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歷史上鍾無豔的結局如何?

2020-12-13 古今通史

如果當時有排行榜的話,鍾無豔的原型鍾離春應該是春秋第一醜女,若論古代四大醜女的話,鍾無鹽雖未必榮登榜首,但也必定榜上有名(嫫母、孟光、阮女、鍾無鹽),但就是這樣一個醜女卻有著非同一般的膽色和出類拔萃的非凡見識。

既然史料沒有記載「無豔」這個名字的由來,很多人就只能靠猜測來解釋,比如鍾離春(鍾離無鹽)該叫「鍾無鹽」是河北無鹽人,也有人說她是無鹽邑人,在今天的山東東平,還有人說無豔就是沒有豔麗的姿色,也就是不漂亮的意思,畢竟人家是皇后,又那麼有才,對國家社稷和百姓也有一定貢獻,總不能直接叫鍾醜女吧。

對鍾無豔的容貌,描述頗多,首先她的頭部呈不規則形狀,好似原始的脫粒工具(舂米)春臼,面對下圖我呆滯良久,奈何天天爬文的傢伙實在是不具備什麼想像力,腦袋和春臼無論如何也無法融合到一起,抱歉。

猶如墨汁一般的膚色,頭髮乾枯稀疏,朝天鼻,身姿也不婀娜,腿非常短,但上身非常長,彎腰駝背,肚皮突出到誇張的程度,非常深的眼窩,眼睛也隨之深深的塌陷下去,雖然鍾無豔的頸部異乎尋常的肥胖,但是竟然還能突出男性般的粗大喉結,某些體貌特徵,倒是類似《魔戒》中的咕嚕兄。

齊國是最早稱霸的諸侯,但是承平日久從齊宣王到普通百姓的生活都趨於安逸,漸漸喪失了鬥志,其實當時齊國內部危機遍布,正在逐漸積蓄力量,只待井噴爆發的契機。

早就立志於嫁給王侯的鐘無豔,從來不在化妝打扮方面浪費時間,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文武藝的打造和天下大事時局發展方面,絕對的文成武就心懷天下,漸漸成長為成年人的鐘無豔有兩大心願,一是報效國家,二是嫁給王侯,因為心氣太高,所以40歲的她尚未嫁人。

那時候面見最高領導的機會並不難得,雖然不能由著性子來,但是普通百姓還是有機會面聖,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的,所以鍾無豔一路來到臨淄求見齊王,為了打造自己勤政愛民的形象,齊王接見了鍾無豔。

鍾無豔自我介紹是個嫁不出去的女人,願望就是給齊王打掃王宮,齊王就問鍾無豔有什麼「才藝」呢,鍾無豔就表演了一下隱身術,估計現在這技藝失傳了吧,或者類似忍者一樣,身上罩一塊布,然後狂念「你看不到我」,總之,齊王和大臣們真的都看不到鍾無豔了,一時間眾人嘖嘖稱奇。

轉天齊王再次召見鍾無豔,鍾無豔就做了一個動作,這個動作大家在影視劇中經常見到,就是年老的婦人或悲痛或撒潑都會坐地炮,跟地上一坐用兩隻手邊哭邊拍打自己的膝蓋。

鍾無豔用的就是這個拍膝蓋的動作,她對齊王說:「殆哉,殆哉!」,大概意思就是玩完了或者你完蛋了的意思,齊王和大臣們都是一身冷汗,齊王暗忖好好的怎麼就待宰了呢,大臣們則心想,見過作死的沒見過這麼作死的。

鍾無豔說的是「山陵崩弛」後的慘狀,也就是齊王某天死掉了,齊國也就跟著一起完蛋,因為當時的秦楚都是齊國的勁敵,在朝堂上也多有奸佞小人,人民看似衣食豐足其實並不歸心,你齊王都40歲了還沒立太子,萬一你死了社稷怎麼辦,還天天的沉迷酒色。

浪費財富和民力修建亭臺樓閣,你只喜歡這些東西,但是卻忘了誰給你帶來的這些享受;

你根本不接受賢臣的諫言,所以一來二去的,現在你身邊充斥著奸佞小人,真有本事有抱負的賢臣卻都隱居山林不問世事;

你還日以繼夜的飲酒作樂,內政外交全部棄之不顧。

其實,鍾無豔的拍膝是一整套動作,其中包括舉目、張口、揮手、拍膝,想表達的意思就是觀察時局、張口勸諫、揮手鋤奸、拆除「雪宮」,因為身邊有敢於勸諫之人,所以國家不會滅亡,父親擁有善於建議的子嗣,他的家道就不會中落,再要如此下去,財富人力物力耗盡,國庫空虛民不聊生,一旦遇到危險,國家還如何生存呢?

