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買14套房,有人買17套,然而房價降了,誰還敢這麼炒房?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光宇吐樓市

房地產市場瘋狂的年代,那會經常聽說一些有錢人買一層都是常事兒,甚至還有買一棟的,因為那會不限購,這都是其次,重要的是,那會基本上買了就大賺。

今天先給大家分享我最近看到的3個相關新聞,都有點類似。

我先說的是,中房報《北漂剛需搶走燕郊低價商住公寓:有人一口氣買17套》一文稱,12月5日燕郊某售樓處場面「誇張」,售樓處擠滿前來看房的人,銷售人員連坐的地方都沒有,所有單子都是站著籤完。這種火爆的購房場景在今年以來受雙重影響的燕郊,十分罕見。12月6日,截至傍晚7點成交近50套,有人甚至一口氣買了17套。

有點反常是吧,我告訴你,這是一個40年產權的商住公寓。

我們再看一則新聞,北晚《女子花1400萬買14套房,不到一年想退:房價降了,損失了三百萬》文章稱,近日,昆明一女士反映,去年11月,她以1.1萬/㎡的價格買了14套公寓,總價1400多萬元。讓她沒想到的是,今年9月該房子價格降為8000-9000元/㎡,這下,她覺得虧大了!

至於她去找開發商理論得到什麼樣的回覆我想大家早就見怪不怪了,而且輿論基本上也不會向著她,除非開發商有欺騙行為或者承諾不降價行為,否則開發商根據市場動態調整優惠力度就屬於正常行為,且房源均為一房一價,每套房源的價格也是不相同的。

我們集中把三條新聞看完,第三個新聞是中新網《一套房降價100多萬!商住房還值得買嗎?》的文章稱,2015年,林靜以約170萬元的總價買下中弘一套50餘平方米的複式商住房,之後隨著全國房價飆升,小區同戶型房源的掛牌價達到320萬元。不過,2017年出臺的樓市調控政策迅速將商住房的價格打回原形。如今,該50餘平方米複式商住房的成交價在190萬元左右,較最高點降幅達100多萬元。

大家看完三個新聞什麼感受?我之所以想把這三個新聞放到一起,就是想集中地給大家分享下我對商住房的態度,因為都是在說商住房,最近很多人也在問我,這種房子到底還能不能買?

買14套公寓的房子降了,買1套的也降了,在燕郊買17套的還不知道什麼結果,無論將來是什麼結果,我都想告訴大家,儘早放棄炒房的心態吧。

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是對住宅說的,商住公寓連住都算不上,其實都不叫商住房,那是開發商在之前炒作出來的概念,嚴格應該稱之為商辦房。所以多數城市對商住房並沒有限購。購房者以為抓住了機會,在開發商心裡,好不容易賣出去了。

我們看看燕郊,位於燕郊老城京秦高速北邊的北部科學城,今年10月份以來迎來多個商住公寓扎堆入市,小小的地方至少有7個商住項目。「目前燕郊商住公寓的主要需求者是一些在北京上班、只能支付較低首付的年輕人,對他們來說,一套商住公寓的總價甚至還不及一套住宅的首付。這也是為什麼開發商要提供首付分期給購房者的原因,如果不這麼做,商住公寓相比住宅的競爭力將大幅降低。」

我覺得這位賣房子的人的話比較客觀了,如果不是這樣,基本上這種房子相比住宅沒什麼競爭力。可是越是這樣,購房者你想想你真的自己賺大發了?對於那些一買就買17套或14套的,一定是這麼想的。

實話實說,我對燕郊的未來還是比較看好的,尤其是長期看好,而且在經歷了房價高漲之後又重回下降通道,我認為現在是逐步恢復穩定期,如果還用買10幾套房來炒作,恐怕等來的不是什麼好事。

這種商住產品設計還是非常新穎的,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多數商住房是商水商電,要比民水民電貴不少,而且不能落戶不能上學。話又說回來,是可以開公司辦公的,也不妨礙居住。這就是今天要跟大家說的,還值得買嗎?

我認為,商住公寓能不能買,主要得看用途。如果購置商住公寓用於自住,則不建議購買,不僅生活費用太高,配套設施不完善。而且居住密度大。當然如果僅僅是投資,你可以買,由於商住公寓多用於辦公,如果租金回報可以的話,當然也可以投資。

就北京而言,從320萬降到190萬,基本上已經擠掉了大部分水分,如果你用來出租價格上得去也挺划算的。據我了解,有些地段好的租金也挺高,有數據統計北京商住房當前的租售比大約是住宅的2-3倍,這樣的話或許還有一定的投資空間。我把好的壞的都說給你,權衡利弊,自己決定。

