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食藥領域檢察公益訴訟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根據修改後民事訴訟法規定,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屬於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的案件範圍。本期「實務·案例」結合檢察機關辦理的一起銷售假藥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案,再現辦案過程,並邀請實務界人士進行點評,以彰顯檢察機關如何準確適用公益訴訟制度,嚴格依法履行職責,更好地維護公眾用藥安全,敬請關注。
-
食品安全公益訴訟原告主體資格初探
(一)立法層面上,新《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對公益訴訟作出了規定,但是其存在明顯的對訴訟原告資格規定的模糊性,甚至是排除了公民個人作為公益訴訟原告主體的資格。在食品安全公益訴訟公民權利保護方面,《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協會可以支持消費者訴訟,但是並無訴訟主體資格,只能對消費者訴訟起到有限的幫助作用。
-
路北檢察院首例食品安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
導 語2020年11月13日上午,何某等二人假冒註冊商標案在唐山市路北區人民法院正式開庭,路北檢察院副檢察長馮世斌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出庭今年9月27日,路北檢察院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向唐山市路北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訴請判令被告何某等二人承擔銷售假酒的賠償金119940元、銷毀假酒費用8500元,並在市級公共媒體上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該案是路北檢察院首例食品安全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
檢察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
4.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公益訴訟案 【關鍵詞】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校園周邊食品安全 全面整治 【要旨】針對校園周邊商店、小賣部售賣「三無」食品及相關食品衛生安全隱患等頑疾,檢察機關可通過公益訴訟訴前程序督促相關行政部門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切實保障未成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
最高檢發布檢察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
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一、訴前程序典型案例1、重慶市石柱縣水磨溪溼地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2、湖北省黃石市磁湖風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3、北京市海澱區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食品安全公益訴訟案4、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寧縣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公益訴訟案5、福建省閩侯縣食用油虛假非轉基因標識公益訴訟案
-
常州市首例獨立食品藥品民事公益訴訟開庭
9月9日,常州中院公開審理一起生產銷售假藥案,這是我市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的首例獨立食品藥品民事公益訴訟。常州市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副主任張利國說,謝某等人從美國以進口食品的名義 進口了大鹽湖水以及原料粉末,對外虛構了81種礦物元素和微量元素,宣稱各種治病功效 把一個食品宣傳出了治療疾病的功效,通過組織旅遊、給老年人上課、專家講座等各種形式,對廣大的老年人,尤其是病人實施欺詐銷售。
-
高淳區檢察院「認罪認罰認賠」辦案新模式入選市檢察院公益訴訟...
典型案例 訴前「圓桌會議」:有效避免1.5億元國有財產損失 ——市檢察院通過訴前程序助推國有財產保護行政公益訴訟案 拖欠十年的土地出讓金終於成功追繳 ——江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
-
全省檢察機關批捕涉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168人 探索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
記者從省檢察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立足經濟犯罪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堅守食品藥品安全底線,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取得明顯成效。全省檢察機關堅持「嚴」字當頭,始終保持嚴厲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充分發揮捕訴一體化辦案優勢,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符合批捕、起訴條件的,依法快捕、快訴。自開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以來,一審宣判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550人,63人被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共判處罰金1.32億餘元,103人被宣告禁止令或者職業禁止。
-
紫雲法檢齊行動,打擊虛假訴訟
9月8日,紫雲自治縣人民檢察院與紫雲自治縣人民法院召開了虛假訴訟工作聯席會,共同發揮職能,打擊虛假訴訟,維護司法規範。會議圍繞虛假訴訟的基本特點、案件辦理情況、認定標準以及防範對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討論。
-
撫州市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案件線索舉報獎勵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引導、鼓勵舉報人依法向檢察機關舉報公益訴訟案件線索,規範公益訴訟案件線索舉報獎勵工作,加強對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結合撫州檢察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意見所稱公益訴訟案件線索,是指符合《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和《英雄烈士保護法》等法律規定屬於檢察機關管轄的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範圍如下:(一)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二)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
-
三原縣檢察院起訴的食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宣判
近日,由三原縣人民檢察院起訴的2件食品安全類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縣法院依法支持檢察機關訴訟請求,判令2名被告公開賠禮道歉,並處罰金及懲罰性賠償金共2萬餘元。 公益訴訟工作開展以來,三原縣院認真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堅持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實行最嚴厲的處罰,先後對受理的
-
通告 | 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關於徵集民事虛假訴訟案件線索的通告
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打擊和懲治虛假訴訟,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構建平等、誠信、公正、法治的和諧社會,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現向全市範圍內徵集虛假訴訟案件線索。什麼是虛假訴訟虛假訴訟是指當事人單方或者與他人惡意串通,採取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關係,虛構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致使法院作出民事裁判,從而損害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行為。
-
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問題研究
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金的性質和管理路徑賴紅軍 唐 昕針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嚴重損害群眾生命健康的情況,我國於1993年在消費領域正式確立了民事懲罰性賠償制度;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19年5月印發的《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中再次提出,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2020年7月,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央網信辦
-
鎮安縣人民檢察院徵集民事虛假訴訟案件線索啦(附舉報電話)
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打擊虛假訴訟,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鎮安縣人民檢察院現向社會各界徵集全縣虛假訴訟案件線索。一、什麼是虛假訴訟虛假訴訟是指單方或者與他人惡意串通,採取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關係,虛構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致使法院作出民事裁判,從而損害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行為。
-
子長市檢察院發揮公益訴訟職能 嚴懲侵犯消費者健康安全犯罪
為了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消費環境,更好的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2020年8月25日,子長市人民檢察院對李某銷售假煙假酒一案向子長市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副檢察長王曉霞帶隊組成訴訟團隊出庭提起訴訟。
-
廈門市檢察機關創新公益訴訟工作機制 做強新時代檢察監督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派員出庭支持公益訴訟 堅守食品安全底線 近日,思明區檢察院提起的洪某某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公開開庭審理。該案系我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思明區檢察院派員出庭支持公益訴訟。
-
大冶:打擊「虛假訴訟」,再審檢察建議獲法院採納
8月20日,大冶市人民檢察院收到法院民事裁定書,根據該院的再審檢察建議,法院對兩起虛假訴訟案依法啟動再審程序,同時裁定中止原調解書的執行。2011年,周某某借給某食品公司法定代表人劉某某60餘萬元用於工程建設。
-
鄂爾多斯市檢察機關 關於在全市徵集民事虛假訴訟 案件線索的通告
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打擊虛假訴訟,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構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諧社會,鄂爾多斯市人民檢察院現向全市範圍內徵集虛假訴訟案件線索虛假訴訟是指單方或者與他人惡意串通,採取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關係,虛構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致使法院作出民事裁判,從而損害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行為。
-
【通告】金塔縣人民檢察院關於在全縣徵集民事虛假訴訟案件線索的通告
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強對虛假訴訟行為的防範和懲治,維護司法公正和法律權威,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現向社會徵集民事虛假訴訟案件線索。 什麼是虛假訴訟?虛假訴訟俗稱「打假官司」,是指案件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等,單獨或者雙方惡意串通,以虛構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參與訴訟活動,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妨害司法秩序的行為。
-
一假冒醫用口罩銷售者被提起公益訴訟
近日,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檢察院對劉某銷售不符合標準的假冒註冊商標口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據了解,這是全市首次在銷售假冒、偽劣口罩的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提起的公益訴訟案件。2020年3月12日,做醫療器械、口罩等生意的黎小姐,因朋友向其購買口罩,便尋求貨物渠道,正好看到微信群 " 劉總 " 自稱有大量的醫用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