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表給了10個欄次填進項轉出,你會幾個?

2020-12-25 騰訊網

什麼叫進項稅額轉出?要搞清這個,我們還得從增值稅的原理說起。

我們知道,增值稅的原理是實際消費者最終負擔增值稅。

商品或服務從無到有,只有最終進入消費環節了,才是真正的停止了增值。比如,假定一批貨物經過ABCD......等若干環節最終進入消費者二哥手中,二哥自己用了不會再流轉增值了。超市銷售給二哥的價格為100元,其實最終只需要對這個100元徵收13%的增值稅即可,二哥一共支付113塊錢買這個東西,其中13就是上交國家的增值稅,而前面環節理論上是無需徵稅的,否則就重複徵收了。

但是我們幹財務工作的都清楚,我國的增值稅可不是這樣幹的。二哥買的這件商品從工廠出來,工廠賣給批發商會按照銷售價格交一次稅,批發商再賣給超市又會按銷售價格交一次稅,超市賣給二哥最後進入消費者手中再按售價交一次稅。

為什麼又要這樣做?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在實踐中很難判斷這個貨物是否還會繼續流轉,無法判斷該環節是不是真正的消費環節。所以乾脆就直接在每個環節都先徵稅,由購買方按照稅率繳納稅款,銷售方代收。

那這樣做肯定就違背增值稅的本質,出現了重複徵稅了,那如何避免重複徵收呢?

很簡單,如果每個環節的購買方實際上並未用於消費而是繼續生產流通,比如超市從批發商購進的是繼續用於銷售給消費者的,這就是繼續流通,那麼它從批發商購進來墊付的稅款,稅務局就給予「退還」。

怎麼退還?其實在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出臺之前,這種「退還」就是抵扣(購進抵扣法),就是從進一步流通足額繳納給國家的稅款中先行扣除,剩下還有結餘再繳納。比如超市銷售給二哥先按全額100*13%算稅,然後再把其從購進墊付的稅80*13%扣除(抵扣),最後就是100*13%-80*13%這個結果來交稅。

如果減下來是個負數,那留做後期再抵,這種「退還」實際沒有真金白銀的退給你。

所以,增值稅不重複納稅的前提就是保證這個連結的完整性,我如果有銷項,那麼進項也得允許我抵扣,這樣鏈條才完整。

但是二哥是個人消費者,那麼從超市買了產品後,作為購買方墊付了進項稅,最終消費環節鏈條中斷,我不會再銷售給下家了,所以我墊付的進項稅也不存在退還(也就是抵扣)。換個角度,如果企業是最終消費者,墊付的進項稅也不存在退還(抵扣)的問題。增值稅就沉澱在你企業成本中了,很典型的就是企業購進用於集體福利、個人消費、簡易計稅、免稅項目。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墊付的進項稅也不存在退還(抵扣)的問題,如果你之又抵扣了,那麼你就需要做進項稅轉出處理!進項稅轉出其實就是不退還(抵扣)你墊付的進項稅了。

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

這些也都是會體現在申報表的相應欄次的。以表學稅,這個辦法其實非常好,把表填好了,政策也就自然學會了。

01

14欄免稅項目用

免稅的項目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產品、銷售避孕藥品和用具等,國家會經常根據經濟情況發布一些新政策,比如最近關於疫情防控的免徵增值稅的優惠政策。

【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28號】明確上述優惠政策執行至2020年12月31日。

當然,你如果想了解自己的行業或者自己的應稅行為是否有免稅政策,可以直接看看減免稅代碼(大概有接近200種),這個裡面還是特別全的。

二哥稅稅念運輸公司,承運的貨物屬於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確定的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假設2020年8月份運費收入1000萬元,其中符合規定的免稅收入400萬元,當月取得加油費等專票的全部進項稅額60萬元。

那麼按規定用於免稅項目收入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和《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對於無法劃分的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按照免徵增值稅銷售額佔全部銷售額的比例計算轉出。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 當月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營業額合計÷當月全部銷售額、營業額合計 = 60×400÷1000 = 24(萬元)

這24萬就填寫到增值稅申報表附表2第14欄。

02

15欄用於集體福利、個人消費

2019年5月1日,一般納稅人二哥稅稅念公司購入廠房,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並認證抵扣,發票上註明金額1000萬元,增值稅稅額90萬元。

