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公式:歐拉公式

2021-12-29 中科院高能所

2004年,英國權威科學期刊《物理世界》舉辦了一個活動:讓讀者投票選出科學史上最偉大的公式。結果,具有「最美公式」美譽的歐拉公式毫無懸念地成功入選,它是偉大數學家歐拉於1748年發表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公式:

 

這個公式非常巧妙地將三角函數與復指數函數關聯了起來,深刻而優美,被數學家們譽為「上帝公式」、「宇宙第一公式」等等。數學王子高斯就曾經說過一句話:「如果一個人第一次看到歐拉公式而不感受到它的魅力,那麼他不可能成為數學家」。物理學家理察·費曼稱之為:「我們的珍寶」和「數學中最非凡的公式」。

尤其是當 

而比歐拉公式更令人驚嘆的是歐拉本人傳奇的一生,他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天才數學家之一(去掉之一也行),也是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在29歲右眼失明、59歲雙眼失明的不幸遭遇下,歐拉憑藉著對數學純粹的熱愛和非凡的意志,一生寫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886種書籍論文,平均每年寫出800多頁,範圍涵蓋分析、代數、數論、幾何、物理、力學、天文學、彈道學、航海學和建築學等領域。聖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如今幾乎每一個數學、物理領域都可以看到歐拉的名字,從初等幾何的歐拉線、多面體的歐拉定理、立體解析幾何的歐拉變換公式、四次方程的歐拉解法、數論中的歐拉函數、剛體力學的歐拉方程和歐拉角、流體力學的歐拉方程、變分學的歐拉-拉格朗日方程、級數論的歐拉常數和歐拉乘積公式、圖論中的歐拉圖、複變函數的歐拉公式等等等等等等,數不勝數。要知道,很多優秀的數學家窮其一生都未必能創造哪怕一個以自己命名的公式和定理啊!歐拉一個人就完成了這麼多變態級的偉大成就,讓人不得不懷疑他到底是不是人類。關於歐拉的故事這裡就不作詳細展開,我將放在後面的文章單獨敘述。

現在我們回到歐拉公式上來,它到底是怎麼推導出來的呢?應該怎麼來理解它呢?

我們以前大學的複變函數教材是這樣引入這個公式的:

(這張圖是從我十幾年前用的教材上拍出來的,年代感和滄桑感躍然紙上有木有!至今我仍保留著它,主要是想用來當反面教材)

我相信大部分同學看到這樣一個從天而降的定義之後,十有八九都被勸退了。什麼玩意兒!這是規定出來的?有這麼簡單粗暴、直奔主題的嗎?真的是令人猝不及防,非常費解!

接下來,我將結合分析語言和幾何直觀從3個不同的角度來聊聊如何推導和理解這個偉大的公式。

一、初等方式

我們先仔細觀察歐拉公式等號兩邊到底在表達什麼,先看看右邊 

位於複平面上的單位圓,因為:

歐拉公式右邊的代數式我們搞清楚了,它就是一個單位圓。

再來看左邊,這個 

這個 

讓我們冷靜地想一想,不要被這個 運算」,難道能生出來一個非人類(雖然這個比喻有點驚悚)。事實上,複數域對於基本運算都是封閉的,也就是說兩個複數做基本運算之後,其結果仍是一個複數,逃不出複數域的五指山。

好,既然 

可能有人會問質疑說,實部 

對比一下(1.1)式和歐拉公式,現在我們的目標是要證明兩點:

1、(1.1)式所表示的複數模長為1;

2、(1.1)式所表示的複數幅角為  

為什麼證明這兩點就相當於證明了歐拉公式?因為如果一個複數的模長為1,且幅角為 

現在我們把(1.1)式兩邊同時對 

回憶高等數學裡面的一個基本的事實:  

(1.1)式右邊求導結果是直接對實部和虛部分別進行求導,因此,兩邊同時求導之後的最終結果是: 

再把 (1.1)式代入(1.2)式的左邊,重新整理一下即可得到: 

 

根據(1.4)式可得 :

複數  的模長為1

我們接著證明複數 

為了方便,我們記複數 

現在我們繼續對(1.10)式兩邊同時對 

把(1.10)式左右兩邊求導的結果再用等式連起來,即(1.11)與(1.12)兩式相等,得到幅角 

 

綜上所述, 我們剛開始假設的(1.1)式:模長為1,幅角為  

所以(1.1)式就是歐拉公式: 

