起「噴火媽媽」, 「一切我說了算」的媽媽更可怕。 「控制欲」對孩子的傷害,比發脾氣更可怕。而且控制欲對兒女的影響,甚至會延續幾代人。因為一個控制欲太強的母親往往會培養出一個具有控制欲的女兒。她們跟自己的母親一樣,控制自己的孩子和丈夫。
  • 父母的控制欲,為何到最後卻成為孩子人生最大的阻礙?
    父母的控制欲,大多都是過多的幹涉孩子的生活與感情。孩子會因此感到厭惡和心煩,失業會導致一定的依賴性,也就是父母對孩子過於的寵愛。對孩子過於寵愛的話,會導致孩子以後的生活,不能自立自強,只能夠依賴父母。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會使孩子產生厭惡和討厭的心情,導致離家出走等各種嚴重問題。
  • 「可怕的2歲」多可怕?咱家娃要沒這3種表現,那真是撿到寶了
    所以2歲多的寶寶真的很可怕。同理,如果咱家的娃沒有這3種表現,那真是撿到寶了。二、佔有欲爆表自己的東西就是自己的,別人不許摸不許碰,自己的食物別人也不能動,而這種情況的出現也會讓家長迷惑不解,是不是自己教育孩子的時候犯了什麼錯誤,為什麼讓孩子變得自私呢。
  • 「可怕的兩歲」讓人談之色變,孩子進入可怕的兩歲,試試這麼做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你聽說過「可怕的兩歲」嗎?關於可怕的兩歲,這可是很多家長們頭疼的問題。要知道,孩子都會經歷兩歲這個階段,也就是說,「可怕的兩歲」是很多孩子都會經歷的問題,也是很多家長焦躁不已的問題。
  • 父母控制欲強,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父母要做到課題分離
    很多父母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從而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孩子的自我想法沒有得到抒發,就會越來越叛逆。孩子的自我表達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就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原生家庭往往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小歡喜》最近很火,裡面的三組家庭都各不相同,但是都在教育方面充滿了難題。
  • 孩子叛逆是好的開始,家長用對方式能讓教育升級
    叛逆是改變的開始,為教育指明方向,家長不急孩子好管教叛逆並不是到了青春期才會有的特殊行為,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有了自我意識之後往往時不時地就會做出一些和大人命令相反的行為,甚至會使用一些小手段去騙父母。這其實就是叛逆的開端,面對這種情況很多父母都會生氣著急,覺得孩子自己有注意力,不聽家長的話了,就開始指責和批評他們,企圖用更加嚴厲的教育讓孩子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