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落馬「官員作家」權力尋租:公款出書、攤派買書任務牟利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廖東明因涉貪腐案落馬。圖為2011年1月5日佛山日報刊文配圖,報導中稱,「在檢察長廖東明領誓下,173名黨員莊重宣誓。廖東明表示,開展宣誓活動是為了進一步加強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做到公正文明、廉潔執法。」

  近日,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廖東明因涉嫌受賄犯罪被立案偵查,其中,其為官之外的作家身份格外引人關注。中國網《深讀》欄目記者通過檢索發現,以往因貪腐落馬的官員作家並不在少數。

  其中,一些人的文學造詣頗深,獲得國家級文學獎項;也有人將反腐倡廉寓情於詩,借書「言志」。而當貪腐形跡敗露後,有人被指作品抄襲他人,浪得虛名;有人通過挪用公款出書,向相關單位攤派購書任務等進行權力尋租。

  小說獲魯迅文學獎、莫言寫序

  2015年9月7日晚,最高檢案件信息公開網發布消息,廣東省江門市人民檢察院決定,依法對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廖東明(副廳級)涉嫌受賄犯罪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據悉,廖東明在廣東檢察系統任職近30年。除了檢察長的身份,他還是一個「作家」。廖東明的首部小說《太陽升起》40萬字,是一部關於檢察官生活的小說,也是一部知青小說。作家莫言還專門為此書寫了序言。這部小說還榮獲2013年第九屆廣東魯迅文學藝術獎長篇小說獎。

  廖東明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太陽城》於2013年6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小說,描寫了房地產創業者的發家史。2013年7月26日,中國作協創研部、人民文學出版社和廣東省作協、佛山市委宣傳部還在北京為該小說召開專門的研討會。

  把寫作當成自警、自勵方式

  2014年6月,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原局長馮偉林,因受賄4000多萬元被判處無期徒刑。據了解,湖南政商學各界,很多人手中都有其大部頭書。其中2011年,其在香港出版的文集《書生報國》紙張優良、裝飾華美,定價達280港元。在書中,他宣稱,「一個人一旦將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連在一起,他就榮辱皆忘,名利皆忘,書生報國,終身為業!」

  除了這本書,馮偉林還先後出版過《誰與歷史同行》、《借問英雄何處》、《蓮池風嘯》等文集,獲冰心散文獎,他還曾是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也做過湖湘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作家協會理事,還曾是一長串「985」、「211」名牌大學的教授、導師。

  2011年8月初,馮偉林因涉嫌嚴重違紀被立案調查,而就在10多天之前,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介紹自己不抽菸、不喝酒,只要有空閒,就會呆在書房裡讀書、寫作,他把閱讀和寫作看成是對工作的「充電」,當成個人的休閒方式,當成一種自警、自勵的方式。

  散文成高考語文閱讀範文

  浙江省台州市國土資源局原局長劉長春,因和房產商「權錢交易」,受賄人民幣75萬餘元、美金1萬元,在2010年以受賄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

  身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落馬前的劉長春也是一位在全國文學界備受關注並且多產的「作家」。他曾發表過文學作品一百五十餘萬字,著有散文集《旅途》、《山水境界》、《天台山筆記》、《墨海筆記》、《大地筆記》等八種,並獲首屆冰心散文獎、第二屆魯訊文學獎、第三屆人民文學獎提名等。

  不僅如此,2004年6月,劉長春的散文《白鶴翔集的記憶》,還曾成為浙江省高考自主命題語文閱讀範文。但坊間有傳言說其一些作品有抄襲之嫌,也有人說他在外地開作品研討會都要企業出錢「贊助」。

  據媒體報導,當年劉長春在庭審時,「始終不忘自己是『作家』和局長的雙重身份,自我辯護的過程一直看著早些時候準備好的手寫『作品』,他的辯解聲音洪亮、滔滔不絕,仿佛他以前在筆會或局機關大會上作『報告』一般。」說到激動處,更是喊道:「我是違法被刑拘的、違法被逮捕的,我沒有受賄!」並提出,「副處級法院不能審判正處級領導」。

