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落馬官員「熱衷」於寫悔過書因怕刑事處罰

2020-12-19 搜狐網

  「抱有嚴重的僥倖心,對實在掩飾不了的罪行才承認悔過。這種悔過書佔絕大多數。」

  「我看到一批工商企業在區委區政府支持和關照下獲得不少財富。和他們比,自己整天忙忙碌碌,不是開會就是陪客,財富少得多,享受更不能比。」

  「寫了悔過書的官員,一般不會翻供。」

  「我見不少官員都有婚外情,對此我十分認同,認為兩廂情願,頂多是個道德問題,是小節、小事。」在悔過書裡,落馬的湖北某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羅某承認,「先後與三名女性發生了不正當兩性關係」。

  官員的悔過書,一般指官員被雙規或立案調查後對自己的罪行進行反思和反省,從而希望組織寬恕的文字材料。隨著反腐力度的加大和地方廉政警示教育活動的開展,悔過書這一頗具中國特色的文體,逐漸從紀檢部門卷宗中步入公眾視野。

  相對於官方媒體乾巴巴的新聞通稿,落馬官員的悔過書內容豐富。在失去權力、地位以及人身自由後,他們內心驚恐、無助、悔恨,對組織有所祈求,對法律開始敬畏。種種複雜心態和動機作用下,官員們在悔過書中往往會展現出難得的坦誠。權力墮落的軌跡,也在形形色色的悔過書裡清晰地顯露。

  「晴天霹靂」

  2015年2月2日上午,湖北省紀委一口氣宣布雙規了三名處級副廳級官員。這一新聞在湖北比較引人關注,一個原因是其中一名官員的前任、湖北某縣級市市委書記幸某一年前也被雙規。

  2014年2月10日,這位市委書記被雙規。他在悔過書裡感嘆,他所在的縣級市是老區,他竟然成為「建縣史上第一個被黨組織查處的縣委書記」、「無顏見老區人民」。

  幸某在湖北官場更受關注的,是他曾「採取了一些應對組織調查、企圖掩人耳目、矇混過關」的做法。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悔過書顯示,被雙規後,幸某仍不甘心,「我被帶到省紀委『兩規點』接受組織審查。剛來時,我思想上有過委屈,有過抱怨,有過僥倖,有過牴觸。」

  與幸某一樣心存僥倖的,還有湖北省某廳原副廳長張某。得知湖北省紀委在調查自己後,他第一反應是做好三件事,「一是迅速把相關人送的錢退回去,以減輕處罰;二是迅速了解調查組動向,找了哪些人、問了哪些事、社會上有哪些傳聞,做到心中有數;三是到省紀委找調查組說明問題、承認錯誤,以從輕處理。」他在悔過書中寫道。

  心存僥倖的張某做了前面兩件,第三件事沒做。2014年2月26日被雙規的張某事後稱,「2月18日左右,我已經將銀行儲蓄卡都準備好了,要去省紀委調查組說明問題、承認錯誤,但就是下不了決心。都是僥倖心理在作惡。」

  與上述兩名廳官不同,湖北某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羅某對自己的落馬毫無準備,「2014年1月21日晚,省紀委宣布對我實施『兩規』審查措施,猶如晴天霹靂。」

  羅某的回憶也來自他的「悔過書」。上述官員雖已被開除黨籍公職數月,其涉嫌受賄一案尚未開庭審理。

  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信息顯示,2014年9月1日,「為利用反面典型進行警示教育」,湖北省紀委辦公廳向各市州縣黨委書記、市州縣長、省委各部委、省級國家機關各委辦廳局和人民團體黨委書記,印發了7名被「雙規」副廳級官員在接受審查期間寫的悔過書。

  有媒體公開報導稱:江蘇南京、廣東佛山等地的檢察機關,也曾將其查辦的官員的「悔過書」等編製成冊,分發給幹部傳閱,作為反腐倡廉的「反面教材」。

  「悔過」的三種腔調

  湖北檢察官許俊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在他數年的反貪案件查辦工作中,所看到的貪腐官員悔過書主要有三大類。

  許俊曾辦理武漢鐵路局一名官員涉嫌貪汙案,「該官員到審訊室後,主動要求紙筆書寫悔過書,滿紙寫著對平時違紀行為的悔過,希望交到檢察院領導和其分管領導手中,可以承認完錯誤放他回去」。

