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年的不少街機遊戲來說,因為它們內容單一,玩法相近,因此想要從中脫穎而出,廠商們往往都會「另闢蹊徑」,從遊戲中的其他環節入手。在經過了對主角、場景、劇情的腦洞大開之後,他們便將目光放在了主角的胯下之物——坐騎上。
其實在早年的許多街機遊戲中,一些好的坐騎,它們的作用甚至不亞於一個強力道具,但在某些遊戲中,它們的出現卻又被玩家認為是累贅,不僅無故增加了遊戲難度,而且為玩家帶來的增益也僅僅是「能耍帥」而已。
提到坐騎,想必大多數玩家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印象就算是《恐龍快打》了吧,在遊戲第三關駕駛著拉風的凱迪拉克轎車,並且在不下車的情況下直接通關,這在當年可謂是所有《恐龍快打》玩家的必修課了吧。
再說了,雖然在整個遊戲流程中我們只有這一次登上「坐騎」的機會,但它也確實為我們節省了不少通關時間,不是嗎?
說完了《恐龍快打》,第二個為玩家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坐騎,應該就是《三國志2》中的戰馬了,相較於強制騎馬的一代,《三國志2》中的戰馬算是被剝離出來當作遊戲中的道具出現了。
而玩家們在上馬之後,不僅攻擊方式、攻擊距離會產生變化,甚至還會習得一些十分拉風的技能,比如這個後前A之後的地波,是不是有點《三劍聖》那味了~
就連向來被稱為「雞肋」的黃忠黃老爺子在上馬之後都能脫胎換骨,傷害拉滿,你還敢說坐騎沒用?
不過事物總是有兩面性的,我們乘上坐騎之後雖然得到了傷害和招式上的加成,但隨之而來的危險係數也對應增加了,因為上馬之後的我們會增加硬直時間,因此以往被小兵捅三下就會倒地的我們,此時卻能承受更多次的打擊,而上馬之後又不會有傷害減免,因此被小兵一套帶走也是常有的事……但我覺得這些都是成功的代價嘛~畢竟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而《圓桌騎士》中的戰馬似乎就沒有那麼受玩家歡迎了,雖然在上馬之後,主角能夠提升攻擊力和攻擊距離,但相應的卻要失去格擋技能,這肯定是玩家們無法接受的。
不過對於那些喜歡刷分的玩家來說,戰馬的存在還是相當有意義的,因為當我們用踩踏擊敗敵兵之後,爆分的狀態是一直持續的,尤其是在《圓桌騎士》這樣一款以刷分和打寶為主旨的遊戲中,這樣的設定自然也能吸引那些以刷分為主的玩家。
而在當年的《名將》中,坐騎的日子其實也並不好過,因為無論是普通的拳擊,還是之後的噴冰、噴火,傷害都低得離譜,更別說噴冰和噴火還沒法連擊,此時它,在玩家們心中幾乎與「雞肋」無異。
直到後來有玩家發現了坐騎的BUG,當玩家用拳擊載具抓住BOSS之後,另一名玩家就能將這個BOSS連擊至死,而BOSS在此期間甚至都沒法移動,這才讓坐騎慢慢提高了在玩家們心中的地位。
不過要說坐騎種類的五花八門,那《合金彈頭》一定是玩家不容錯過的,除了經典的合金彈頭之外,駱駝、鴕鳥、大象等動物也是這款遊戲中坐騎的常客,飛機、潛水艇等載具更是能讓玩家體驗到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感覺。
另外,玩家們之所以對《合金彈頭》中的坐騎如此重視,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增加了玩家們存活能力,無論是載具本身的燃料還是跳進跳出時的無敵時間,都能有效延長角色那像紙片一樣單薄的生命。
不過,有些遊戲中的坐騎就沒這麼實用了,它們僅僅只是為遊戲中設計好的某個流程起到輔助作用罷了,像是當年《忍者棒球》中玩家駕車在一座高架橋上面追擊敵人的場景,亦或是《合金彈頭4》中玩家坐在由俘虜駕駛的機車上面追擊敵人,甚至就連《名將》都有玩家腳踩噴射板在水上追擊博士的場景,而這些「坐騎」,才是真正的「雞肋」。
好啦,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全部內容了,如果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各位來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哦,謝謝大家!
本文由三國戰紀原創,各位小夥伴們喜歡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哦~(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及玩家分享,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中文街機驕傲《三國戰紀2》手遊現已全平臺公測,帶你重燃華語街機格鬥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