  曾稱為官多奉獻、少索取

  2009年8月,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書記李大倫因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據媒體報導,李大倫在位時,特別喜歡別人稱他為「官文人」。其公開表示獨愛《愛蓮說》,尤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自勉。

  李大倫曾出過兩本書,一本是《大倫書法作品集》,定價418元;一本是《歲月如詩》,定價35元,他的書定價不菲,令很多專業作家無法企及。有關部門查明,上述書均通過市委宣傳部向黨政機關強行攤派,幾年下來,李大倫淨賺3000餘萬元。而他在《茶話》裡卻這樣寫到:做人,應多一份淡泊寧靜,少一份乖戾張狂;為官,應多一點奉獻,少一點索取。

  曾作詩說「利為民所謀,權用民所需」

  山東省濟南市齊河縣原縣委書記李鳳臣因受賄679萬元、708萬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於2009年被判處無期徒刑。

  「權系民心聚,姓公不姓私,本是雙刃劍,傷人亦傷己,身為民之僕,必當明斯理,利為民所謀,權用民所需。」這是曾經的「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協會員」李鳳臣所創作的詩歌,這首詩歌在其東窗事發後,被媒體翻出,暫且不去討論其作詩與做人的兩面性問題,單因詩歌的創作水平,已遭廣泛質疑。

  然而,這樣的水平此前並沒有影響李鳳臣成為一名多產的作家,他曾於一年內出版七本詩集,並多次召開全國級個人詩歌研討會,詩作在全國第一流的文學刊物上遍地開花。李鳳臣被自己的道貌岸然分裂出兩種身份——人前倡廉詩人,人後腐敗官員。媒體報導中稱,李鳳臣不僅貪汙受賄,還曾為謀取職務晉升及工作調動行賄買官。

  指定相關單位買書,被當廢紙賣掉

  原安徽省林業廳廳長唐懷民,因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於2007年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據報導,唐懷民在任時曾被稱為「多棲廳長」,作為一名正廳級幹部,他不但是安徽林業的第一行政長官,頭上還罩著林業專家、作家和書法家的光環,是安徽省書協顧問、中國林業書協副主席。

  安徽省第一部全面介紹全省自然保護區資源的專著,即是由唐懷民主編的《安徽自然保護區》一書。2004年11月,他的草書《江山如畫》、《沁園春·雪》受到評委專家的一致好評,被「關注森林綠我中華」全國書畫大賽組委會收入《盛世興林》一書,海內外出版發行。2005年《中國名家書畫》精裝版檯曆裡,他的名字和啟功、範曾、歐陽中石、文懷沙等排在一起。唐懷民是碭山人,碭山同鄉網「碭山名人索引·近現代名人」名單裡,唐懷民的名字出現在同是祖籍碭山的一代國畫大師齊白石之後。

  1992年,唐懷民在在濉溪縣任職期間,為宣傳口子酒,他寫了小說《張果老外傳》,讓各家酒廠和相關單位購買。雖然書是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印數6萬冊,到他被「雙規」時還有兩萬多冊沒賣出去。而一些單位買的書實在太多,後來乾脆當廢紙給賣了。

  組織寫作班子寫文章,署個人名出書

  山西原臨汾市委宣傳部長王月喜因受賄罪、貪汙罪,於2008年初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曾經在當地有「文人官員」之稱的王月喜,十幾年時間裡,分別在從中央到地方的十多家報刊上發表了上百篇散文、詩歌,他出版的詩集、雜文集等總計20多本,200多萬字。

  對於王月喜的文才,一些老幹部很氣憤地說,他曾專門組織了一個寫作班子為其寫文章,然後署王月喜的名出書。單單是《曹端研究文叢》一套書就有20多本書。這些書的標價很高,但當地書店並沒有公開出售,大都只能在一些企事業單位、市直單位中才能見到。