二、質點模型

上面的初等方式在導入復指數函數 

我們都知道複數是一個二維數,它跟複平面上的點一一對應,而平面上的點又與向量一一對應,所以任何一個複數都可以看作是平面上的一個向量。在物理學中有一個叫位移的物理量,這也是一個向量,它的方向從原點指向坐標點所處的位置(物理上稱之為徑向),這個向量描述的是一個質點的位置隨時間的變化軌跡,也就是質點的運動曲線。

那麼,很自然的,我們可以把複數 

現在讓我們回想物理學中的速度概念,速度也是一個向量(在這裡我們同樣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個複數),它是位移關於時間的導數,其方向就是運動曲線的切線方向。

設質點的位移 

我們現在就用這個質點模型來求解位移 在任意時刻  ,質點的速度向量  與位移向量  垂直

能夠滿足這個條件的軌跡是什麼呢?

沒錯,只有圓周運動軌跡才能滿足這樣的條件,在任何時刻 

好,運動軌跡求出來了,是一個圓,那還有一個問題,這個圓的半徑是多少?老辦法,我們用 

所以,這個位移 

這裡順便拋出一個問題給讀者們思考一下,如果位移向量對時間t求二階導數,那麼結果是什麼物理量?這個物理量與原來的位移向量的方向關係如何?

三、泰勒公式

在微積分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公式——泰勒公式,這個公式可以說是微積分的巔峰,它是我們研究函數極限和誤差估計的最重要工具之一,無論是數學、物理等理論學科,還是工程、計算等應用學科,隨處都可見到泰勒公式的身影,可見它的重要性。但是這裡我不打算來展開敘述這個公式,大家先接受它就行。這個泰勒公式是說,如果函數 

我們令 

仔細對比(3.3)式、(3.4)式和(3.6)式之後,不難發現,(3.6)式右邊兩個括號內的級數剛好就是 

利用泰勒公式證明歐拉公式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證明過程非常簡潔和清晰,只要直接代入公式即可,這也是大部分教材和一些網上的資料所採用的方法。

這個方法當然沒有錯,但是給人的感覺還是很抽象。我這裡補充一種幾何直觀的方法來理解泰勒級數(3.5)式的收斂過程。

我們先來看看(3.2)式,這個式子右邊的級數逐項累加過程可以這樣來理解:假設現在有一個動點位於笛卡爾坐標系的原點,那麼(3.2)式中的每一項的累加過程,可以看作是這個動點向坐標系 

再看看(3.5)式,這個級數的每一項與(3.2)式的每一項其實是有聯繫的。為了方便,我們把(3.2)式的 

所以,如果我們繼續用上面動點移動的觀點來理解 

所以 

好,我們已經藉助一個動點的運動模型理解了 

這裡,複數加絕對值號表示模長。

因為 

既然級數 

上面我們已經通過泰勒公式方法證明出來了,級數 

這張圖是當 

這裡我們稍微停下來思考一下,以前我們高中學習對數函數 

當 

這些動圖來自一個非常著名的數學可視化視頻UP主3Blue1Brown,他的視頻以直觀的動畫呈現各種抽象的數學公式和定理,深受廣大學子的喜愛(當然也包括我這樣的中年大叔)。強烈推薦他的兩個系列視頻:《微積分的本質》和《線性代數的本質》,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相信你一定可以從中有所收穫。

四、結語

上面三種方法各有千秋,第一種是純數學分析的方法,儘管不是很直觀,但是在導入復變量指數函數 有「數」無「形」,難免讓人感覺抽象和晦澀,不利於加深歐拉公式的理解。第二和第三種方法,在抽象的數學分析基礎上,結合了物理模型和幾何直觀,通過「數形結合」的可視化方法刻畫了歐拉公式的本質,給人一種非常清晰和具象的感受,大大加深了對歐拉公式的理解。

我個人以前學習高等數學的時候,非常喜歡 抽象性和嚴密性,但也因此忽視了數形結合、幾何直觀和直覺思維等更加重要、更有價值的思考方式,可以說是本末倒置,以至於最後所學的東西僅僅浮於表面,沒有真正內化為自己心中的理解框架,甚是遺憾!

