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你對鍾無豔有了解嗎?

2020-12-13 三個老農民

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在華夏這片沃土上,孕育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優秀文化,歷經歲月的沉澱,流傳到了現在。這些傳統文化,變得更加光芒萬丈,成為世界文化之壇中一顆耀眼的明珠。

而俗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脈,是世世代代的農民們根據自己的一生經驗總結而來。俗語讀起來往往朗朗上口,因其這個特性,所以備受廣大農民群眾的喜愛。「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這句俗語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鍾無豔是誰?

相信有不少朋友第一次看到這句俗語都會好奇,鍾無豔是誰呢?鍾無豔是齊國有名的醜女,她原來的本名叫做無鹽,而且據說她的姓氏是鍾離,她還是齊國齊宣王的王后。那麼很多人可能就會好奇了,為什麼醜女還能成為王后呢?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齊宣王是個比較昏庸無能的君主,他每日只知道吃喝享樂。建造了很多宮殿,供養著很多美女,整天無所事事,喝著美酒,看著美女。一日,鍾無豔來到了大殿上,舉目,張口,揮手,然後拍著大腿說:「危險了!」齊宣王一下來了精神,問其緣故。

後來,鍾無豔便說「大王繼位以來,每日只顧著享樂,百姓民不聊生,國力逐漸衰弱,這還不夠危險嗎?」齊宣王聽了,恍然醒悟,覺得這個女子不一般,所以令鍾無豔作為齊國的王后,輔佐自己的朝政,就這樣,醜女鍾無豔成為了齊宣王的王后。

夏迎春又是誰呢?

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下半句俗語的主人公:夏迎春。夏迎春是齊國的一位大美女,後來成為了齊宣王的寵妃。每日也只會跟著齊宣王遊玩享樂,陪著齊宣王一起昏庸,無能無才,只是一個容貌姣好的女子。

而且相傳,夏迎春是狐狸精所變,白名叫做夏迎春。夏迎春身材婀娜多姿,五官端正,膚白貌美,是個非常漂亮的女子。齊宣王第一見到她之後,便被她深深地迷住了,讓她成為了自己後宮最愛的寵妃。

介紹完兩位主人公,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齊國的國力已經不像從前那樣興盛了,所以其他國家也開始盯著齊國這塊肥肉,想攻下來佔為己有。所以,戰事是避免不了的,因此每當戰事興起的時候,齊宣王就會去討好鍾無豔代自己出徵。

因為鍾無豔有著一身好武藝,統軍才能也很高,每當她掛帥,幾乎次次必勝,所以其他各國才沒能拿下這塊硬骨頭。等到戰事結束的時候,齊宣王覺得自己的生活有美好了,所以便不再理鍾無豔,去找自己的美妃夏迎春去了,這句俗語也就慢慢形成了。

現實生活中的「齊宣王」

相信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也遇到過這種人,當他遇到困難需要你的幫助的時候,百般地討好你。等到你幫他把困難度過去了,不但不感激你,反而又開始對你愛答不理,更有甚者,還會過河拆橋。

因此,世間流傳著的一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有一定道理的。當他處於事業低谷的時候,他就會表現得楚楚可憐,對你也唯命是從,希望能夠得到你的幫助。那個時候的他,你會驚訝地發現好像和之前目中無人的他判若兩人,完全顛覆了你的認知。

當你流露出惻隱之心,幾乎拼盡全力輔助他解決問題後,對他來說,問題解決了,他也會像翻書一樣把你之前幫助他的恩情忘得一乾二淨。在他的觀念裡,困難的解決,是多虧了他自己,你的存在,只不過是個空架子。所以他又變成了那個高傲無情的人。

說到這兒,相信你們對這種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你的身邊有沒有遇見過這種人呢?不過在這裡,還是建議大家對於這種人還是要選擇遠離。因為他們不但不知道感恩,反而還可能會加害於你。所以對於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

你怎麼看待這句俗語呢?在文章下方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嗎?

