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地筍苗寨。 記者 童迪 攝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位於湘黔桂三省(區)接邊區域,湖南省西南部。靖州是苗、侗祖地,苗侗文化源遠流長,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靖州苗族歌鼟被譽為「原生態民族活化石」。
靖州同時也是中國的楊梅之鄉。據記者了解,靖州一直很重視楊梅「一條龍」生產,在不斷拓寬楊梅市場的同時,也「以梅為媒」,深耕、傳播侗鄉苗寨特色文化。
「楊梅」成為靖州代名詞
靖州楊梅被譽為「江南第一梅」,歷史悠久,口味優良。每年一度的楊梅節,也讓靖州楊梅無論是品牌知名度還是市場行情,均見上漲。
靖州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戈承豔告訴記者,現在靖州把楊梅種植基地做成景區,把楊梅加工企業做成酒莊,把楊梅銷售做成電商冷鏈物流,把楊梅種植加工技術做成標準,把苗侗團寨做成客棧,把楊梅物產做成文化,努力打造成國家5A級旅遊景區、楊梅生態產業園區、現代農業示範區、苗侗文化展示區。
靖州縣旅遊局局長明敬群透露,為開發楊梅生態旅遊,提升楊梅文化,2014年和2015年分別投資2930萬元、7238.5萬元,實施了楊梅節活動主會場、楊梅採摘體驗遊步道、楊梅交易市場、楊梅溪河道治理、楊梅品種園等項目建設。
楊梅文化和苗侗文化結合
楊梅節引來八方遊客,同時也推動了侗鄉苗寨的旅遊發展,楊梅文化和苗侗文化得到美妙結合。
在靖州,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繡、蜜餞、靈芝、地筍苗文化、藕團蘆笙歌舞、苗歌侗歌等等都是侗鄉苗寨極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財富。
據記者了解, 靖州為深耕苗侗文化,推動苗侗文化旅遊,投資600餘萬元對響水村7個團寨200餘戶進行民族風貌打造、環境綜合整治、團寨、溪河道路改造等建設。2015年節會期間吸引近10萬名遊客,實現農村休閒觀光旅遊收入1000多萬元。
「莊園經濟」花開苗鄉侗寨
禿山變為綠色寶庫,「空殼村」建農家樂,企業老闆投身農業開發,閒置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在靖州「莊園經濟」也做得風生水起。戈承豔告訴記者,目前靖州縣在實施現代農業精品莊園工程,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莊園經濟,探索三產融合的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模式。
目前,坳上、太陽坪楊梅核心示範園等特色農業觀光休閒示範園都在重點建設當中。戈承豔表示,靖州將重點建設6個現代農業精品莊園,50家旅店,發展50個景區農家樂旅店。把現代農業莊園建設成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示範。
■記者 梁興
特色
醃魚:
苗族、侗族的正宗醃魚是用稻田放養的鯉魚 。一般在秋收時節開始醃製,用木桶或陶壇醃製。醃魚最正宗純樸的吃法,就是從罈子裡挖出來直接生吃,能品嘗到酸辣鹹香味。
雕花蜜餞:
雕花蜜餞是一種「能吃的民間工藝品」,以南瓜、西瓜、冬瓜及一些中藥為原料,用蜜糖醃製而成的,品種和花色非常多樣,可直接幹吃或泡茶吃。
景點
地筍苗寨:
地筍苗寨位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西部的三鍬鄉,系高山「花衣苗」團寨建築的典型布局,吊腳樓群因山就勢,順坡而建。地理海拔為431米,植被覆蓋率為98%,是靖州苗族歌鼟文化的重要展示基地,也是湖南爸爸去哪兒第二季拍攝地。
飛山景區:
飛山景區總面積1913公頃,由飛山寨和飛山湖兩大景觀區組成,現存唐代以來的古蹟遺址40餘處。
連結
12月去張家界,門票五折
記者從張家界了解到,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從今年12月1日至明年2月28日,試行淡季門票價格,從普通票價每人次245元降低至每人次136元,學生票則按照85元每人次執行。