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號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國家高度發達的背後,有其高質量的教育作為支撐。新加坡的國立大學(NUS)和南洋理工大學(NTU),常年霸居QS世界大學排行榜前20,高於清華北大排名。其面積國土面積(724平方公裡)僅僅比成都天府新區(564平方公裡)大一些。但由於其安全性、開放性、包容性等,成為華人東南亞移民和留學選擇的熱地之一。
本篇我們整理了來自家長群的好媽的現場分享——新加坡國際中學的選擇與留學避坑指南。
好媽孩子曾就讀於成都QSI國際學校,八年級託福就拿到110+的高分,現就讀於新加坡排名第二的頂級中學萊佛士書院。好媽是新加坡國籍在新加坡有多年工作經驗,為了給孩子選擇新加坡的中學,花了大量時間收集信息,當地訪校。通過調查發現,真實的新加坡國際學校和中介講的內容非常的不一樣。所以希望通過分享,給家長最真實的信息,和留學避坑指南。以下內容整理至好媽講座分享。
新加坡很小、很透明,留學的利潤率比美國英國留學低很多,所以很多中介不太願意做。導致市面上新加坡留學信息很少,或者把學生推薦給返利高的新加坡學校。不僅僅浪費了錢,更浪費了孩子的時間,這是讓人最可恨的地方。
近,飛機4個多小時就到了;
相對比較安全的;
風俗文化和我們很相近,從本次疫情可以看到,新加坡控制很好,也沒有人去鬧事;
對於衝世界名校的孩子來說很有優勢,如英國名校錄取率是僅次於英國地區的國家,劍橋2019年數據顯示,英國孩子錄取率為21.3%,而新加坡是20%,中國內地是13.5%。而孩子所就讀的萊福士書院一年就可以拿到牛津劍橋有70多個。英國G5和美國藤校在新加坡一年要錄取1000多人,但是新加坡高考一年也就1萬多人,所以這樣計算,錄取率差不多為10%(大歐分析其實遠遠不止,因為包含了很多隻申請新國內大學的孩子)。
保底NUS和NTU。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不是那10%,但是在新加坡政府學校的孩子,只要不是太差,比如前80%的孩子,基本上都能進入NUS和NTU這樣比清北排名還高的學校。
以上組成了去新加坡留學的主要目的。
新加坡的教育開支是僅次於國防開支的,和英美不同的是他的公立學校(也稱為政府學校)教育質量是最好的。中國學生能選的就是私立國際學校和公立政府學校。
雷區1:找中介的時候,中介更喜歡推薦你去私立學校或國際學校,因為公立學校無利可圖。
首先講講
一類國際學校,一共就4所。東陵信託(英、IB),SAS美國國際(美、IB、AP),UWC(IB),德威(IB)
雷區2:網絡上寫得什麼8所、10所等最頂尖的新加坡學校,大多都是騙人的,為了給大家推薦有利可圖的學校而已。
雷區3:SAS美國國際學校常常會有中介給家長混淆信息,如利用二類的斯坦福美國國際學校也稱為美國國際(中國稱這招為「狸貓換太子」)。
這四所國際學校裡面東陵信託非常難進,除了常規申請外,還要面試家長,去學校官網可見,如果交了多少萬的新幣後,可以提前進行面試,所以進它的隊伍是很長的。而想進入一類國際學校的中國家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需要在二類或三類國際學校先過渡個一年左右,才能有機會參加一類國際學校面試。想要跳開過渡年,直接進入一類國際學校,除非你的託福或SSAT分數很高才有機會。此類國際學校IB出分大概是37-38分左右
二類國際學校有加拿大國際(IB)、澳洲國際(IB)、斯坦福美國國際(AP、IB)、海外家庭和環印等。此類國際學校IB出分在35分左右。
基本上我們中國家庭的孩子都能選擇進入二類或更好的國際學校。
雷區4:一般中介給你推薦十幾所國際學校去訪校,其實真沒有必要。就把上面的學校看看就不錯了。
另外還有一類寫的1.5類國際學校。
此類國際學校是由新加坡政府和辦學機構合作的項目。像華中、英華、SJ(聖約瑟書院)都是非常好的學校,而裡面的國際項目形式,就像我們的成都七中國際部、九中國際部等。生源構成是,一半是本地人,另一半名額給到留學生。此類國際學校IB平均分在37分左右,但孩子成績只要進入前30%,IB分數就可達到40分以上。管理也介於公立學校和國際學校之間,所以和國內的國際部有些類似。
一、二類國際學校學費是4萬新幣,人民幣是20萬左右,不含吃住。1.5類國際學校學費便宜些,在2萬新幣,約10萬人民幣,不含吃住。
雷區5:關於1.5類國際學校不管是學費還是出分其實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在中四的時候(可看做我們的高一),會刷掉一半的學生不允許升入IBDP的學習,因為會影響學校的平均分。但有中介不願意給家長講這些。
雖然還有很多三類國際學校,但是IB分數在20多分30分,而這種學校我們基本都不會去選。另外就是一些私立學校,比如以補習為主的,幫助考AEIS考試進入政府學校的培訓機構。
問:關於1.5類國際學校的排名如何?
答:最容易進入的是華中國際,其次是英華國際,最難進入的是SJ國際,一般也是中介不願意推薦的學校。
問:如何進入1.5類國際學校?
答:這三所學校都會有一個筆試,然後加一個十多分鐘的面試,11年級及以下比較好進入,但是11年級以上就很難進了。以英華國際舉例,入學後會分兩類班,一個主流版,一個非主流班(具體班名可查官網),雖然都在一起上課,但是非主流班成績不算做學校的,不過學生可以通過定期的考試轉入主流班。
雷區6:不用找中介去申請,直接去學校官網問就好了。因為學校也想賺錢,在中國也有代理老師,學校會讓相關老師服務的很好。甚至相關代理可以有專門的入學考試培訓。
此類國際學校不好的地方是,培養理念和國際學校很大不同,但是好處是因為每年的優秀畢業生比較多,和國外名校也建立了良好聯繫,所以成為了海外名校的生源校(feed school)。
問:被1.5類國際學校篩選下來的孩子去了哪裡?
答:去了澳洲或英國等學校,或新加坡其他國際學校。
注意:以上國際學校和政府學校的學生在申請新加坡大學的時候,是在不同的招生池,錄取比例是不一樣的。就像拿北京戶口申請北大清華,與拿成都戶口申請北大清華是不一樣的。
問:如果在政府學校的國際學生和當地學生在申請新加坡大學有區別嗎?
答:基本沒有區別,除非同樣的成績爭取一個名額是,大學會優先考慮本地學生。
如果孩子喜歡藝術、運動、更多課外活動,可以考慮國際學校多一些。如果孩子喜歡念書,未來希望留在新加坡,可以考慮政府(公立)學校。
問:新加坡補課的學生是不是很多,很雞娃?
答:我們被很多信息誤導了,以我看到的和接觸的很多新加坡家庭情況為例,大部分比較佛系,愛雞娃的反而是我們中國家長,另外還是有小部分新加坡家長。
下期我繼續整理新加坡的政府學校情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