那什麼是數形結合的學習方法呢?這裡引用一位科普人士PeiLingX的觀點,他的觀點深得我心,對我的啟發很大,這個觀點是這樣的:「數形結合方法,就是把紙面上的嚴格推導(數),通過大量的思考,豐富為心中的直觀理解(形)的過程。簡言之,把數學學到心裡的過程,就是從數到形的過程,也就是讓自己對理論的理解更自然、更直觀的過程」。這才是真正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溫馨提示:微信公眾號信息流改版,每個用戶可以設置 常讀訂閱號,這些訂閱號將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錯過【中科院高能所】的文章,您可以進行以下操作:進入【中科院高能所】公眾號 → 點擊右上角的 ··· 菜單 → 選擇「設為星標」

覺得不錯,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淺析最美數學公式——歐拉公式之推導歸納
    本文是基於作者在高等數學和複變函數這兩門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整理並總結了有關於大家熟知的歐拉公式在不同數學分支裡的詳細推導方法和推導過程, 以便為相關學者提供參考和借鑑。學習過高等數學的的人都學過歐拉公式, 還知道歐拉公式是指以歐拉命名的諸多公式之一。
  • 為什麼說歐拉公式是世界上最美的公式?欣賞歐拉公式的美學!
    不論是高等數學還是大學物理,歐拉公式都如影隨形。因為其重要性和劃時代意義,Euler Formula(歐拉公式)有著很多了不起的別稱,例如「上帝公式」、「最偉大的數學公式」、「數學家的寶藏」等等。這個發表於公元1748年的數學公式,將三角函數與復指數函數巧妙地關聯了起來。
  • 「數學英雄」歐拉的天才之作—歐拉公式,為啥被稱宇宙第一公式?
    歐拉公式對於學習數學的人來說都不會陌生,他被數學家們稱為「最美公式」、「上帝創造的公式」,甚至還有人說它是宇宙第一公式。這個公式不僅蘊含著數學思想,並且還包含了宇宙的哲理,歐拉將最基本的五個常數組在一起,卻形成了如此優美的公式。它可能是讓高中生甚至大學生最為頭疼的,但是它是每個數學領域的財富。
  • 世界上最美的數學公式:歐拉等式
    :表示什麼都沒有的0,表示一個的1,圓周率的π,自然對數的底e和虛數單位i,這個公式如此的簡潔,但是在數學中又如此的重要,凡是學習了歐拉公式的人無不驚嘆於歐拉深邃的思想。直到歐拉出現了。歐拉提出了著名的歐拉公式:其中θ是一個實數,e是自然對數的底2.71828…利用這個公式,我們就可以計算一個數的複數次冪了。
  • 歐拉恆等式:完美的數學公式
    作為一個多產的數學家,歐拉貢獻不可估量,他提出了許多對現代數學不可或缺的概念。在歐拉的一生中,它出版了885份關於數學和其他學科的論文和書籍。即使是後來失明了,他仍然筆耕不輟。歐拉在失明之後還打趣地說:「現在我就更不會分心了。」 以勤奮著稱的歐拉,用他那驚人的記憶和心算能力彌補了視力的喪失。在歐拉一生豐碩的成果中,有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式被譽為「上帝創造的公式」,那就是歐拉恆等式。
  • 歐拉公式的證明_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打開APP 歐拉公式的證明_歐拉公式推導過程 發表於 2017-11-28 19:59:14   在任何一個規則球面地圖上,用 R記區域個 數 ,V記頂點個數 ,E記邊界個數,則 R+ V- E= 2,這就是歐拉定理,它於1640年由Descartes首先給出證明 ,後來 Euler(歐拉)於1752年又獨立地給出證明,我們稱其為歐拉定理,在國外也有人稱其為Descartes定理。
  • 歐拉公式怎麼寫_歐拉公式的意義
    打開APP 歐拉公式怎麼寫_歐拉公式的意義 發表於 2017-11-28 19:40:32   歐拉公式將指數函數的定義域擴大到了複數域,建立和三角函數和指數函數的關係,被譽為「數學中的天橋」形式簡單,結果驚人,歐拉本人都把這個公式刻在皇家科學院的大門上,看來必須好好推敲一番。
  • 數學中最優美的公式——歐拉公式,這是一個越看越美的公式!
    歐拉公式是數學中當之無愧的最美公式,公式中包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也隱含了宇宙的哲學原理,其形式相當優美和迷人。e^iπ+1=0這個恆等式叫做歐拉公式,最早是由瑞士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在1740年發現,高斯曾說:「如果一個人第一次看到這個公式而不感受到它的魅力,那麼他不可能成為數學家。」
