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啟動實施第二批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和重組整合

2020-12-18 延安市人民政府

我市啟動實施第二批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和重組整合

22戶市屬國有企業將重組整合至現有的16家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20-12-16 08:11:29 來源: 延安日報

12月15日,記者從第二批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和重組整合動員會上了解到,我市將根據《關於推進第二批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和重組整合的實施方案》,按照產業相近、業務協同、優勢互補的原則,採取人隨資走、債隨資走的辦法,將尚未整合的市屬企業重組到已整合重組的16家集團公司中,以進一步提升企業規模實力和經濟效益。

按照主業歸核、資產歸集、產業歸位的原則,我市將對生產經營正常、資產質量較好的22戶市屬國有企業重組整合至現有16家集團公司。其中,延安虹通公路工程監理有限公司、延安市交通勘察設計院、延安萬凱交通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延安交建物資供應有限公司4戶企業整體整合至延安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延安市演出公司整體重組至延安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延安市東新區投資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延安生態環境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延安高新融資擔保有限公司3戶企業整體重組至延安高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甘泉尚林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延安美聖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富縣橋北物業有限責任公司、延安橋北生態產業建設有限公司、延安市黃龍山國有林管理局綜合開發公司、延安橋林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陝西延安隆聖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7戶企業整合至延安農業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延安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延安市水利工程建築材料檢測中心、延安交通工程試驗檢測中心、延安商務經貿公司4戶企業整合至延安油氣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有限責任公司,組建成立延安檢驗檢測集團有限公司;延安市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設計院、延安浩源有限責任公司、延安市水土保持綜合服務處3戶企業整合至延安水務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此外,我市對國有控股、參股的2戶企業,將按照產權清晰、股權歸位、便於管理的要求,直接將產權(股權)劃轉至相對應的市屬企業集團公司。對無實質性經營業務、生產經營困難的9戶企業,按照國有資本「宜改則改、宜退則退」的原則,各行業主管部門提出企業改制、職工安置、清理關閉、註銷清算的方案後組織實施,實現國有資本有序退出;對正常運行的延安眾家糧油有限公司、延安紅彤彤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延安市水土保持監測服務站3戶市屬企業,確認為國有企業的,變更原企業註冊時企業性質,將其納入統一監管範圍並重組至業務相近的市屬國有企業集團公司中;確認集體企業的,由原行業主管部門對其施行脫鉤改革,原企業按市場化方式進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將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延安市建築設計院、延安市規劃設計院、延安市規劃測繪院等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後,實施集中統一監管並重組整合到業務相近的市屬國有企業集團公司。(記者 劉小豔)