但商住公寓更強調的是商業,如果地段沒什麼人氣,你還投什麼資呢?還有一口氣買17套真的一定會大賺嗎?不會引發炒房的相關質疑嗎?而且像燕郊這樣的地方,一旦住宅這塊真的徹底放開(事實上已經在實操層面有所放鬆),那商住就更沒有市場了。

總之,不是不可以買,也不是不能投資,一些核心區的高性價比的商住公寓,也可以考慮購買。但如果把買房變成炒房,那就不只是賠錢的事了。

相關焦點

  • 有人買14套房,有人買17套,然而價格掉了,商住公寓值得投資嗎?
    我先說的是,中房報《北漂剛需搶走燕郊低價商住公寓:有人一口氣買17套》一文稱,12月5日燕郊某售樓處場面「誇張」,售樓處擠滿前來看房的人,銷售人員連坐的地方都沒有,所有單子都是站著籤完。這種火爆的購房場景在今年以來受雙重影響的燕郊,十分罕見。12月6日,截至傍晚7點成交近50套,有人甚至一口氣買了17套。
  • 黃奇帆:房產稅這麼收,就沒人再炒房了
    一線城市因為房價過高,外來人口融入的難度越來越大,部分二線城市抓住機會,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淨流入人口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也抬高了房價。 今年疫情影響這麼大,房地產銷售面積能有增長就已經超預期,增速能超過7%,實在是非常難得!銷售額11月份增長了1.73萬億,全年超16.5萬億沒有懸念,全國平均房價自今年6月份突破萬元以來,5個月過去了,平均房價依舊堅挺在萬元之上!
  • 女子花1400萬買14套房,不到一年想退8套:房價降了,損失了三百萬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據都市時報,近日,昆明一女士反映稱,去年11月,她以1.1萬/㎡的價格買了14套公寓,總價1400多萬元。讓她沒想到的是,今年9月該樓盤房價降為8000-9000元/㎡。王女士介紹,她於2019年11月出資1400多萬元,買了一整層共14套公寓。
  • 房價為何跌不了?有人「心知肚明」,有人「選擇性忽視」
    房價走勢,關係到購房者的購房成本,一些比較樂觀的人對房價採取積極態度,深受如今樓市調控的影響,理性消費,不再盲目買房。而對於悲觀的購房者來說,此時採取消極的態度,買得起的時候就買,不管房價的高跌,看漲房價的心理。
  • 女子花1400萬買14套房,沒一年縮水300萬,想退房被拒:這是違約
    炒房熱度很高,讓很多人看到了商機,於是花大價錢購買了幾套房子,打算利用這些房子來大賺一筆。雖然前些年房子的價格上漲速度很快,但近兩年房市價格也有所回落,去年買的房子1萬多一平,今年就降到9000多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出現。
  • 寧在一二線買張床不去三四線買套房?購房者理智選
    隨著樓市調控的深入實施,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在慢慢回歸理性,三四線某些城市卻受到追捧,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在一二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不禁要問,將來終老的房子應該在哪裡買?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可望而不可即,三四線城市紮根又難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 女子狂買14套房,如今又要退8套!得知原因後,網友們紛紛痛批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類經歷,買完一件商品,沒過多久,偶然間發現它突然降價,當然一般商品由於差價有限,大部分人也就是鬱悶個幾天,但如果是房子呢?這個中國最貴的商品之一,想必很多人就坐不住了!近日雲南就發生了這麼一起事件。
  • 有二套房就算是炒房了?如果房產稅從第二套開始收,誰接受得了?
    文/換房幫國內的房價越來越高,炒房也多多少少影響了房價的飆漲,在普通購房者的眼裡,一般都會認為是開發商和炒房群體在高房價中起了主導性的作用。普通家庭要買一套房子,東拼西湊才能拿出首付錢,買房越來越難。房產稅要準備出臺的消息一出,給炒房群體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如果房產稅出臺,你更希望從第幾套房子開始收呢?沒有買房或者名下只有一套房子的人,當然希望從第二套開始收,這樣可以給炒房群體很大的打擊。
  • 女子狂買14套房又要退8套!得知原因網友憋不住了
    近日,雲南昆明一名女子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去年11月,她以1.1萬/㎡的價格買了14套公寓,總價1400多萬元但到了今年9月該樓盤房價降為業主:「希望能把8套房的500萬元分期款還給我」買了14套房的王女士介紹,去年,她在某樓盤買了一整層共14套公寓。
  • 女子狂買14套房,又要退8套!得知原因,網友憋不住了