齊宣王聽到鍾無豔的諫言後非常後悔從前的作為,痛改前非勤於政事銳意改革,不再醉心於享受,終成一代明君。

齊宣王雖算不上什麼有道明君,但是齊國在他治下確實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純屬無稽之談,因為「夏迎春」並未在正史中出現過,有沒有這個人都不好說,倒是某些「通用版」資料裡說鍾無豔是齊王的皇后,夏迎春是齊王的嬪妃,看過就算不必當真。

至於鍾無豔的結局,並沒有什麼記錄,這可能也算是最好的消息,作為一國皇后如果有什麼負面資料,肯定會被史官記錄下來,沒有消息證明至少她得了善終。

相關焦點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鍾無豔》
    不知道這是不是屬於戀舊的一種心態,只是覺得老電影更有特色,裡面有我曾經的回憶,有我想抓住的東西。前陣子想起了梅豔芳,順著這條線下去,看到了《鍾無豔》這部電影。還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裡有這部電影的光碟。那時候DVD還很流行,在家看光碟也是很開心的一件事。當時就覺得這部電影很有意思,現在再回來看的時候,感觸頗多。《鍾無豔》是一部2001年上映的香港電影。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這句話是民間的一句傳言,。字面意思是有事便找鍾無豔,無事時只記得夏迎春。形容人薄情寡義,忘恩負義的意思。鍾離春劇照而夏迎春,正史上並無此人,一般影視劇中將她視為西宮娘娘,也有的是藝術加工成一名普通妃子。和鍾離春形成鮮明的對比,夏迎春身段婀娜,有沉魚落雁之容。
  • 《鍾無豔》——你始終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開始看《鍾無豔》時覺得是無釐頭搞笑的喜劇,但卻不曾想它是一部愛情的悲劇。「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也在此後成為多少人愛情的最佳寫照。於是狐狸精又搖身一變成了美人夏迎春,勾引齊宣王來讓鍾無豔看清齊宣王的面目。進了齊王宮後,因為有一身本領保家衛國,鍾無豔坐上了東宮娘娘的位置,夏迎春也靠著貌美成了西宮娘娘。昏庸的齊宣王只知道與美人夏迎春尋歡作樂,只有出事才會求助於鍾無豔。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醜女」鍾無豔的傳奇
    齊宣王聽後大為震動,連忙對鍾無豔禮遇有加,聽從他的諫議。為表其悔改之心,散盡後宮,立無豔為後,彰其不貪美貌,自此勤政改革,齊國成為六國之佼佼者,從此國大治!而中國也留下兩句成語「醜勝無豔」和「自薦枕席」。據傳鍾無豔當初上殿來到齊宣王面前時,直接說道:「傾慕大王美德,願執箕帚,聽從差遣!」意思是對齊宣王尊敬又仰慕,崇拜到可以在後宮幫他打掃一切。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鍾無豔》主演們現在怎麼樣了?
    《鍾無豔》喜劇電影中,將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展現得淋漓盡致。而當時充當主角的演員是梅豔芳扮演齊宣王,鄭秀文扮演鍾無豔,張栢芝飾演夏迎春。電影戲劇的一個地方是張栢芝飾演的夏迎春人設原是齊宣王和鄭秀文初見時放出來的妖怪也可以說是神仙狐狸精,可男可女,喜歡齊宣王,也喜歡鍾無豔,為了得到鍾無豔,對鍾無豔下愛情毒,只要鍾無豔喜歡齊宣王,那麼她的臉上就會有印記,就會變醜。而另一邊,她化作美人狐狸精勾引齊宣王,讓齊宣王遠離鍾無豔,爭搶東宮娘娘之位。齊宣王卻坐享其成。
  • 《鍾無豔》:男女關係,總有一種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01重刷《鍾無豔》之後,對「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有了更深刻地理解,這句俗語從古至今,形容某些男女關係,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鍾無豔和夏迎春兩位都是虛構的歷史女性,只不過兩個人被迫成為情敵。前者醜而有才,後者美而無能。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一語道破男人本性!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一語道破男人本性!文/號外歷史之小玲 圖/網絡俗語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總是會時不時就被人們提起,多半都是長輩在教育晚輩的時候。而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它是古人們對於歷史人物之間發生的故事的一些感悟。鍾無豔和夏迎春是戰國時期的兩位女性,她們都是齊宣王的妃子,只不過這兩人之間確實相對的極端,鍾無豔外貌醜陋卻很有才華,而夏迎春貌美卻毫無才能。只因為兩人相貌的不同所以得到了齊宣王天差地別的對待。
  • 古人講「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啥意思?背後有何歷史淵源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就是藉助古人流傳下來的故事,直接展現出人性特點。不懂歷史的人眼中並不知道其中的深刻含義,其實這句簡單的俗語說出了人的真本性,簡單的一句話也表現出了人性醜惡的一面。「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說的是歷史人物之間情感的兜兜轉轉,也通過這句話,表現出一個男人的真本性。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你對鍾無豔有了解嗎?
    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在華夏這片沃土上,孕育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優秀文化,歷經歲月的沉澱,流傳到了現在。這些傳統文化,變得更加光芒萬丈,成為世界文化之壇中一顆耀眼的明珠。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這卑微的愛情不要也罷!
