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馬官員寫悔過書盤點 貪官懺悔分三時間段六大類型

2020-12-13 閩南網

  十八大以來,伴隨著反腐力量的加大,以及眾多貪官的查處,落馬之後和貪汙腐敗有關的懺悔,也幾乎成為多數落馬官員必做的動作,甚至去年被查的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也已經寫了一份悔過書,並成為其他地方黨政官員的學習材料。

  而落馬官員因何而貪?在貪腐的路上,他們又走了一條怎麼樣的心路歷程?

  《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近日就獲悉了一份尚未公開的腐敗官員懺悔書內容,這份懺悔書是一位曾經位高權重、於去年被查的腐敗官員在今年1月所寫,再結合此前已公開的其他貪官的悔過書,依稀可看見他們的心路歷程。

曾經很「單純」

  既然是貪,就和錢脫不開干係。上述這位官員在悔過書中說,他調任到某市做市長,發現工資比此前所在的城市減少了十幾萬元,心裡很不平衡,所以才有了後來貪腐的事情。

  除了心裡不平衡,這也和貪官們所處的充滿誘惑的環境有關係。上述貪官也多次提及了就職當地的上市公司,通過上市公司的業務,錢權也很快達成了默契,貪腐由此發生。

  而據《檢察日報》披露,曾任海南電網公司副總經理的李日亮,曾對辦案人員說:「收受別人第一筆錢時,我也害怕過,但收了以後就被錢套住了,從此當上了金錢的奴隸……到後來別人給我送錢,我都麻木了。」

  從2002年至2011年初,李日亮在收受賄賂、權錢交易的犯罪道路上走過了9個年頭,最終在2011年8月初的一天因舉報而事發,他回憶說:「反思自己陷入受賄犯罪的漩渦、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都是權力惹的禍。」

  「隨著職位的升遷,自己耳濡目染一些人紙醉金迷的生活後,思想上漸漸發生了變化,直至發展到收受他人賄賂。」李日亮說。

悔過書六類型

  對於腐敗官員的懺悔,有時候也會被拿出來讓在任官員進行反思。比如去年被查的南京前市長季建業的懺悔書,就成為一些地方黨政官員的學習材料。

  據國家土地督察網發布的消息,今年4月22日晚,國家土地督察局雲南玉溪例行督察工作組臨時黨支部,根據中央紀委駐國土資源部紀檢組、監察部駐國土資源部監察局要求,召開支部擴大會議,組織學習季建業的悔過書。

  上述支部負責人要求每個人要深入思考,無論年齡大小、級別高低,要以季建業為戒,牢固樹立終身自警自律自省的意識。

  國家糧食局網站發布的消息顯示,在今年「五一」節假日來臨前夕,四川省糧食局通報了全省一季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形勢、查辦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案件、季建業的認罪「懺悔書」等,用反面典型案例教育幹部職工。

  而今年4月14日,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微博)主任分析師劉星星在人民網發文指出貪官懺悔,因官員不同,類型也不同。

  據人民網披露和分析,貪官懺悔分為三個時間段:「雙規」、庭審和入獄後。「雙規」階段,問題官員希望以懺悔逃過司法,而到了司法審理階段,則是先懺悔後翻供屢有發生。而等到入獄後的懺悔,那就會在報紙和專題片上體現,並成為反面教材。

  劉星星的文章裡,也將貪官懺悔分為六大類型,即聲淚俱下型,以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為代表;請罪求情型,以陝西省安監局原局長楊達才為代表;引經據典型,以河南省開封原組織部長李森林為代表;表功型,以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張曙光為代表;憶苦型,以原鐵道部運輸局副局長蘇順虎為代表;避重就輕型,以重慶市北碚區原區委書記雷政富為代表。