  據王自稱發行不下於10萬冊,但一些當地領導在購買書後,卻在職工工資中扣除,一時之間,罵聲載道。在霍州任職期間,王的作品批發給許多部門和單位,也許人手一冊都「拜讀」不完,剩下的只能成捆地堆放在牆角裡。

  最後經查明,王月喜利用職務之便,不僅使用公款支付個人圖書出版費,而且還委託他人購買虛假版權頁資料,套用書號,非法出版個人及親友編著的圖書。  (記者 魏婧)

相關焦點

  • 「象牙塔」反腐不斷深化,至少20餘名廳官落馬或雙開
    據官方披露,年初至今至少已有20餘名廳局級官員落馬或被「雙開」,涉及上海、廣西、黑龍江、廣東、吉林、山東和安徽等多省份的地方高校。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公布信息統計,自年初至今,教育系統至少已有14名廳局級官員落馬,10名廳官被「雙開」。
  • 央視揭貪官"家族式腐敗"細節
    一些官員的貪腐問題不僅涉及到他們自己,還涉及到他們的配偶、子女或其他親屬,更有甚者是全家總動員,形成了一個權錢交易的利益圈:一人當官,全家受益;一人落馬,牽出全家。 「家族式腐敗」的方式比較隱蔽,但危害巨大,經濟上給國家造成巨大損失,政治上給黨和政府造成了惡劣影響。
  • 陝西落馬廳級以上官員名單!
    官方通報顯示,經查——秦林惠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毫無黨性原則和組織觀念,心無敬畏,目無法紀,濫權妄為,大搞權錢交易,吃拿卡要、貪婪成性,將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淪為攫取私利的工具。榆林是著名的能源城市,秦林惠作為榆林市能源局局長,其權力有多大?可不要小瞧。據公開消息,去年12月底,榆林市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對秦林惠作出逮捕決定。值得一提的是,與秦林惠同日落馬的榆林市榆陽區能源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張建華,已於前不久因受賄罪被判處四年六個月,受賄金額244萬元。
  • 落馬官員懺悔錄「晉級」三問
    據悉,此次是中央紀委網站首次公布落馬官員獄中懺悔視頻,引發社會關注。今年1月,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工作報告列出了2015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任務清單」,其中落馬官員懺悔錄也包含其中。中紀委對落馬官員懺悔錄如此「晉級」,到底有何真實用意?
  • 雲南一正廳級幹部被查落馬!涉嫌受賄為親友非法牟利,被提起公訴
    身為官員,必須要做到公平公正。面對外界的誘惑,立場必須要堅定,拒絕誘惑。一個官員如果不能肩負自己的職責,那麼就很容易被腐壞。作為官員,隨著職位的不斷提升,面對的事情就會越來越複雜,有的人經受不住誘惑,最終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據某媒體爆出,在11月26日,雲南一正廳級高官被查落馬!因涉嫌受賄,為親友非法牟利,被提起公訴。
  • 內蒙古官員夫婦貪汙6億落馬,妻子攜帶巨款潛逃,九個月後被抓獲期間花光千萬元
    內蒙古官員夫婦貪汙6億落馬,妻子攜帶巨款潛逃,九個月後被抓獲期間花光千萬元這幾年我國一直在執行深度反腐反貪政策,在全國各地開展的反腐反貪政策中,內蒙古地區的貪官汙吏不斷被依法查處落馬,很多之前隱藏得特別好的貪官汙吏都收到了相應的懲罰,也給了其他官員一個明顯的下馬威和警醒。
