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小麗媽媽可是愁壞了,別人家孩子三歲的時候都能夠出口成章了,自己家孩子連說一整句話都做不到,一句話最多都不會超過5個字,為此小麗媽媽尋找名醫,想知道自己家孩子說話為什麼這麼費勁,而一些結果都表明孩子是正常的,並沒有存在什麼生理缺陷。
也就是說孩子並沒有問題,一下子矛頭就指向了小麗媽媽,檢查過後,婆婆對小麗媽媽一陣埋怨:「就是你沒教好還賴別人」,小麗媽媽自然也十分委屈,明明自己該教的都教了,可孩子就是說話費勁。
其實有不少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就像前段時間,我聽說有的孩子三歲了還不會叫媽媽,其實問題都出在父母的教育之上。
嬰兒時期是一個人一生當中生長的最重要時期,尤其是孩子0~3歲這個年齡段,是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嬰兒在0-3歲時大腦發育特別快,從剛出生的300克左右,到9個月就能增加至600克,3歲更是能夠達到1200克,約佔人腦總重量的70%。
這個時候不僅僅是孩子的好奇心強,他對外界任何信息的接受能力,也會比平常高出10倍以上,所以古人才會說3歲看大7歲看老,所以想讓寶寶出口成章,說話更流利,家長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時期,並且採用正確且科學有效的方法來教寶寶說話。
下面這3個方法就很不錯,建議家長們收藏!
一、不停和孩子交流
在孩子剛出生後不久,聽覺神經、視覺神經、觸覺神經都會快速發育,這時候家長想要教寶寶說話,可以利用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交流,每天不停地在孩子耳邊說話,不用管孩子是否能聽得懂,你這種反覆的嘮叨會在孩子大腦當中留下印象,有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開發。
我的建議是背古詩,當你不停地去背誦一首古詩的時候,孩子在聽的同時腦海中也會留下印象,等孩子以後認知能力清晰之後,你再重複這首詩,孩子會很輕易的背下來,很多孩子三歲的時候就會背詩,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二、給孩子講故事
在父母的眼中,故事只是哄孩子睡覺的一種工具和方法,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故事不僅僅能夠用來哄孩子睡覺,同時還能夠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就比如說孩子的語言能力,在父母給孩子講繪聲繪色的故事時,你所說的詞彙在腦海中都會被記下來,對寶寶的語言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講故事不僅對3歲之前的寶寶有效果,對12歲以前的孩子都有用,我就一直堅持給孩子講故事,直到我家孩子現在。
三、利用語言啟蒙繪本
我從小就希望我家孩子能成為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因此我在培養寶寶語言能力的時候,往往會採用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之前我曾用過一段時間字卡,但是發現效果並不是很好,字卡上面沒有豐富多彩的圖畫,孩子對字卡並不感興趣。
因此我選擇孩子更加感興趣的繪本,繪本中有很多有趣的小動物圖畫,還有生動的故事可以聽,每次我給孩子講繪本的時候,孩子都像一個好奇寶寶,抱著我的胳膊和我一起看,看到有趣的圖片就會用手去指,有時候還會在我講故事時跟著我學上幾句,雖然口齒不清,但卻一本正經。
在我的努力之下,孩子早早就能成句了,因此我將這套《0-3歲寶寶學說話語言啟蒙書》分享給各位父母,整套書共有10冊,每一冊22頁,整套書通過繪本中的故事情節,激發寶寶的語言能力讓寶寶提前開口說話。
這套精心編撰的《寶寶學說話》是家長教孩子說話的好幫手,讓寶寶更好地運用語言表達自己,整套書利用科學編排,圖畫圍繞著寶寶熟悉喜愛的生活事物、場景,由淺入深地根據寶寶語言發展規律和特點,由易到難的幫助孩子學會說話,只要父母稍作引導,寶寶就會在快樂中做好語言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