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流!臺灣媽媽乾貨貼:寶寶輔食百寶大公開(工具、米糊做法、輔食書…)

2021-02-08 爸媽營

點擊題目下方爸媽營,一鍵關注本帳號


爸媽營說

本文是今天的【輔食專題】7篇文章中的第2篇。

說實話很多科普類文章看起來都讓媽媽們望而卻步,還是看看媽媽們親身的經驗貼,比較容易快速消化,至少爸媽營當時是這麼過來的,希望對新手媽媽們也有所幫助。

不過實話說這位臺灣麻麻實在太專業了。。。不是全職媽媽簡直沒法這麼伺候輔食啊。。。

回復「輔食」可以查看爸媽營所有【輔食專題

如果您的孩子已經過了輔食的年齡,

您可以回復【吃飯】查看」怎麼讓孩子好好吃飯「的【吃飯專題】,共計7篇精華文章。

小雨副食品參考書


1.積木文化編輯部,健康寶寶副食品全書,積木出版。

2.高時煥,使寶寶健康成長的嬰兒副食品&兒童食品,漢宇出版社。(韓版中譯)

3.上田玲子,最新斷奶食物全書,暢文出版社。(日版中譯)

4.唐芩,養一個有機寶寶,朱雀出版社。

5.葉庭吉、李婉萍、鍾碧芳,嬰幼兒聰明食譜東問西答,源樺出版社。(新增)

6.作者林美慧、編者黃佳燕,寶寶愛吃的離乳食譜,腳ㄚ文化出版社。

7.堀誠、高田令子著,李宜蓉譯,最有營養的嬰兒斷乳食譜,漢湘文化出版社。

8.百歲教我的育兒寶典

推薦程度:3最好,其次可以考慮1、5、6(三本任選)

我覺得寫的最好的是第3本

這本書跟其他書比起來寫的非常完整,而且因應不同媽媽的生活習慣,也建議了不同的烹調方法,對於不同階段的副食品型態和建議的食量也交代的很清楚,營養學不同分類的各種食材,適合什麼階段開始食用也有清楚的列表,過敏的部分也有專章說明,(雖然對我來說不太夠,但在副食品書中已經算是說明比較多了)。

各階段的建議食譜,包括食材和淮備方式,也都詳細的搭配圖文說明,連寶寶不舒服的時候,腹瀉或是便秘或是感冒,副食品應該如何調整等等,還有林林總總的其他內容,族繁不及備載,重點是整理的非常有系統,這是我最推薦的副食品工具書第一名!

接下來在我心中,算是第二名的,是第5本

這本書應該從寶寶還沒出生就派的上用場,因為有不少篇幅著墨在餵母奶和照顧初生兒可能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式,副食品的部分言簡意賅,都有抓到重點。

雖然在一歲以上還有炸地瓜球跟蝦子,這是讓我比較傻眼的部分= =

不過因為它很多問與答內容不錯,所以我覺得還是有參考價值。

食譜和第三本比起來比較少。

並列第三名的是第一本和第六本

這兩本都對副食品不同階段的練習方式和轉換的細節有清楚的說明,食譜也很豐富。

第七本內容也還不錯,不過不是全彩,看起來有點累^^"

第二本雖然有許多人推薦,推薦的主因在於不同季節食材的整理,不過對我來說,我覺得有機店買的到的「當地」食材,就是當季食材,這個部分應該不用特別翻書就可以知道。

在食譜方面,雖然有大量的不同階段食譜,但是我覺得菜單重複性比較高,另外過敏部分的管制,算是非常寬鬆。(還有一些我覺得有點奇怪的言論)

副食品淮備篇

吃副食品前一晚,睡前以米水比例1:10放入快鍋中大火烹煮,紅線起來之後轉小火煮5-10分鐘就熄火,讓它燜著。

隔天早上起床,米水已經變涼並且成為有點結塊的米糊了,再用攪拌器攪拌一番,就開始分裝,裝第一碗30cc待會吃,裝第二碗30cc冷藏隔天吃(隔天用電鍋加熱),再裝兩盒置冰盒冷凍起來。

