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有人說,跟買股票相比,買基金根本沒什麼風險。
雖然基金可能持有很多股票,大大分散了風險,但這並不意味著基金投資的絕對安全。
今天我們就扒開來看一看,基金到底有哪些風險?
簡單來說,主要是三個方面的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
1、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不可控風險,主要由外在風險引致,如政策法令變更、經濟周期更迭以及匯率變動等外在因素的影響。
其中,政策風險主要是國家宏觀政策發生變化。大到財政、貨幣政策,小到行業、地區發展政策,都會引起某一行業甚至是資本市場的變動。
經濟周期風險是指隨著經濟周期的循環波動引起市場長期價格的波動。這種行情變動不是指價格的日常波動和中級波動,而是指長期趨勢性的改變,就是大家常說的「牛熊更替」。
一般來說,按照經濟增長與通脹的不同搭配,可以將經濟周期劃分四個階段:復甦期買股基,衰退期買債基,滯漲買貨基,過熱買大宗商品(如黃金)。
下面,我們再來說一下利率風險,它是指市場利率的波動導致證券市場價格的變動。市場利率一般參考LIBOR、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等,我國一般是銀行間拆借利率等。
債券基金受利率變化的影響較大,因為利率直接影響著國債的價格和收益率,影響著企業的融資成本和利潤。利率上行對應著債券價格下跌,債券基金淨值面臨下降風險。
此外,還有購買力風險,它主要考慮通貨膨脹的風險。例如一款基金投資回報率是5%,但本年度通貨膨脹率是8%,實際上是負利率。
若基金的回報率達不到通脹率,那麼我們就會蒙受購買力風險。過去10年我國M2增長率高達13.32%,GDP增長率7.93%,十年間資產收益率要達到5.39%才可以跑贏通脹。
2、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內在風險,一般存在於債券基金中。可不要小看信用風險的影響,這意味著投入的這部分資金血本無歸。
不願意承擔信用風險的投資者可以選擇主投國債、國開債等的債基,也可以選擇投資於高等級信用債的債基。
3、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指基金管理人不能以合理價格及時變現基金資產,來支付投資者贖回款項的風險。
在持有大量流動性較差資產的情況下,若出現巨額贖回,那基金管理人就不得不低價變現以滿足贖回要求,從而使基金淨值大幅下跌甚至清盤。
所以我們要儘量規避定製基金和機構佔比過高的基金,以免機構巨額贖回時殃及池魚。
說到這兒,想必大家已經大體了解了基金投資的風險種類,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需要重點關注的指標:最大回撤率和夏普比率。
1、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指的是在選定周期內任一歷史時點往後推,產品淨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
說白了,就是在歷史最高點買入基金,在歷史最低點賣出基金後,在這個買賣過程中所承受的最大虧損值。
通過這個指標,我們就可以判斷買入某隻基金後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情況。如果這個最大回撤值遠遠超過了你的風險承受能力,那麼建議大家還是換一隻基金進行投資。
2、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是衡量基金風險調整後收益的指標之一,它反映了基金承擔單位風險所獲得的超額回報率。
夏普比率=(預期收益率 - 無風險利率)/ 投資組合標準差。
我們可以簡單把它理解為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的一個比值。
所以夏普比率越大,說明基金的單位風險所獲得的風險回報也就越高。也就是說,這個數值越高越好。
最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不管是夏普比率還是最大回撤,反映的都是基金歷史業績表現,所以大家不能僅僅根據它來判斷基金是否值得投資,只能作為一個參考。
歡迎在評論區曬曬你們的基金收益,讓我們羨慕羨慕哈哈~
更多乾貨歡迎成為樂哥哥的鐵粉,跟著樂哥哥,投資不迷路。學習全面系統的投資邏輯敬請關注即將上線的【零基礎投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