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盤點落馬官員的奇葩綽號:薄熙來被叫「薄熙草」

2021-01-13 澎湃新聞
【編者按】

       你知道「教父」、「鬼子」、「薄熙草」、「六百帝」各是誰嗎?

       8月27日,《北京青年報》旗下微信公號「政知局」發布盤點文章《落馬官員的奇葩綽號,你叫過幾個?》

       

       媒體起底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長武長順,曝出他「武爺」的外號。

       「武爺」。十分江湖,霸氣側漏。

       其實,很多官員在落馬前都有綽號。比「武爺」更霸氣的有,比「武爺」更黑道感的也有。

       政知局粗粗盤點了一下落馬官員的綽號,不完全,卻已然五花八門,涵蓋工作作風、生活作風,為人處事及貪腐特點。

       一起來看看,這些奇葩綽號裡有沒有你曾經一起叫過甚至參與起過的吧。

霸氣側漏型

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長武長順

——「武爺」

       升任天津市政協副主席不久即「落馬」的武長順,在天津市公安局局長任上一幹就是11年。在天津政法系統深耕40多年,加之豪爽的個性,許多民警在私下議論時稱呼武長順為「武爺」。「武爺」在公安局訓斥下屬時,「真就像大哥教訓小弟一樣」。一名見識過「武爺」發火的人回憶,對面的一個局級領導,站在原地動都不動,滿臉通紅地聽著武長順訓斥。

       有當地公安系統的人士向《廉政瞭望》介紹,武長順(圖中)身為副總警監,在很多場合卻不穿警服。有時出去視察,一大幫穿著警服,肩扛高級警銜的人簇擁著衣著樸素的武長順,更凸顯其「霸氣十足」。

重慶市原副市長、公安局原局長王立軍

——「王彪子」與「鬼子」

       1993年底,王立軍調任鐵嶺市公安局副局長。在那裡,他開始以「打黑」知名。他的事跡也被改編成電視劇在全國熱播。編劇周力軍曾評價王立軍「有點彪、愛小題大做」:駕車車速飛快,過鐵路時也不減速,車輛騰空而起,坐在副駕駛座上,必須牢牢抓住把手才不致傾翻;對付幾個走私犯也會興師動眾,他會身穿黑風衣跳到汽車上先衝著天空發射一梭子彈……

       因為這股子彪勁,王立軍獲得了一個外號:「王彪子」。

       南都周刊還曾曝「薄谷開來與王立軍一度關係非常密切」——

       他們的外號,也能體現各自在圈子內的地位和關係。薄谷開來母子暱稱王立軍為「鬼子」,王立軍手下李陽、王鵬飛、王智稱其為「老師」。王立軍稱谷為「瓜媽」;郭維國稱她為「律師」。2011年12月14日晚上薄谷開來舉行的晚宴上,喝高了之後,稱王立軍為「老師」的李陽、王智等人既稱谷「師母」,又叫她「大姐」。

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

——「劉瘋子」

       熟悉劉志軍的人稱他「膽子大,能力強,有魄力」,但也「非常圓滑,很懂得照顧人,誰都給面子」。「中央領導坐火車,劉一定全程陪同;地方大員來京開『兩會』,劉大多親自接站。」

       在鐵路系統內部,劉志軍的綽號是「劉瘋子」。

       他擔任鐵道部部長的8年間,正值中國城市高速發展階段,同時也是鐵路建設大躍進時期,中國鐵路第五次、第六次大提速,都在他任內完成的。

       「以身犯險」乘坐試驗列車,常坐在列車駕駛室看著司機開車,一個侍從不帶出沒火車站等地,提出「要犧牲一代鐵路人的益處換來中國鐵路的成長」……劉志軍走著一條有違其他「大員」的「野路子」。

高調作秀型

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

——「六百帝」

       萬慶良在廣州市委書記任上被帶走。落馬之前,他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行事高調,也因此收穫了「廣州官場最佳男主角」的綽號。

