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大佬Paul Tudor Jones:我們即將面臨一個超級通脹的時代,如何...

2020-12-16 華爾街見聞

傳奇對衝基金經理Paul Tudor Jones提醒投資者應為接下來的「超級通脹時代」做好準備。

Paul Tudor Jones指出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後的全球經濟低迷,各國央行都在「印錢」為債務擴張提供資金,央行的資產負債表都在急劇擴張。

與央行資產負債表迅速擴張相對應的是貨幣總量的急劇膨脹。美聯儲的數據顯示,美國的M2增速已經達到1981年以來的最高峰,今年的增速有望達到二戰時期的最高水平。

圖片來源:Paul Tudor Jones致投資者信

Jones認為,受需求缺口影響,通脹在短期內依然可能下降。但從長期看,M2增長與通脹保持非常穩定的關係,高M2增速意味著全球正在進入前所未有的「超級通脹」時代。

在「超級通脹」時代裡,許多資產價格將大幅攀升。投資者不應被知識面所束縛,需要學會讓市場價格走勢指導決策,並試著理解走勢。

Jones給出包括黃金、比特幣在內的通脹時期「投資清單」,稱最好的利潤最大化策略就是擁有漲的最快的資產,投資者應當考慮投資那些首先對全球貨幣的大幅增長做出反應的資產。

圖片來源:Paul Tudor Jones致投資者信

以下節選自 Paul Tudor Jones致投資者信,華爾街見聞有所刪減。

新冠病毒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病毒,其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獨一無二的政策反應。

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深度和廣度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決策者實踐現代貨幣理論——大規模財政支出貨幣化,變得不再有爭議。

這種實踐在全球範圍內以如此快的速度發生,連我這樣的市場老兵都感到無言以對:僅自今年2月以來,通過量化寬鬆政策,全球便創造了3.9萬億美元的「財富」(佔全球GDP的6.6%)。

我們正目睹著巨大的通貨膨脹(Great Monetary Inflation,GMI)——這是前所未有的貨幣擴張,是發達國家所沒有見過的。

圖片來源:Paul Tudor Jones致投資者信

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前,全球債務已經處於非常高的水平。貨幣擴張正在為更大規模債務提供資金,這暫時沒有引發債券市場收益率的反應。

貨幣擴張的結果是資產價格再膨脹,但巨大的需求缺口將在短期內阻止商品和服務通脹的上漲。

現在的問題在於,對於以修復(大蕭條以來最嚴重)就業危機為任務中心的央行來說,通脹的長期狀況是否會依然如此?

有一點可以肯定,受貨幣擴張影響,許多資產價格將大幅攀升。

那麼投資者該怎麼做呢?

像黃金這樣的傳統避險資產表現不錯,我們預計投資者將繼續在這種安全資產中尋求庇護。

我學到的一點經驗在於,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好的做法是讓市場價格走勢指導你的投資決策,然後在基本面變得更明顯、更容易理解時,試著去理解決策。

通常情況下,市場的走勢會與你的預測值不一致。但是請記住,從長期來看,投資盈虧永遠是指導投資決策的合理指標。

考慮到這一點,在一個渴望安全資產的世界裡,比特幣的作用可能會越來越大。

借債成癮

為了應對經濟低迷,全球各個部門的債務都在增加。

除了受分子因素(債務擴張)影響外,分母變小也在推動負債率節節攀升:市場分析預計全球名義GDP可能需要至少兩年才能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預計,明年美國政府負債率將達到歷史新高,超過二戰時期的峰值。

企業債務也在迅速上升,達到創紀錄水平。企業正在瘋狂發債以彌補現金流的不足。按照這個速度,在未來一年半的時間裡,全球經濟體的負債率可能會大幅攀升,淨增加額度達到GDP的50%。

圖片來源:Paul Tudor Jones致投資者信

「印鈔」成癮

各國央行都在為債務增加提供資金。自2月底以來,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已經增長了60%,到今年年底其有望增長一倍以上。

就連原本從未執行量化寬鬆的央行現在也開動了「印鈔機」: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的資產負債表已經增加了兩倍,澳大利亞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的資產負債表也增加了43%。

與央行資產負債表迅速擴張相對應的是貨幣總量的急劇增加

在美聯儲上周公布的貨幣存量數據中,M2較上年同期增長18.5%,這是1981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到今年年底,美國的M2的年增長率很可能會攀升到20%到40%之間。