  「這屬於避實就虛,只承認違紀不承認違法。」許俊介紹,武漢鐵路局這名官員得知自己被刑事立案時,當場大喊悔過書是被逼所寫。

  「審訊人員在同步錄音錄像下,當即撕掉其所寫的悔過書,並向其說明悔過書不予附卷。最後,這名官員在零口供下被判決有期徒刑十五年」許俊說。

  許俊說的第二種悔過書是「避虛就實型,痛痛快快承認罪行,真真切切懺悔」。剛參加工作時,許俊曾親眼看到一名犯罪嫌疑人在審訊室痛哭流涕寫悔過書,對作案動機、手段等進行長篇描述,甚至挖掘出他讀中學時偷了同學的一支筆的行為。

  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湖北某市人大原副主任羅某的悔過書,就屬於上述類型。

  「我喜歡購買和收藏手錶,也知道投資名表可以保值增值積累財富。許多民企老闆知道我這種愛好後,就打著朋友間禮尚往來的名義送表給我,開始是送幾千塊錢的石英電子表,後來送上萬、上十萬的名牌手錶,我都收入囊中,毫不節制,甚至到了肆無忌憚的程度。」羅某在悔過書裡說。

  他還在悔過書裡承認:某企業為了儘早成立「小貸公司」、加快審核報批進度,對我提出在「小貸公司」中給我10%的股份,並由企業拿出現金400萬元幫我入股……我安排親戚代表我,入股該「小貸公司」成為股東。

  許俊眼中的第三類悔過書,是虛實並行型,凡認為紀檢機關所掌控的罪行,「勇於擔當」「踴躍悔過」;凡認為紀檢機關未知曉蛛絲馬跡的,絕口不提。

  許俊介紹,其曾參辦的一名官員賄賂案件中,審問就像擠牙膏,「你問他,他就承認就悔過,你不問他就假裝不知道」。審訊結束,該官員前前後後書寫了好幾份悔過書。

  「抱有嚴重的僥倖心理,對實在掩飾不了的罪行才承認悔過。這種悔過書佔絕大多數。」許俊說。

  悔過書裡的腐敗路徑

  江蘇省崑山市檢察院,曾對2008年至2012年84份職務犯罪人員悔過書進行梳理,發現他們貪腐路徑大致相同:曾很優秀,幫助別人賺了錢,覺得得到回報是應該的。

  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7名副廳級官員的悔過書中,張某便是一個典型。

  2000年,37歲的張某擔任湖北某地級市團市委書記。之後,「不停包裝自己、推介自己,彰顯個人才能。當了三年團委書記,順利當上了這個市一個區的區委副書記、區長」。

  「自己看準了一個問題,只有快速發展才能出政績、出幹部,才能快速實現向位高權重的職務邁進的目標。」2006年,張某順利當上區委書記,並在2010年獲得「抗擊金融危機優秀縣市委書記」稱號。

  起初有人給張某送錢,被他拒絕。「過年過節,有些老闆、下級送錢,我還推辭,有時還比較堅決,後來就半推半就,有的直接放進抽屜或者公文包裡;開始只在辦公室收錢,後來在酒店、車上也收紅包和信封,在家裡也接待一些親密的老闆和熟悉的下級。」

  「不少老闆財富來得容易,他們靠投機,靠政府政策扶持,我看到一批工商企業在區委區政府支持和關照下獲得不少財富。和他們比,自己整天忙忙碌碌,不是開會就是陪客,財富少得多,享受更不能比。」張某說,攀比之心讓他也想有好車子、有別墅。

  「工作下級尤其是一些鄉鎮黨委書記和在身邊工作過的同事,他們年年送,開始兩三千,後來三五千,還有的上萬。」張某承認,當時身為區委書記的他,「用金錢往來的次數來衡量上下級關係的親疏,用年節往來看待一個下級是否知道感恩。」

  2010年8月,張某被任命為湖北省某廳副廳長。「在屁股還沒坐穩,副廳烏紗帽還沒有戴牢的情況下,又想著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這個正廳位子。」

  2014年春節上班第一天,湖北省紀委開始調查張某。「得知這一情況後,我怕影響職位升遷,到處退錢滅火。一周內退出人民幣20多萬元,美元4萬元。遲遲不主動找調查組交代問題、承認錯誤。」2014年2月26日,張某被送進湖北省紀委雙規點。