相關焦點

  • 延安市基本實現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
    2020年12月15日上午,延安市召開第二批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和重組整合工作動員會,全面啟動「36+3」戶市屬企業集中統一監管和重組整合工作。市政府副市長王軍營出席會議並講話,市政府副秘書長牛志權主持會議並宣讀《關於第二批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和重組整合的實施方案》及專項領導小組職責分工,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新會就相關工作進行安排。各相關部門單位及「36+3」戶市屬企業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湖北省竹谿縣、竹山縣、房縣積極探索縣級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的...
    竹山縣的監管模式為「政府—建設投資管理辦公室—國資局—企業(資產)」。二是創新國有資產運作模式。三個地方都先後實現了對縣級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集中監管、統一營運,竹山縣還將各級政府對民營企業政策性投入形成的國有權益納入國有資產的監管範圍,並實行臺帳式管理。   (三)完善監管制度,明確職責邊界。
  • 資產業務合併!武漢建工等五家市屬企業經整合重組為武漢城建集團
    根據武漢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近日由武漢地產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園林綠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武漢市工程諮詢部等五家市屬國有企業整合重組的武漢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標誌著江城新一輪國企改革大幕就此開啟。另據了解,同期還有十多家武漢市屬國有企業合併重組為五家新企業集團。
  • 一個月三起重組整合 武漢實施新一輪市屬國企改革
    原標題:一個月三起重組整合 武漢實施新一輪市屬國企改革來源:上海證券報9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新一輪國企改革進入密集實施階段。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了解到,通過內部重組整合,武漢市近期新設立了武漢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新的武漢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實現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是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的具體實踐、是壯大市屬國企的迫切需要、更是加快疫後重振的重要舉措。」
  • 紹興市作出重大決策 文化旅遊集團實施整合重組
    日前,紹興市委辦、市府辦印發《紹興市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整合重組實施方案》,部署紹興市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整合重組工作,以原紹興市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為基礎,整合重組有關企業和經營性資產以及相關國有股權,理順管理體制和公司治理結構
  •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市屬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實施意見
    堅持依法依規操作,進一步健全交易規則,規範審批流程,完善定價機制,嚴格履行決策審批程序,切實加強交易監管,確保信息公開、規則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三)分類分層穩妥推進。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因地、因業、因企施策,宜改則改,成熟一個推進一個,有序實施,分類、分層推進市屬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 北京國有企業整合案例再現 京投公司與北京軌道公司實施合併重組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表示,京投公司與北京軌道公司的重組,有利於提高企業之間的資源整合與協同,同時資產規模也將不斷增厚,有助於打造北京市管軌交領域中的龍頭企業,進一步提升行業地位。另一方面,未來不排除旗下上市公司資產注入的可能。
  • 重慶渝康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成立
    作為我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重大成果,7月1日,重慶渝康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作為註冊資本金50億元的國有全資公司,渝康公司主營業務鎖定三個重點:重組金融不良資產、重組國有企業不良資產、重組社會不良資產。
  • 武漢新成立6家國企集團 原32家市屬國企將重組為13家
    9月15日,武漢城市建設集團召開組建後第一次黨委(擴大)會,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開創改革發展新篇章。新華網發新華網武漢9月27日電(連迅)今年以來,武漢市全面啟動新一輪市屬國企改革。近日,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等多家武漢市屬國企集團重組成立。目前,武漢市已新成立了武漢城市建設集團、武漢農業集團、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等6家國企集團。按照計劃,武漢市原32家市屬國企將整合重組為13家。9月12日,武漢航空港發展集團公司、武漢碧水集團公司、武漢環境投資開發集團公司等3家國企重組為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公司。
  •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全市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
    (四) 抓住關鍵,履行監管職責。一是開展監管企業「壓減」工作。二是推進市屬國有企業清理拖欠帳款。三是積極推進國有「殭屍企業」處置工作。(五) 突出重點,深化國企改革。一是加快推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改組組建工作。二是穩妥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深化市屬國有企業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四是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
  • ...國有企業財務監管體制改革、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
    各鎮、鄉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市府各部門: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充分發揮財務管理作用,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根據上級有關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監管工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監管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 婁星區:「四全」推動國有資產管理「四變」
    近年來,婁星區全面加強國有資產監管,通過「四全」舉措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獲得「四變」效果,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 對2019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綜合報告和企業
    建議建立健全統一規範的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加快推進中央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的集中統一監管。部分出席人員指出,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不夠規範,仍然習慣通過發文件等行政管理方式參與企業經營管理,與履行行政監管職責相互交織,「越位」和「缺位」並存。
  • 《關於市屬國有企業分類分層監管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一、出臺背景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促進企業聚焦主業發展和實施專業化經營,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加強企業戰略規劃管理和投資方向的監管,推動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戰略性調整。二、主要內容《實施意見》共三章二十八條。(一)總則。明確分類監管、分層監管定義。市國資委對市屬國有企業及其主業進行分類監管,包括企業分類和業務分類兩種形式;市國資委依法對市屬國有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市屬國有企業依法對其所出資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
  • ...以管資本為主加快國有資產監管職能轉變的實施意見內容是什麼?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的重要指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等有關要求,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一、以管資本為主轉變國有資產監管職能適應國有資產資本化、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的發展階段和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發展趨勢,針對當前國有資產監管越位、缺位、錯位問題,按照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的要求,從監管理念、監管重點、監管方式、監管導向等方面作出全方位、根本性轉變。(一)轉變監管理念,從對企業的直接管理轉向更加強調基於出資關係的監管。
  • 上半年重慶國有企業利潤增長13.6%
    製圖/晏伶俐在世界經濟復甦不及預期,貿易持續低迷以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我市國有企業通過大力拓展市場、狠抓降本增效,有力地劃出一道上行線——7月25日,來自市國資委的消息稱,今年上半年,全市國有企業實現利潤總額
  • 重慶市屬國有企業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這些作用
    重慶化醫集團、重慶醫藥公司、重慶商社集團等全力開展醫護物資生產和採購,為確保我市一線醫護人員、一線防控人員、一線窗口服務人員的防護物資需要做出了重要貢獻。加強交通運輸管控重慶機場集團累計檢測旅客62萬餘人,檢測航班7600餘架次,及時安置留觀人員270人。
  • 世界旅遊日 浙江省屬企業旅遊資產重組整合完成集中交接
    繼8月27日浙江省旅遊投資集團正式掛牌成立後,9月27日「世界旅遊日」上午,浙江省屬企業旅遊資產重組整合集中交接儀式在杭州蝶來望湖賓館舉行。浙江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馮波聲在講話中指出,省屬企業旅遊資產重組整合,是我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現實需要,也是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的重要舉措。重組整合單位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保持優良作風,確保穩定有序,儘快實現融合。
  • 關於《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全市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
    三是監管機制不健全,缺乏統一協調的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監管機制;執法力量不足,執法隊伍人員數量、素質和執法裝備無法滿足現狀要求。四是數據交叉重疊或漏報漏統,不同管理部門管理基礎、統計口徑、分類標準不一致;資產底數不清,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的實際市場價值難以估量。
  • 裴宏偉:北京建築業打造市屬國企「航母」初見成效
    去年,北京市屬國企掀重組潮,其中,北京城建集團與北京住總集團實施重組,備受關注。他表示,作為北京兩家老牌市屬國企,也是建築施工領域兩家最具競爭力的國企,北京城建集團和北京住總集團重組形成了強強聯合,無論是資源的統籌能力、要素的配置能力,還是市場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都獲得了巨大的提升。裴宏偉認為,總體來看,北京的國有資本布局相對比較分散,集中度不高,跨的行業領域寬泛,重組從政府配置資源的角度,給了國企巨大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