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不止是情懷

2021-01-15 茗嘴

柴燒的出現,像是受到了某種哲學和宗教的啟示,其最接近的一是道家,一是禪宗,兩者都崇尚自然,且強調「心識」。

柴燒從傳統柴窯脫胎而來,將傳統柴窯中人為塑造的完美打破,從而使得器物的誕生更加接近自然之物,一如還原山石泥土的本色,窯火如同自然界的風雨雷電,將千年的幻化化作一瞬。

道家講「玄之又玄」,禪宗講「宇宙之心」,延伸到審美,恐怕也只有柴燒最接近了。所謂玄之又玄,即是不可言說,禪宗的第三層諦義也即是不可言說之境。在觀賞柴燒器的時候,何嘗不是如此呢!說到底不是不可言說,而是無法涵盡,既然言不達意,不如用心體悟。

常聽人說,柴燒是一種情懷。什麼是情懷呢?念念不忘而迴響就是情懷吧;鍾情於斯而終不可斷念就是情懷吧;知難而進,知不可為而為之就是情懷吧。念念不忘的,始終鍾情的,知難而上的不就是我們的心嗎?

我們常說欣賞柴燒,即是欣賞它的自然美,可是這自然美終究是歷經幾十道工序數十個小時而人為創造的,它終不是道家的「無」和禪宗的「空」,我們欣賞自然美的「實相」,卻常常忽略了它「幻象」的美。

那製作、體驗、欣賞又何嘗不是由心出發呢,由心出發就是在感受幻象的美了吧。柴燒在還原自然之美的同時提供了無限的想像,那些心中有形的山水、無垠的宇宙、動人的流變,感懷的情愫,又豈是情懷二字可以涵蓋的。

