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是屬於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

2020-12-23 求是網

  【「學習筆記」按】

  洞察歷史規律、把握時代潮流、著眼全球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達沃斯等不同場合深入闡述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有力凝聚起國際社會的共識,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筆記君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今天,與大家一起學習總書記關於中國發展與世界經濟的相關論述。

  2020年9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致辭。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是傳遞友誼的正能量,為亞洲和世界帶來的是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

  ——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的演講

  要發展壯大,必須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

  經濟全球化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

  與之相對應,我國同世界的關係也經歷了3個階段。一是從閉關鎖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階段,先是在鴉片戰爭之前隔絕於世界市場和工業化大潮,接著在鴉片戰爭及以後的數次列強侵略戰爭中屢戰屢敗,成為積貧積弱的國家。二是「一邊倒」和封閉半封閉階段,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在向蘇聯「一邊倒」和相對封閉的環境中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之路,「文革」中基本同世界隔絕。三是全方位對外開放階段,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充分運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實現了我國同世界關係的歷史性變革。

  實踐告訴我們,要發展壯大,必須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堅持對外開放,充分運用人類社會創造的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和有益管理經驗。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

  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願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絲綢之路經濟帶一系列重點項目和經濟走廊建設已經取得重要進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正在同步推進。我們倡導創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經開始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我想特別指出,中國倡導的新機制新倡議,不是為了另起爐灶,更不是為了針對誰,而是對現有國際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完善,目標是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中國對外開放,不是要一家唱獨角戲,而是要歡迎各方共同參與;不是要謀求勢力範圍,而是要支持各國共同發展;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後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

  我們落實上述改革發展舉措的決心是堅定的。這些舉措已經初見成效。

  ——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要看中國取得了什麼成就,更要看中國為世界作出了什麼貢獻

  中國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這對中國好,對世界也好。中國的發展成就,是中國人民幾十年含辛茹苦、流血流汗幹出來的。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素以吃苦耐勞聞名於世。中國人民深知,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大國,想發展就要靠自己苦幹實幹,不能寄託於別人的恩賜,世界上也沒有誰有這樣的能力。

  觀察中國發展,要看中國人民得到了什麼收穫,更要看中國人民付出了什麼辛勞;要看中國取得了什麼成就,更要看中國為世界作出了什麼貢獻。這才是全面的看法。

  ——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

  中國人始終認為,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面向未來,很多人關心中國的政策走向,國際社會也有很多議論。在這裡,我給大家一個明確的回答。

  第一,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不會改變。

  第二,中國促進共同發展的決心不會改變。

  第三,中國打造夥伴關係的決心不會改變。

  第四,中國支持多邊主義的決心不會改變。

  ——2017年1月18日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

  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今天,中國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說,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天行有常」,「應之以治則吉」。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中國改革開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中國40年改革開放給人們提供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啟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

  實踐證明,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這是中國基於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同時也是在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2018年4月1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砥礪前行,依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同時,中國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開放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

  中國將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中國將始終是全球共同開放的重要推動者,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動力源,中國將始終是各國拓展商機的活力大市場,中國將始終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積極貢獻者!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中國依舊在這兒!中國將永遠在這兒!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有960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沒有風狂雨驟,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經歷了5000多年的艱難困苦,中國依舊在這兒!面向未來,中國將永遠在這兒!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中國發展是屬於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

  從歷史的長鏡頭來看,中國發展是屬於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中國將張開雙臂,為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實現共同發展。

  ——2019年11月5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中國將堅定不移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2020年7月15日給「全球執行長委員會」成員代表的回信

  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而且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各國帶來嚴重衝擊,也給世界經濟帶來重創。中國在確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舉辦這一全球貿易盛會,體現了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的真誠願望。

  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我們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而且將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2020年11月4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更多精彩:

  「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習近平總書記縱論經濟全球化(一)

  「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習近平總書記縱論經濟全球化(二)