2020年5月1日,二哥稅稅念公司改變廠房用途,將其改造成了職工食堂。根據政策規定,用於集體福利項目不得抵扣進項稅額,應從當期進項稅額中轉出。

1、計算不動產淨值率,廠房折舊10年。

不動產淨值=1000-(1000÷10)=900

不動產淨值率=900÷1000=90%

2、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90×90%=81

這81萬就填寫到增值稅申報表附表2第15欄。

03

16欄用於非正常損失

二哥稅稅念公司2019年5月購進一篇器材用於銷售,公司做存貨核算,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列明的進項稅額1萬元,並於當月認證抵扣。2019年12月,公司進行存貨盤點,發現這批器材丟失,查明原因是由於管理不善造成被盜。

按規定,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以及相關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不得抵扣進項稅。

已抵扣進項稅額的購進貨物(不含固定資產)、勞務、服務,發生本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情形(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除外)的,應當將該進項稅額從當期進項稅額中扣減;無法確定該進項稅額的,按照當期實際成本計算應扣減的進項稅額。

那麼當初購進器材1萬的進項稅應該做轉出處理,填寫在16欄次。

04

17欄用於簡易計稅

二哥稅稅念建築公司2020年8月發生不可劃分用途的期間費用120萬元,對應進項稅額9萬元。

適用一般計稅方法的納稅人,兼營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而無法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按照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期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期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銷售額+免徵增值稅項目銷售額)÷當期全部銷售額

公司當月一般計稅銷售額100萬元,簡易計稅銷售額900萬元,8月應轉出金額9×(900÷1000)=8.1萬元。

這8.1萬應該填寫在17欄。

05

免抵退稅辦法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二哥稅稅念公司生產的消毒劑主要用於出口。2020年3月生產了10萬瓶消毒劑,其中2萬瓶內銷,價格為30元每瓶;8萬瓶於2020年3月16日出口到歐洲,出口貨物離岸價折合人民幣為25元每瓶。該消毒液生產成本為10元每瓶,相關進項稅額為60萬,均已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且勾選抵扣。

當期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折合率×(出口貨物適用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當期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25*8*(13%-6%)=14(萬元);

出口企業在單證收齊的月份,需要做免抵退的會計分錄。其中,徵退稅差額屬於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需要做進項稅額轉出,並在帳務處理上結轉為主營業務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14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4

這14萬就填寫在第18欄次。

06

19欄納稅檢查調減進項稅額

第19欄「納稅檢查調減進項稅額」:反映稅務、財政、審計部門檢查後而調減的進項稅額。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其實之前有個特別有意思的案例,也挺有爭議。

經調查,上述業務真實,取得的發票,除加蓋舊式專用章外,沒有其它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及實施辦法規定,發票專用章屬於發票的基本內容,是確定發票法律效力重要形式特徵。

發票專用章式樣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7號,新的「發票專用章自2011年2月1日起啟用,舊式發票專用章可以使用至2011年12月31日」的規定,以上69張發票均屬於「不符合規定的發票」。

根據國稅發[2008]40號文件「對於不符合規定的發票和其他憑證,包括虛假發票和非法代開發票,均不得用以稅前扣除、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規定,經請示哈爾濱市國稅局研究同意,冀東水泥黑龍江有限公司以上69張發票均不得用以稅前扣除、抵扣稅款限你企業於2014年9月30日前,作增值稅進項稅轉出,按規定開具紅字發票,重新取得符合規定的發票,方可抵扣增值稅進項稅和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這個案例進項稅轉出就應該填19欄次。

07

紅字專用發票信息表註明的進項稅額

第20欄「紅字專用發票信息表註明的進項稅額」:填寫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校驗通過的《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信息表》註明的在本期應轉出的進項稅額。

我們知道,如果購買方取得專用發票已經認證抵扣了,那麼出現銷售折讓、銷售退回、發票有誤的情況需要開具紅字發票,這個時候是由購買方在系統申請紅字發票信息表,然後系統自動會傳遞到銷售方開票系統,銷售方下載信息後即可開具紅字發票。

但是,有時候,銷售方並不會及時的去下載紅字信息表並及時開具出紅字,比如二哥作為購買方,比如2019年7月就申請了一張紅字信息表,上傳後系統裡顯示的是已接收,但是銷售方直到7月底還沒開具紅字發票。那麼8月申報期我需要進行進項稅轉出處理嗎?

答案是肯定的。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7號明確規定,購買方取得專用發票已用於申報抵扣的,購買方可在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以下簡稱「新系統」)中填開並上傳《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信息表》(以下簡稱《信息表》,詳見附件),在填開《信息表》時不填寫相對應的藍字專用發票信息,應暫依《信息表》所列增值稅稅額從當期進項稅額中轉出,待取得銷售方開具的紅字專用發票後,與《信息表》一併作為記帳憑證。

如果你不及時轉出,會出現什麼情況?

