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看閨蜜,閨蜜正在給自己寶寶做被動操。據她說她是從月嫂那兒學來的,說常做可以促進寶寶發育。但我看她動作很生硬,小寶寶還總是哭鬧,就跟她說,算了你還是別做了。我教你幾招,常做不僅能讓寶寶身體好,還能促進他長高個,保準比這個被動操還管用。
慢媽我曾經學過小兒推拿,在小兒推拿課上,老師曾跟我們說過,小寶寶身上有3個地方很重要,常揉揉有保健功效。不僅可以讓脾胃運化更好,促進營養吸收,而且還能對全身有良好的刺激,促進寶寶發育和長高。媽媽們要是常按揉這些地方,寶寶能長得聰明又健康。
脊椎兩側
脊椎兩側有個叫「華佗夾脊穴」得,它其實並不是單個穴位,而是兩排穴位。人的脊椎兩側是統管全身的膀胱經所經之地,這些穴位對人的保健作用極大,常揉能使身體康健,猶如神醫華佗在旁。
按捏「華佗夾脊穴」對小月齡寶寶最有效,尤其是六個月之內的寶寶。大點的寶寶可以配合捏脊來做。因為這些穴位是順脊椎而下,從脖頸按捏到尾椎,等於給全身做了疏通,能夠刺激寶寶神經系統發育,同時保健脊椎。而寶寶長個,很大一部分要取決於脊椎的生長速度,因此常按這些穴位能促進寶寶長高。
做法:在寶寶吃完奶之後半小時,家長用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別按在寶寶脊椎兩側,輕柔用力,一邊往下捋一邊稍作停頓。每天一二十次即可。
大拇指指根隆起處
這裡有個穴位叫「板門穴」,我常戲稱按揉它相當於吃健胃消食片。記得有次帶樂樂去景區,吃了一些零食後樂樂開始不舒服,回家就開始發燒。我猜測他是吃著了,在去診所等待時按揉樂樂板門穴十幾分鐘,輪到樂樂時樂樂吐了,吐完精神就好很多。當時我就覺得樂樂差不多快好了,取回去的藥我並沒有給樂樂吃,仍然繼續按揉這個穴位,一天以後樂樂就恢復正常了,是不是挺神奇?
板門穴可以在寶寶打嗝、噯氣、嘴巴有味道或者大便特別臭的情況下按揉一二十分鐘,平時也可當保健穴位按揉100-200次。常揉這個穴位能促消化,增強身體的營養吸收功能,這樣寶寶自然身體好長高個了。
膝蓋下方足三裡位置
足三裡是人體大穴,具有健脾開胃、增強人體免疫力等作用,對腹脹、腹瀉、積食、便秘等都有療效。寶寶天生脾胃嬌弱,這個穴位對他們更能發揮作用。
此穴如何尋找呢?將寶寶的同側手掌掌心扣在膝蓋突起處,寶寶無名指指尖指的地方就是他的足三裡穴位。
如果你覺得定位不準,還有個方法來驗證。順著寶寶小腿外側的骨頭往上捋,快到膝蓋處會有一個凹陷的地方推不動,那個就是足三裡穴位。每天按揉100-200下可做日常保健,寶寶生病了可多揉會兒。常按揉此穴能增強寶寶免疫力,還能有助於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