這樣副食品的淮備就大功告成。

分裝之後還剩下兩碗,就進了小雨麻的五臟廟,口感真的是綿密得不得了。我想下次煮1/4杯米就可以了。

副食品的米水比例

參考自健康寶寶副食品全書,積木出版。

第一階段(5~6個月):米水1:10

第二階段(7~8個月):米水1:7

第三階段(9~11個月):米水1:5

第四階段(1歲~1歲3個月):米水1:2

副食品工具篇

1.百靈食物調理攪拌機(MR5550)

這一組攪拌器真的是超好用,有好幾種攪拌頭,可以碎冰、碎洋蔥、打蛋等等,

解決了我切洋蔥流淚的困擾,也不用讓副食品跟洋蔥攪拌頭混用,有12段速可以選擇,還有turbo,絞起來很碎、所需時間很短、聲音又小聲。

我還特地找了舊款,攪拌棒不鏽鋼的,西班牙製造(China Free)。有了這個,就不會想用又重又吵的Vita-Max 。

用攪拌棒攪副食品的最大好處,是在攪少量又濃稠的副食品時,不會黏到碗壁、杯壁、果汁機壁而損失掉原本就很少的副食品,就算黏上了,量亦比果汁機少了許多,也很容易用湯匙刮下。

2.德國WMF快鍋3L

剛開始吃副食品從「按」(臺語)開始,用快鍋來煮稀飯、「按」省時省瓦斯,不用花兩三個小時熬稀飯又怕燒焦。3L小容量更省時,煮副食品剛好。

3.IKEA餐椅

網路上寶爸、寶媽們狂推絕非浪的虛名,高腳椅(附安全帶)、桌面板、靠墊,總共才一千多大洋,雖然六個月大的小雨還不會坐,可是坐在上面吃副食品非常"好勢"(臺語),現在小雨拔麻吃飯時,也把小雨放在餐椅上看我們吃飯,她可以從頭到尾都乖乖坐著看我們吃,不吵不鬧,這應該表示她坐起來很舒服吧?!

4.圍兜

首先第一層布圍兜的部分,小雨幾乎都是接受恩典牌的。

第二層的反穿衣圍兜,是BabyBjorn的Eat&Play,

通常一件就可以搞定,可是若碰上連日的陰雨和很多的湯湯水水副食的話,衣袖的鬆緊帶就比較慢幹,剛開始都會幫小雨把衣袖反折,其實這樣也是就可以啦,不過龜毛的小雨麻硬是淮備了三套,可以早中晚各穿一套。>///<

再來,第三層的Aprica圍兜,用了五個多月之後,

發現背後的固定軟布帶子越來越黑,洗都洗不掉,不知道是不是發黴哪?

所以小雨麻又換了BabyBjorn的圍兜,它有一個立體口袋,承接湯湯水水比A牌圍兜更好,漏接率更低,而且相對於A牌脖子固定扣只有兩種鬆緊度,B牌的鬆緊度有更大的彈性。其他還用過這兩款比較便宜的替代品,可是太大件了,只好收到抽屜的深處。囧

最後,如果要省錢,可以用大人的舊T取代Eat&Play,B牌的防水圍兜或許換成上圖的這種,露天55元就買的到,可折迭,不過材質是PVC(瞭解PVC按此,小心塑化劑)、並且要有尺寸較大的心理淮備。

5.餐具、湯碗

小雨的盤子babybjorn的,餐盤與兩支湯匙一組裝,有哪些特色呢?