       2011年初的省黨代會後,就「房價飆升廣州市民幸福嗎」接收記者採訪時,萬慶良建議年輕人要轉變觀念,從有住房變成有房住,租房也可以。他還拿自己舉例子,說「工作了20多年,還沒有買房」,「還住在政府宿舍,珠江帝景130多平方米,每月繳租600元,政府補貼一些。」

       珠江帝景是廣州有名的臨江豪宅小區。這樣的小區想租一個130多平方米的居室,市場租賃價格至少得五千元。因此,網友將其封為「六百帝」。

原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

——「薄熙草」與「足球市長」
2000年10月1日,大連實德隊奪得了2000年中國足球甲A聯賽的冠軍。大連市長薄熙來祝賀球隊奪冠。 CFP 圖

       大連有三寶:足球、服裝節和薄熙草。這是網際網路上曾經廣為流傳的一種說法。

       「薄熙草」即指薄熙來,他主政大連期間,對種草和全市綠化情有獨鍾,同時他籤名時草書「來」字很像「草」字。

       大連勞動公園,過去數年間,那裡更廣為人知的是那個直徑達21米的碩大足球。這個被稱為國內最大足球的標誌物,1996年由時任大連市長的薄熙來倡導設立。他也被稱為「足球市長」。

       「如果有人稱我為足球市長,我覺得這也是個蠻好的事。」1998年,薄熙來在接受《體育生活報》記者採訪時稱,人們在基本滿足衣食條件之後,才有可能有更大的心勁、更大的熱情去關注一項體育事業的發展。「因此如果大連市民,對一個市長的評價,不僅僅是拘泥於米袋子、菜籃子,這些方面的聯想、評價和命名,而是能夠超脫出去,給他在體育文化方面某種綽號或者某種命名,我覺得這本身是一種進步。」

       以「足球」為「名片」的薄熙來,在升任遼寧省長之後,綽號也跟著升成了「足球省長」。

隻手遮天型

江西萍鄉政協原主席賀維林

——「教父」

       與之前落馬的江西省原副省長姚木根、江西省委秘書長趙智勇等省部級官員相比,2013年已從江西萍鄉市政協主席位置退下的賀維林雖級別不高,但卻深耕萍鄉官場42年,在當地實力雄厚,以至於被稱為官場「教父」。

       十年之前,賀維林在任職萍鄉市常務副市長時已是風光無限,一次為其父慶賀80歲大壽,前來賀壽的官員僅車隊就在其老家公路上綿延數公裡。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其弟賀維章旗下公司在萍鄉開發的6個樓盤均位於市區黃金地塊,另囤有多宗地塊。當地煤礦、電瓷等諸多領域中,無一不有他的身影,人稱 「賀半城」,意指「萍鄉半座城市均為其所有」。

湖南郴州原紀委書記曾錦春

——「曾大人」

       已經被槍決的湖南郴州原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曾錦春是被老百姓稱為「曾礦長」、「曾大人」的「郴州第一貪」。

       2006年9月19日,曾錦春被有關部門帶走,接受調查。此時,距曾錦春退休年齡只有一個多月。

       曾在任市國土局局長期間,每審批一家礦井開採都有一個「奇怪」的要求,就是必須與該礦的礦主見面。「批條子」開礦是其主要斂財方式。

       此外,在郴州的許多民營企業門口當時大都高懸由市紀委牽頭頒發的「郴州市紀委民營企業重點保護單位」牌匾。凡掛上此牌的企業直接受紀委保護,公、檢、法等任何執法部門都不得幹擾。而其代價就是每年向紀委交納40萬元「保護費」。

安徽省原省副省長王懷忠

——「王壞種」

       2004年2月12日,安徽省原副省長王懷忠在濟南被執行死刑。這是繼胡長清、成克傑之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三個被處以極刑的省部級以上腐敗高官。終審認定,王懷忠受賄517.1萬元,其中索賄275萬元,另有價值人民幣480.58萬餘元的財產不能說明合法來源,並具有多次索賄的法定從重處罰情節。