  落馬時已擔任湖北某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的幸某在悔過書中稱,他在擔任某縣級市市委書記時和一些有錢人接觸,對高消費生活由羨慕變成攀比,然後開始收取錢物。

  「工作期間,某企業老闆多次給我送錢,開始我也覺得不該收、不能收、不敢收。但他一再表示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感謝我的關心。我想自己也確實幫他賺了不少錢,他表示一下也在情理之中,慢慢地我不再拒絕。」幸某說。

  「我在收受別人錢物時,開始心理也很猶豫,覺得非常不應該,也很緊張、怕出事。後來一想,送的人都是我上十年的朋友,關係很好,這隻有他和我知道,收下不會有什麼問題。後來就逐漸麻痺了。」湖北某市原副市長鄭某在悔過書中說。

  羅某在悔過書中稱,「我在任區長、區委書記時,當地中小企業改革改制正處於熱潮中。區委區政府決定將經營困難、負債纍纍的黃鶴大廈整體轉讓,並確定了通過競爭性談判、出價最高者獲得的轉讓原則。時任國資辦副主任阮某告訴我,他朋友羅某願出最高價,並承諾如轉讓成功,可給我和阮某兩人各100萬元好處費。我的私慾膨脹了,貪念產生了。在研究轉讓意見時,我同意並支持轉讓給羅某的公司。」

  期權腐敗與晚節不保

  崑山市檢察院分析84份悔過書發現:行賄人與受賄人不再是「一手交錢,一手辦事」,而是行賄人向受賄人進行長期的感情投資,以「水到渠成」的方式交易。

  這一點,在南方周末記者收集的廳官悔過書裡也得到證實。湖北某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羅某在悔過書中承認自己存在「期權腐敗」,「我夥同民營企業主,以不法手段為民營企業承接開發區基建工程項目,並從中收受好處費,我將送給自己的好處費存放在私營老闆處,為日後退休經商、做生意積累本錢。」

  年齡漸大仕途接近尾聲,臨退休前想撈一把以致晚節不保,也是一些落馬官員在悔過書裡較多提及的問題。

  2014年1月,湖北省某省級單位原副主任魯某被雙規。他在悔過書中稱,「擔任副主任以來,為省屬企業解決了不少難題,為企業發展辦了一些好事,為國資監管開創了一些在全國有影響的工作,現在已經五十七八,職務上難以有進步,就這樣了。快到退休的年齡了,也該圖點清閒、享點福了。」

  從此,「企業的領導同志來請我吃飯喝酒,能去的我都去了。後來拿著幾萬元應由自己家庭負擔的購物發票,到自己所監管的企業和單位給予報銷。」自家房屋裝修時,魯某想把房子裝修得好一點,「但家裡錢不多,怎麼辦?於是找朋友潘某幫忙。結果朋友一幫就是六十多萬」。

  2014年4月被雙規的湖北某地級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某,心態與魯某類似。「從我犯錯誤的時間段看,主要集中在擔任副市長期間。中後期,認為自己快到點,再有幾年就轉崗退休了,能撈一點是一點,以便把晚年生活安排得充實一點、安逸一點。」

  王某的心態變化,給商人們提供了可趁之機。「我身邊的開發商、建築商,天天在琢磨、研究我,看我有什麼嗜好,愛搞什麼活動,喜歡聽什麼話。我被吹捧得暈暈乎乎。」他在悔過書中顯得很清醒,「這些人一開始就設計了陷阱,等我往下跳。當然蒼蠅不叮無縫蛋,我的錯不能全怪別人」。

  湖北檢察官許俊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過去官員們的悔過書,一般不會提及婚外情,最近有越來越多官員會交代這一問題,尤其是存在權色交易的。

  「從2001年開始,就與他人長期保持不正當兩性關係,一直保持了13年之久,嚴重傷害了雙方家庭和親人,嚴重違反黨的紀律和社會道德,也影響了夫妻感情,在小孩心裡留下了陰影。」張某在悔過書裡說。

  羅某則說,「在生活作風問題上,我見不少官員都有『婚外情』,對此我十分認同,認為兩廂情願,頂多是個道德問題,是小節、小事。於是,對自己放鬆約束,先後與三名女性發生了不正當關係。」