申報系統會自動比對抄報稅抄送的紅字信息表的增值稅額,如果和當期你填報的附表2第20欄不一致,就會無法申報。

二哥稅稅念公司2020年購進的貨物發生質量問題,經過和供應商協商,供應商同意折讓11.3萬,二哥稅稅念公司申請開具了紅字發票。

同時需要在申報表20欄填寫1.3萬進行轉出。

08

上期留抵稅額抵減欠稅

第21欄「上期留抵稅額抵減欠稅」:填寫本期經稅務機關同意,使用上期留抵稅額抵減欠稅的數額。

二哥稅稅念是一家商貿公司,做簡單的進銷業務,毛利率比較低,靠的是走量,出庫對外開發票結算,進項是直接從工廠取得。

由於毛利不高,公司的增值稅稅負也不高,每個月繳納的增值稅也比較平穩,公司每個月都會積極的測算當月進銷情況,積極跟進進貨和出貨情況,做好開票申報和進項發票的取得,每個月的增值稅稅金支出大概就在20萬左右浮動,具體如下圖。

註:實際不會是這麼標準的整數數據,這裡僅僅是為案例需要特別處理了。

每個月的增值稅分錄

期末: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20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20

次月實際繳納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20

貸:銀行存款 20

每個月由於及時取得專票,增值稅基本控制的和公司實際月度收入增減趨勢一致,增值稅對資金的佔用也控制的非常好,做到了對資金的最小程度佔用。

有一個月,公司稅務專員休假旅遊,工作就交接給了公司的出納幫忙處理,工作當然各個地方細節都交代了,但是由於本身單位出納對發票認證這個事情沒啥深刻的認識,加上月底較忙,就把認證發票的這個事情忘記了。

這下好了,由於當時還沒有實行勾選,沒有在月底結束之前掃描認證的發票就沒法放到當月抵扣,這下就出現一個嚴重的後果,企業要交一大筆稅金。

如下圖,3月份忘記認證,導致3月進項稅為0,一申報直接要繳納600萬稅金,而正常情況下公司全年只需要繳納240萬,對於一個月商貿公司,以走量生存的公司,這個600萬的稅金是墊不起的,直接可以導致資金鍊斷裂。

而與此同時呢,公司後期一直留抵,到年底還能留抵400萬,大量流動資金因為增值稅原因被佔用。

如果增值稅是按年計算,那麼公司的這種情況就不復存在的,全年銷項合計減去進項即可,但是我們都知道一般納稅人增值稅基本是按月計算申報。

每個月算當月的進銷項,銷項大交稅 ,進項大留以後月份繼續抵,所有正常情況下就只有先交稅,後面產生大量留抵。

那麼能不能用後面的留抵來抵前面產生的增值稅呢?如果可以,那問題同樣也就解決了。

其實也是有這個政策的,但是一般情況下這個政策稅務局不會輕易給納稅人用。

那就是留抵抵減欠稅的一個政策。

最終,這個朋友也通過和稅務局的溝通取得了稅務局的理解,通過這個政策解決了難題。

具體操作就是稅務局出了了一個《增值稅進項留抵抵減增值稅欠稅通知書》,企業在次月申報時候進行了抵減。

這裡公司4月底累計欠稅600萬,期末進項留抵560萬,根據稅務局出具的通知書,抵減欠稅560萬

而在帳面上,增值稅相關科目就是這樣體現的。

3月形成欠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600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600

4月抵減按文件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60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560

處理完後的應交增值稅科目

未交增值稅科目

其實抵減分錄這塊二哥覺得用進項稅轉出更好,直接紅字進項稅科目會讓申報表進項稅和會計科目發生形成差額,而且本身抵減這塊在實際申報時候也是通過進項稅轉出欄目來實現的。

09

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

留抵退稅有三種政策。

二哥稅稅念公司2019年3月底存量留抵50萬元,4月-9月的留抵稅額分別為60、55、80、70、90和100萬元。

4月-9月全部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由於納稅人連續6個月都有增量留抵稅額,且9月增量留抵稅額為50萬元。

如果該企業也同時滿足其他四項退稅條件,則在10月份納稅申報期時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留抵稅額30萬元(50*100%*60%)。如果該企業10月收到了30萬元退稅款。