       王懷忠的綽號據稱多達10個以上。其中被叫得最多的是「王壞種」。有一部廉政教育片就叫《王懷忠的兩面人生》,詳細地披露了他大肆索賄、濫用職權、弄虛作假、道德敗壞等問題。

       王懷忠在阜陽當政的幾年裡,對他各種問題的反映從未間斷過,但當時似乎都沒有影響他的仕途,以至於在一個公開場合中,王懷忠有些得意地說:「告我又能怎樣?查我一次,我就升一級。」而在他倒臺前五年,阜陽就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只要反腐不放鬆,早晚抓住王懷忠。」

大拆大建型

雲南省原副省長沈培平

——「拆遷大佐」

       曾被曝在群體性事件中私自「調動警力」的雲南省原副省長沈培平,因大拆大建並學日本語氣說話被老百姓稱為「拆遷大佐」;在升任思茅市長後將城市名稱改為「普洱」,籤署總投入10億元建設「天下普洱茶國」計劃,被稱為「茶市長」;在主政騰衝縣時,沈培平大力開發礦產資源,「那時民間已經開始反映他『專橫霸道』,『沈礦長』的名號也是從那時叫起來的。」

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

——「李拆城」

       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是十八大後第一個「落馬」的省部級官員。在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上剛當選中央候補委員,1個月後的12月13日,新華社正式發布其落馬消息。

       2009年11月,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金華村村民唐福珍,舉起油桶,把汽油澆在身上,要求停止強拆,對話協商解決拆遷爭議。但拆遷方並未理會,最終唐福珍在自家天台上「自焚」。而當時的成都市領導就是因大力推進拆遷而被坊間稱為「李拆城」的李春城。

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

——「季挖挖」

       被老百姓稱為「季挖挖」、「滿城挖」、「推土機市長」的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在他主政南京的幾年內,滿城開挖。其間,還因大量砍伐梧桐樹引發民怨釀成風波,也被稱為「砍樹市長」。

       《第一財經日報》曾有報導稱:面對「季挖挖」的責罵和高壓,有些區縣幹部只能將任務層層分解,一級壓一級,限時限量完成。一些強拆項目,甚至提出底線是「只要不死人,不死在現場,什麼手段都能用。」

原南京市委書記王武龍

——「砍樹書記」

       在季建業之前數年落馬的原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王武龍的綽號也與砍樹有關。

       在其任期內,為打造城市形象工程,南京將十數條主幹道的百年古樹紛紛砍掉,取而代之的是毫無特色的大草坪寬馬路。百姓為此送其綽號「砍樹書記」。

安徽省政協原副主席韓先聰

——「韓大嘴」與「韓大錘」

       安徽省政協原副主席韓先聰是中央巡視組巡視安徽之後落馬的首個「大老虎」。在安慶市委書記任上掌舵一方5年的韓先聰在安慶工作逾9年,但在安慶人看來,韓先聰只知高談闊論,放空炮卻不實幹,其「韓大嘴」的綽號由此而來。

       而他調任滁州後,推出「大滁城」規劃,通過拆遷、實施大工程等,將城市面積擴充了一倍多,又收穫「韓大錘」的新綽號。

腐化墮落型

四川雅安原市委書記徐孟加

——「徐三多」

       2013年11月17日,四川雅安原市委書記徐孟加被免職。年初,徐孟加曾遭舉報,網上也流傳其為「徐三多」(錢多、房多、女人多),但4月29日晚,雅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通告稱,經有關部門查實關於徐孟加「腐敗」的傳聞是個別人士無中生有,捏造事實。

       徐孟加在當年蘆山地震時「出了名」。4月20日蘆山地震發生後,央視連線徐孟加,在他歷數有多少四川省黨政軍領導奔赴地震災區時,主播打斷說:「這個我們可能比你知道的多些,說說現在採取了哪些措施吧。」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陳安眾

——「一斤八」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總工會原主席陳安眾被曝與「大師」王林交好,「兄弟們」是他常用的一個稱呼,即便在一些正式場合,其說「兄弟們」的時候也不比說「同志們」少。