    他擅長哄人,一張嘴走遍天下,在狐狸精和鍾無豔兩個人之間周旋,面對身邊這兩個女人,齊宣王始終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他沉浸在夏迎春溫柔的眼波裡,與夏迎春天天風流快活,無心理會朝政,國家大事亂七八糟,其他國家對他的國土窺視已久,面對一個如此不理朝政的一國之主,其他國家共同出兵討伐,齊宣王慌了,他明白自己的能力,也知道自己的國家危在旦夕,在這個緊急關頭,他再一次想到了鍾無豔,在鍾無豔為了出徵時,齊宣王舉杯相送,滿面堆笑。仿佛鐘無豔是他心中摯愛之人。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什麼意思?說的是男人本性!
    俗語也稱為俗話或者常言,即是民間流傳的通俗容易理解的語句,在中華千年歷史長河中,俗語這一民眾文化可謂是璀璨而悠久。前文提到的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其實就是說了兩個人的故事。鍾無豔、夏迎春是歷史上的兩位女性,同是戰國時期齊宣王的女人。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只因她長相不夠動人
    導讀: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只因她長相不夠動人玩王者榮耀的小哥哥小姐姐們應該都對鍾無豔不眼生,鍾無豔是中國四大醜女之一。據資料記載,鍾無豔四十歲還沒有出嫁,因為太醜而嫁不出去,並且鍾無豔還立誓要嫁給侯爵。
  • ...熱評:鍾無豔說:你始終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但還有下一句……
    鍾無豔大概是個備胎角色,甚至連備胎都不如。只有當皇帝闖禍需要擦屁股時才會找她,而大部分時候,皇帝都跟夏迎春在一起。所以鍾無豔對皇帝說:「你始終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什麼意思?為何說的是男人本性?
    最終憑藉著出眾的才華,給後世留下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即: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這句「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說的就是男人的本性,要說生活中什麼時候能運用到這句俗語,恐怕要在男女之間產生感情糾紛上了。鍾無豔和夏迎春都是我國歷史上的女性,只不過兩個人的相貌天生都相對極端,前者奇醜而有才,後者貌美而無能。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老祖宗字字珠璣,道出男人本性
    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許多的老話和俗語,其中很多的俗語都淺顯易懂,可是背後的道理卻是極為深刻的。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很多人都不解其義,它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背後說的就是人性,如果說你真的讀懂的話,肯定會引起深刻的思考。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啥意思?道出男人本性
    很多俗語還引經據典,初看不解其意,但是了解了時代背景和歷史人物之後,就會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很多人就不解其意,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啥意思?背後的道理其實就是在說人性,讀懂後引人深思。鍾無豔首先這句俗語中的鐘無豔和夏迎春,都是一個人名。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醜女鍾無豔如何在四十歲成為齊宣王皇后
    鍾無豔其貌雖醜,但卻是有名的才女。她不似尋常女子只專注於閨閣之事,而是胸有韜略,心懷天下。她從小飽讀詩書,有治國平天下的偉大理想抱負。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綱紀不振,全國上下人心惶惶,怨聲載道。古人其實就是這麼的簡單,沒有現代人那種「看臉下菜碟」的習慣,尤其是尊重有才華的人物。在鍾離春成為齊宣王的王后之後,並不是單單的那種「烏鴉變鳳凰」,也不是說跟齊宣王卿卿我我,而是放眼朝野,整治朝綱,拆漸臺、罷女樂、退諂諛,進直言,選兵馬,實府庫。為齊國解決了一系列的事,在各國中站穩了腳跟。雖為王后,還不如稱她為齊宣王的謀士與智囊。
  • 古人說:「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是何意?道盡「男人」本性
    古人說:「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是何意?道盡「男人」本性在中國這個文明的社會,我們可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俗語作為一種文化遺產,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它講述的可能是生活哲理,也可能是對人性的剖析,亦或是對世人的警醒。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啥意思,這樣的人你身邊有多少?
    很多俗語還引經據典,初看不解其意,但是了解了時代背景和歷史人物之後,就會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很多人就不解其意,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啥意思?背後的道理其實就是在說人性,讀懂後引人深思。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一位醜陋無比的女人,卻影響了一個國家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一位醜陋無比的女人,卻影響了一個國家鍾無豔,複姓「鍾離」,名」春「,中國古代「四大醜女「之一。因為是山東無鹽人,所以她常被稱為「無鹽女」,「鍾無鹽」傳著傳著就傳成了「鍾無豔」。此女非常有才,屬於晚婚類型,大概40歲後才嫁給齊宣王,是歷史上有名的醜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