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父親賣了兒子的房子,拿錢跑了!|賣房|套房買賣協議書|葉先生...

2020-12-18 網易新聞

(原標題:浙江一父親賣了兒子的房子,拿錢跑了!)

金錢檢驗人品

而房子則考驗親情。

前兩天

我們推送了這條新聞:

浙江女子借婚前學區房給親戚女兒入學,對方居然不還了!法院判了...

留言區大家討論很是熱鬧

大家說的最多的是:

現實版農夫與蛇

今天,要講的也是房子的事,

浙江一位父親,

擅自賣了兒子的房子,

然後……

拿了錢,一走了之。

父親賣房後「失聯」

兒子說不知情

台州三門的王先生於去年7月與鄰村的葉先生籤訂了一份《套房買賣協議書》,以20.8萬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屋(土地為國有劃撥性質),但房屋至今未取得產權證。

協議籤訂後,王先生按約向葉先生支付了全部購房款20.8萬元。誰知,錢付了,房子卻遲遲未能交付。

更讓王先生萬萬沒想到的是,葉先生拿到購房款並出具了收條後,竟一直聯繫不上了。王先生想要搬進這套房子裡住的計劃也無奈一拖再拖。

眼看事情這麼拖著也不是辦法,今年4月,王先生一紙訴狀將葉先生和他的兒子小葉告至三門法院,請求判決葉姓父子繼續履行《套房買賣協議書》,將房屋交付給他。

然而,對於父親賣房一事,小葉表示自己在此前並不知曉,「這套房子是我的,但我沒有在協議書上簽字捺印,是我爸擅自賣的,他也沒跟我說過賣房的事。」

房屋系兒子所有

父親瞞著籤了賣房協議

那麼,該《套房買賣協議書》上的小葉的籤名和按印是哪來的?

據三門法院承辦法官陳如偉調查發現,協議書上的籤名均系村裡中介人所籤,籤名上的按印均為葉先生所按。

這套房與小葉有關嗎?葉先生為何把房子賣了卻隻字未提呢?

原來,這套120平米的房子是9年前村裡以戶為單位分配給葉先生及其前妻丁女士和兒子小葉三人的。2001年,葉先生和丁女士經人介紹認識,並於同年7月登記結婚。次年2月,小葉出生。婚後雙方經常因家庭瑣事爭吵,結婚7年後協議離婚。

2008年7月,葉先生與丁女士協議離婚,並籤訂《離婚協議書》,雙方約定:兒子小葉由父親撫養,以後村裡分財產均歸兒子小葉所有。

對於葉先生賣房一事,小葉認為,父親擅賣房屋,「這份協議是無效的。」

但王先生卻表示,這套房的所屬人應該是葉先生,他們雙方在籤訂協議書時對房屋買賣的主要內容進行明確約定,買賣合同關係成立。「我在籤訂協議時並不知他們離婚協議的內容,對其不發生效力。」

法院判決:

父親擅賣兒子房屋,協議無效

那麼,這份《套房買賣協議書》是否有效?

「本案中,葉先生作為小葉的法定代理人,在與王先生籤訂《套房買賣協議書》時,小葉已年滿十七周歲,對相關利益問題已有一定的認識,但小葉對父親出賣房屋的行為並不知情。同時,無證據證明葉先生是為了維護小葉的利益才出賣房屋。此外,小葉在成年之後也未對其父出賣房屋的行為進行追認,且明確表示不願意履行本案的《套房買賣協議書》。」

承辦法官陳如偉說,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葉先生在出售房屋時並未取得合法代理權限,屬無權代理行為,因此,本案《套房買賣協議書》對小葉並不發生效力。

而王先生訴稱自始至終都認為房屋屬葉先生一人所有,但在籤訂《套房買賣協議書》時,協議書上卻署名了葉先生和小葉兩人的名字,而王先生對此卻並未進一步深入了解,存在過失,不宜認定為善意第三人。

三門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本案所涉房屋並不屬於葉先生一人所有,在小葉對其父出賣案涉房屋的行為不予追認且不願履行本案《套房買賣協議書》的情況下,王先生要求葉先生、小葉繼續履行《套房買賣協議書》,完成該套房交付的訴訟請求顯然無法成立。最終,王先生的訴訟請求被駁回。

