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王鑫鑫
今年年初,發生了一起流感下的悲劇:從發熱到死亡僅13天!說的是一位罹患流感的老人,卻被家屬誤以為普通的受涼,拒絕醫生的進一步檢查和對症治療,而只要求按照以前的方案輸液,拖來拖去,最終老人因肺部感染死亡。於是,醫生發出了「害人的不是疾病,而是對疾病的無知」的感慨。目前我國流感活動仍處於非流行季水平,作為一種全球流行的傳染病,它的危害不容小覷。日前,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秋冬季流感防控有關工作情況,記者也從青島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了青島的一些流感防控情況。
流感是一種全球流行的傳染病
在10月30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局長常繼樂介紹,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每年在全球流行。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流感每年可導致5%~10%的成人和20%~30%的兒童發病,全球約有10億人感染流感,大多數為輕症,流感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其中重症病例約300萬~500萬,死亡病例約29萬~65萬。由於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且難以預測,導致每年流行情況都會有所變化,防控工作具有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的特點,是全球長期關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二者區別很大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科主任、全國流感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高佔成介紹說,流感和感冒有區別,而且區別很大,因為人們常說的感冒主要是在肌體淋雨、勞累、受涼等等抵抗力低下的時候,來源於自己自身攜帶的病原,比如鼻病毒、冠狀病毒。而流感不同,流感絕大多數和密切接觸周圍環境有關。老百姓說的感冒主要是局部症狀重,主要是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嗓子疼,主要表現在鼻咽部的炎症。有些病人合併細菌感染會有扁桃體炎,甚至化膿扁桃體炎,全身發熱的情況比較輕,一般兩三天就會好。而流感不一樣,流感全身症狀重,局部症狀輕,全身症狀表現為發熱,有些病人發熱的熱度比較高,超過39℃以上,表現還有全身肌肉酸痛、食慾不佳這些全身的表現。局部呼吸道的症狀在早期不是那麼典型,可能繼發下呼吸道感染,比如繼發肺炎就會出現咳嗽等表現。但是流感一般一個星期左右自己就差不多恢復了,個別病人會發展為肺炎、腦、心臟這些重要器官的併發症,所以老百姓所說的感冒和流感從病原和臨床症狀上都有很大區別。
一般情況下,流感的病死率小於1%,非常低,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緩解。但是我們不能不重視,所以得了流感以後,戴上口罩去看看醫生,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臨床上愈後還是比較好的,所以得了流感,大家不必驚慌,一般輕症病人居家隔離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接種流感疫苗是防流感最有效手段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流感病毒易發生變異,疫苗接種的免疫力會隨時間推移逐漸減弱,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種。原則上,6月齡及以上所有願意接種流感疫苗並且沒有禁忌症的人都可以接種流感疫苗。
中國疾控中心推薦6月齡~5歲兒童、60歲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醫務人員、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為優先接種人群。醫務人員應推薦公眾和患者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提升流感疫苗接種率。
為了在流感高發季節前獲得保護,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種。如果錯過時間,也可以在流行季任意時間接種。在同一個流感流行季節,已經完成流感疫苗接種的人不需要再重複接種。
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在接觸流感患者後進行藥物性預防,使用奧司他韋、扎那米韋等,但藥物預防是一種緊急臨時預防措施,不能代替疫苗接種。
備孕和懷孕女性也能接種流感疫苗
「疫苗是病毒,躲還來不及,怎麼還往身上去打?」「孕期打了疫苗後,會不會影響我後面母乳餵養?」「我連妝都不化了,這疫苗裡的什麼物質萬一對我寶寶有影響呢?」……對於孕婦這類特殊人群,面對流感疫苗,往往會有這樣的顧慮。
早在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流感疫苗立場文件」中就有提出:將孕婦列為第一優先接種人群之一。但由於當時國內缺乏孕婦接種流感疫苗的安全性評估數據,上市的部分流感疫苗仍將孕產婦列為禁忌接種人群。終於在2018年,中國疾控中心發布了《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18-2019)》,其中將孕婦或準備在流感期間備孕的女性定義為優先接種對象。
基本上,孕婦在任何階段接種流感疫苗都是十分安全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流感季節,處於妊娠期或計劃懷孕的女性,無禁忌者均可接種流感滅活疫苗。妊娠終止後可接種流感減毒活疫苗。同時,接種疫苗對預防孕婦罹患流感以及通過胎傳(指稟賦與疾病由親代經母體而傳及子代的過程)抗體保護6月齡內嬰兒的效果顯著——孕婦接種流感疫苗可將其6個月以下嬰兒因流感住院的風險平均降低72%。
不過,既往對接種流感疫苗嚴重過敏反應患者,不能接種。
預防流感也需要發揮社會疫苗的作用
流感流行季即將到來,由於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不如天花、脊髓灰質炎和B肝等疫苗,因此防控流感既需要生物疫苗,也需要發揮社會疫苗的作用。
流感防控的社會疫苗是堅持健康生活方式,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好個人日常防護。這其中最關鍵的措施是勤洗手,避免觸摸眼睛、口鼻等,減少自身感染流感病毒的機會;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強調患病期間外出佩戴口罩,避免將流感病毒傳播給他人。生病戴口罩既是防呼吸道相關傳染病的重要措施,更是個人文明的重要標誌,大力提倡「口罩文明」,有效地減少流感等傳染病的傳播。
一旦感染,抗生素和激素對流感病毒無效
一般患者在出現症狀後,建議居家休息,保持房間通風。充分休息,多飲水,飲食應當易於消化和富有營養。儘量減少與他人接觸,以避免傳染。治療重點是緩解如發燒、咳嗽等的流感樣症狀,應密切患者觀察病情變化,一旦出現持續高熱、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神志改變、嚴重嘔吐與腹瀉等重症傾向,應及時就診。
孕婦、兒童、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後更容易導致重症,應儘快就醫、儘早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藥物,如奧司他韋、帕拉米韋等),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對流感病毒無效。
青島:或早或晚,今年的流感一定會來
青島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科主任姜法春告訴記者,流感是一個很難迴避的話題,也是青島疾控體系重點監測的一種傳染病。目前,已在全市設立了18家監測哨點,一是看去醫院就診的人,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流感樣病例有多少,佔就診總人群的比例是多少,這是評估流感流行程度的很重要的指標;二是進行流感病毒的監測,以此判斷流感是否真的來了。「不管人們是不是喜歡,流感一定會來的,或早或晚,這是季節性傳染病很重要的一個特點。」
按照以往的經驗,每年的流感季會出現四種流感病毒,交替出現或一起出現。「理論上講,如果你抵抗力弱,你可能會得四次流感,四次流感之間沒有交叉免疫保護,並且四種流感病毒還不斷發生變化,容易出現新的亞型,這也印證了為什麼流感很複雜、很麻煩。」為此,姜法春建議大家,無論是以往得過流感,還是以往接種過流感疫苗,今年秋冬季仍需重新接種,因為以往的抗體並不一定能對今年的病毒產生免疫。所以,流感疫苗每年都接種,免疫效果會更好。
小貼士:日常防流感小妙招
採取日常防護措施也可以有效減少流感的感染和傳播: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勤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等;
避免近距離接觸流感樣症狀患者,流感流行季節,儘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
出現流感樣症狀後,患者應居家隔離觀察,不帶病上班、上課,接觸家庭成員時戴口罩,減少疾病傳播;
流感樣症狀患者去醫院就診時,患者及陪護人員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