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臺、新業態、新經濟激活就業新動能 數字經濟催生新職業

2020-12-22 鳳凰網房產

來源:新疆烏魯木齊晚報&nbsp&nbsp&nbsp2020年06月02日 11:23

鳳凰網房產
掃碼獲取更多內容

       5月28日,烏魯木齊樂樂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西西,正在線上處理訂單。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王麗麗攝影報導)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疫情防控期間,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異軍突起,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成為降低疫情影響、促進經濟企穩回升的重要力量。

  日前,人社部擬新增網際網路營銷師、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在線學習服務師等10個新職業。這些新職業中,超過一半與網際網路技術相關,表明網際網路職業群體的不斷擴大。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新興職業已成為烏魯木齊勞動力市場的新生力量和源頭活水。

  新平臺孕育新職業

  5月28日,在新疆潛能教育發展研究院,30歲的楊文在微信群裡與學員線上互動。

  平臺上,學生出勤率、交作業情況以及考試情況都一目了然。「雖然不見面,我也能通過大數據了解學生的到課率。」楊文說。

  三年前,新疆潛能教育發展研究院開始轉型線上教育,楊文擔任培訓班的班主任,也是一名在線學習服務師。在線上平臺,學員們觀看錄播課程,有問題就找楊文,她按進度在微信群裡發習題,給大家歸納知識點。如今,楊文班裡的學員有近千名。

  「如果不是信息技術打破時空壁壘,一個老師不可能同時帶這麼多學員。」楊文說。

  雲計算運行維護工程師、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無人機駕駛員……烏魯木齊出現越來越多的新職業。

  新職業的接連出現,與烏魯木齊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分不開。近年來,烏魯木齊市不斷加大對數字經濟支持力度,以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快速發展,深刻調整產業格局。

  新業態催生新職業

  疫情防控期間,烏魯木齊社區電商迅速融入居民生活之中。

  「樂樂媽」品牌是新疆較早運營社區團購的企業之一,旗下擁有團長人數達到3000多人,團購群覆蓋全疆。

  「2017年,全疆還只有2家企業在做社區電商。2019年,不少大資本進入,新疆社區電商企業達到近50家,行業內競爭非常激烈。」樂樂媽創始人龔勳說。

  社區電商是通過社交工具進行銷售的微商。團長既是銷售者也是消費者,顧客也都是團長的同小區業主或同事。

  37歲的西西2017年底加入「樂樂媽」,成為一名團長,目前是烏魯木齊樂樂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當時,社區團購在烏魯木齊是新鮮事物。我有工作,做這個是兼職。了解到需要200人才能成團,我就直接微信建群,很多熟人是抹不開面子加進來,卻沒人買東西。我就自己買並發表自己的看法,一個星期才有第一單。有的購物群友家很遠,我也不計成本免費送貨,慢慢就有了回頭客。」西西說。

  經過近兩年的兼職,西西決定辭去固定工作,專職做社區電商。現在,「西西」的團隊裡有30多個固定成員,還有幾百個兼職團長。

  「有了社區團購這個新業態,才產生了團長這個新職業。隨著數字經濟發展,一定會出現更多新職業。」西西說。

  新職業讓人們不再拘泥於傳統的工作觀念,日漸公平開放的環境和寬鬆有序的氛圍,給了每個人自由擇業的機會。

  22歲的網紅主播「飯飯」說,她的工作就屬於網際網路營銷師的範疇,隨著經濟模式的不斷創新,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在新興領域實現自我價值。

  新經濟創新發展

  「新興職業的出現,正是不斷發展創新的結果。」新疆電商專家、新疆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陳兵說,近年來,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烏魯木齊經濟新的增長點。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技術得以廣泛運用,市場對相關崗位已形成了穩定需求。一系列新職業從無到有的快速生長,正是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的最好註腳,本身就表明了烏魯木齊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活力。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崗位為1.91億個,增速大大高於同期全國總就業規模增速。