美國M2上一次以如此高的速度增長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M2的年增長率接近27%。

圖片來源:Paul Tudor Jones致投資者信

但貨幣擴張本身並不足以引發通脹,貨幣擴張的環境背景也很重要。

以債務通縮的典型代表日本為例,其針對財政赤字的貨幣擴張一直是無效的。當日本採取全面貨幣擴張政策時,其已經陷入了長期的通貨緊縮,通脹預期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自1999年以來,日本的M2年增長率從未超過5%。日本銀行體系專注於從此前危機中恢復可能與此有很大關係。

而在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政府巨額赤字加上美聯儲大規模「印鈔」從未能有效推高通脹。

考慮當下狀況,執行貨幣擴張的環境背景依然很重要。新冠疫情大流行後的復甦可能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復甦不同。

首先,一場類似於在2010年美國中期選舉中讓茶黨(Tea Party)崛起的財政緊縮不太可能出現。隨著日益擴大的收入不平等滋生出的民粹主義,相反的力量正在發揮作用。

其次,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銀行為中心,危機最終誘發了銀行對流動性偏好的轉變,這種轉變通過政府監管改革得以實施。

但銀行對流動性偏好的轉變產生了意外的結果:美聯儲注入市場的大量貨幣中,只有一小部分在銀行體系中被重新借出。銀行對流動性的偏好和重建資本緩衝的需要,實際上抵消了貨幣的乘數效應。

雖然最近貨幣乘數開始回落,但與2008危機不同,銀行在新冠疫情危機中更加積極的加入拯救行動:對於潛在的資不抵債的借款人的貸款標準開始放鬆,潛在的貸款損失準備金也被計提。

本輪危機中,美聯儲的政策的目的更多的是將流動性直接注入企業和家庭,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銀行免受損失。

正因如此,金融危機之後貨幣乘數出現大幅下降的可能性現在更小了。美聯儲取消存款準備金率理論上意味著現在貨幣乘數是無限的。

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有句名言:「無論何時,通脹都是一種貨幣現象,其根源在於貨幣數量的快速擴張,而非總產出擴張。」

儘管在短期內,通脹與M2增長(超過實際產出增長)之間的關係並不穩定,但在較長期內二者關係保持穩定。歷史上,在5年的時間跨度內,M2增速與實際產出增速背離的情況只出現過兩次:上世紀70-80年代和40年代末的通脹時期。

圖片來源:Paul Tudor Jones致投資者信

請記住,考慮到需求相對於供應的大幅收縮,預計通脹將在未來幾個月下降是合理的。

但新冠疫情復甦階段的巨額貨幣過剩最終是否會引發消費者價格通脹?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問,在復甦階段,美聯儲有多大的理由能夠提高利率,以收回它在衰退期間印出來的錢?

目前的美聯儲領導層已將在復甦階段不惜一切代價超額完成通脹目標作為其新的貨幣政策框架的核心內容。

這是一個有風險的策略。

如果菲利普斯曲線真的是平的,就需要大幅提高利率來控制通脹但槓桿率過高的經濟體並不能很好地消化加息,當最終的加息機會出現時,加息周期可能會被推遲。

此外,考慮到央行獨立性不再是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問題,我們不能輕易排除央行行長(由政治人物任命)與政治人物串通一氣的風險。

印鈔帶來的高負債很難消除,通脹預期未來可能會對這一現實做出反應。在財政主導下,現在的貨幣擴張可能在下一個周期性上升期間引發通脹。

財政主導是上世紀30年代末和40年代通脹加劇的關鍵原因,當時美聯儲採取了強硬手段,將利率維持在低位,並在經濟復甦階段之後將國債發行貨幣化。

其他一些因素也在加劇人們對通脹抬頭的擔憂:新冠疫情大流行暴露了全球相互依存固有的脆弱性,並加劇了國際間的緊張關係。當全球供應鏈的崩潰影響到商品價格時,因全球化產生的20年的通貨緊縮可能就此結束。

大通膨時代的投資機會

考慮到現在貨幣擴張的背景,這裡有一個方法來駕馭這些非常時期的政策行動。

以下是一份通脹對衝的清單,除了一些傳統對衝工具外,新的工具也被納入,以挑選出對貨幣擴張反應最好的資產。

下面是在一系列通脹時期價格走勢表現良好的資產:

