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出版的《新華日報》,披露了江蘇省政協原常委李小平違紀消息。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搜了「李小平」發現,至今最少有3個叫「李小平」的正廳級官員落馬。
接連落馬
不論國內國外,重名無可避免。比如最新公布的中國重名排行榜,「張偉」排第一,有近30萬人叫這個名字。政知君身邊就有一個。
論重名,官場亦然。
百度百科裡,「李小平」是一個多義詞,有49個義項。通俗點說,就是較有影響的叫李小平的人至少有49個。其中有官員、教授、導演,官員最多。
「李小平」落馬的節奏,是一年一個。
吉林省委黨校原常務副校長、省行政學院原院長李小平,2014年落馬;
雲南省臨滄市原市委書記李小平,2015年落馬;
江蘇省地稅局原局長李小平,2016年落馬。
剛剛落馬的李小平,生於1954年3月,江蘇射陽人,2007年5月從長期任職的江蘇省財政廳轉入江蘇省地稅局任職,擔任地稅局局長。2013年12月,即將滿60歲的他,卸任局長一職,專職擔任江蘇省政協常委、委員。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早在2015年9月,網上即有傳聞稱江蘇地稅李小平在任期間「涉及嚴重買官賣官」。
幾個渠道
有意思的是,三個「李小平」雖然結局同是落馬,但公眾獲知消息的途徑卻完全不同。
披露江蘇地稅李小平落馬消息的就不是紀委。
5月20日,江蘇省政協十一屆十四次常委會議在寧閉幕。江蘇省委機關報《新華日報》在相關報導中披露:「鑑於李小平同志嚴重違紀,根據政協章程有關規定,會議決定撤銷其省十一屆政協常務委員、委員資格,並報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備案。」
對吉林的李小平,公眾是從最高檢獲知的。2014年9月,最高檢對外披露,日前,中共吉林省委黨校原常務副校長、省行政學院原院長李小平(正廳級)涉嫌受賄犯罪案,由吉林省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移送吉林省遼源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吉林李小平
唯一由紀委宣布的是雲南的李小平。2015年5月4日,中央紀委官網披露:據云南省紀委消息:經雲南省委批准,臨滄市委書記李小平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雲南省紀委官網在兩分鐘後發布了同一消息。
這三種形式,圈友們應該都不陌生。
十八大以來,從人大終止代表資格、政協撤銷委員資格的通告中證實官員「出事」的情況,越來越普遍。江蘇省政協直接說明李小平因違紀被撤銷資格;去年6月份的全國政協常委會決定,免去內蒙古政協副主席韓志然的全國政協常委資格。會後不久,內蒙古政協措辭中證實韓志然嚴重違紀。
還有特別如外交系統首虎張昆生,其被查的消息由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對外宣布。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就此寫過《從「落馬」到「雙開」,這位外交系統「首虎」有何不尋常?》,感興趣地可以回復「20160512」再看看。
劉德華躺槍
重名意味著躺槍。
著名影星劉德華就曾「躺槍」。中央紀委官網現在仍能檢索到「劉德華」的信息,這三個字出現在中共民航局黨組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裡。
去年7月,有媒體披露,民航空管局局長助理劉德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聞聽「劉德華」落馬,不少人以為紀委反腐反到娛樂界了。有媒體報導的標題就是《民航空管局劉德華被查落馬此德華非彼德華》。事兒說的是「此德華」,配圖卻是「彼德華」,圖說標註:「那個不是我哦,他只是跟我重名」。
朱德孫子朱和平也曾躺槍,「同為少將,此朱和平非彼朱和平。」
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朱德孫子朱和平回應了同名將軍落馬一事。「他是陸軍,我是空軍。」朱和平說,「不管是任何人,不管是軍人也好,老百姓也好,地方幹部也好,只要是違反黨紀國法,都應該得到嚴肅的懲處。這一點是沒有什麼可說的。」
去年3月,軍隊權威部門對外公布了查處14名軍級以上幹部重大案件情況信息。其中,成都軍區聯勤部部長朱和平因涉嫌嚴重違紀,2014年8月軍委紀委對其立案調查,2015年1月移送軍事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朱德之孫朱和平,1952年10月出生於北京市順義區龍灣屯鎮,四川儀隴人,現任空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少將軍銜。
所以下回看新聞,遇到重名的可得仔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