在實際取得留抵退稅款時,做如下處理:

借:銀行存款 30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00000

納稅人應在收到稅務機關準予留抵退稅的《稅務事項通知書》當期,以稅務機關核准的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衝減期末留抵稅額,並在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時,相應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第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

10、其他應作進項稅額轉出的情形

這個簡單,排不上號的都往裡面扔就行了。

比如,發票實行勾選之前,很多同志把發票拿去認證後,由於銷售方當月可以在數據電文中作廢發票,有時候銷售方是一個新手,不小心作廢了也沒通知購買方,購買方認證後直接申報抵扣了。

結果著,發票後面一稽核,就出問題了,這種情況,一般購買方就需要進行進項稅額轉出。

這個時候填哪裡?就填這個其他裡面。

當然,發票勾選後這種情況基本很少見了,為什麼呢?因為銷售方的電文數據都是實時上傳同步的,基本上你如果作廢了這筆發票,購買方登錄平臺他就勾選不了這張發票了。所以也就極大程度了避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好了,進項轉出欄次,你get了嗎?有些欄次比如留抵抵欠稅我們平時可能很少遇到,大家當了解一下。

感謝您抽出· 來閱讀此文

我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進項稅額轉出?申報表這樣填!
    進項稅額轉出」這一詞彙,對於每個財務工作者來說並不陌生。經常有小夥伴來諮詢,進項稅額轉出,申報表要填哪裡,怎麼填?今天,小編就通過幾個案例,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填表說明進項稅額轉出的填列於《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第13至23欄「二、進項稅額轉出額」各欄:分別反映納稅人已經抵扣但按規定應在本期轉出的進項稅額明細情況
  • 5月新版增值稅申報表怎麼填?(附新申報表變化圖)
    此前按照上述規定尚未抵扣完畢的待抵扣進項稅額,可自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起一次性從銷項稅額中抵扣。舉個慄子企業2019年3月所屬期申報完成後,由於尚有不滿13個月的不動產進項稅額10萬元,其3月所屬期的附列資料(五)《不動產分期抵扣計算表》中第6列「期末待抵扣不動產進項稅額」結餘為10萬元。如下圖所示
  • 一文說清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的「其他」項!
    不管你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你在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我們的申報表中有一些其他項,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他們,因為我們很多內容基本還是能對號入座,那麼這些申報表中的其他項到底平時都
  • 納稅申報切勿忽視申報表中的「其他」
    根據規定計算的進項稅額分別為高速公路進項=20,000÷(1+3%)×3%=582.52元,二級公路通行費進項=10,000÷(1+5%)×5%=476.19元,上述金額均填報《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第4欄「其他扣稅憑證」、第8欄「其他」。
  • 會計-發生退貨何時將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9月份發現質量問題要求退貨,9月份在系統中填開並上傳《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信息表》,稅務機關已審核通過,但是當月未取得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請問我公司應何時將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大成方略:《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紅字增值稅發票開具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7號)第一條第(一)項規定,購買方取得專用發票已用於申報抵扣的,購買方可在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中填開並上傳《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信息表》(以下簡稱《信息表》),在填開《信息表》時不填寫相對應的藍字專用發票信息,應暫依《信息表》
  • 【視頻教學】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填寫指引
    ②徵退稅率之差轉出的進項稅額填寫:  生產企業應根據免抵退稅正式申報的出口銷售額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並填報在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第18欄「免抵退稅辦法出口貨物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第25欄「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匯總表第25欄與附表二第18欄數值需相同,不得有差異。
  • 一般納稅人申報增值稅的詳細流程
    你得會計算增值稅!會計算你才知道你填寫進去後得出的稅到底對不對。你得知道申報表的各項數據都是從哪裡來的?怎麼收集和統計這些數據?雖然現在都是信息集成,申報表都是自動提取你的開票、抵扣數據,但是你還是需要知道這些數據的來龍去脈,否則一有變化,你就會抓瞎。
  • 案例| 申報免稅收入,勿忘進項稅額轉出!