  • 落馬官員寫悔過書盤點 貪官懺悔分三時間段六大類型
    十八大以來,伴隨著反腐力量的加大,以及眾多貪官的查處,落馬之後和貪汙腐敗有關的懺悔,也幾乎成為多數落馬官員必做的動作,甚至去年被查的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也已經寫了一份悔過書,並成為其他地方黨政官員的學習材料。  而落馬官員因何而貪?在貪腐的路上,他們又走了一條怎麼樣的心路歷程?
  • 「親友圈」腐敗:禍起蕭牆 公權力成「私人訂製」
    這種建立在密切關係基礎上的權力尋租,利益交換,讓一批「狐輩」之徒依附於貪腐官員,名正言順地遊走在領導「勢力範圍」內,大肆借權牟利,狐假虎威,危害巨大。 封妻蔭子「家族圈」:權力成「害人毒藥」 江西景德鎮是有名的瓷都,於麗芳非常喜歡瓷器,為了託她辦事,不少人投其所好,買來各種名貴瓷器上門送禮,於麗芳來者不拒,甚至主動索要。在江西任職時,蘇榮把一些官員介紹給兒子認識,蘇鐵志於是通過這些官員幫朋友拿項目,從中收取巨額好處費。 就在蘇榮落馬前夕的那個春節,中央電視臺播放了一檔名為《家風是什麼》的節目,蘇榮回憶說:「我都不敢看這個節目,我家『於姐』成了江西權錢交易的代名詞。
  • 高校幹部接連落馬 斬斷伸進「象牙塔」的髒手
    同時,這也佐證了只要有權力就會有尋租的空間,對權力沒有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制約,就有可能滋生腐敗。」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反腐敗教育與研究中心副主任彭新林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在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偉看來,隨著高校紀委發揮的作用不斷增強,高校反腐取得的成效會更加鞏固,這是一個總體的趨勢。
  • 雲南彝良:「落馬」官員《悔過書》警人心
    去年以來,該縣檢察院預防科合理使用「落馬」官員《悔過書》,用身邊人、身邊事開展警示教育,取得了良好的警示效果。  近年來,該院努力實踐偵防一體化機制,在職務犯罪案件查辦過程中,該院檢察長適時安排預防幹警開展同步預防,引導嫌疑人撰寫《悔過書》,爭取嫌疑人把最真實的感受悔悟寫出來。從去年1月至今,該院已收集整理了89份《悔過書》。
  • 愛寫悔過書的落馬官員們
    (何籽/圖)在失去權力、地位以及人身自由後,他們內心驚恐、無助、悔恨,對組織有所祈求,對法律開始敬畏。種種複雜心態和動機作用下,官員們在悔過書中往往會展現出難得的坦誠。「我見不少官員都有婚外情,對此我十分認同,認為兩廂情願,頂多是個道德問題,是小節、小事。」在悔過書裡,落馬的湖北某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羅某承認,「先後與三名女性發生了不正當兩性關係」。
  • 【茶水間】哪些官員易落馬
    【經濟大事、小事兒,盡在茶水間】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慶寧 在反腐大潮將繼續洶湧已成共識的當下,哪些官員最容易落馬?經濟觀察報記者經不完全統計發現,自十八大以來落馬的38名省部級高官中,來自人大和政協兩個系統的高官多達15人,佔比接近四成。但這些落馬官員腐敗多數並非任職政協或人大期間,而是事涉之前擔任地方政府核心權力部門官員甚至一把手時期。同時,以權謀私成為他們落馬的主要原因。
  • 雲南一正廳級幹部被查落馬,涉嫌為親友非法牟利,被提起公訴