  他在悔過書中詳細講述出軌的後果,「我和前妻婚後長期不和諧,對家庭和她本人很少投入精力和關愛,而且我婚後有不正當男女關係,道德上總覺得對她有些虧欠,想經濟上更多地補償她。」他為前妻創造條件,「讓其參與高利貸、收受現金和裝修款、紅木家具等違法犯罪活動。」

  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多名廳級官員悔過書顯示,除了商人、熟人、下級,親人也是官員們落馬的「引路者」。

  羅某不僅僅「放縱前妻」,還讓自己哥哥跌入泥潭。羅的二哥對其從小到大關照很多,兄弟情深。「他身體不好,提前退休,生活比較拮据,尤其近幾年,兒子赴美留學、妻子患癌症開刀和術後恢復,開支很大。」羅在悔過書中說。

  「我覺得應幫幫他,彌補兄弟之情的虧欠。我先後讓民營企業老闆給他送錢,每人給幾十萬幫助他,還讓老闆採取高額回報投資方式,為他獲取巨大利益。」羅某說。

  魯某在悔過書中稱,「有些錯誤,是在我想辦又不想辦的時候,家人推波助瀾後辦的。」為了給兒子在北京買結婚用房,他妻子「背著我與我的關係單位和個人借錢,但又沒有按借錢的規矩辦,客觀上構成了受賄事實。另外還背著我,找我的關係單位報銷了一些購物發票。我沒及時糾正,而是遷就默認,以為能僥倖過關。」

  寫悔過書的兩重動機

  湖南省紀委一名長期參與辦案的官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有些被查官員寫悔過書是自願的。「自願寫悔過書,說明這個人能認錯認罪,有悔改的意願和表現,可以酌情從寬或從輕處罰。」

  湖北檢察官許俊則向南方周末記者指出,長久以來「坦白從寬」的刑事政策迫使落馬官員認罪悔過,指望在刑事審判中得到較輕的刑事處罰。在司法實務中,「悔罪」確實可作為從輕量刑的情節之一。

  他說,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試行)》第三部分常見量刑情節的適用,第七條有規定:「對於當庭自願認罪的,根據犯罪的性質、罪行的輕重、認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現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10%以下,依法認定自首、坦白的除外。」

  北京律師劉曉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貪官案發後,為了從輕處罰,才寫下套話連篇的「悔過書」,表明自己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這其實是慣用手段,是為了在審判中處於有利地位的一種策略。

  許俊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落馬官員「熱衷」於寫悔過書,是因為他們被物理強制隔離(被採取雙規措施或刑事立案)後,害怕將來的刑事處罰,對組織有所乞求、對法律有所敬畏,希望能對其網開一面、從寬處理,因此在招供之時或之後,積極剖析自己問題的思想根源,坦白罪過,承認罪行;另外,失去人身自由後的孤寂無助感,也會讓違紀違法官員有想與人交談、自我書寫的欲望。

  許俊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辦案人員也樂於見到被查官員寫含有悔過內容的自書材料。

  「悔過書中往往帶有對犯罪行為構成的主客觀供述,這種悔過性質的罪行自書材料往往可以成為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證據之一,杜絕其翻供或使其不能翻供。寫了悔過書的官員,一般不會翻供。」許俊說。