       多位萍鄉官場人士向媒體透露,在萍鄉流傳著關於陳安眾四個「一八」的段子:「一米八的個子、一百八十斤的體重、一斤八兩的酒量、十八歲的姑娘。」

湖南省郴川市原副市長雷淵利

——「三玩市長」

       從1995年至2005年十年間,湖南省郴川市原副市長雷淵利在工作安排、工程承攬、解決政策優惠、減免費用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賄賂,貪汙、挪用公款,玩弄女人,被人民群眾稱之玩權力、玩金錢、玩女人的「三玩市長」。雷淵利在「懺悔」信中,也自承是「名副其實」的「三玩幹部」。

廣東省湛江市原市委書記陳國慶

——「三敢書記」與「藍帶書記」

       廣東省湛江市原市委書記陳國慶在臺上時「什麼酒都敢喝,什麼錢都敢收,什麼人都敢用」,不僅支持兒子走私賺大錢,還愛看三級片、吃補藥、玩「媽咪」,幾年間就受賄100多萬,人稱「三敢書記」。

       陳國慶還有一大癖好,喜歡喝每瓶近千元的「藍帶」酒,經常是一頓飯就要喝上幾瓶。人們私下稱他為「藍帶書記」。

山西省絳縣法院原副院長姚曉紅

——「三氓院長」

       山西省絳縣法院原副院長姚曉紅,被曝生活腐化到喝人奶的程度。絳縣法院有幾十個人被他打過,對其他副院長、上級法院的法官也照打不誤,至於打罵百姓、非法拘禁更是家常便飯。於是人們給他一個綽號——「三氓院長」。

湖北天門市原市委書記張二江

——「五毒書記」

       湖北天門市原市委書記張二江收受賄賂,非法佔有公款公物,違反規定收受禮金,支持、庇護賭博,生活作風腐化墮落,媒體報導稱其玩弄的女性達107人,創造了包養情婦的「數量吉尼斯」紀錄,並因「吹、賣(官)、嫖、賭、貪」樣樣俱全,獲贈「五毒書記」綽號。

湖南省政協前副主席陽寶華

——「酒罐子」

       落馬時已經退休的湖南省政協前副主席陽寶華,仕途起步於湖南衡陽。幾位衡陽市委、市政府退休幹部曾向法制晚報記者回憶,彼時陽寶華的酒量在市裡是出了名的,私下裡大家都叫他「酒罐子」。