柴房製作柴燒茶器,始於情懷,鍾情於審美,於其中的哲學和宗教意味而在器、形之外找到精神的歸宿。在有形和無形,「實相」和「幻象」之間,用「心」尋求自然美的重塑之道。

每一個柴燒器物,都歷經時間的磨練,從泥到瓷,經水火幻化,在1320°高溫的熔煉下終於鍛鍊成器。1320°,是柴房柴燒「成器」的臨界點。是頓悟?是漸悟!不可言說。

柴房 精選產品

圖文原創於柴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柴燒,不只是情懷
    如果說柴燒是復古的情懷,那一定是不了解。作為中國陶瓷最古老的燒制方法,很長一段時間,柴窯燒制一直是陶瓷燒制的主要方式。/ 溯源 /中國的制瓷史已經有數千年,柴燒是一種古老的燒制方法。可以說凡是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都可稱之為柴燒,作品可分上釉(底釉)與不上釉(自然釉)兩大類,如宋朝天目碗及青瓷釉,都是上釉的,日本的備前燒是不上釉的(取其自然落灰效果)。
  • 建水紫陶柴燒是我不變的情懷
    無釉裸燒綻放流光溢彩的建水紫陶柴燒柴燒講究的是一土、二火、三窯技,柴燒茶具古樸的意境、粗礦的質感、偶然的火焗效果,增添了幾分禪意和韻味,建水紫陶裸燒色澤豐富、肌理多變、層次疊加、寓意深遠,無釉裸燒同樣能綻放流光溢彩。
  • 《柴燒之美》徐五一
    柴燒陶當繪畫之美有了多種體驗後,柴燒應是個人藝術之旅的延伸。數十年前己用磚窯燒出過百餘件泥土物品,那種勞作後成功的喜悅歷歷在目,值得再去體驗泥土與烈火相融的壯觀場景,感悟那獨有的韻味和意境,脫俗而靈動的特質……。柴燒應屬小眾範疇,曾流行著非大師,不柴燒的說去,反映著人們對於柴燒技藝的敬畏和與生俱來的難度,目前國內外能燒出精品的人屈指可數…。
  • 柴燒| 建水紫陶柴燒與建水白陶柴燒的區別
    有很多柴燒愛好者問我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紫陶白陶柴燒有什麼不同,如何區分?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白陶柴燒到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首先泥料的配方,第二燒結的溫度,第三釉色和肌理的變化。建水紫陶柴燒建水紫陶柴燒和建水白陶柴燒泥料配方的不同點:建水紫陶柴燒泥料採自建水五彩山境內:由白泥漿土、青土、黃土
  • 柴燒,柴燒,龍窯柴燒!!!
    別問過有多苦,但看我面對失敗時的笑容別問我有多累,但看我忙碌的身影別問我有多難,但看我落寞時仰望蒼天的淚眼別問我要不要繼續,但聽我說下一窯要怎麼燒鏖戰到天亮柴燒,特別是龍窯柴燒,雖然還有,但用來燒的很少了,能經常燒的就更少了。
  • 柴燒|柴燒窯建造基礎材料
    柴燒前提條件是必須要一座屬於自己的柴燒窯,一座好的柴燒窯對今後的柴燒工作會非常重要。今天就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建造柴燒窯主要的一些耐高溫材料。陳朝超柴燒建造高溫柴燒窯一般需要準備以下幾種耐高溫材料:硬質耐火磚、隔熱磚、高溫耐火棉、高溫水泥及耐高溫砂漿。
  • 柴燒|柴燒壺入門知識解答
    柴燒愛好者接觸到柴燒茶具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今天給大家總結了幾個比較常見的問題,做出針對性的解答,以供柴燒愛好者參考。陳朝超柴燒同樣和不同的泥料,柴燒茶具顏色、釉色、肌理為什麼差異那麼大?玩柴燒的有年齡界限嗎?
  • 瓷都德化陳娉婷柴燒藝術作品賞析
    陳娉婷柴燒茶壺作品系列:圖:陳娉婷柴燒作品《蘭韻》圖:陳娉婷柴燒作品《靜》圖:陳娉婷柴燒作品《月上樹梢》圖:陳娉婷柴燒作品《印記》視之則形也陳娉婷柴燒茶杯組合作品系列:圖:陳娉婷柴燒作品《霞滿天》圖:陳娉婷柴燒作品《天池》圖:陳娉婷柴燒作品《倒影》圖:陳娉婷柴燒作品《太極之始》
  • 李有興——龍窯柴燒的匠人心
    也正是點滴的平凡孕育了不凡,在建陽這片土地上,我們有幸得遇這樣一位勤勉與信念皆具的建盞工藝師,他的名字叫李有興,他為我們講述了對建盞的別樣情懷……由電窯走向龍窯,從電燒走向柴燒,他知道,這期間要付出很多辛苦的嘗試和潛心的研究,這或許就是燒盞人鍾情復古卻難以言表的理由吧。都說龍窯柴燒是向天祈求的偶然之美,把追逐不可預知的美妙體現到了極致,李師傅正是在自己的龍窯柴燒中找尋著這樣一種土與火的天然聯結,將自然的極簡元素融入到作品中,燒出來非凡並深刻的美……
  • 何為柴燒?柴燒建盞有何難度?傳統柴燒和電燒、氣燒有什麼區別?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柴燒建盞的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此,同樣燒成難度的體現也在於此。任意選擇一個柴燒盞,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即便是同一窯內的建盞,釉色斑紋的變化都有可能天差地別。何為柴燒?柴燒是一種古老的燒制方法,最重要的燃料就是木材,燒制瓷器時把木灰與火分開,避免直接接觸,使釉色外觀一致。土胎、火候和木灰的交融,是形成柴燒盞體表色澤的最重要因素。燒制過程中產生的火痕,自然也就成為人工難以達成的美妙紋路。柴燒建盞有何難度?