相關焦點

  • 愛寫悔過書的落馬官員們
    隨著反腐力度的加大和地方廉政警示教育活動的開展,悔過書這一頗具中國特色的文體,逐漸從紀檢部門卷宗中步入公眾視野。相對於官方媒體乾巴巴的新聞通稿,落馬官員的悔過書內容豐富。在失去權力、地位以及人身自由後,他們內心驚恐、無助、悔恨,對組織有所祈求,對法律開始敬畏。種種複雜心態和動機作用下,官員們在悔過書中往往會展現出難得的坦誠。權力墮落的軌跡,也在形形色色的悔過書裡清晰地顯露。
  • 析官員寫悔過書心態:排解惶恐爭取儘早解脫
    從上世紀末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反省的悔過書,到安徽省副省長倪發科剖析「玉」與「欲」的懺悔陳述,以及湖南株洲一名處級幹部對落馬文採斐然的反思,形形色色的各類悔過書成為落馬官員交代違法問題,表明認罪態度的重要材料。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陳步雷說,綜合林林總總的官員悔過書來看,交代問題、剖析動機、反省告誡、提出訴求,往往是悔過書、懺悔錄內容中常見的「四要素」。
  • 落馬官員寫悔過書盤點 貪官懺悔分三時間段六大類型
    十八大以來,伴隨著反腐力量的加大,以及眾多貪官的查處,落馬之後和貪汙腐敗有關的懺悔,也幾乎成為多數落馬官員必做的動作,甚至去年被查的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也已經寫了一份悔過書,並成為其他地方黨政官員的學習材料。  而落馬官員因何而貪?在貪腐的路上,他們又走了一條怎麼樣的心路歷程?
  • 雲南彝良檢察院運用落馬官員"悔過書"開展警示教育
    正義網昭通11月5日電(特約記者 楊健鴻 通訊員 趙家華)「從一名風華正茂的青年到滿頭白髮的老者,從一名一般工作人員到走上單位領導工作崗位,再到如今變成一名罪人,家人怎麼看我,會給子女帶來多大的傷害,我內心不能平靜,臉上流下了悔恨的淚水……」10月30日,在雲南省彝良縣檢察院為該縣交通局公路管理段開展的預防職務犯罪課上,當原彝良縣交通運政管理所原所長章某這份浸著淚水的《悔過書
  • 季建業落馬後寫萬字悔過書:私念使我靈魂出竅
    原標題:季建業落馬後寫萬字悔過書:私念使我靈魂出竅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12月17日發布消息: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涉嫌受賄一案,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由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後移送山東省煙臺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 中紀委官網專欄刊發落馬官員「懺悔書」
    對於刊登落馬官員「懺悔書」這一舉措,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表示,違紀違法者用他的政治生命寫成的警世教材,應成為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明斷得失的鏡子。雖然將檢討追溯到皇帝「罪己詔」的說法難以自洽,但是官員的悔過書古已有之卻是有據可查,大貪官和珅落入牢獄之後,就曾寫過一份詩歌體的悔過書,但他並沒有如實交代家裡的金山銀山是怎麼得來的,反而不無驕矜地感嘆道,「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生」。意思就是:想想以前的事我就感到難過,哥的一生敗就敗在太有才了。
  • 落馬官員懺悔錄「晉級」三問
    據悉,此次是中央紀委網站首次公布落馬官員獄中懺悔視頻,引發社會關注。今年1月,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工作報告列出了2015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任務清單」,其中落馬官員懺悔錄也包含其中。中紀委對落馬官員懺悔錄如此「晉級」,到底有何真實用意?
  • 雲南彝良:「落馬」官員《悔過書》警人心
    本報訊(特約記者楊健鴻 通訊員趙家華)近日,在雲南省彝良縣檢察院檢察官為該縣交通局公路管理段幹部職工上的預防職務犯罪法制教育課上,該縣交通運政管理所原所長章某的《悔過書》被檢察官展示出來後,章某這個曾經的同事、曾經的領導的心聲打動了聽課的所有人。
  • 褚朝新:悔過書裡的貪官自畫像
    季建業受賄1132萬獲刑15年,曾寫19頁悔過書。  文|褚朝新  最近,無意中得到了一份印發給書記縣市長們的「內部材料」:一群被雙規的廳級官員寫的悔過書。  朋友許俊是一名檢察官,辦過一些貪腐官員的案子。他告訴了我這些官員的悔過書是怎麼出爐的:有的是自願寫的,有的是被要求寫的。
  • 落馬官員為"自保"迷信 寫交代材料用"揭諦"等佛語