    該企業2016年自行申報收入總額為3996萬元,其中自行申報增值稅免稅收入829萬元,期末留抵稅額98萬元,繳納增值稅0元,繳納企業所得稅64萬元;2017年自行申報收入總額為3879萬元,其中自行申報增值稅免稅收入775萬元,期末留抵稅額154萬元,繳納增值稅0元,繳納企業所得稅58萬元。
  • 手把手教您填新增值稅申報表
    納稅人申報適用17%、11%的原增值稅稅率應稅項目時,按照國家稅務總局2018年第17號公告的要求,根據申報表調整前後的對應關係,分別填寫至《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一)》(本期銷售情況明細)中對應欄次中。
  • 增值稅申報的通關秘籍:表間校驗關係
    第1列第3欄和第4欄之和等於附表一第11列第5欄;其他行次的第1列根據銷項數據自動生成的,無需手工填寫。需要注意:第4行「6%稅率的金融商品轉讓項目」「期初餘額」年初首期填報時應填「0」。2、涉及差額扣除的情況:跟附表一扣除一致。
  • 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的幾種情況
    我國增值稅實行進項稅額抵扣制度,但在一些特定情況下,納稅人已經抵扣的進項稅額必須轉出。目前進項稅額的轉出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納稅人購進的貨物及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2)納稅人購進的貨物或應稅勞務改變用途,如用於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或集體福利與個人消費等。
  • 醫藥公司未按規定轉出進項稅額偷稅案
    在對該企業進行檢查時,採用順查法,全面細緻地檢查企業原始憑證、記帳憑證和銷售發票,並主要對以下帳戶進行檢查:  (1)核對「商品銷售收入」總帳與明細帳,納稅申報表與會計報表。  (2)重點檢查「其他應付款」帳戶、「應收帳款」帳戶、「銀行存款」帳戶,全面核對記帳憑證。
  • 8月起,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應該這樣填寫!
    一、增值稅申報表表單變動情況   (一)《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一)》(本期銷售情況明細)中的「11%稅率」欄次調整為兩欄,分別為「4a欄次11%稅率的貨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勞務 (二)《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中的第8欄「其他」欄次調整為兩欄,分別為「8a行加計扣除農產品進項稅額」和「8b行其他」。
  • 增值稅納稅申報表調整優化!一篇文章告訴你改哪兒了
    二是將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以下簡稱《附列資料(二)》)中的第10欄項目名稱調整為「(四)本期用於抵扣的旅客運輸服務扣稅憑證」;第12欄「當期申報抵扣進項稅額合計」計算公式調整為「12=1+4+11」。
  • 實務|增值稅申報表填報這5個問題,你掌握了嗎?
    012019年5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進行增值稅申報時需要填列哪些表?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增值稅納稅申報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15號)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進行增值稅申報時應填列:《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一)》《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三)》《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四)》《增值稅減免稅申報明細表
  • 一眼看透新增值稅申報!儘快學習不然沒辦法申報!
    為什麼還要填寫到8b?不直接光填10欄就行了嗎?其實和不動產抵扣填寫9欄一樣。這裡的第10欄也是一個本期統計數據,不參與到抵扣計算中去,所以我們在抵扣不動產和購進的旅客服務都需要根據取得的相應扣除憑證填寫到其他相應欄次去。這裡取得是鐵路票,填寫到8b其他去就行了。第8b欄「其他」:反映按規定本期可以申報抵扣的其他扣稅憑證情況。如果取得是專票,那就填寫到第1、2、35欄次去即可。
  • 6月起增值稅申報表得這麼填
    2018年4月19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增值稅納稅申報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17號),明確了新的申報表。本期增值稅改革「說明書」小蝸牛就和大家詳細說說這次申報表調整的5個變化要點。
  • 本期抵扣進項稅額結構明細表的填寫規則
    《本期抵扣進項稅額結構明細表》填寫說明:1、"稅款所屬時間"、"納稅人名稱"的填寫根據實際稅款所屬期間、企業營業執照名稱.2、第1欄"合計"按表中所列公式計算填寫.本欄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以下簡稱《附列資料(二)》)相關欄次勾稽關係如下:本欄"稅額"列=《附列資料(二)》第12欄"稅額"列-《附列資料(二)》第10欄"稅額"列-《附列資料(二)》第11欄"稅額"列.
  • 進項稅額明細表根據什麼填?填錯麻煩不斷
    進項稅和銷項稅因為可以抵扣,經常被提及到,其實了解清楚了相關的內容,這個問題並不是很複雜,根據什麼填這個問題,細閱讀下文中,希望能夠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發.年初未抵扣數項目,反映企業年初尚未抵扣的增值稅.本項目以"-"號填列.
  • 未按取得通知單當月做進項稅額轉出會受處罰嗎?
    問:對取得的紅字發票,已經按照90天的期限作為銷項負數分月衝減當月進項稅額,沒有在取得通知單當月做進項稅額轉出,稅務局會怎麼處理?  答:根據《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法規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法規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