黃金——2500年的價值儲存手段;美債收益率曲線——從歷史上看,它是抵禦滯漲或通膨的有力武器。我們選擇做多2年期國債及做空30年國債的組合;納斯達克100指數——過去十年發生的事件表明,量化寬鬆政策可以迅速滲透到股票市場;比特幣——下文對此進行討論;美股周期股票(多頭)/美股防禦股票(空頭)——歷史上商品通脹時期的重要投資組合;澳元/美元——做多商品出口國匯率做空商品進口國匯率;通貨膨脹保值債券(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簡稱TIPS)——與CPI指數掛鈎以防止通貨膨脹的債券;高盛商品指數(Goldman Sachs Commodity Index GSCI)——一籃子24種商品,反映全球經濟增長的基礎;摩根大通新興市場貨幣指數(JPM Emerging Market Currency Index)——從歷史上看,在全球經濟增長處於高位、通脹壓力不斷積聚的情況下,新興市場貨幣表現相當不錯;

考慮到我們的目標是在大通脹時期投資價格攀升最快的資產,以下這張表反映了上述資產在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平均表現,資產的最終回報經過波動率調整。

圖片來源:Paul Tudor Jones致投資者信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黃金顯然是「通脹競賽」的贏家。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國2—30年期的美債收益率曲線。排在第三位的是納斯達克100指數。排在第四位的是比特幣——是的,比特幣。在4月的最後一天,比特幣的交易量達到180億美元,無論以何種標準衡量,它都是一種「新興」資產類別。

當然受油價暴跌影響,高盛大宗商品指數(Goldman Sachs Commodity Index)的資產回報則表現不佳。

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興趣,那就是比特幣。我不是投資加密貨幣的典型投資者。我不是千禧一代(加密貨幣在那一代人中非常流行),而是嬰兒潮一代(baby boomer)。我希望抓住機會,同時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護自己的資金。

要做到這一點,一種方法是確保投資於那些首先對全球貨幣的大幅增長做出反應的資產。

鑑於比特幣在最近的時間框架內具有正回報,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我在2017年確實有過一些使用它的經驗,在我的個人帳戶中有少量倉位。

令人驚訝的是,我把我的初始投資翻了一倍,並在比特幣價格接近頂部的時候離開。

但貨幣的持續擴張讓我兩年半來首次重新審視比特幣作為一種可投資資產的地位。

它屬於價值儲存的範疇,並且具有半交易性質的附加好處;比特幣交易平均需要60分鐘左右完成,這使得它「接近貨幣」;它與金融資產、黃金和法定貨幣等其他價值儲存手段,以及藝術品、寶石和土地等流動性較差的手段競爭。