  • 歐拉恆等式:數學史上的真正完美公式!
    作為一個多產的數學家,歐拉貢獻不可估量,他提出了許多對現代數學不可或缺的概念。在歐拉的一生中,它出版了885份關於關於數學和其他學科的論文和書籍。即使是後來失明了,他仍然筆耕不輟。歐拉在失明之後還打趣地說:「現在我就更不會分心了。」 以勤奮著稱的歐拉,用他那驚人的記憶和心算能力彌補了視力的喪失。
  • 歐拉公式——真正的宇宙第一公式
    歐拉公式是數學裡最令人著迷的公式之一,如機械波論、電磁學、波動光學、量子力學等匍匐在她的腳下;難怪物理學家查德·費曼驚呼:歐拉恆等式不但是「數學最奇妙的公式」,也是現代物理學的定量之跟,因為她把最基本的5個數學常數簡潔地連繫起來,而且也將物理學中的圓周運動、簡諧振動、機械波、電磁波、概率波等聯繫在了一起.
  • 歐拉公式(之一)
    言歸正傳,下面就是這個被數學家們讚譽為「上帝創造的公式」的歐拉公式:這個公式中包含了e和π這兩個重要常數,它們都是超越數。公式還包含了虛數單位 i ,實數單位1及人類的天才發明0。這個公式是怎麼得來的呢?
  • 歐拉公式——上帝創造的數學公式
    這裡是微信公眾號《職業數學家在民間》的專欄《高等數學》第四期,這一期我們將介紹著名的歐拉公式。傳播數學是我們的神聖使命,敬請掃描👇關注我們!歐拉公式中指數函數ex甚至取x值為虛數,那又該如何定義?這些問題正是歐拉公式給許多人留下神秘印象的原因。要解釋清楚歐拉公式和這麼多問題,我們該選擇從哪裡入手作為起點呢?
  • π與最美的數學公式
    Pi Day(3.14)剛剛過去,我們也奉上一篇和Pi有關的譯作《π與最美的數學公式》,展示科學最單純的美。據說文章每多一個方程,讀者就會減少一半,不過小編很自信,因為下面列舉的都是最美的。--小編Z今天我想談談π和數學意義上的的美。要談論這個,還有比十八世紀著名的歐拉公式更好的例子嗎?
  • 最偉大的數學公式:歐拉公式
    不論是高等數學還是大學物理,歐拉公式都如影隨形。因為其重要性和劃時代意義,Euler Formula(歐拉公式)有著很多了不起的別稱,例如「上帝公式」、「最偉大的數學公式」、「數學家的寶藏」等等。
  • 歐拉公式
    e是自然對數的底,此式稱為歐拉(Euler)公式。歐拉公式與三角函數的關係由泰勒級數展開
  • 歐拉——數學界的英雄:歐拉公式為何被稱為世界上最優美的公式?
    他對數學的直覺與掌控是無與倫比的,一個優美的歐拉公式被評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公式,在數學界基本上是沒有公式能與之媲美的了。如果非要找的話,物理界的質能方程E=mc^2和麥克斯韋方程組或許能與之相媲美。e=2.718128182…自然對數,代表了大自然的優美。
  • 走進數學學院(二)| 駐足碑前,欣賞歐拉公式之美
    數學王國是充滿奧秘的如果把數字比作磚塊那麼公式就是圖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數學中最美的公式歐拉公式
  • 數學上最偉大的公式之一:歐拉公式的推導與證明
    歐拉公式:它是最著名的公式之一,它說明了復指數函數和三角函數之間的關係。因此,可以在許多數學分支,物理學和工程學中找到歐拉公式。其中e是自然對數的底,i是虛數單位,並且θ∈C,e^i稱為單位複數。歐拉公式的證明:歐拉公式的推導是基於指數函數e^z和三角函數sin(x)和cos(x)的泰勒級數展開,其中z∈C, x∈R。
  • 世界上最完美的公式--歐拉公式(Euler's Identity)
    數學史上稱十八世紀為「歐拉時代」。歐拉出生於瑞士,31歲喪失了右眼的視力,59歲雙眼失明,但他性格樂觀,有驚人的記憶力及集中力。  歐拉公式就是指以歐拉命名的諸多公式,它們分散在各個數學分支之中。  1、分式裡的歐拉公式:   a^r/(a-b)(a-c)+b^r/(b-c)(b-a)+c^r/(c-a)(c-b)   當r=0,1時式子的值為0 當r=2時值為1   當r=3時值為a+b+c   2、複變函數論裡的歐拉公式:  e^ix=cosx
  • 歐拉公式,複數域的成人禮
    正如歐拉的老師對他的讚揚:我介紹數學分析的時候,它還是個孩子,而你正在將它帶大成人。這句話雖然是說微積分(數學分析)的,但用在複數域上也不違和。歐拉的歐拉公式正是「複數域」的成人禮:這個問題可以用歐拉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