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聽到一個女孩15歲就以657分的高分考上清華,你的第一反應這女娃八成智商很高?或許會想,這女孩多半學習太好接連跳級,15歲就能考大學!
如果你也這樣想,只能說你猜對了前半段,沒猜中結局。這姑娘確實是在一年級直接跳級到三年,理由並非學習好,是因為老師投訴她是一個「差生」,坐不住板凳,寫作業還慢!
要放在咱們這些普羅大眾身上,第一反應肯定是把自己女兒教育一番,但這位爸爸卻直接讓女兒跳到三年級,可見這老爸的教育方法有多獨特。
這僅僅是他的教育高招之一,他的獨特教育方式,是一次次刷新我的教育觀,給我在家庭教育上不少啟發,接下來一起進入湖南女學霸李路珂的故事吧!
李璐珂爸爸的獨特教育
第一次跳級,李路珂爸爸的理由是,一年級對於孩子的要求太多,並不適合自己的女兒。上課要坐直、還不可以動,既然這麼不適合,不如直接去老師管得少的三年級。兩次上學,因為不適應學校生活,這位爸爸乾脆讓李路珂回家自學。高一的時候,李路珂化學只考了27分,爸爸的第一反應是哈哈大笑,並講到這是好事兒,一次考不好是激發潛力的契機,因為他了解自己的女兒是一個越挫越勇的孩子。
當然李爸爸光靠這種獨特是不足以培養出學霸女兒的,還要有教育理念。我在搜集李爸爸的教育講解的過程中,總結出了他教育理念中的2個重點。
一、早期教育很重要
李爸爸非常贊同兒童教育專家木村久一的觀點
教育開展得越早,兒童能力實現得越多;教育開展得越晚,兒童的能力實現得越少,所以兒童智力開發的關鍵,就是要抓住最佳時期。
秉持這一個教育理念,李路珂的早期教育開展的非常早,尤其是將「母語啟蒙」作為早期教育的重點。李爸爸認為,語文、閱讀是日後學好其他科目的基礎,所以積累很重要。
在這種理念下,李路珂在4歲時已經能自主閱讀,6歲時認識4000漢字,12歲已經能自由閱讀漢語、古代文學、科普書籍、一般的英語書籍。
李爸爸的母語啟蒙方式也很簡單,值得家長借鑑。通過講故事開始,李爸爸表示孩子都喜歡稀奇古怪的故事,故事能夠讓孩子識字、愛上書籍、養成閱讀習慣,是非常簡單又好用的方法。
二、不強迫孩子學習,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李爸爸表示從不強迫李路珂學習,只是盡力幫李路珂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只有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才能讓孩子真正的發自內心的去學習,獎勵懲罰都不可取。
這樣的觀點與研究內在動機的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L德西不謀而合,他提出了「自我決定論」,推翻了「獎勵是激勵行為的最佳方式」的觀念。
他認為外部獎勵、最後期限、強加的目標、外在的監督和評價都會損害內在動機,可想而知,為什麼我們每次在孩子的學習成績面前指手畫腳的樣子,成為他們學習最大的阻力。
想要讓孩子自主學習,父母要做的是什麼?激發內心動力,效仿李路珂的父母,幫孩子養成自主的學習習慣開始,這種學習習慣養成要在3年級之前。
這是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還處於朦朧期,自己還沒有明確的想法,此時父母說什麼他們還聽什麼,到了三年級孩子就開始變得叛逆、不聽話!
但也不建議生硬的講道理,通過故事暗示行為是教育界非常善用的一種方法。比如你想要孩子認真聽講就講一個不集中注意力的故事,讓孩子內心裡理解這件事,改變自己的行為。
在這方面獲得冰心文學獎、信誼圖書獎的作者陳夢敏就很有方法,他專門寫了一部童話,用奇特的故事,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獨立的品格。
這套童話書中包含了10大常見主題,做作業馬虎、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碰到困難想放棄、做事拖拉、不敢表達、做事冒失、喜歡找藉口、不懂分享、只會羨慕別人、盲目聽從別人的話。
用童話將行為教育相融合的方式,讓陳夢敏的作品受到孩子和家長的歡迎。他的故事可以當作親子共讀的睡前故事,也可以當作一二年級孩子的自主閱讀課外讀物。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去了解一下《歪歪兔獨立成長童話學會管自己》系列書籍!
講完李路珂的故事,我的腦子裡一直迴蕩著李爸爸的話,他認為李路珂的智商並非天才級別的,甚至智力不如一般孩子(我認為這是謙虛的說法)。但李爸爸試圖想要告訴家長,只要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就可以創造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