1.三葉造型,容易用湯匙挖取食物,不會讓食物在盤子裡轉。

2.可機洗。耐熱溫度90℃。

3.獲得了許多設計獎。

4.餐盤重心低,不易弄倒,底部的摩擦力大,不易滑動。

5.清洗時可以把餐盤拆成兩部分,清洗無死角。

小雨的湯匙也用了不少,由左而右依次是BabyBjorn、黃色小鴨、貝親學習湯匙。

(湯匙大合照獨漏貝親粉紅湯匙,因為她搬去小雨阿嬤家住魯XD)

最早用貝親粉紅色學習湯匙~這支用來吃液狀副食真的很好用,可是用到後來進入大量的固體食物階段後,就覺得這支湯匙太沒效率啦,小雨常常都只吃的到湯匙前半部,黃色學習湯匙又太小支,餵起來很慢,(所以貝親只要買粉紅色這一支就可以了,黃色、學習碗都可以不用買)

babybjorn湯匙又大了點,小雨的櫻桃小嘴總是張的不夠大,於是小雨麻去實體店面研究了一番,找出尺寸介於兩者之間的黃色小鴨湯匙,

終於,找到了現階段最合用的湯匙,小雨可以把一湯匙吃的乾乾淨淨,吃飯效率高上許多。

如果從頭開始,小雨麻會選擇只購買:

貝親粉紅色的學習湯匙(吃副食品初期)+黃色小鴨這支湯匙(開始吃全固體食物)。

6.小雨好物之水杯

在六個多月的第一次使用,就喝到水的大眼蛙,讓小雨跟小雨麻都很有信心,自然是一定要推薦的。

大眼蛙有很多款,請認明照片上這一款~神奇喝水杯(200CC),據說是最好用的。關於有些人提過的漏水問題,小雨麻發現:

一、當吸管彈性疲乏的時候,會漏,這時只要換吸管就好了,大眼蛙有單賣吸管可以替換;

二、水裝太滿,會漏,所以我都裝一半左右;

三、裝溫熱的水,會漏,所以儘量裝冷開水。

除了第一個原因之外,第二個原因跟第三個原因都是壓力的問題,有學過物理的應該都知道(誤XD)。大概在小雨一歲左右,開始會淮備一些湯湯水水飯後喝,不管是蔬菜高湯、糙米漿,還是最近的豆漿,總不好跟開水放在同一個大眼蛙肚子裡,所以又添購了大眼蛙的親戚~粉紅豬,以及練習以杯就口的貝親果凍莫哭杯(八個月以上可以使用)。

剛開始用莫哭杯的時候,小雨雖然會喝,可是除了不會用手控制杯子傾斜的角度之外(所以需要小雨麻幫忙拿),還有很傷腦筋的一點,就是小雨很愛倒拿,把裡面的湯湯水水倒出來,讓小雨麻頭腫的很大~囧rz

所以小雨麻都剛開始讓小雨練習用莫哭杯喝幾口之後,就倒到粉紅豬杯,讓小雨自己喝,小雨麻順便休息一下。這樣母女倆努力了一陣子(大約二十天),在這個禮拜有了很大的進展哪~小雨會主動拿著喝,而且不會倒出來玩了,她大概發現用莫哭杯比用粉紅豬杯來的過癮吧~XD

7、小雨好物之食物剪

食物剪排排站

外出食物剪大變身

由左而右依次是日本制的大食物剪、剪蔬果方便的GINO食物剪、剪肉消毒方便的手術剪&紗布剪。

記得過年時看到表姊拿了紗布剪當食物剪,於是小雨麻也去找來研究看看,順便買了手術剪,都是MIT,看看兩者相似度相當高,不過紗布剪比較鈍,手術剪比較鋒利,這樣的特性同樣反應在剪刀頭,因此一個是圓頭、一個是尖頭。

圓頭剪的好處是不怕碰到塑膠碗。紗布剪跟手術剪還有一個很棒的優點:可以整支丟到沸水消毒。因為小雨要吃肉了,這是讓小雨麻決定將紗\手剪兩兄弟入手的原因。現在小雨麻最常用的食物剪,

就是GINO+手術剪,這兩支。然後如果要剪大量的話,還是大剪好用,這時日本製剪刀就會派上用場。

最後放一張最近發現無印良品MUJI的夢幻逸品~全不鏽鋼製的食物剪(五百多元),這是我從找食物剪以來,第一次發現的全不鏽鋼食物剪,如果我還沒有買這一堆剪刀,大概就會入手這一支。