來源 平安鼎、三門法院

本文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父親賣了兒子的房子後拿錢跑了!兒子被買房的告了,賣房協議有效嗎?
    這不浙江台州三門有一位父親擅自賣了兒子的房子,不但拿走了錢還一走了之「玩消失」這是怎麼回事?去年7月,葉某以20.8萬元的價格將房子賣給了鄰村的王某,雙方籤訂《套房買賣協議書》,協議書上有葉某、小葉的籤名,都是村裡中介人所籤,籤名上的按印均為葉某所按。
  • 【以案普法】父親賣了兒子的房子,拿錢跑了!兒子被買房的告了,賣房協議有效嗎?
    在台州三門有一位父親,擅自賣了兒子的房子後,拿了錢,竟一走了之…… 2001年,三門的葉某和丁某經人介紹相識並結婚。次年2月,兒子小葉出生。婚後兩人經常因家庭瑣事爭吵。 去年7月,葉某以20.8萬元的價格將房子賣給了鄰村的王某,雙方籤訂《套房買賣協議書》,協議書上有葉某、小葉的籤名,都是村裡中介人所籤,籤名上的按印均為葉某所按。
  • 【以案釋法】父親賣了兒子的房子,拿錢跑了!兒子被買房的告了,賣房協議有效嗎?
    在台州三門有一位父親擅自賣了兒子的房子後拿了錢,竟一走了之……  去年7月,葉某以20.8萬元的價格將房子賣給了鄰村的王某,雙方籤訂《套房買賣協議書》,協議書上有葉某、小葉的籤名,都是村裡中介人所籤,籤名上的按印均為葉某所按。
  • 兒子賭博輸掉三套房,得知父親想賣房治病,推翻公證想要繼承份額
    家住上海的徐大爺,他已經八十多歲了,有三個兒子,按說這個年紀應該頤養天年。可誰知道,徐大爺這些年是越過越糟心。事情是這樣的,前些年的徐大爺老伴去世了,從那之後,徐大爺的也得了重病,需要做手術。徐大爺又不想給兒子添麻煩,就想著把自己在上海奉賢區的房子賣了,看這房子掛牌出售之後,麻煩事就來了。
  • 南京罕見「一證兩房」引起爭議,該算一套房還是兩套房?
    近日,南京的戴先生向我蘇特稿反映稱,他在玄武區韶山路246號有一套50多平米的房子,今年7月初換了不動產登記證之後,竟然發現這套房被分為兩個20多平米的不動產單元,導致後續的賣房和辦理貸款都受到影響。那麼,這「一證兩房」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賣房委託手續如何辦理 委託賣房協議書範本
    一、 賣房委託手續應該怎樣辦理(一)出售房屋可以委託他人辦理過戶手續。出售房屋辦理過戶手續時,房子的所有產權共有人都需要親自到現場,如果產權人不方便到現場的,可以委託其他的產權人或者是非產權人來代辦過戶手續。
  • 我幫兒子帶三年孩子,如今兒媳讓我賣自己老房換大房子,我拒絕了
    我幫兒子帶了五年孩子,如今兒媳多次提出想換一套大房子。本來我同意了,當我無意中聽到兒子兒媳的談話,我感到憤怒,我徹底意識到養老真的不能指望兒子。我是一個苦命的女人,在兒子五歲那年,老公車禍去世。雖說得了十多萬賠償款,可我永遠失去一個疼愛我的男人,失去一個避風港灣,而兒子失去了一個稱職的父親。
  • 老人求女兒賣房給老伴看病,女兒拒絕:你兒子名下5套房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收到一位網友留言,網友說她父親生病住院需要花錢,母親來求她,她說自己也沒錢,可母親卻說她可以把房子賣了。這位網友很難過,不知道為什麼父母總是這般偏心。她說自己當時就直接拒絕,說的是「找你兒子,他名下有5套房」。
  • 首任業主賣房後不肯遷出戶口 新業主怕影響賣房
    昨日,記者對此事進行採訪,發現在二手房交易買賣中類似劉先生這種情況還是存在的。關於垃圾廣告傳單困擾劉先生一事,他說會想辦法去解決,至於遷戶一事,暫時還不想動。  北侖新芝社區文書嚴女士接受採訪時說,其實,「人戶分離」在老小區出現不是個例,之前存在的現象是歷史遺留問題,有個別房子甚至有三四個戶主。這種問題,給他們工作也帶來諸多不便。
  • 假離婚」房子歸女方 老兩口狀告兒子、前兒媳想要回房子
    來源:華聲在線華聲在線9月10日(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虢燦)給兒子買了新房結婚,剛結婚不到半年就離婚了,離婚協議把房子給了兒媳,而老兩口在房子被賣了以後才知道房子沒了。對此兒子表示,是假離婚躲債,不料辦完離婚手續女方反悔了。