每個投資者面臨的問題都是:「10年後的贏家是誰?」

說到底,最好的利潤最大化策略就是擁有漲的最快的資產。不要被知識面所束縛,如果非要我預測,我會押注比特幣。

圖片來源:Paul Tudor Jones致投資者信

相關焦點

  • 華爾街大佬保羅·都鐸·瓊斯:如何應對大貨幣通脹時代
    來源:點拾投資導讀:如果說華爾街最偉大的交易員是誰,相信大家會列出一串名字,這個名字裡面肯定會有一個人:Paul Tudor Jones保羅·都鐸·瓊斯。在《富可敵國》這本書中,就詳細寫過他傳奇的一生,從棉花交易員開始,成為華爾街對衝基金大佬。
  • 「大佬觀點」對衝基金傳奇 Paul Tudor Jones:比特幣將在 20 年內...
    華爾街億萬富翁瓊斯(Paul Tudor Jones)旗下 220 億美元基金 Tudor BVI 在今年 5 月宣布將持有不超過 5% 的比特幣期貨,為今年夏季機構投資人的大舉進場開了先例。今(4)日,瓊斯在接受《雅虎財經》採訪時,也再次強調了他支持比特幣的堅定立場。
  • ...11、美聯儲的新策略提供了聯儲計劃如何在一個低增長、低通脹和...
    美聯儲對政策框架做出裡程碑式調整,強調就業並引入平均通脹目標(二);⑧鮑威爾為低通脹、低利率和低增長看似將持續的世界設計的新政策藍圖,將勞動力市場放在了首要位置。⑨美聯儲在闡述其新策略時表示,上述調整證實「就業和通脹面臨的下行風險有所增加」,並包含了美聯儲做出的新承諾,即使用「所有工具」來實現物價穩定和就業最大化的目標。所有17位決策者一致同意這一新策略。
  • 防的不是通脹,而是……
    連續兩個月超5%之後,這個重要數據終回「4時代」! 當前我們面臨的不是通脹,而可能是「通縮」。 哎呀,其實(衰退)也許沒有那麼嚴重,但是「滯漲的狀態,應該是目前經濟學家也比較認可的一個經濟周期狀態。
  • ...貨幣大放水是如何毀滅一個國家的——讀張嘉璈先生的《通脹螺旋》
    尤其以日本的貨幣政策為典例,日本央行的超級寬鬆面臨無債可買的困境(2016年持有40%的未到期國債),一心想貨幣化卻沒有資產可購買,便只好買上市公司股票,以至於現在都買成近10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但是,你能想像到中國的央行如果在A股買股票買成近10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嗎?那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 如何更好反映「生活成本」?周小川重磅發聲,資產價格不納入通脹...
    資產價格除了影響到企業的擴大再生產,還涉及基礎設施、環境保護等公眾性消費問題,不納入通脹考慮已經不行了,但怎麼納入還需要研究。這是一篇帶有前瞻性思考的文章,文中提出了當前通脹度量的不足,但對於應如何改進通脹測度則未涉獵過多。正如文中所說,「當前不少國家的貨幣政策面臨著不能有效達到通脹目標的問題。需要明確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如何對目標進行測度。
  • 複利不一定能夠跑得過通脹,但加上合理的基金定投就可以
    複利是一個數字上的奇蹟,但產品不合適也無法體現其強大的作用。複利的算法:公式:本息合計= 本金×(1+年利率)^年數假如同樣你在銀行用10000元存了一個5年期的定存,年利率為3%,按複利計息,你存了100元一年後就變成了10300元,五年後就變成了11593元。利息增加了,但是並不多,效果很不直觀,甚至可以忽略。
  • 有人喊話降溫有人堅定看多:未來A股如何走?看看大佬們怎麼說
    有人喊話降溫,有人堅定看多,未來A股如何走?看看大佬們怎麼說何漪 連續4個交易日超萬億元的成交額,資金突如其來的做多熱情,推助A股的牛市氣息撲面而來。這讓很大一批投資者躍躍欲試,意欲乘風而起。未來A股如何走?看看大佬們怎麼說。另類發聲:大佬喊話降溫A股上漲時拒絕短期流動性泛濫的誘惑,有一批專業投資者發出了不同聲音。
  • 周小川:當前通脹度量存在問題 需拓展通脹概念與度量 | 央行與貨幣
    周小川指出,傳統的通脹度量在四個維度上面臨不足和挑戰:一是較少包含資產價格會帶來失真,特別是長周期比較的失真;二是以什麼收入作為計算通脹的支出籃子;三是勞動付出的度量如何影響通脹的感知;四是基準、可比性(comparability)和參照系。
  • 原油與銅接連上漲,再通脹成市場熱詞,背後影響如何?
    在各國政府密集應對疫情推出援助計劃,各國央行狂掃債市以推行寬鬆的狀況之下,市場似乎發現了一個問題:未來物價/通脹似乎就要來了。本文與讀者盤點近期刺激措施,探索再通脹背景下的動態(CRB商品指數)再通脹是什麼?目前預期如何?
  • 傑盈逸富:美聯儲基金利率變動如何影響美元