    落馬官員為"自保"迷信 寫交代材料用"揭諦"等佛語 發布時間: 2015-07-23 08:46:2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尚陽 | 責任編輯: 張豔玲
  • 中央紀委揭秘:什麼樣的悔過書不過關?
    原標題:中央紀委揭秘:什麼樣的悔過書不過關?  朋友圈都被高考作文刷屏了吧?  說起作文,要是把它和時政放在一起,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最先想到的就是落馬官員的悔過書。有些考生還曾真實地模擬過如何寫悔過書,不過這事兒年頭早了,2006北京大學重慶區保送生、自主招生語文科考試中,作文就是以《貪官檢討》為題,站在貪官的立場寫一篇600-700字檢討書。  當然,貪官的悔過書不同於高考作文,不需要過多的文採。早前有女官員因為在悔過書開頭引用康德的名言顯得太有文採,而引發廣泛討論。悔過書為何而寫?寫了有何用?
  • 文強落馬後寫悔過書:組織多年未提拔導致自己腐敗
    初落馬時,他曾面對鏡頭痛哭流涕,後悔自己醒悟得太晚。但他在痛悔之餘似仍心有不甘,在悔過書中用大段篇幅發牢騷,怪組織多年沒提拔自己。落馬後的文強流著淚說,睡覺不就是一張床,為什麼人要失去的時候,才知道什麼是最寶貴的東西?然而流淚之餘,他仍不忘發牢騷。在悔過書裡,他把自己腐敗的原因部分歸結為仕途多年原地踏步,沒能升官。
  • 媒體盤點落馬官員的奇葩綽號:薄熙來被叫「薄熙草」
    8月27日,《北京青年報》旗下微信公號「政知局」發布盤點文章《落馬官員的奇葩綽號,你叫過幾個?》              媒體起底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長武長順,曝出他「武爺」的外號。       「武爺」。十分江湖,霸氣側漏。       其實,很多官員在落馬前都有綽號。
  • 【茶水間】哪些官員易落馬
    【經濟大事、小事兒,盡在茶水間】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慶寧 在反腐大潮將繼續洶湧已成共識的當下,哪些官員最容易落馬?經濟觀察報記者經不完全統計發現,自十八大以來落馬的38名省部級高官中,來自人大和政協兩個系統的高官多達15人,佔比接近四成。但這些落馬官員腐敗多數並非任職政協或人大期間,而是事涉之前擔任地方政府核心權力部門官員甚至一把手時期。同時,以權謀私成為他們落馬的主要原因。
  • 那些迷戀「大師」的官員們:有人算命當天落馬!(1)
    中紀委網站刊文透露,遼寧省撫順市原市長欒慶偉落馬前和「大師」見面,被告知「有驚無險,沒有任何問題。」此後不久,「大師」預言失靈,欒慶偉落馬,「大師」變「大失」。觀海解局記者梳理發現,不少落馬官員和「大師」有染,他們中有的人給「大師」大筆錢財,有的竟然在機場當面跪謝,有的還瘋狂到請「大師」驗收縣委大門。結果卻都像「河北第一秘」李真一樣,「大師」保證沒事,事實卻是很快落馬伏法。
  • 深圳雲頂香蜜湖項目秘密:一場飯局4位官員落馬
    據新京報記者調查,以深圳國土系統昔日一把手張士明為引線,至少四位深圳官員落馬,他們均出現在12年前涉及雲頂香蜜湖的一場利益交換的飯局上。隨著這些落馬官員走入司法程序,與他們有過利益交換的萬澤股份、華南城、深圳新世界、津聯泰等多家房地產企業浮出水面,涉及至少6個地產項目。
  • 官員落馬前妻為其奔走 稱其因舉報蘇榮遭報復
    談及自己為何會在周建華落馬後挺身而出,姚敏建對廉政瞭望記者說,我與他畢竟夫妻一場,對這個人還是有些基本了解。而周建華第二任妻子梁文瑤則說:「我只是個女人,沒見過這麼大陣仗,確實怕了。」  一名官員總結道,無論是離婚前在大庭廣眾公開吵鬧,還是離婚後的持續舉報,對官員的仕途肯定會產生影響。但有影響和落馬是兩回事。官員落馬,關鍵在於自身的品行。夫妻間的情感糾紛,也許會在一時阻礙一人的仕途,但真能毀掉仕途的,還是自身操守。  今天,離婚還影響仕途嗎?
  • 兩成落馬官員存不正當男女關係
    媒體報導稱,羅菲成為企業老闆們討好張的一個重要途徑,比如行賄人楊建宇為了討好張曙光,給羅菲買車買名表,每月發給羅1.6萬元的「工資」。 □她們是誰 多因同事關係或工作往來結識 究竟什麼樣的人容易成為貪腐官員的獵豔對象?
  • 盤點重名官員:"李小平"落馬節奏一年一個(圖)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搜了「李小平」發現,至今最少有3個叫「李小平」的正廳級官員落馬。接連落馬不論國內國外,重名無可避免。比如最新公布的中國重名排行榜,「張偉」排第一,有近30萬人叫這個名字。政知君身邊就有一個。論重名,官場亦然。
  • 秦皇島落馬局長被撤銷「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中紀委談為何官員...
    秦皇島落馬局長被撤銷「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中紀委談為何官員被查要撤銷獎勵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