  • 柴燒茶具 | 柴燒壺都有哪些功效呢?
    常常有壺友會問,柴燒茶具、柴燒壺在泡茶的時候跟其它茶具有什麼區別,有什麼不一樣的功效?今天整理一番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柴燒對健康、對泡茶有哪些益處?陳朝超柴燒柴燒茶具 | 柴燒壺都有哪些功效呢?雙氣孔透氣,透氣性好:柴燒茶具、柴燒壺陶氣孔是屬於張揚打開狀態,陶性被完全釋放出來,具有雙氣孔透氣特性,有較高的透氣性,對發酵類茶葉(例如普洱茶、黑茶等)使用上有較為柔和順口的特色,這個是柴燒茶具其自然的透氣性與顆粒起到了相應的作用
  • 柴燒美,薪柴之上鳳凰舞
    我見過一次柴燒出爐,那是一個初秋的傍晚,在景德鎮三寶村的山裡,橫貫在山腳的龍窯蜿蜒而上,據說通紅的焰火已經燒了三天三夜。龍窯邊上的屋子裡聚集著一群人,有人伸長了脖子踮著腳尖張望,有人雙手緊握神情略顯嚴肅,他們在等待的數天裡,時而想像窯火一熄便能飛出一爐鳳凰,時而又覺得會是一地雞毛的灰燼,所有人的心情都隨著龍窯的火起伏著。忽然,人群裡爆發出一聲驚呼──作品出爐了!
  • 6個柴燒關鍵詞,懂了你就是柴燒達人!
    > 近些年,隨著人們的審美開始向簡單古樸的方向轉變,一種不裝匣缽的無釉柴燒逐漸流行了起來 無釉柴燒的豐富多彩帶給了人們無數的想像,以致越來越多的陶藝愛好者去了解無釉柴燒的製作,同時開始實用和收藏這種柴燒作品,然而柴燒的表現形式較多,普通無基礎的愛好者們一時難以分辨。 下面我們就為你準備好了6個關鍵詞,幫你快速的從一名小白直接晉級為柴燒達人!
  • 電、汽窯素燒陶坯定型再拿去柴燒屬於偽柴燒嗎?
    現代隨著內地柴燒的興起,市場上的柴燒茶具琳琅滿目,喜歡柴燒茶具的壺友也越來越多,也有很多問題困擾著初識柴燒的壺友們,網上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用電、汽窯素燒坯定型,再拿去柴燒是屬於偽柴燒,而且必須上底釉,事實真像網上流傳的這樣嗎?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和分享一下這個問題。
  • 建水紫陶刻填柴燒壺,玩的到底是什麼?
    建水紫陶、建水紫陶柴燒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壺友開始關注,也有一些柴燒愛好者比較迷茫,建水紫陶柴燒為什麼大熱?買建水紫陶柴燒壺玩的是什麼?陳朝超柴燒而建水紫陶柴燒,紫陶刻填柴燒壺玩的是什麼呢?陳朝超柴燒玩歷史 滇南鄒魯千年古城,文獻名邦悠悠歲月,有一份情懷值得玩味。
  • 柴燒窯
    南投市中山公園的迷你「柴燒窯」去年底舉行「開窯」儀式,百餘件南投市陶藝界人士的處女作品出爐,大夥像挖到寶礦一樣喜悅。「南投陶」終能薪火相傳,一代接一代,像是一場「陶藝」總體營造,創造新的文化契機。 九二一大地震以後,南投市大部份私人「蛇窯」被震毀殆盡,市長李朝卿為傳承文化,決定在中山公園建造一座傳統「柴燒窯」,慶祝南投升格縣轄市廿周年。
  • 柴燒的真正意義是哪些?
    柴燒的真正意義是哪些?汽窯、電窯燒制時添加木屑或松木油使得陶坯表面形成類似柴燒的基本紋理算是真正柴燒嗎?當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柴燒陶瓷製品,伴隨而來的也是有著不同的反響和問題出現。陳朝超柴燒前些時間有一位柴燒愛好者和我一起討論了一個關於柴燒工藝的問題:為什麼有人多陶藝人用汽窯或者電窯也能燒成類似你的柴燒作品
  • 科普:龍窯柴燒建盞
    2、龍窯柴燒特點①柴燒不較現代電燒華麗,但古樸有雅韻。②燒制過程中需要不斷添加木柴,難以保持恆溫。因此釉面氣泡也大小不一,富有層次。③柴燒用含油脂量高的松柴連燒三天三夜,豐富的油脂使胎體不乾澀,油潤細膩。
  • 柴燒建盞的五大特點!
    隨著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也使人們對瓷器的要求越來越高,更多人崇尚自然,追逐古樸;而柴燒又是符合這樣的審美標準,燒制出的建盞古樸脫俗。但是,你真的了解柴燒建盞嗎?一、什麼是柴燒?依照古法,經三天三夜高溫龍窯柴燒,最後幻化成絢麗奪目的精品,成品於萬分中之幾。故有說龍窯是瓷器搖籃。影青、黑釉瓷等大都是在龍窯裡燒成的。柴燒盞釉面光滑完全來自窯內火候,土胎,草木灰的融合,成為一件件巧奪天工的瓷器藝術品,燒制過程留下的火痕,是柴燒盞人工難以構成的玄妙之處。一捧坯土的鳳凰涅槃猶如激蕩起伏的人生,歷經千錘百鍊,方成大器。
  • 日本柴燒——備前燒
    備前燒日本柴燒備前燒所採用的登窯是半地下式的穴窯,是一種效率較為低下的窯。沿山的斜面挖溝,用黏土搭建頂棚和側壁,在備前燒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更有效地實現高溫燒成,不斷加大地面的傾斜度、地面面積以及更寬廣的頂棚。在燃料充足的情況下,燒制過程中產生不同斑紋,這種斑紋的生成被稱為「窯變」,是備前燒的生命之所在,也成為現代柴燒主要的藝術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