  策劃:學而時習工作室  編輯:劉名美 周璐銘 韓辰  審核:宋維強  監製:馬建輝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縱論經濟全球化:「中國發展是屬於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是傳遞友誼的正能量,為亞洲和世界帶來的是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
  • 學習筆記:「中國發展是屬於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習近平總...
    新華社記者李濤/攝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是傳遞友誼的正能量,為亞洲和世界帶來的是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
  • 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加強對五四運動歷史意義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深遠影響」,強調要「講清楚為什麼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具有如此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講清楚為什麼馬克思主義能夠成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指導思想,講清楚為什麼中國共產黨能夠擔負起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重任,講清楚為什麼社會主義能夠在中國落地生根並不斷完善發展
  • 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 把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社會主義。四項基本原則是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動搖了其中的任何一項,就動搖了整個社會主義事業,動搖了整個現代化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堅持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
  • 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教育強則國家強
    習近平在會上中指出,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 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少年的強弱正是國家將來的體現。回顧歷史,每一個時代,每一個世代,從國家的締造到國家的建設,青年都以社會推手的姿態站在社會前進的最前沿,青年作出的奮力推進象徵著不可變更的發展方向。作為父輩旗幟的承接者,青年人擔負著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的使命。
  • 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詩人不能在嚴峻...
    「偉大的詩人一定是具備人類總體意識和精神高度的寫作者、發現者、創設者和命名者」今年六月,吉狄馬加寫了一首長詩《裂開的星球——獻給全人類和所有的生命》。在詩中有一句他這樣寫:「這是救贖自己的時候了,不能再有差錯,因為失誤 / 將意味著最後的毀滅。」
  • 篤定前行,書寫新時代偉大事業精彩華章
    作者:西北政法大學中華法系與法治文明研究院研究員 馬成;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 王斌通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20年如期而至,偉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勤勞勇敢、團結自強的中國人民也踏上新的歷史徵程。
  • 必須把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攬起來
    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所需所急所盼,讓人民共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發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富裕中國、強盛中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順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開闢中國發展進步的新天地。
  • 推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歷史性大會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對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至關重要。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_國內...
    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富裕中國、強盛中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順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開闢中國發展進步的新天地。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新聞...
    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富裕中國、強盛中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順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開闢中國發展進步的新天地。
  • 諾貝爾獎得主科斯:中國的奮鬥就是全人類的奮鬥,未來希望在中國
    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新制度經濟學的奠基人之一羅納德.科斯在自己的著作《變革中國》談到:1978年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二戰以後人類歷史上最為成功的經濟改革運動!還曾留下了這樣的評價:「我是一個出生於1910年的老人,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和許多事情,深知中國前途遠大,深知中國的奮鬥是全人類的奮鬥!中國的經驗對全人類非常重要!希望在你們,希望在中國。」事實上,中國在1949到1978年間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因為在此之前中國受到了近百年的入侵、戰爭、外來壓迫等等。
  • 對人類發展事業的偉大貢獻(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國際人士認為,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是對人類發展事業的偉大貢獻擺脫絕對貧困堪稱奇蹟(希臘)福蒂斯·普羅瓦塔斯細數起來,我與中國打交道已經近60年了。上世紀60年代,我作為希臘全國學生會國際關係部成員,與很多中國學生成為朋友。
  • 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健康事業的發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記者 王賓、田曉航)國務院新聞辦29日發表《中國健康事業的發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白皮書還說,中國各級政府將繼續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奮力推動衛生與健康事業全面發展。中國將一如既往地積極參加健康相關領域的國際活動,深入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大力落實健康領域可持續發展目標。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9日發表《中國健康事業的發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
  • 在堅持問題導向中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縱觀人類發展歷史,一切發展進步無不是在破解時代問題中實現的。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性變革中,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是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鮮明特色。
  • 平等 發展 共享:新中國70年婦女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9日發表《平等 發展 共享:新中國70年婦女事業的發展與進步》白皮書。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婦女結束了千百年來受壓迫、受奴役的歷史,當家做了主人。70年來,中國婦女事業始終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緊密相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一代又一代婦女為中國的建設、改革與發展開拓進取、貢獻力量。在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中國婦女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 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貢獻屬於全人類他的科學成就可以和牛頓相提並論
    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在世界主流的物理學界中基本上沒有華人的參與,直到楊振寧的出現才徹底打破了歷來被西方世界所引導的世界科學發展然而如今圍繞著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的爭議卻極大,這些爭議中多是:評價楊振寧先生直到2017年才恢復中國國籍或是年壽已高的他娶了一位小嬌妻,但是在他偉大的學術成就和對全人類的貢獻面前
  • 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之間的相互關係是什麼?
    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偉大工程,要結合偉大鬥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來進行,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