相關焦點

  • 中紀委官網專欄刊發落馬官員「懺悔書」
    對於刊登落馬官員「懺悔書」這一舉措,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表示,違紀違法者用他的政治生命寫成的警世教材,應成為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明斷得失的鏡子。(完)   古今高官「懺悔書」:鱷魚的眼淚總是相似的  雍正批示貪官悔過書:你怕死是真 羞愧就天知道了  懺悔是中國政治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考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我們會發現「寫檢討」幾乎是中國獨有現象。
  • 貪官懺悔是虛情假意還是真情流露?有悔過書是抄襲
    中紀委網站「懺悔與剖析」欄目裡的落馬官員中,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秦玉海是首個上榜的省部級官員。這個以攝影「雅好」而聞名的「老虎」,在2015年春節前被「雙開」。「不能像我這樣,把所有的心思、所有的追求都放到雅好上去了,更不能將愛好附上銅臭氣息,否則雅好終將異化為『雅腐』。」秦玉海表示。
  • 析官員寫悔過書心態:排解惶恐爭取儘早解脫
    「新華視點」記者對多名落馬官員的悔過書進行了梳理和跟蹤採訪。  內容基本具備「四要素」,主要分三大類型  在中紀委網站《懺悔錄》欄目中,江蘇徐州市政協原副主席張引、遼寧廣播電視臺原臺長史聯文二人的懺悔書先後被刊載。回顧個人經歷、反思貪腐原因,是這兩名廳級幹部懺悔的主要內容。
  • 落馬官員懺悔錄「晉級」三問
    核心提示:2月25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首次推出大型專題欄目《懺悔錄》,選取十八大以來查處的典型違紀違法案件,通過剖析案情及違紀違法者的懺悔,給黨員幹部以深刻警醒。據悉,此次是中央紀委網站首次公布落馬官員獄中懺悔視頻,引發社會關注。
  • 雲南彝良:「落馬」官員《悔過書》警人心
    去年以來,該縣檢察院預防科合理使用「落馬」官員《悔過書》,用身邊人、身邊事開展警示教育,取得了良好的警示效果。  近年來,該院努力實踐偵防一體化機制,在職務犯罪案件查辦過程中,該院檢察長適時安排預防幹警開展同步預防,引導嫌疑人撰寫《悔過書》,爭取嫌疑人把最真實的感受悔悟寫出來。從去年1月至今,該院已收集整理了89份《悔過書》。
  • 愛寫悔過書的落馬官員們
    許俊介紹,武漢鐵路局這名官員得知自己被刑事立案時,當場大喊悔過書是被逼所寫。「審訊人員在同步錄音錄像下,當即撕掉其所寫的悔過書,並向其說明悔過書不予附卷。最後,這名官員在零口供下被判決有期徒刑十五年」許俊說。許俊說的第二種悔過書是「避虛就實型,痛痛快快承認罪行,真真切切懺悔」。
  • 貪官懺悔錄裡笑料多:為何官員落馬後連「檢討」都不會寫了?
    專家認為,懺悔錄頻現「套話」,既與落馬官員存在「減輕懲處」的僥倖心理有關,也與部分官員表達能力退化、「兩面官員」習慣表演等因素有關。種種「套路」,客觀上削弱了反腐敗成果的警示教育作用。類似的話語,在各種懺悔錄中並不少見。一名業內人士表示,落馬官員在懺悔錄中既空洞又虛假的表達,沒有真正對自己違法亂紀行為進行反思,也無法起到警示作用。
  • 貪官懺悔錄裡笑料多!官員落馬後連"檢討"都不會寫了……
    專家認為,懺悔錄頻現「套話」,既與落馬官員存在「減輕懲處」的僥倖心理有關,也與部分官員表達能力退化、「兩面官員」習慣表演等因素有關。種種「套路」,客觀上削弱了反腐敗成果的警示教育作用。類似的話語,在各種懺悔錄中並不少見。專家表示,落馬官員在懺悔錄中既空洞又虛假的表達,沒有真正對自己違法亂紀行為進行反思,也無法起到警示作用。
  • 媒體:落馬官員「熱衷」於寫悔過書因怕刑事處罰
    「我見不少官員都有婚外情,對此我十分認同,認為兩廂情願,頂多是個道德問題,是小節、小事。」在悔過書裡,落馬的湖北某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羅某承認,「先後與三名女性發生了不正當兩性關係」。  官員的悔過書,一般指官員被雙規或立案調查後對自己的罪行進行反思和反省,從而希望組織寬恕的文字材料。
  • 貪官懺悔:一劑叩問靈魂「苦藥」
    中紀委網站「懺悔與剖析」欄目裡的落馬官員中,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秦玉海是首個上榜的省部級官員。這個以攝影「雅好」而聞名的「老虎」,在2015年春節前被「雙開」。「不能像我這樣,把所有的心思、所有的追求都放到雅好上去了,更不能將愛好附上銅臭氣息,否則雅好終將異化為『雅腐』。」秦玉海表示。