    近日,雲南昆明一名女子 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去年11月,她以1.1萬/㎡的價格 買了14套公寓,總價1400多萬元 但到了今年9月 該樓盤房價降為8000-9000業主:「希望能把8套房的500萬元分期款還給我」買了14套房的王女士介紹,去年,她在某樓盤買了一整層共14套公寓。
  • 馬雲房價預言成真?2萬元買套房?這座城二手房賣10萬元以下
    顯而易見,房價過快上漲,也是因為過多的人加入投資炒房隊伍所致。某經濟學專家也認為房價過快上漲,不是某一行業所為,而是「全民共謀」。專家的意思,房子是被大家買貴了。早在2017年,馬雲曾直言:未來8年我國的房子會很便宜。馬雲一句「未來8年房價如蔥」,至今一直在流傳,不少人在談論房子的話題時,也會想到馬雲口的「房價如蔥」。
  • 「魔都」第二輛車停車費翻倍,那第二套房也這樣,房價還會漲嗎?
    相對於公共停車場的收費標準,小區的一個月停車費用簡直可以用白送來形容,地面100元地下300元,開進小區繞幾圈總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停車位,還不用為無意壓線、逆行而遭受交警罰單。但正因為小區停車便宜大碗,不少業主就把停車玩出了花樣!
  • 近2億套房「空置吃灰」,為何房價還在死撐?黃奇帆「戳破」真相!
    「供不應求」的局面下,房價只會越來越高,尤其是一二線城市,土地有限,新房供應有限,但是人口在持續增長,購房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房價很難下跌。 時至今日,很多地方的房價依然在上漲,果真是我們的房子建設的還不夠嗎?事實真相併非如此。
  • 官方未提房住不炒,黃奇帆:房產稅這麼收,誰還敢炒房
    ……小編只想問一句,都2020年了,還這麼說風就是雨的嗎?有的人自己麻痺自己就行了,怎麼還忽悠起別人來了?「房住不炒」今年高層都強調過多少遍了,怎麼就一次不提還懷疑上了呢?另外「房地產健康、平穩、發展」不就是對房地產的目標要求嗎?要實現這個目標肯定也離不開因城施策和房住不炒。
  • 有人說「現金為王」,有人說要「貸款買房」,還不知道如何選擇?
    買房,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買房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卻又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古往今來,我國人民對於房子十分看重,而如今的房價如此之高,也和我國人民的購房需求有關係。但是,顯然房價還是過於高了,購房需求看似旺盛,實際上有人特意統計過,剛需買房的人,比起改善型住房以及投資買房的人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所謂的剛需根本沒有多少,也或者說,買得起房的人沒有多少。所以,房子實際上是夠住的,只不過被掌握在有錢人和炒房客手裡,造成了市場上房子供不應求的假象。那麼,未來會如何呢?
  • 女子1400萬狂買14套房!11000降到8000,她想退8套,網友炸鍋:照這個...
    近日,昆明一女士向都市時報反映,去年11月,她以1.1萬/㎡的價格買了14套公寓,總價1400多萬元,讓她沒想到的是不料今年9月,該樓盤降價至8000—9000元/㎡,她算了算,發現自己損失了300多萬元,便要求退掉其中未做網籤的8套公寓,卻在開發商那裡碰了釘子。
  • 有人買別墅 有人買整條街 去日本買房開民宿靠譜嗎?
    浙江在線12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孫晨)隨著北美、歐洲、澳洲等一些房地產境外投資的熱門地開啟房價跌勢,今年不少國人前往日本進行房產投資。某金融圈大V就在其微博放言:「一口氣買下日本一條街,命名為『蠻子小路』。」隨後,他又發起了眾籌項目,將這些房子改造成民宿。  在日本買房開民宿真的這麼火爆?
  • 昆明一女子豪買14套房,一年不到虧了300萬想退房,網友稱願賭服輸
    當然,也有一些非常有錢的人,一出手就是十幾套地買,除了把房子買來住之外,多餘的房子自然是當成商品來買賣了。如今,國家本著「房住不炒」的原則,嚴格執行全域限購等政策,使得很多地方的房價降價,而一些「炒房團」翻車了。我是「老虎觀社會」,和你一起追蹤社會熱點,感受百姓生活,解讀人間百態。
  • 北漂剛需搶走燕郊低價商住公寓:有人一口氣買17套
    ━━━━有人一口氣買17套30歲的王曉雲(化名)也是12月5日前來巖峰雲裳看房的一位「北漂」,她目前工作居住在望京,在朋友圈房產經紀人輪番兜售下,本來打算只是「過來看看」的她,看到售樓處交易場景火熱之後,決定先支付一筆2萬元的定金,將房子定下來。
  • 她花1400多萬買下巫家壩14套房,現在想退8套...
    近日,昆明市民王女士向記者反映:2019年11月,她以約11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購買了巫家壩一樓盤的14套公寓,總價1400多萬元。不料今年9月樓盤降價至8000—9000元/平方米,她算了算,發現自己損失了300多萬元,便要求退掉其中未做網籤的8套公寓,卻在開發商那裡碰了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