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是每個女孩都嚮往的場景,是夢幻浪漫的代名詞。在戲劇史上有一部以婚禮和愛為主題的戲劇一直廣為流傳,它的名字就是《費加羅的婚禮》。這部作品由博馬舍創作再由莫扎特創作成歌劇上演,作為啟蒙主義戲劇「嚴肅劇」的代表,《費加羅的婚禮》在各方面都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但為何路易十六在一七八一年讀了這個劇本以後,大為不滿,就下令禁止公演呢?為了爭取這個劇本的上演,博馬舍整整鬥爭了六年?最後結果如何呢?
一、考點聯繫(獨家總結哦!)
博馬舍(1732-1799年),法國啟蒙主義時期戲劇家、思想家。代表作品有:《塞利維亞的理髮師》、《費加羅的婚禮》等。《費加羅的婚姻》又名《狂歡的一天》、《費加羅的婚禮》,是《塞維勒的理髮師》的續篇,1778年寫成,1784年演出。是一部喜劇,作者借弗加羅(費加羅)的口揭露封建政治的本質,對封建官僚機構特別是司法機關加以鞭撻。
2.故事梗概
《費加羅的婚禮》講述了一位伯爵的僕人費加羅要和伯爵夫人的侍女蘇珊娜結婚,喜新厭舊的伯爵也在追求蘇珊娜,對他們的婚姻百般阻撓。費加羅和蘇珊娜為了保衛自己的婚姻幸福,設下了種種圈套來愚弄伯爵,使他當眾出醜。兩人最後圓滿地舉行了婚禮。
3.藝術風格
(1)在內容方面
《費加羅的婚禮》對當時貴族統治的社會現實進行了批判和諷刺,讓第三等級的人物以機智勇敢的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舞臺上,通過喜劇性的愛情事件,大膽地提出了反對封建制度的要求。
(2)在形式方面
①形式:他運用古典主義喜劇形式來表現啟蒙運動的思想內容,並使這兩者達到了有機的統一。同時又兼具莎士比亞戲劇生動性和豐富性的特點,喜劇中含有笑劇的成分,不時穿插一些民間小調的歌曲和節日的舞蹈,生活氣息濃鬱。
②人物:劇中的人物形象都個性鮮明,即克服了古典主義戲劇中人物性格類型化的弱點,又克服了啟蒙文學作品中將人物僅僅當作傳達作者思想的單純傳聲筒的弊病。
③劇情:劇情合乎邏輯,矛盾鮮明突出而結構十分嚴謹,在喜劇藝術方面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4.地位及評價
博馬舍的喜劇標誌著古典主義戲劇向近代戲劇的轉變,對以後歐洲現實主義戲劇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二、藝術故事
它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
三、作品分析
接下來我們將具體分析《費加羅的婚禮》中所蘊含的啟蒙主義思想。
1.時代背景
2.故事梗概
3.藝術風格分析
(1)內容角度
(2)形式角度
四、後世影響
博馬舍的喜劇標誌著古典主義戲劇向近代戲劇的轉變
【給你最明確的說法,記住這個就很不錯了!】
五、意猶未盡
什麼叫【嚴肅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