  • 「兒子,我的房子你賣了90萬,分你哥哥30萬」「買新房錢花光了」
    「兒子,我的房子你賣了90萬,分你哥哥30萬」「買新房錢花光了」本期情感調解的主題是被小兒子氣到吃不下飯的老父親父母親有三個兒子,兩套房子,其中一套房子是老父親單位分的,寫的老父親的名字,另一套房寫著老母親的名字,因為二兒子常年在外工作,大兒子也不怎麼去兩老家裡照顧老人
  • 父親賣了兒子的房子?兒子拒絕搬離,購房者將二人告上法庭
    在浙江台州三門縣,一位名叫葉某的父親賣掉兒子的房子,帶著錢離開了,小葉還被起訴至法院。購房者王某2019年在某處買了一套房子,當他拿著購房協議要求小葉交房時,遭到拒絕。小葉說,房子是村裡分的,面積120平方米。父母離婚時達成協議,村裡分配的財產歸他兒子所有。然而,小葉的父親卻偷偷把房子賣了。當時,17歲的小葉並不知道。
  • 新舊戶口掛在一套房上 兩家人成「一家人」
    今年4月,武漢市民廖先生打算將10年前購買的二手房賣掉,卻發現10年前賣房的顧爹爹並未將戶口遷走。「雖然不影響買賣,但別人的戶口掛在自家的房子上,總覺得不自在。」廖先生說。  記者從房屋中介機構了解到,很多人在買賣二手房時忽略戶口問題,老房東未遷走戶口,不僅讓現房東不舒服,而且增加了社區工作負擔。
  • 女子勒死父親後悄悄買了冰櫃:150萬賣房竟無血緣關係!
    老單和妻子很早就離婚了,妹妹單紅英就照顧哥哥的大部分生活瑣事,後來,老單家裡拆遷分了一些錢,妹妹單紅英就給哥哥買了一套房,讓老單和女兒住,但是父女關係並不好,女兒單某說,從小老單就打她,能從學校一路打回家。
  • 浙江高院:案外人不得依據《離婚協議書》中對夫妻共同財產歸屬的約定排除執行
    因此,案外人不可通過《離婚協議書》排除執行。對於上述裁定的說理我不贊同。我在我的微信公眾號「合同效力實務研究」寫了好幾篇相關的文章,也研究了大量的案例,應該說浙江高院的上述說理還是比較新穎的,尤其是關於執行行為異議範疇部分的觀點,其他法院的裁判中很少見。
  • 北京一哥哥照顧母親、繼承400萬房款,弟弟不幹了!
    家住北京的張大媽就很無奈,老伴兒去世後,本以為自己賣了房子就可以拿錢養老,卻不想小兒子為索要賣房款,竟將自己告上法院。張大媽有兩個兒子,分別是王大、王二(均為化名),張大媽的老伴兒王大爺於1997年去世,其去世後,家庭內部財產沒有做析產繼承。
  • 廣西業主賣房遇騙局,刷臉查檔卻被過戶,中介當天就把房子抵押
    廣西南寧十幾名業主賣房子時遭遇了騙局,如果不是媒體報導,很多業主還被蒙在鼓裡,以為中介正積極地幫他們賣房,實際上他們的房子已經被過戶出去了,當天就被拿去抵押貸款了。黎先生只是籤了委託代售合同,並在中介的手機上刷了臉,房子就被過戶到了買家名下,期間沒有任何的風險提示。
  • 賭光、花光客戶60萬賣房款 中介員工詐騙,賣房人損失誰賠?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林彬彬 通訊員 思法/文 陶小莫/漫畫)陳先生賣了自己的房子,錢卻沒有拿回來。同年11月8日,程某召集買賣雙方在中介公司門店籤訂了房產買賣協議書,該協議抬頭載明甲方(出售方)為陳先生、乙方(購買方)為林女士。協議約定:甲方陳先生將訟爭房屋出售給乙方林女士,建築面積52.76平方米,成交價185萬元;協議籤訂之日乙方支付定金25萬元,乙方於2016年11月25日支付82萬元(含定金),甲方同意乙方向銀行申請商業貸款103萬元作為尾款支付。
  • 父親跪求女兒賣房救母,卻遭冷言冷語,女兒怒吼:讓你兒子去賣
    父親跪求女兒賣房救母,卻遭冷言冷語 《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安家》中的房似錦都是典型的被父母忽視和處心積慮掏空的典型事例,而這些人物的原型都是來源於生活
  • 賭債纏身,他惦記上前妻的房子
    來源:浙江法制報  時間:9月9日  地點:臨海市法院  離婚時約定好了房子歸妻子和孩子,之後卻不停上門催前妻賣房,這是什麼操作?  臨海的王女士和陳先生婚後育有一女,並共同購買了一處商品房登記在兩人名下。今年年初,兩口子產生矛盾,導致夫妻感情逐漸破裂,最終選擇了離婚。籤訂離婚協議書時,雙方約定女兒由王女士撫養,陳先生將房子讓給母女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