    了解聯邦基金利率  聯邦基金利率是銀行相互收取的借出超額準備金或現金的利率。一些銀行現金過剩,而其他銀行可能有短期流動性需求。聯邦基金利率是聯邦儲備銀行設定的目標利率,通常是商業銀行相互拆借利率的基礎。然而,美聯儲基金利率對整體經濟的影響要大得多。聯邦基金利率是利率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則,它被用來設定最優惠利率,即銀行向客戶收取的貸款利率。
  • 資產價格不納入通脹考慮已經不行了!周小川長文思考當前通脹度量
    傳統的通脹度量會面臨幾個方面的不足和挑戰:較少包含資產價格會帶來失真,特別是長周期比較的失真;以什麼收入作為計算通脹的支出籃子;勞動付出的度量如何影響通脹的感知;基準、可比性(comparability)和參照系。當前不少國家的貨幣政策面臨著不能有效達到通脹目標的問題。需要明確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如何對目標進行測度。
  • 如何測算債券基金未來十年的年化收益率
    如果回到過去,我們一定知道要去持有這些資產,但我們沒有時光穿梭機,因此,重要的是未來可以獲得多少回報?如果未來10年內需要獲得年化10%的回報,應該如何將資金在股票和債券上進行分配呢?如果我們知道未來10年內可以獲得年化10%的回報,當遇到市場波動,我們是不是更能堅定持有呢? 想要解答這些疑問,第一步,就需要對未來股票、債券市場的預期收益進行較為準確的測算。
  • 基金贖回調查
    華夏大盤 王亞偉:以長線心態等待局勢明朗  2008年二季度,在國際油價持續創出新高、農產品價格居高不下、通脹壓力難以得到緩解的背景下,市場預期貨幣政策繼續緊縮,企業盈利增長面臨壓力,加上「大小非」解禁的壓力不斷累積
  • 前方油價即將進入8時代,6元/升時代成過去式!
    昨日隔夜油價在美國公布的API和EIA資料庫存雙雙減少的情況下,國家油價大幅攀升近兩年新高,美好的6時代即將過去!11月20日上海成品油價格和11月23日美國原油走勢圖價格如下圖:近些年中國開車的都享受了一大波福利,就是油價竟然神奇的回到5時代,現在也停留在6時代很久。天天開車,油價不斷蹭蹭的上漲,油錢是不小的開支就讓大家感覺到壓力。現在油價還停留在5-6時代,並沒有強烈的感受,這也是大家沒有過度關注油價的波動。
  • 保羅·辛格爾 Paul Singer:投資之於我是一門暗黑的藝術
    信中寫道,「直覺告訴我們,從2月高點下跌50%甚至更大的跌幅可能是全球股市的最終歸宿。」  截至4月17日,標普500指數較2月19日的高點僅低16%。  這次,被對衝基金界形容為「禿鷲般的冷血獵手」Paul Singer能否押中?  他是全球最為成功的業界大佬之一,被認為是華爾街最精明且最強硬的對衝基金經理。
  • 美國國運:一個大變局時代
    尼克森戴維營會議的決定,製造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巨變,人類從此進入浮動匯率時代和信用貨幣時代。日本金融界稱之為「尼克森衝擊」。 1971年10月,尼克森再次向全國發表講話,開始了「新經濟政策」的第二階段,重點是幹預物價,控制通脹。
  • 一個私募大佬神隱兩年的幕後—訪談和聚基金創始人申龍
    這位私募大佬幹了什麼呢?懷著非常好奇的心情,小編日前與申龍先生小聚,進行了十分深入的一次訪談…… 「私募基金」是一個新興行業,短短十年間,英雄疊出,各領風騷,很多基金經理人創造了無數讓普通投資者豔羨不已的業績。和聚基金創始人,和聚基金的金牌投資經理人申龍,就是這樣一位「神人」。
  • 基金投資一定安全嗎?基金風險大揭秘,這兩個指標要重視
    經常聽到有人說,跟買股票相比,買基金根本沒什麼風險。雖然基金可能持有很多股票,大大分散了風險,但這並不意味著基金投資的絕對安全。今天我們就扒開來看一看,基金到底有哪些風險?一般來說,按照經濟增長與通脹的不同搭配,可以將經濟周期劃分四個階段:復甦期買股基,衰退期買債基,滯漲買貨基,過熱買大宗商品(如黃金)。下面,我們再來說一下利率風險,它是指市場利率的波動導致證券市場價格的變動。市場利率一般參考LIBOR、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等,我國一般是銀行間拆借利率等。
  • 94年出生,身價10億,12歲開始創業,如今投資區塊鏈,他卻說大佬是最...
    那這個泛95後創業者,是如何抓住時代的浪潮,順勢而為,成就自己如今的商業成績的?創業邦和他聊了聊。大佬是最大的坑?2017年,區塊鏈大火,整個行業一夜之間,湧入了不少創業者、投資人。孟可很認可股神巴菲特的話,「別人瘋狂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瘋狂。」在這樣的信念驅使下,孟可覺得做一家專業的區塊鏈投資機構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