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心臟病學會(ESC)與歐洲心胸外科協會(EACTS)聯合發布《2020房顫診斷和管理指南》(下稱《2020房顫指南》),將301醫院與華為合作的心臟健康研究項目成果收錄其中,並將其推薦給全球醫學界。
歐洲心臟病學會的《房顫診華為聯合斷和管理指南》每五年更新一次,旨在體現房顫領域最新、最權威的醫學研究成果,並面向全球醫學界進行推廣,以指導並規範臨床醫生的醫療理念和醫療工作,進而改善患者的醫療體驗。本次更新的《2020房顫指南》引用了醫學機構基於華為移動健康技術和智能穿戴設備研究的房顫整合管理策略,指出智能技術不僅可以作為房顫疾病篩查及決策支持工具,還可以支持房顫整合管理策略的執行,優化了房顫患者面對不同醫療專家和醫療水平狀況下的綜合護理程序。《2020房顫指南》對該研究成果評論稱,「與常規房顫護理相比,可顯著降低全因死亡風險,改善多種疾病複合結果,降低房顫健康管理成本……房顫管理效果顯著優於常規護理效果。「
圖:《2020房顫診斷和管理指南》病患管理章節收錄華為與醫療機構聯合研究的成果
301醫院與華為於2018年共同發起心臟健康研究課題,向威脅現代人類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房顫發起挑戰。雙方藉助移動技術和智能穿戴設備融合的趨勢,發揮各自優勢,希望探索一種更為有效的專病自主管理方法。
過去兩年間,項目團隊基於Huawei Research這一移動健康技術創新研究平臺及HUAWEI WATCH GT和HUAWEI Band等一系列智能穿戴設備展開,已取得多個研究成果,並多次在全球權威醫學會議和期刊上向醫學界公開。
2019年9月,該項目核心研究人員參加了全球心血管領域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會議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ESC 2019)及世界心臟病學大會(WCC),首度發表了基於華為可穿戴設備的心臟健康研究成果。2020年4月和5月,項目的研究成果被正式收錄進全球心臟和心血管系統領域的頂級期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和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歐洲心臟病雜誌》(EHJ)中。
本次更新的《2020房顫指南》還引用心臟健康研究項目中的房顫篩查與確診數據,指出參與研究項目的用戶可以使用華為智能手錶和手環等穿戴產品,配合手機上的心臟健康App篩查房顫風險。最新的研究數據[1]表明,心臟健康研究項目篩查出的疑似房顫高風險患者,經專業醫療機構診斷後,確診為房顫患者的準確率達87%。其中,95.1%的確診房顫患者可以進入到由專業醫療機構搭建的房顫整合管理服務平臺mAFA,及時接受專業治療。隨著智能穿戴產品和移動健康技術的發展,這些技術和設備也正在成為醫療實踐中一種實惠和實用的工具。這意味著智能穿戴產品的移動健康技術對於房顫篩查的價值和有效性得到主流醫學界的認可。
當前,華為消費者業務面向全球推出的智能手錶和智能手環已全面支持心率監測、血氧飽和度監測和睡眠、壓力監測等健康功能。最新上市的HUWEI WATCH GT 2 Pro和HUAWEI WATCH FIT搭載了華為自研的第四代心率監測技術HUAWEI TruSeenTM 4.0,升級心率監測的核心能力,提升監測準確性。Huawei Research創新研究平臺整合華為運動健康領域的核心能力,面向專業研究機構進一步開放合作。未來,華為將在健康領域和全球知名醫療機構開展創新研究,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便捷、更豐富的主動健康管理服務,讓科技助力健康生活。
如需體驗心臟健康研究,請在華為應用市場搜索「心臟健康研究」下載安裝體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