       2014年5月,陽寶華被宣布調查後,曾有媒體報導稱,其最後公開亮相是參加長沙舉行的一項書畫展。題詞是陽寶華參加活動時熱衷的一件事。有退休老幹部告訴記者,曾有人專門上門向陽寶華求字。在嶽陽、衡山、衡東,都有他的題詞。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盤點重名官員:"李小平"落馬節奏一年一個(圖)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搜了「李小平」發現,至今最少有3個叫「李小平」的正廳級官員落馬。接連落馬不論國內國外,重名無可避免。比如最新公布的中國重名排行榜,「張偉」排第一,有近30萬人叫這個名字。政知君身邊就有一個。論重名,官場亦然。
  • 「老虎」落馬後是怎麼被帶走的?有官員欲跳樓被摁住
    觀海解局注意到,近期阜陽市有多位官員落馬。5月11日,阜陽市政協原副主席肖軍落馬,紀委通報稱,他在擔任太和縣縣長、縣委書記期間涉嫌涉黑涉傘腐敗等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5月15日,阜陽市臨泉縣強制戒毒所副所長賈鑫被查;5月22日,阜陽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程廣超落馬。
  • 周永康被指與薄熙來、徐才厚、令計劃案均有牽連
    以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徐才厚為例,有媒體報導,當解放軍軍事檢察院的辦案人員對北京阜成路上徐才厚的一處宅第進行查抄時,結果令見多識廣的辦案人員也出乎預料,在這處二千平米的豪宅地下室,堆放著美元、歐元、人民幣等大量現金,以及各種名貴的金銀珠寶,古玩器具和字畫!  在去年全國政協的一個會議上,一位中央領導當著參會的全國政協常委、委員的面,這樣評價徐才厚案:「徐的瘋狂斂財,是我們所想不到的!」
  • 媒體盤點落馬貪官形態:衣食住行皆可滋生腐敗
    【導讀】媒體盤點落馬貪官形態:衣食住行皆可滋生腐敗   江西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招聘信息:媒體盤點落馬貪官形態:衣食住行皆可滋生腐敗,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
  • 官員談狗肉節主持人吃狗肉 盤點各種奇葩反胃食物
    官員談狗肉節主持人吃狗肉 盤點各種奇葩反胃食物     6月21日玉林的狗肉節引發網友熱議,不少意見不同的網友更是在微博上互噴,有媒體報導指玉林的某官員稱「敢幹涉吃狗肉,他們會提刀殺人的」,再加上微博上不少「大V」呼籲不吃狗肉,讓玉林的狗肉節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 媒體:落馬官員「熱衷」於寫悔過書因怕刑事處罰
    「寫了悔過書的官員,一般不會翻供。」  「我見不少官員都有婚外情,對此我十分認同,認為兩廂情願,頂多是個道德問題,是小節、小事。」在悔過書裡,落馬的湖北某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羅某承認,「先後與三名女性發生了不正當兩性關係」。  官員的悔過書,一般指官員被雙規或立案調查後對自己的罪行進行反思和反省,從而希望組織寬恕的文字材料。
  • 重磅 | 盤點永州那些形形色色落馬官員!
    通過盤點歷年來永州那些落馬官員的判決結果和落馬過程,揭示其腐敗軌跡和貪腐手段,頗具警醒意義。通過一系列的舉動,他將自己包裝成為一名「文化官員」、「學者型官員」,實際上高中畢業的他只有一個函授本科文憑。周永亮不僅僅有「周佬佬」之謂,還有「彩色(財色,永州方言讀音財色為彩色)書記」之號。作為主管文教衛生等工作的市委領導,周利用手中的權力,除了斂財,就是貪色。
  • 媒體:薄熙來等"五大老虎"主審法官去哪了
    「政事兒」統計,改革開放以來,5名副國級及以上官員被押上審判席:陳希同、成克傑、陳良宇、薄熙來和周永康。這5個超級「大老虎」的審判,有一些共同點。薄熙來案  王旭光一審成名後進入最高法工作2013年9月22日,重慶市委原書記薄熙來因受賄罪、貪汙罪、濫用職權罪,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同年10月25日,薄熙來的上訴被駁回,二審維持一審的原判。
  • 兩成落馬官員存不正當男女關係
    原標題:兩成落馬官員存不正當男女關係 京華時報記者盤點中紀委網站從2012年底至今年9月5日的630多條案件通報信息發現,在此期間,全國已有241名不同級別落馬官員被移送司法機關或司法機關已介入,其中48人被官方認定存在不正當男女關係,佔比近兩成,均為男性。在這48人中,19人為副省部級以上高官。數據顯示,級別越高的官員,一旦腐敗後越容易「道德敗壞」。
  • 陝西落馬廳級以上官員名單!
    一位與王登記有過多次接觸的當地人士評價說,王登記個性突出、為人張揚,在陝西毀譽參半,但並非不做事的官員。  2013年2月,不滿60周歲的王登記卸任陝西省國土廳長,轉任陝西省政府參事。2014年10月,王登記被中紀委和最高檢從陝西省政府大院帶走。這個備受爭議的官員,終在耳順之年折戟。
  • 盤點落馬官員的風流日記:區長梅國勝的奢靡生活