不過它也是有缺點,滿大支的,攜帶恐怕不太輕巧。

總而言之,如果選兩支,小雨麻推薦的是手術剪+GINO食物剪,如果只選一支的話,我認為是手術剪,只要一百元,還有大手的人比較不適合拿手術剪或紗布剪,因為手指會痛痛。

@小雨媽媽

【爸媽營】親子資料庫

本周更新專題

回復「英語」,看【英語教育專題】

回復「睡眠」,看【寶寶睡眠專題】

回復「親子遊」,看【親子旅行專題】

回復「樂高」,看【樂高教育專題】

回復「目錄」,查【親子資料庫】

關於爸媽營

爸媽營,是超過30萬爸媽訂閱的親子教育專業號。採用【專題制】,每日推薦一個深度專題。回復關鍵字,即可搜索超過500篇的【親子教育資料庫】。

我們與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專業研究人員長期合作。同時,是中國最大的自媒體聯盟WeMedia成員。

爸媽營的微信號:bamaying

相關焦點

  • 寶寶米糊10種做法,一看就會
    奶粉米糊材料:米糊、奶粉、水製作:1奶粉按照配方先衝泡好2米糊衝泡時調得稠一點3然後再把衝好的奶粉和米糊攪拌均勻放一分鐘即可>做法:1、蘋果洗乾淨切塊、去核2、可用蒸蛋器將蘋果蒸熟3、將蘋果研磨成泥4、衝泡好米粉5、將蘋果泥、米粉攪拌即可香蕉菜泥粥
  • 除了米糊,媽媽也要讓寶寶試試吃軟飯
    一場秋雨一場涼,秋天裡氣溫溫差大,孩子很容易生病,雖然大多數的媽媽都會給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保證孩子不會著涼,但是想讓孩子不生病,最主要的還是提升孩子的抵抗力。怎麼樣才能讓寶寶好好的吃輔食?什麼樣的輔食能夠勾起孩子的食慾呢?
  • 寶寶過早吃米糊壞處多 給寶寶添加米糊注意事項
    原標題:寶寶過早吃米糊壞處多 給寶寶添加米糊注意事項   有些家長認為米糊吃得飽,而且較稠,夜裡尿少。於是在嬰兒出生數天後就給小孩餵添米糊,這種做法正確麼?究竟寶寶多大能吃米糊?
  • 苦勞作大半天,寶寶不愛吃飯怎麼辦?上轉轉取經啊
    有了寶寶後,媽媽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醫生說一周歲的寶寶最好不要吃太油的、太鹽的、太甜的,總之有點味的都不讓吃。輔食做來做去不是清蒸,就是水煮,淡而無味,寶寶不愛吃,媽媽怎麼辦?突然想起來生娃時加了好多群,裡面有很多寶媽,於是小雲就在群裡求教,好多媽媽都給她推薦轉轉APP,裡面有專門教你怎麼做輔食的書籍,做輔食的工具比如破壁機、料理機、輔食機,還有適合寶寶吃的食物比如米粉、醬油、肉鬆等等,應有盡有!
  • 營養又美味 嬰兒輔食米糊製作方法 七個月寶寶輔食食譜
    七個月寶寶輔食營養米糊的做法七個月的寶寶,輔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營養又美味的混合輔食因為搭配合理,營養均衡,媽媽愛嘗試,寶貝能接受。米糊的話一天最多一次,等寶寶適應了一種口味後再嘗試其他口味,不要頻繁的更換輔食種類。當然了,新的輔食添加前的過敏測試媽媽們可千萬不要忽視了。
  • 500道寶寶輔食米糊做法大全,看完你就知道寶寶該吃什麼了
    寶寶添加輔食後,媽媽們最關注的就是寶寶的營養了,今天小優就先給大家分享六款寶寶營養米糊做法,經常換著吃,能夠補足寶寶各種營養。對於寶寶的輔食做法,相信很多媽媽都發愁過,小優這裡還給大家整理了一套食譜,包含了500道寶寶個營養輔食,媽媽照著做,以後再也不發愁