    喜歡看新聞的的朋友都會知道,國家正在全力推行反腐政策,越來越多的貪官汙吏相繼被查落馬,作為一個官員,隨著職位的上升,外界的金錢,美色誘惑就會越來越大,事情也會越來越複雜,我們必須堅定立場,拒絕誘惑,一旦忘記初心,將會走向犯罪的道理,終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據某媒體報導,在11月26日,雲南某正廳級別高官被查處撤職,他因涉嫌受賄和為親友非法牟取違法利益而被起訴。
  • 落馬後,大老虎的題字怎麼辦?
    在任忙題字,落馬鏟字忙相比中國石油大學遮擋題字落款的「溫和」做法,各地對於落馬官員「墨寶」的處理方式顯得更為直接,哪怕是刻在石頭上,也是一個字:鏟。陳安眾素有「才子」之名,喜歡題字,在其主政過的地方經常能看到他的各種題詞,其落馬後,江西省內許多單位都在忙著同一件事——撤下陳安眾的題詞。2009年落馬的廣東省原政協主席陳紹基也是個書法愛好者,為人題寫的「黃花晚節香」被稱道一時。在當年的「廣東省古村落」評選活動中,位高權重的陳紹基被力邀題詞,但在舉行揭匾儀式時,陳已經落馬,活動不得不改期,各地亦忙不迭去除流傳甚廣的「陳氏墨跡」。
  • 恆豐銀行原董事長落馬,涉案金額103億創貪官之最
    恆豐銀行原董事長被查落馬,這位官員涉案金額103億創貪官之最。他在煙臺市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隨後出任了煙臺市委常委副市長,最後勝任恆豐銀行的董事長,達到了他權力的頂峰。根據相關調查,蔡國華在任職期間濫用職權,利用手上的權力大肆貪汙受賄挪用公款
  • 恆豐銀行原董事長蔡國華落馬,涉案金額103億創貪官之最
    恆豐銀行原董事長被查落馬,這位官員涉案金額103億創貪官之最。蔡國華是山東陽信人,工學博士,很早就參加了工作,屬於資深的老黨員,曾經擔任恆豐銀行的董事長。他在煙臺市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隨後出任了煙臺市委常委副市長,最後勝任恆豐銀行的董事長,達到了他權力的頂峰。根據相關調查,蔡國華在任職期間濫用職權,利用手上的權力大肆貪汙受賄挪用公款,涉案金額高達103億,創下了貪官涉案金額之最。
  • 【反腐】懺悔錄裡看腐敗:「一霸手」的權力遊戲
    事實上,每一個落馬官員、每一份懺悔錄,都是一次信仰的失落、利益的糾纏、人性的扭曲,在權力失範之下的全暴露。落馬官員以懺悔錄形式寫成的警示教材,應當成為各級黨員幹部引以為戒、端正衣冠的鏡子。  「懺悔錄裡看腐敗」系列報導,獨家獲取、深入挖掘典型案例。這裡刊發的一組兩篇文章對湖南交通系統3名廳官和安徽3名縣官的懺悔錄予以整理剖析。
  • 行業協會:有的已染上「隱性權力腐敗」
    「與常見的官員腐敗、商業賄賂相比,行業協會腐敗本身更加隱蔽。很多行業協會雖然是社會組織,但本身掌握著一些隱形權力,比如制定行業規則、行業評比等。這些權力如果缺乏公開和監督,同樣可以用來以權謀私。」 「腐敗一般是指官員為謀私而濫用權力。行業協會及其工作人員並非權力部門和公務員,不牽涉享有公共權力的主體,似乎與典型意義的腐敗行為掛不上鉤。」林躍勤表示,但實際上,協會擁有政府賦予的準行政職能或獨佔的權威公共服務資格,對於這種權力的濫用,是行政權力或公權腐敗的變種或延伸,或可稱之「泛公權腐敗」。
  • 中紀委官網專欄刊發落馬官員「懺悔書」
    張引寫下的近3000字的「懺悔書」全文亦公之於眾。  張引在「懺悔書」中寫道:回首我的人生,以奮鬥為開始,以輝煌為展現,以自我毀滅為結局。我本末倒置,錯誤地放大了個人的坐標,凌駕於組織坐標之上,從開始的差之毫厘到最終的失之千裡,人格和心理在錯誤認知中一天天失真、失軌,黨性和人格已被貶得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