    這篇「日記」顯然不是出自梅國勝之手,然而,卻偏有一些官員,樂意將自己的墮落行為記錄下來的嗜好,例如數年前廣西一菸草局長韓峰的日記網上曝出,此人後丟官獲刑。這些官員為何要寫?其中又透出怎樣的瘋狂狀態?
  • 盤點落馬省部級官員學歷:沒基礎學歷卻成了博士
    近日,記者選取了其中的30名落馬省部級幹部學歷進行了盤點。  英雄不問出處,腐敗分子也各有不同。通過盤點,還是在學歷方面能發現他們的一些共通之處,也反映出一些落馬省部級幹部中的「共同思維」。  再次說明,這是一個不完全統計。  特點之一,「老三屆」是重災區。
  • 媒體梳理群眾"抓"貪官:半年26虎落馬 12人被舉報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舉報挖貪佔了很大比例,截至今年上半年,26名落馬的省部級官員中,至少有12人都曾被舉報。  觀海記者梳理公開報導後,整理出部分「落馬」官員曾被舉報的情況:  5月24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安徽省副省長楊振超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他曾被淮南原市長曹勇親屬舉報。  去年11月的一份網貼舉報稱,原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孔令中利用職務上的影響為親屬謀利。
  • 愛寫悔過書的落馬官員們
    種種複雜心態和動機作用下,官員們在悔過書中往往會展現出難得的坦誠。「我見不少官員都有婚外情,對此我十分認同,認為兩廂情願,頂多是個道德問題,是小節、小事。」在悔過書裡,落馬的湖北某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羅某承認,「先後與三名女性發生了不正當兩性關係」。官員的悔過書,一般指官員被雙規或立案調查後對自己的罪行進行反思和反省,從而希望組織寬恕的文字材料。
  • 【茶水間】哪些官員易落馬
    【經濟大事、小事兒,盡在茶水間】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慶寧 在反腐大潮將繼續洶湧已成共識的當下,哪些官員最容易落馬?經濟觀察報記者經不完全統計發現,自十八大以來落馬的38名省部級高官中,來自人大和政協兩個系統的高官多達15人,佔比接近四成。但這些落馬官員腐敗多數並非任職政協或人大期間,而是事涉之前擔任地方政府核心權力部門官員甚至一把手時期。同時,以權謀私成為他們落馬的主要原因。
  • 落馬官員懺悔錄「晉級」三問
    據悉,此次是中央紀委網站首次公布落馬官員獄中懺悔視頻,引發社會關注。今年1月,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工作報告列出了2015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任務清單」,其中落馬官員懺悔錄也包含其中。中紀委對落馬官員懺悔錄如此「晉級」,到底有何真實用意?
  • 落馬官員寫悔過書盤點 貪官懺悔分三時間段六大類型
    十八大以來,伴隨著反腐力量的加大,以及眾多貪官的查處,落馬之後和貪汙腐敗有關的懺悔,也幾乎成為多數落馬官員必做的動作,甚至去年被查的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也已經寫了一份悔過書,並成為其他地方黨政官員的學習材料。  而落馬官員因何而貪?在貪腐的路上,他們又走了一條怎麼樣的心路歷程?
  • 「寧波不寧」官員落馬頻 黃興國寧波往事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發現,從1998年11月至今,浙江寧波在為多個省市輸送優秀的部級官員之外,亦有多位曾經在寧波擔任過市長、市委書記的官員落馬:許運鴻、陳同海、盧子躍、黃興國。  黃興國臨危受命  十八年前的1998年11月,擔任浙江省副省長的黃興國臨危受命前往副省級城市寧波任市委書記。
  • 落馬官員為"自保"迷信 寫交代材料用"揭諦"等佛語
    落馬官員為"自保"迷信 寫交代材料用"揭諦"等佛語 發布時間: 2015-07-23 08:46:2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尚陽 | 責任編輯: 張豔玲
  • 中紀委反腐片至少曝光77名官員 有副國級有村主任
    觀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記者注意到,近幾天播出的八集專題片中,有30名省部級及以上落馬官員被曝光,其中包括周永康、蘇榮、薄熙來等等。譚棲偉:收「坨坨錢」統計:30名省部級及以上落馬官員被曝光據了解,8集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攝製組先後赴22個省(區、市),拍攝40多個典型案例,採訪70餘位國內外專家學者、紀檢幹部,採訪多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剖析了一些典型案例,講述了一些鮮活的監督執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