  • 每個寶寶都愛的南瓜米糊,養胃助消化
    今天為媽媽們推薦一款適合初添加輔食寶寶的米糊——南瓜米糊,做法簡單,舉一反三,甜甜糯糯的,學起來哦~ 『視頻』 (不方便看視頻的媽媽,請往下看,有圖文版解說哦)
  • 面對米糊寶寶都厭倦了?因為你沒有變著這些花樣給他吃!
    米糊是很多寶寶的主食,以前小編還以為做個米糊有啥難,不就是水加米粉攪拌攪拌,就可以吃了。後來看到各位媽媽們為寶寶做的米糊,才知道,原來米糊的做法多著呢!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幾款營養滿滿的米糊做法,媽媽們趕緊學起來~【胡蘿蔔米糊】原料:胡蘿蔔、小米米糊做法:1.胡蘿蔔洗淨,削皮、切薄片;2.
  • 營養米糊之胡蘿蔔泥米糊的做法
    胡蘿蔔富含 β-胡蘿蔔素,能促進寶寶的視力發育,預防夜盲症。打成泥和米糊混合後,口感香甜,可以刺激寶寶的食慾,媽媽們千萬別錯過哦。除了胡蘿蔔,南瓜、紅薯也是同樣的做法,這些食材帶有天然的甜味,適合寶寶。2. 每添加一樣新食材應當連續吃 2~3 天,觀察寶寶是否有疹子、腹瀉等不舒服的表現。如果沒有,就可以繼續添加新食材。
  • 餵養案例分析——9個月寶寶不吃麵條、疙瘩、換回米糊也不吃
    首先來梳理一遍信息:寶寶目前9個月大。已經添加的食材有米糊(不知是大米糊還是米粉)、油菜、牛肉、蛋黃。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每次吃完蛋黃晚上睡不安穩。現在給面片不吃,換回米糊也不吃。沒有寶寶吃飯的視頻,不知目前寶寶的就餐環境、家長的餵養習慣如何,僅從目前獲取的信息結合工作經驗來粗略分析。媽媽首先要明白,目前寶寶的輔食進度相較於同月齡寶寶是落後的。
  • 寶媽自製胡蘿蔔米糊,健康營養,好吃易做!六個月大的寶寶超愛吃
    家裡的小寶寶終於六個月大了,她們都說寶寶六個月之後可以添加輔食了,所以最近一直在家學習做輔食。剛開始不怎麼會做,做出來的輔食寶寶都不愛吃,每次放到寶寶嘴邊,寶寶都一臉嫌棄的樣子。沒辦法,為了打開寶寶的營養新世界,讓寶寶可以吃上一頓真正的飯,我沒事鑽進廚房摸索著做輔食。後來看到網上說用胡蘿蔔做輔食對寶寶比較好,所以特意去超市買了幾根胡蘿蔔,給孩子做了一頓胡蘿蔔米糊,結果寶寶吃得可開心了。
  • 米糊這麼做,哪個寶寶能拒絕?
    昨天小心肝看後臺有媽媽留言說「給寶寶做了米糊吃,可能沒什麼味道,寶寶不愛吃?那今天小心肝就來推薦一道專門解決「米糊沒味道」的輔食——藍莓山藥奶糊。從名字上呢,我們能看出所需要的食材有,藍莓、山藥、寶寶喝的奶粉和米糊,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寶寶的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藍莓含有花青素,可幫助保護寶寶的眼睛、增強免疫力,藍莓比較酸,做出的米糊可能酸味會比較濃,寶寶如果不能接受,可以減少藍莓的量,適當的加一些去皮的蘋果塊。
  • 寶寶輔食,香蕉米糊
    香蕉米糊香蕉米糊營養價值:香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容易消化,適合在寶寶輔食第一階段添加用料:香蕉半根、米粉4勺(米粉勺、可酌量加減)做法:1、香蕉切斷,搗成泥2、加入4勺米粉到香蕉泥中3、加熱水並攪拌