相關焦點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一語道破男人本性!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一語道破男人本性!文/號外歷史之小玲 圖/網絡俗語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總是會時不時就被人們提起,多半都是長輩在教育晚輩的時候。而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它是古人們對於歷史人物之間發生的故事的一些感悟。鍾無豔和夏迎春是戰國時期的兩位女性,她們都是齊宣王的妃子,只不過這兩人之間確實相對的極端,鍾無豔外貌醜陋卻很有才華,而夏迎春貌美卻毫無才能。只因為兩人相貌的不同所以得到了齊宣王天差地別的對待。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啥意思,這樣的人你身邊有多少?
    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很多人就不解其意,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啥意思?背後的道理其實就是在說人性,讀懂後引人深思。鍾無豔首先這句俗語中的鐘無豔和夏迎春,都是一個人名。鍾無豔是齊宣王的王后,但是外貌極醜,民間稱其為「醜娘娘」。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啥意思?道出男人本性
    很多俗語還引經據典,初看不解其意,但是了解了時代背景和歷史人物之後,就會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很多人就不解其意,這句俗語到底說的是啥意思?背後的道理其實就是在說人性,讀懂後引人深思。鍾無豔首先這句俗語中的鐘無豔和夏迎春,都是一個人名。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鍾無豔》
    不知道這是不是屬於戀舊的一種心態,只是覺得老電影更有特色,裡面有我曾經的回憶,有我想抓住的東西。前陣子想起了梅豔芳,順著這條線下去,看到了《鍾無豔》這部電影。還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裡有這部電影的光碟。那時候DVD還很流行,在家看光碟也是很開心的一件事。當時就覺得這部電影很有意思,現在再回來看的時候,感觸頗多。《鍾無豔》是一部2001年上映的香港電影。
  • 《鍾無豔》——你始終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開始看《鍾無豔》時覺得是無釐頭搞笑的喜劇,但卻不曾想它是一部愛情的悲劇。「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也在此後成為多少人愛情的最佳寫照。於是狐狸精又搖身一變成了美人夏迎春,勾引齊宣王來讓鍾無豔看清齊宣王的面目。進了齊王宮後,因為有一身本領保家衛國,鍾無豔坐上了東宮娘娘的位置,夏迎春也靠著貌美成了西宮娘娘。昏庸的齊宣王只知道與美人夏迎春尋歡作樂,只有出事才會求助於鍾無豔。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什麼意思?說的是男人本性!
    前文提到的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其實就是說了兩個人的故事。鍾無豔、夏迎春是歷史上的兩位女性,同是戰國時期齊宣王的女人。鍾無豔:相貌醜陋,即所謂"無鹽之醜女也"。她"廣額深目,高鼻結喉,駝背肥頸,長指大足,發若秋草,皮膚如漆,身穿破衣。"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老祖宗字字珠璣,道出男人本性
    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許多的老話和俗語,其中很多的俗語都淺顯易懂,可是背後的道理卻是極為深刻的。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很多人都不解其義,它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背後說的就是人性,如果說你真的讀懂的話,肯定會引起深刻的思考。
  • 《鍾無豔》:男女關係,總有一種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01重刷《鍾無豔》之後,對「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有了更深刻地理解,這句俗語從古至今,形容某些男女關係,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鍾無豔和夏迎春兩位都是虛構的歷史女性,只不過兩個人被迫成為情敵。前者醜而有才,後者美而無能。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鍾無豔》主演們現在怎麼樣了?
    傳說在齊國齊宣王時代,有女鍾無豔,奇醜無比,卻文武雙全,才能無雙。有美卻無才的夏迎春與其同爭齊宣王的寵愛。愛是什麼?愛,就是為心上人無條件付出、犧牲,一心只想讓她得到幸福、快樂!錯!《鍾無豔》喜劇電影中,將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展現得淋漓盡致。而當時充當主角的演員是梅豔芳扮演齊宣王,鄭秀文扮演鍾無豔,張栢芝飾演夏迎春。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這句話是民間的一句傳言,。字面意思是有事便找鍾無豔,無事時只記得夏迎春。形容人薄情寡義,忘恩負義的意思。鍾離春劇照而夏迎春,正史上並無此人,一般影視劇中將她視為西宮娘娘,也有的是藝術加工成一名普通妃子。和鍾離春形成鮮明的對比,夏迎春身段婀娜,有沉魚落雁之容。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醜女」鍾無豔的傳奇
