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公司12km,該騎自行車上班,還是電瓶車上班,還是開車上班?
上下班單程12公裡,已經算是比較遠的距離了,開車上班是最節省時間的途經,如果養車壓力大那麼就是自行車,不推薦電瓶車。
綜合考慮市區各種路口、擁堵等情況,即便是開車上班估計也得二十分鐘以上時間,我平時開車上下班,單程接近8公裡,至少要花費20分鐘,路口多、車輛多,平均速度在三四十公裡/小時。如果換做電瓶車,雖然體型小巧,穿梭於機動車之間,貌似要更加迅捷,但是12公裡的路程跑下來預計也不低於20分鐘甚至更長,更重要的是現在的機動車尾氣排放、大氣汙染越發嚴重,呼吸著尾氣、塵土趕路,結果就是全副武裝的出門,到單位滿頭灰塵,夏天熱、冬天冷,對身體長期沒有益處。而汽車無論多麼廉價,至少有外殼遮風擋雨,安全係數也比電瓶車高很多。
如果為了鍛鍊身體同時時間非常寬鬆的前提下,自行車是最佳出行方式,他不像電瓶車那樣身體僵硬的坐在車子上遭受風吹日曬,身體關節最怕這個,騎自行車至少始終保持肢體運動,不僅健身還可以預防受涼,唯一的弊端與電瓶車類似,需要口罩、頭套、手套等全副武裝出門。
最後聲明一點,開車上下班絕對不是為了面子,隨著汽車價格的平民化,早已不再是面子工程的象徵,經濟條件允許前提下,買一輛車已不僅僅是方便自己上下班的問題,關係到整個家庭成員日常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最佳方式應該是家裡有汽車,上下班騎自行車,汽車作為空餘時間代步之用。
12公裡。自行車,電瓶車,汽車。
1、十二公裡,不是個短距離。嚴寒酷暑,風裡來雨裡去,走得早回得晚,不是個小問題。
2、自行車。其實騎自行車挺好的,既鍛鍊身體,還不會受堵車之苦。只是,陽光暴曬,風霜撲面,如果是女士的話,會很損容顏。
3、電動車。其實我比較推薦電動車。畢竟速度在那裡,限速三十公裡的話,不到半個小時就跑攏了,人也不累。就算是曬太陽或淋雨,有雨披或擋雨棚,也還可以忍受。
4、汽車。汽車當然好。
可是,我很不認同你說的,「為了面子開車上班」。也許有人確實是為了繃面子,怎麼都要整個車來開。何必?如果你的經濟實力在那裡,你走路上班,別人會說你是在健身;如果你是為了面子買個車,別人會說你,「窮繃」!我們單位兩三千人,兩條腿的,兩個輪子的,四個輪子的,各種交通方式都有。大家並沒有覺得人家走路的和兩個輪子的,有多麼低端啊。我看到我的領導,開個幾萬塊的十年前的車,照樣穩如泰山;我的小年輕同事,開著BBA來上班,也沒有誰特別高看他們一眼。所以,最好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來決定你的交通方式,而不是為了面子。要是講面子的話,奧迪A3和A6,Q5和Q7,也有差距呢。
我家距離店裡距離14km我就是要面子的人,所以我開車上班。開車好有空調冬暖夏涼,而且下雨不怕淋。開車還能裝一裝,開個小寶馬來回二十塊錢的有錢。打死我都不騎電動車,風吹日曬雨淋的回來還弄一身土,進小區的時候門衛保安都懶的看你一眼。 開個小寶馬小區鄰居都對你另眼相看,所以我勸那些窮光蛋你要是沒錢買別墅,沒幾百萬買車你還是騎自行上下班的好。騎自行車可以說鍛鍊身體騎電動車真是窮。
這個人要是好要面子了 什麼事都做,比如自己沒車還非要買房子離工作地點很遠比12km。12km開車就被認為裝,還是說明你窮限制了你的想像,你跟不知道什麼叫有錢。給12km開車認為是裝的窮沙雕計算一下什麼是有錢。 假設一年賺50萬,那麼一個億就是你不吃不喝的情況下賺200年。你一年賺50萬那麼你平均沒個月最少是5萬。 你一個月5萬你開車上下班算是裝窮還是裝福,騎電車算是什麼,騎自行車真是鍛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