  記者從自治區工信廳了解到,今年,新疆將力爭數字經濟增長10%,著眼融合發展,拓展數字經濟發展新空間。

  自治區工信廳副廳長卞明堯說,新疆將不斷提升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支撐能力,吸引大企業、大集團落地,扶持發展本地優秀企業。推動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市工信局(市大數據發展局)黨組書記張洪軍說,烏魯木齊市將加快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全面推進烏魯木齊市信息化建設。

  隨著烏魯木齊市新經濟、新產業正在快速發展,將不斷催生更多新興職業,成為穩就業、穩增長的重要力量。

相關焦點

  • 發展新職業激活新動能 數字經濟打開就業「新天地」
    新業態新機會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穩就業是穩經濟的關鍵。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做好「六穩」工作,必須把穩就業放在首位,並提到對「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等加大支持力度,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催生新崗位新職業。
  • 數字經濟讓新職業更加鮮活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王麗麗)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疫情防控期間,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異軍突起,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也成為降低疫情影響、促進經濟企穩回升的重要力量。
  • 在線經濟飛速崛起 將進一步釋放數字經濟新動能
    以網際網路醫院為例,過去大家總認為只是一個噱頭,但疫情似乎在一夜之間催生了這一新業態的爆發式增長。目前全國已經有900家網際網路醫院,線上科普、問診、配送醫保處方……新醫療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快速打開了患者跨省在線「刷醫保卡」的大門。與在線新應用同步升溫的,還有大量的在線新職業、新崗位。繼耳熟能詳的「藍領」「白領」之後,「新領」迎來了風口。
  • 新業態催生「花式」新職業 中國年輕人就業敢「嘗鮮」
    中新社長沙12月10日電 題:新業態催生「花式」新職業 中國年輕人就業敢「嘗鮮」中新社記者 唐小晴今年28歲的劉宏偉是長沙GBOX密室逃脫的密室遊戲設計師兼合伙人,他開發的多款主題密室斬獲行業大獎,版權被多個城市的密室採購複製。「一個好的主題密室,要讓劇情和營造的氛圍完美融合,使玩家有完美沉浸式體驗,成為故事裡的主人公。」
  • 「網際網路+」激活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加速與各行各業融合發展,「網際網路+」催生出一個個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激活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這兩天,浙江桐鄉的一家紡絲車間裡來了一位新成員,就是5G質檢機器人。利用5G高速率低延時的傳輸,它可以通過頭頂的8K高清攝像頭,能在0.2秒之內識別出生產線是否存在飄絲、漂雜等問題。
  • 常州:新業態激活新市場 數字經濟「新星」冉冉升起
    「數字+工業」「數字+醫療」「數字+金融」「數字+創意」……近年來,常州高新創意產業園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以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賦能實體經濟,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打造具備區域輻射力的「三新經濟」高地。
  • 數字經濟將開啟哪些「新賽道」?
    從系列數據可看出,在疫情挑戰下,以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新動能呈現逆勢而上、激流勇進的韌勁。正是這種韌勁,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強動力。「數字經濟發揮其網絡化、平臺化、智能化的優勢,以其強大的協調能力和通達能力,打破了經濟活動的空間限制,推動了疫情期間消費持續保有增長的態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部工程師鄭安琪說。
  • 「數字經濟看後勁」系列之二:新玩家入局新業態
    戰「疫」期間,我國數字經濟展現出了強大的活力和韌性,眾多領域成為數字新技術的「試驗場」、新模式的「練兵場」、新業態的「培育場」。其中,在線教育、在線醫療、遠程辦公等線上服務迅速發展,一方面維持了經濟社會穩定運轉,另一方面也在對衝了疫情對消費、就業等領域的衝擊。
  • 數位化新業態加速湧現 打造經濟新高地
    數字時代,數據就是機遇,數據就是潛力。  當前,信息化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已是大勢所趨。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3萬億元,佔GDP比重34.8%。數位化創新持續迭代,數位化新業態加速湧現,數字經濟不斷創造新的可能。
  • 盤點新零售催生的「怪」職業,都帶來哪些新動能、新契機?
    這個從文字意義上很難直觀理解的職位,是新零售時代誕生的全新崗位。不止「機器人飼養員」,隨著新零售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怪」職業出現,很多崗位甚至開出百萬年薪尋求人才,作為新零售轉型的第3年,它為社會都帶來哪些新動能、新契機?
  • 新業態新職業呼喚新職教