    齊宣王聽後大為震動,連忙對鍾無豔禮遇有加,聽從他的諫議。為表其悔改之心,散盡後宮,立無豔為後,彰其不貪美貌,自此勤政改革,齊國成為六國之佼佼者,從此國大治!而中國也留下兩句成語「醜勝無豔」和「自薦枕席」。據傳鍾無豔當初上殿來到齊宣王面前時,直接說道:「傾慕大王美德,願執箕帚,聽從差遣!」意思是對齊宣王尊敬又仰慕,崇拜到可以在後宮幫他打掃一切。
  • 俗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什麼意思?為何說的是男人本性?
    最終憑藉著出眾的才華,給後世留下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即: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這句「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說的就是男人的本性,要說生活中什麼時候能運用到這句俗語,恐怕要在男女之間產生感情糾紛上了。鍾無豔和夏迎春都是我國歷史上的女性,只不過兩個人的相貌天生都相對極端,前者奇醜而有才,後者貌美而無能。
  • 古人講「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啥意思?背後有何歷史淵源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就是藉助古人流傳下來的故事,直接展現出人性特點。不懂歷史的人眼中並不知道其中的深刻含義,其實這句簡單的俗語說出了人的真本性,簡單的一句話也表現出了人性醜惡的一面。「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說的是歷史人物之間情感的兜兜轉轉,也通過這句話,表現出一個男人的真本性。
  • 古人說:「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是何意?道盡「男人」本性
    古人說:「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是何意?道盡「男人」本性在中國這個文明的社會,我們可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俗語作為一種文化遺產,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它講述的可能是生活哲理,也可能是對人性的剖析,亦或是對世人的警醒。
  • 古人云: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什麼意思?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很多古語都有深刻的含義,是古人對於生產以及生活的結晶,其中蘊含著很多人生哲理,作為後人我們應該了解並傳承下去。只有這樣,古語才能更好地被人們所熟知而並不至於被遺忘。在眾多的古語中有一句話很有哲理「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這句話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意思。一、什麼叫做有事鍾無豔?
  • ...熱評:鍾無豔說:你始終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但還有下一句……
    鍾無豔大概是個備胎角色,甚至連備胎都不如。只有當皇帝闖禍需要擦屁股時才會找她,而大部分時候,皇帝都跟夏迎春在一起。所以鍾無豔對皇帝說:「你始終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 都說「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歷史上鍾無豔的結局如何?
    既然史料沒有記載「無豔」這個名字的由來,很多人就只能靠猜測來解釋,比如鍾離春(鍾離無鹽)該叫「鍾無鹽」是河北無鹽人,也有人說她是無鹽邑人,在今天的山東東平,還有人說無豔就是沒有豔麗的姿色,也就是不漂亮的意思,畢竟人家是皇后,又那麼有才,對國家社稷和百姓也有一定貢獻,總不能直接叫鍾醜女吧。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醜女鍾無豔如何在四十歲成為齊宣王皇后
    鍾無豔其貌雖醜,但卻是有名的才女。她不似尋常女子只專注於閨閣之事,而是胸有韜略,心懷天下。她從小飽讀詩書,有治國平天下的偉大理想抱負。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綱紀不振,全國上下人心惶惶,怨聲載道。古人其實就是這麼的簡單,沒有現代人那種「看臉下菜碟」的習慣,尤其是尊重有才華的人物。在鍾離春成為齊宣王的王后之後,並不是單單的那種「烏鴉變鳳凰」,也不是說跟齊宣王卿卿我我,而是放眼朝野,整治朝綱,拆漸臺、罷女樂、退諂諛,進直言,選兵馬,實府庫。為齊國解決了一系列的事,在各國中站穩了腳跟。雖為王后,還不如稱她為齊宣王的謀士與智囊。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這卑微的愛情不要也罷!
    他擅長哄人,一張嘴走遍天下,在狐狸精和鍾無豔兩個人之間周旋,面對身邊這兩個女人,齊宣王始終是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他沉浸在夏迎春溫柔的眼波裡,與夏迎春天天風流快活,無心理會朝政,國家大事亂七八糟,其他國家對他的國土窺視已久,面對一個如此不理朝政的一國之主,其他國家共同出兵討伐,齊宣王慌了,他明白自己的能力,也知道自己的國家危在旦夕,在這個緊急關頭,他再一次想到了鍾無豔,在鍾無豔為了出徵時,齊宣王舉杯相送,滿面堆笑。仿佛鐘無豔是他心中摯愛之人。
  •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大概是愛情裡對女生最大的傷害
    愛情裡最失落的,莫過於「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了。這句話的意思是,齊宣王在一切困難的時候,都會找鍾無豔來解決,在萬事太平的時候,只寵愛貌美的夏迎春一個人。無論鍾無豔多麼鍾情於大王,齊宣王始終不看一眼。因為鍾無豔太過醜陋。但是他有需要她的智慧。所以將鍾無豔封為王后。無豔得到了大王的賞識、敬佩、信任和重用,卻唯獨得不到大王的愛。因為她太過醜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