  • 8個月寶寶吃什麼?蛋黃米糊,補鐵益智,零基礎媽媽也會做
    寶寶輔食:蛋黃米糊參考月齡:8個月以上作為媽媽,總想把最好的都給寶寶,吃喝拉撒睡,樣樣都不敢馬虎。就說熬粥這個事情,看似很普通平常,但是卻蘊含著大營養。因為粥是寶寶每日都會添加的輔食,所以,我在食材的選擇上會格外上心,不能將就。為了讓寶寶喝到更加營養的米糊,今天選用了寶寶專用的胚芽米,一顆小小的胚芽保留著米粒中66%的營養,所以,一顆胚芽米的營養價值是普通大米的10倍呢。小寶寶飯量小,所以媽媽們要更加注重輔食的「質量」。吃同樣的飯菜,當然是攝取的營養越多越好了!
  • 6-7月齡寶寶輔食泥做法!新手媽媽收好啦
    寶寶6月開始添加輔食,很多新手媽媽不知道做什麼輔食給寶寶吃,今天跟各位新手媽媽分享下寶寶6-7月齡初期輔食泥的添加和製作方法,建議媽媽們收好哦!
  • 乾貨實測分享|全母乳媽媽超下奶方子,簡單不胖人!
    新晉媽媽都會希望給最好的東西給自己的寶寶,口糧絕對是一大難題 。奶粉的質量、營養配方等等都是新手爸媽最頭疼的事情之一了。母乳是公認為對寶寶最健康的口糧。在月子裡,我經歷了奶水不夠的悲催經歷最記得月子裡的一個晚上,孩子餓的稀裡譁啦,他已經太餓了,不願意親喂,因為太懶了,不想用力吸,我忍著不開備著的那罐奶粉,用吸奶器泵著,艱難的10毫升10毫升的泵出來,馬上給月嫂瓶餵給寶寶。如今孩子4個月了,純母乳餵養,體重已經達到15斤,這是令我感到欣慰的。
  • 4種寶寶輔食米糊,換著花樣來,一臺豆漿機就可以搞定
    媽媽們對於寶寶添加輔食總有各種各樣的疑惑,寶寶多大開始輔食會比較好?4個月還是6個月?寶寶多久可以吃肉吃魚?一天吃多少最好?這些都是媽媽最關注的問題,開始研究各種菜譜,做功課。輔食初期:基本上寶寶在出生後6個月輔食最好,初期最好從沒有味道的米糊開始,這樣孩子能更好的適應主食的味道,以防偏食。
  • 7種米糊的做法,營養健康,寶寶早餐不用愁!
    它的做法也非常簡單,只要有原料和豆漿機就好啦!一、【黑米紅豆核桃米糊——補氣血、增強記憶力】做法:1、先將南瓜洗淨去皮,然後切成小塊,小米洗淨。南瓜最好用嫩南瓜,做出來的米餬口感才好。2、將切好的南瓜,洗淨的小米放入豆漿機中,再將20粒枸杞子洗乾淨放入裡面。
  • 菰米南瓜米糊——美味可口適合做給寶寶吃!
    用料主料菰米40克大米30克南瓜100克輔料細砂糖1湯匙清水適量菰米南瓜米糊的做法1.菰米提前用清水泡一晚上。2.南瓜去皮切成丁,大米提前泡一晚3.將泡過的菰米放入豆漿機內4.再加入南瓜丁5.然後加入泡過的大米6.再加入適量的清水7.啟動豆漿機的米潤功能8.20分鐘後米糊已經煮熟,放入適量細砂糖調味即可飲用南瓜中含有豐富的鋅元素,是腎上腺素所需營養,對於腎虛人群可以常吃些南瓜,對腎有修復的作用,甜絲絲的南瓜糊,做個可愛的造型,吃起來美味可口。
  • 小米南瓜米糊的做法
    秋天來了,天氣漸涼,早上來一杯熱乎乎的米糊,溫暖養胃營養豐富。9月新的小米上市,與南瓜打成米糊,甜甜的味道特別美By 銀元寶 【豆果美食官方認證達人】用料南瓜 150g小米 50克水 1000克鹽 適量做法步驟1、南瓜去皮切小塊2、小米用水淘一遍3、把小米、南瓜放入豆漿機中4、加入不超過水份限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