    這個案例,也切實地打破了長期以來社會對人才評價的「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五唯論」,展現了一種人才評價觀的新風向。教育在線:7月23日,人社部發布了一份《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未來5年,我國對新職業人才的需求規模龐大,超過3000萬人。這種新職業的就業新趨勢,給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提出怎樣的新命題?
  • 調查|大學生就業新變化:新職業新業態成就業新選
    新職業新業態成就業新選——大學生就業新變化(中)網際網路數字經濟下,新職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不僅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也為更多大學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新的選擇。走出校園大門的畢業生對新職業、新業態持什麼態度?新職業、新業態能否成為當代大學生新的就業方向?更多的大學生選擇新職業新業態網紅帶貨、直播、廣告商單……轉眼四年大學生活過去了,田峻彰從一開始在某平臺做直播,到現在經營一家自己的「網紅經濟」直播帶貨公司,可以說把當下直播帶貨行業的門道已經摸清了。
  • 大學生就業變化:新職業新業態成新選
    網際網路數字經濟下,新職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不僅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也為更多大學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新的選擇。走出校園大門的畢業生對新職業、新業態持什麼態度?新職業、新業態能否成為當代大學生新的就業方向?「新職業新業態工作環境和氛圍跟年輕人的追求很契合。同時,新一代求職者成長在網際網路智能時代,接受新事物較快,能夠緊跟網際網路技術發展步伐,很自然就融入到這些新行業裡。而且對他們來說,選擇這些新職業新業態也是未來發展的一種機遇。」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研究員梁躍民說。新職業新業態人才缺口大迅猛發展的新職業、新業態,正成為吸納就業特別是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力量。
  • 江蘇常州:新業態激活新市場 推動數字經濟「新星」冉冉升起
    「數字+工業」「數字+醫療」「數字+金融」「數字+創意」……近年來,常州高新創意產業園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以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賦能實體經濟,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打造具備區域輻射力的「三新經濟」高地。
  • 【「十三五」成就巡禮】「網際網路+」激活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加速與各行各業融合發展,「網際網路+」催生出一個個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激活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這兩天,浙江桐鄉的這家紡絲車間裡來了一位新成員,就是這個5G質檢機器人。利用5G高速率低延時的傳輸,它可以通過頭頂的8K高清攝像頭,能在0.2秒之內識別出生產線是否存在飄絲、漂雜等問題。
  • 數字經濟提速 我國力推15種新業態新模式
    7月1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提出支持數字經濟15種新業態新模式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重慶市一名個體店主。新出臺的舉措重點支持15種新業態新模式——在線教育(online education)、網際網路醫療(online health services)、線上辦公(telecommuting)、數位化治理(digital governance)、產業平臺化發展、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 激活數字經濟新引擎,廣州數字文化新活力高峰論壇圓滿落幕
    12月18日,在廣州市委網信辦的指導下,由廣州市網絡文化協會主辦,廣州電子商務行業協會聯合主辦,廣州各區委網信辦協辦,廣州日報大洋網承辦的數字文化新活力高峰論壇暨廣州「網際網路超級星」頒獎盛典落下帷幕,眾多網際網路行業大咖及知名網際網路企業代表等五百餘人齊聚一堂,共話數字文化經濟發展新機遇。
  • 新刊推薦|青春的語言·新經濟 新職業
    PART 01 新場景中的新青年 作為新經濟發展的沃土,早在 2017 年,成都就把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作為推動城市轉型的戰略抉擇,鮮明提出聚焦「六大新經濟形態」、構建「七大應用場景」,加快打造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
  • 新基建,澎湃中國經濟新動能
    新基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其涵蓋但不限於5G、雲計算、數據中心等眾多「新概念」,正「一業帶百業」,助力產業升級、帶動創業就業,為中國經濟增添澎湃新動能。
  • 善用新業態創造新就業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1—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今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並好於預期,離不開一系列保就業政策的實施,也得益於新就業形態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崗位。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動因所在。從「六穩」到「六保」,就業問題均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