  • 安徽廳級貪官法庭懺悔似作秀 悔過書也抄襲(圖)
    庭審中,在被告人最後陳述階段,一直沉默不語的張紹倉掏出老花鏡,含淚念了自己寫的長達4頁的悔過書,三次說出「後悔」二字,懇求法庭給他一次改過的機會。  然而,記者發現,張紹倉的悔過書,和《檢察日報·廉政周刊》在2007年5月29日以《「我的錯誤是在無監督約束下發生的」》為題刊發的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原區委常委、同安鎮黨委書記朱福忠的悔過書有幾處雷同,有抄襲的嫌疑。
  • 揭秘落馬「大老虎」懺悔錄 寫什麼怎麼寫都有「規矩」
    「懺悔」,原本是佛教用語,後來引申為認識了錯誤或罪過而感到痛心並決心改正。所有犯了嚴重錯誤的黨員幹部,都必須經歷一場改造思想的懺悔,他們的懺悔錄不是隨手寫寫的日記隨筆,什麼時候寫、寫什麼、怎麼寫,都有「規矩」。9月14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在「回複選登」欄目中刊發了網友「小事一樁」的提問:被審查人的懺悔反思錄,一般在什麼時候撰寫?
  • 貪官法庭最後陳述盤點:內容各異多為求輕判(圖)
    新京報記者梳理2013年部分因貪腐受審官員的法庭「最後陳述」及悔過書書發現,幾乎每名貪官都會對自己的人生和罪行做出總結,有些還會事先列好提綱,還有人會遞交幾頁親筆書寫的悔過書。   劉玲表示,受審官員借「最後陳述」表達對案件的看法和自己的態度,但對審理後的定罪量刑,實質性影響很有限。   中國傳媒大學政治與法律學院副院長、教授王四新說,從落馬官員的「懺悔」中,更要看到的是反思和警醒。「面對誘惑,官員們一定要堅守住底線,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有僥倖的心理」。
  • 文強落馬後寫悔過書:組織多年未提拔導致自己腐敗
    初落馬時,他曾面對鏡頭痛哭流涕,後悔自己醒悟得太晚。但他在痛悔之餘似仍心有不甘,在悔過書中用大段篇幅發牢騷,怪組織多年沒提拔自己。落馬後的文強流著淚說,睡覺不就是一張床,為什麼人要失去的時候,才知道什麼是最寶貴的東西?然而流淚之餘,他仍不忘發牢騷。在悔過書裡,他把自己腐敗的原因部分歸結為仕途多年原地踏步,沒能升官。
  • 貪官不會將「貪」字寫在臉上
    近來不斷有官員落馬,反腐風暴越刮越緊,釋放出的威懾力越來越強。中央反腐的決心不容置疑。    同時,廖少華的落馬也給公眾和紀檢部門提了個醒:貪官不會將「貪」字寫在臉上,隨著反腐打貪進入深水區,貪官的偽裝手段會越來越高明。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當眾是英雄、背後是蛀蟲,如何將這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隱形」貪官揪出官員隊伍,是反貪面臨新的挑戰。
  • 落馬官員們寫懺悔書 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是這個
    11月11日,中央紀委機關報《中國紀檢監察報》撰文,剖析眾多落馬官員的僥倖心理。文章指出:「『僥倖』是懺悔書中的高頻詞。僥倖心理不是腐敗官員們新添的毛病,而是由來已久的頑疾。
  • 貪官的悔與罪:多數悔過 未必認罪
    認罪服法傾向於對其個人接受司法裁判的認識問題,表示對司法調查和審判過程及結果的認可;悔過則傾向於法外的個人態度問題,並不涉及司法信供和司法裁判問題。  實踐中,貪官的悔過率明顯高於認罪服法率。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曝光的官員貪腐案件中,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悔過率幾乎達到了100%。
  • 為啥這些廳級貪官懺悔錄都這麼虛偽?
    專家認為,懺悔錄頻現「套話」,既與落馬官員存在「減輕懲處」的僥倖心理有關,也與部分官員表達能力退化、「兩面官員」習慣表演等因素有關。種種「套路」,客觀上削弱了反腐敗成果的警示教育作用。  類似的話語,在各種懺悔錄中並不少見。一名業內人士表示,落馬官員在懺悔錄中既空洞又虛假的表達,沒有真正對自己違法亂紀行為進行反思,也無法起到警示作用。  類型二,找客觀理由。一些違法亂紀的黨員幹部,會在懺悔錄中找各種客觀理由,為自己的不法行為開脫。
  • 媒體盤點落馬貪官形態:衣食住行皆可滋生腐敗
    【導讀】媒體盤點落馬貪官形態:衣食住行皆可滋生腐敗   江西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招聘信息:媒體盤點落馬貪官形態:衣食住行皆可滋生腐敗,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